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602节

  施夷光小脸紧张,只连声道:“可是……可是……”

第687章 匈奴王卷土重来

  就在姬延率领大周军在北疆杀得热火朝天之际,在战国大陆的东南端也发生了另一件大事。

  吴国竟然对楚国发起反击。

  战报上说,吴王令孙武为将,就在吴城之中,暗中训练出五万精卒,趁着项燕尚在莒国之内,还没有来得及回到吴国境内,大举反击。

  虽然楚军事先在吴城的外围挖了壕沟,重城等等防御,意图把吴军困死在吴城之内,但孙武不但组织起五万精兵,更在地底下挖了一条更深的地道,就在楚国的眼皮子底下由他们背后杀去。

  与此同时,其余吴地城池也组织起来十万大军。

  两下夹击,顿时将那十万围城的楚军杀得溃不成军,横尸遍野。

  楚军至少当场损失两万人,余部四下溃去,无数楚军将士难以聚拢。

  孙武一连攻击了两日,更是一路不知斩杀多少楚军。

  而现在的情形是,孙武已经令五万吴军继续去追杀这一路残余的楚军,而他亲率十万吴军前去迎战项燕。

  施夷光自然是无法置信的。

  越王为何送她来到洛邑?是认为吴国已经快要被项燕所灭,深恐楚王顺手之下,把越国也给灭掉。

  “以大王之见,吴国可会收回疆土?”

  姬延摇摇头,“这个问题错了。”

  “既是孙武出世,吴国可不会只是收回疆土。”

  消息是一个时辰之前送来的,姬延早已经想清楚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吴城之中不会平白无故被孙武训练出五万精税之士。

  更不可能毫无征兆的任命孙武为统帅。

  更有可能的是,吴国早就暗中以孙武为大将,并因此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

  首先,藏五万精兵于吴城之中,甚至那个时候起,孙武就安排开掘吴城通向外面的地道。如这样的秘密地道,在各诸侯国的王宫里都是屡见不鲜的,只要加以改造即可,并不会引来太大的动静。

  第二步,当项燕大军来攻之时,吴军示敌以弱,屡战屡败,将项燕的二十万大军引诱到吴城这里。

  之所以是吴城,也是因为在吴国境内,吴城最为高大坚固,又是吴国的都城,举国上下已经无路可退。

  第三步,外设奇兵。当孙武决定出击的时候,吴国东方和南方的数支吴军一起逆袭,这定是早有策划的,绝对不是随性而为之。

  第四步,就是等待最合适的时机。

  起初的时候,姬延也想不明白,为何不是项燕还在攻打鲁国的时候,孙武果断出军破围?

  换作任何一个大将去统帅吴军,怕都是如此想法。

  但孙武不一样。

  项燕当初离开吴城的时候,是挟着连胜的气势,而且楚军士气高昂,随时可以快速回到吴国与孙武决战。

  但项燕攻鲁不下,悻悻而归的时候,士气必是松懈到了极致。

  再加上大军连续奔波,哪里还有什么斗志。

  姬延这么解释了一番,令得施夷光大惊,“岂不是说这一回,项燕也不是孙武的对手?”

  姬延凝重的点头。

  项燕连王翦也打不过,怎么会是孙武的对手?

  孙武出世,连姬延也要头疼不过。

  施夷光又再想了想,“可是,这与施夷光有何关系?”

  姬延意味深长道:“这关系可就大了!”

  若孙武对楚国发起灭国战,别说占据不整个楚国,就只是占据一小半,越国也会万分的难受。

  如此一来,越国就会变成吴国屁股下的那一根刺,非拔不可。

  反之,如果楚王有福星临头,打败了孙武这十五万吴军,那吴国的灭亡同样也是指日可待。

  无论如何,越国这一根刺,都会被人拔掉。

  姬延最后更道:“就看到底是吴王的运气好,还是楚王的福气更佳了!”

  施夷光脸色一白,当下请求道:“大王可能出手救助越国?”

  姬延脸色复杂。

  施夷光轻轻抱住姬延,“夷光知道大王心地仁德,必不忍见越国百姓生灵涂炭。”

  姬延感受着背后的柔软,心头火起。

  “其实,孤还担心另一件事。”

  姬延说出这话的时候,是有些迟疑的。

  施夷光轻轻呢喃道:“夷光唯有依赖大王。”

  姬延后面的话有些不好说出口,只叹道:“你放心就好,你的家人,孤已经令人去接来洛邑。”

  施夷光惊讶道:“事情如此危急?”

