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643节

  毕竟一介军医,身份地位还不如军中一名小校,连一些亲兵都是不如的。谁想整日里被一些粗人呼来喝去,还要提着脑袋做事?

  张仪却是提醒道:“大王,若是军医司的品秩真到了从二品,如何还在兵部之下?”

  这一点姬延早有想过,“军医自成体系,只是品秩有可能高过兵部尚书而已,在军中还须听从主将的军令。只是给他们一条面圣从谏的通道。”

  有了这条通道,军中的主将也不敢把军医不当作一回事,这就已经足够。

  众人皆是称善。

  连张仪的眼神里也是充斥了佩服之意。

  姬延这时却又道:“只是孤还有一件,须请各位爱卿相助。”

  王七等人自是洗耳恭听。

  张仪也打起精神,只怕先前姬延说了那么多,现在才是正题。

  果然,姬延笑着问道:“众卿以为,治病难,还是治人难?”

  张仪的嘴角一弯。

  大王又开始套路了。

  王七等人却是没有想到大王如此发问。

  面面相觑了一番,才由王七答道:“以我等看来,自是治人更难的。”

  姬延点头,“是啊!确是如此。所谓人心难测,别说治人,就只是识清人心都是大大的不易。”

  众人不语,等着大王的后续。

  果然姬延又道:“是以,孤决定在诸军之中,广授教化。以大周律、华夏文字为主,以医术为辅。”

  “至于这军中的教授,可以考虑由诸位爱卿代劳,所得的功劳也都记在军医制度里面。”

  说大白话,就是让这些军医在平时承担起一部分教习文字的责任来。

  只要是医士,都会些文字的,教会军中士卒一些简单的文字律法,这看起来似乎不难。

  众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大王这是要闹的哪一出。

  姬延见大家如此,也知道心态不能过急,只道:“孤只是将这一条列入晋升制度中,并不影响众卿的主要职责。”

  业余而已,也给军医另外提供了一条晋升通道。

  想明白了这一点,众人自是点头称是。

  然而马上最关键的一点,姬延目光扫过众人。

  “如今有乌桓族义士来投入我军,想必众爱卿也是知道的。”

  王七道:“大王莫非是想要派我等去蛮夷军中?”

  姬延点头。

  众人面上皆是一阵异色。

  替蛮夷治疗,这让众医士都是心生抵触的。

  王七更道:“大王,虽然说是医者父母心。只是这些蛮夷与我华夏族却是天敌一般的存在,但凡匈奴蛮夷来攻打华夏族的地域,必是生灵涂炭,千里浮尸,还请大王收回成命才好。”

  众医士也都是如此议论纷纷。

  若非面前之人是大周的天子,只怕大部分的人都要甩手不干。

  甚至其中一名年青的医士热血上头道:“大王,此蛮夷嗜血成性,无法教化。虽是来投我华夏上族,也该任其自生自灭才是。”

  众人皆是以为然。

  姬延却早就想到会是如此,当下点头笑道:“众卿以为,这天下之间,可还有什么人比孤这个大周天子更加痛恨匈奴蛮夷?”

  这……

  众人顿时一滞。

  如今大周朝虽然一日好过一日,国内却也事务繁多,姬延能够在这种情形下力排众议,出击北疆,还有谁能够说比姬延更加痛恨匈奴人?

  那青年上前又行礼道:“大王,你既是如此痛恨,为何又不让其自生自灭?”

  众人皆是点头称是。

  姬延明白,这番言辞不只是众医士的心中所想,也是大部分大周将士心头所想。

  这个问题回答不好,若是传出去,必会对下一步的民族融合有极大的影响。

  好在姬延并非没有准备。

  “孤在这里问一句。大周朝与匈奴蛮夷的战斗,够不够惨烈?”

  王七等人自是答道:“非是惨烈二字能够形容。”

  大平坪一战,更是惨烈到了极致。

  连骠骑军这样的最强战力,也折损近半。

  这是骠骑军成军以来从未有过的战绩。

  绝对用大周朝的鲜血换回来的惨胜。

  好!

  姬延点点头,“你们又可知匈奴人的地盘广大?匈奴族里这样的精骑有多少?”

  众人面面相觑,自是不知的。

  姬延道:“那孤来告诉你们。匈奴的疆域足有千万里之广!这样的精骑数量更有四五百万之众!”