  姬延郑重的点点头。

  有些事情,他暂时还不打算说出来。

  深吸了一口气,姬延道:“你先回去自己车内吧,匈奴王该快要来了。”

  施夷光松开手臂,惊讶的看了姬延一眼。

  姬延一个忍不住,轻轻在施夷光额头上触碰了一下。

  后者有些受惊,红着脸逃了出去。

  看着那曼妙的身姿,姬延有些意犹未尽。

  不过一来现在不是时候,二来他也不想与施夷光亲热的时候,她心里还有另一个男人。

  匈奴王的确正在靠近大周军,前锋的距离已经不过六十里地。

  实际上,若匈奴王早早定下决心,现在两军应该已经交锋起来。

  之所以如此缓慢,还是匈奴王心有疑虑。

  这个大周的小天子,太过狡猾。

  放出的探子不断带回消息。

  “报,尊贵的王,骠骑军偷袭我军灰木林之后的草场,突而赤部的损失惨重,失去战马一万余匹,更当场战死近千。”

  “报,尊贵的王,霸王军所部行踪难觅。”

  “报,尊贵的王,燕军乐乘军仍在向南缓行。”

  匈奴王的行军速度更慢了下来,严令更多探子出去,务要打探到大周军诸部的确切方位。

  兀突骨有些不以为然,“尊贵的王,我军有六十万精锐,还怕那区区数万大周军?至于那些燕军,只要我大军铁骑冲杀起来,必把他们吓回老巢去!”

  兀突骨的话引来众将的哈哈大笑。

  “不错,昨日不过是被大周军偷袭成功,算不得什么本事。”

  “就算是偷袭,也没有伤到咱们的筋骨。”

  “倒是那个霸王军中将领很是威猛,怕是我军无人能敌!”

  虽然昨日连吃败仗,匈奴王的损失并不大。

  匈奴阵营一旦失败,也就是四下逃散开去,并不会有太多机会被大周军追杀到。

  若非是正面的对决,追逃战是干不过匈奴人的。

  更何况匈奴王手下的附属部落众多,如此一来,真正匈奴族的损失只会更小。

第688章 乐毅守城

  突兀骨更请令道:“尊贵的王,突兀骨愿领五万匈奴精锐,一举拿下小天子。”

  有了突兀骨的带头,众匈奴将领也都纷纷请令。

  左贤王却是看向徐得,“你怎么看?”

  徐得笑着弯腰道:“尊贵的王既然已经有万全之策,何须小人多嘴?”

  左贤王哈哈大笑,目光扫过众将。

  看到没有?这才是聪明人。

  只听左贤王道:“你便来说出,与众将听个明白。”

  徐得应了一声,当下道:“以小人揣摩左贤王的意思,我军当分出六部兵力,各以五万骑兵为限。”

  这六部兵力,其中三部分别包围大周军的后路、左路与右路。再有一部兵力包抄到乐乘军的后路。

  其余两部兵力分别去应对霸王军和骠骑军。

  徐得最后更道:“我军现在不动,只是因为没有打听出骠骑军和霸王军的去向,只等消息回来,我军再作雷霆一击,必能一举奏效。”

  “华夏族人虽是狡猾,但现在主动权在我军手里,以他们区区步兵,是无法主动来进攻我军。”

  左贤王缓缓点头,“你们都听清楚了?”

  众将虽然仍有不服之色,却不得不低下头来,“听凭左贤王吩咐!”

  而在另一个战场上,匈奴的右大都尉已经与燕军厮杀了半个时辰。

  蓟城之下,一地的尸首。

  城头之上,燕军同样是狼狈不堪,满眼看去,几乎看不到没有受伤的燕国士卒。

  仗打成这样,双方都只是在拼血。

  姬丹亲自上了城头,“乐大将军何在?”

  城楼之上,乐毅闻讯而来,当下拜道:“乐毅见过太子殿下。”

  姬丹皱了皱眉头,“将军,如今我方士卒疲惫不堪,何不动用武卫军?”

  原来早在匈奴军围城之前,乐毅已经入城,并且已经与燕王当廷奏对了一番。

  既是众臣一致举荐,燕王也只是走了一个过场而已。

  现在,蓟城乃是乐毅亲自领军,麾下足有八万燕军将士,与此同时,他更将所有的精锐,包括燕王的禁军一起编成了一支武卫军,甚至军中还有骑兵五千。

  在太子丹看来,现在再不投入铁卫军,等到匈奴军破了城,一切都将晚矣。

  乐毅却是坚决道:“太子殿下,眼下还没有到动用武卫军的时候。”

  “匈奴军虽然已经攻击过三轮,却都只是炮灰,真正的匈奴族精锐还没有动用。”

  姬丹的身后,燕国兵部尚书薛言不由插嘴道:“只是我军守城太过艰难,怕是难以为继啊!”

  鞠武也道:“大将军,你在这里的一举一动,燕国朝廷上下都看在眼里,只怕那些朝臣又有奸言啊!”

  乐毅苦笑,“太子和燕王既令乐毅出山,如何不能放手一搏?如今匈奴军士气正旺,纵是武卫军主动出击,最后也是一番血拼而已,无法扭转战局。”

首节上一节60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