  什么?

  众人瞪大了眼珠子,不敢相信。

  姬延的话虽然有所夸张,却也基本上是属实的。

  当下姬延更道:“你们不相信对吧!那孤与卿等好生说说。”

第739章 融合乌桓蛮夷

  自夏商以来,及至周朝,诸侯国与蛮夷的争斗便是一刻不停。

  华夏族一开始的地盘并不大,乃是一步一步向外蚕食,并与那些蛮夷一点一点的融合,方才有了如此广阔的地盘。

  不说别的,就只是秦、赵、燕、楚、越等国,哪一个不是吞下无数蛮夷的地盘才有如此体量?

  完完全全的华夏人?

  不好意思,恐怕根本就不存在。

  当然这些,姬延只是择其一部分来作为证据。

  “即使现在华夏族不必再去刻意融合这些蛮夷,也总不能为了抵抗匈奴而将我大周朝的鲜血流干流尽!”

  说到这里,姬延眼里精芒绽放。

  只是大平坪一战,全军精锐折扣近半,而匈奴大军只是扔了十万具尸首而已,还不到匈奴全军的十分之一。

  试问,这样的仗还怎么打?

  打胜了这一仗,明年再来?

  姬延连续设问。

  王七等人不得不仔细思索。

  单只说这一回大战,若没有索木贴的八千军,大周军别说要打败左贤王,就是全身而退都不会简单。

  先前姬延算计,以为凭着自己手里的各种火器,无须有索木贴这一军,也能够打败左贤王的。

  但事实却是,没有这一路精骑还真是不行。

  左贤王就是用堆人头的办法,姬延也只能望而却步。

  甚至却步都很难做到,人家根本就不会让你全身而退。

  王七叹道:“大王所言不差,那些战死的大周将士,都是华夏族的好儿郎。”

  虽是如此,王七还是避开姬延的话题,让他们去索木贴军中效力。

  倒是先前那青年医士又道:“大王,索木贴部到底是蛮夷野人,若他日再反,岂不是又生波折?”

  姬延哈哈大笑。

  他等的就是这一句话。

  “孤之所以要派军医去索木贴军中,就是为了这一条。”

  在姬延想来,对乌桓族这样的蛮夷,既要打,也要拉。

  打要打得坚决,打得对方痛。

  比如流县之内,霍去病差点把索木贴手下三万匈奴骑兵尽数歼杀,就干得非常漂亮。

  打完了,就是拉拢。

  但只给索木贴金银、土地、草场牛羊这些都不够的。

  他们在本族之内也是可以得到这些好处。

  若是下回左贤王开出更高的价码,索木贴会不会降而再叛?这是连姬延也不敢打包票的事。

  如此一来,这拉拢之法就更得要讲究。

  华夏族的女子,姬延肯定是不能拿出来便宜这些蛮夷的。那就只有文化认同。

  但是强行教化这些蛮夷学习华夏的文字和风俗,这个也是很不容易的。

  若是一味的硬来,只怕当场就会逼反乌桓人。

  姬延想到的好办法就是派出军医去索木贴军中。

  凭着他们的手段,必会救活不少的乌桓将士。

  据姬延所知,这些蛮夷虽然时常玩背叛游戏,对于救命之恩还是更认真一些。

  有了军医这个切入口,再加上华夏的美食,姬延就占据了很大的主动。

  假以时日,索木贴的手下,至少大部分人都会被华夏的文化所同化。

  等到姬延说完这些,王七等人还是不能答应。

  姬延也不急,笑道:“孤这只是给大家一个封侯的机会,若是在蛮夷军中充任军医,军功以三倍计算!”

  众人眼光一亮。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当下就有数人站出来道:“大王可是当真?”

  姬延哈哈大笑,“孤之言,便是大周的律法,便是王令天授!”

  “大王,小人愿去!”

  七八人一起举臂。

  姬延这时却笑道:“不必这些,只要二三人就可以。诸位也要先清楚,那些蛮夷的生活习性可是与咱们大不相同的。且这些乌桓人对咱们也会有所戒备,甚至有时好心得不到好报。须医术高明,身体又好,适应能力强方才可以。”

  这一下,挡住了大部分人的热情。

首节上一节64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