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572节

  二人赶紧还礼道:“施姑娘乃是大王的人,怎当得如此大礼?既如此,我二人先且离去。”

  眼见二人悄然而去,施夷光重新坐下,心头却更是一阵烦乱起来。

第649章 匈奴王的棋局

  次日一早,姬延令大军开拔。

  前去九峰寨尚有一百多里地,就算是一路急行,也需要一日的路程。

  这还是李陵送来一万匹战马以供行走。

  见到这些马匹,姬延也是大喜。

  至少说明霍去病的大军没有大的问题。

  至于李陵军,动身的时辰更早,天还没有亮就急急动了身。

  姬延明白,李陵这样也是想抢在前头替姬延的大军探路。

  姬延这一路军,虎扑营自是随着他居中的。前队是甘泽的武阳军,后队是吴庭芳的然城军,霸王军负责左右前后的肃清零星的匈奴骑兵。

  车上,姬延照例看过洛邑方面来的消息。

  先看了几位美人的消息,都还如常,并无大碍,姬延也都写了几句话,无非叮嘱一些话语。

  大周朝内也算是平静。

  大周朝之外只有一件事,项燕的大军退出了鲁国。

  鲁王当然是作出了一些赔偿的,只是现在鲁王国内无粮无钱,所许诺欠下的粮钱须要等到明年。

  虽然楚王并不乐意接受这样的条件,却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来。

  燕项的十万大军远征,给楚国的粮道也带来极大的压力,再加之被鲁王死死挡在各处要道,让项燕也颇为头疼,只能建议楚王退兵,先把吴城的事情解决。

  姬延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上面说是项燕正要退兵,只是把这时间一算上,差不多已经回程了一半,应该莒国境内。

  除了项燕退兵,另一件事就是燕王派去刺杀中山王的人已经得手,当场击杀中山王,随去的燕国二十名剑士无一生还,连姬仁也在混战中横死当场。

  据报,当时的现场可称之惨烈之极。

  中山王被刺,中山国的遗老都像是疯了一样找上那些剑士拼命。

  哪怕那些剑士都是精选出来的勇士,也架不住中山国人不要命的搏杀。

  无论如何,中山国完了!

  哪怕再有几个贵族起事,也要先在窝里死斗一番,再把怒火发泄到燕王方面。

  这让姬延不由得庆幸,还好当初阻止了李陵的擅自行动,否则大周朝白白要面对一个敌人。

  中山国之乱,也让灵县等地更好坚守,保护好整个大军的粮道。

  现在姬延手下也有近五万人,算是一路大军了。人多,费粮也多。

  正看了这些,张仪外面求见。

  “进!”姬延头也没有抬起。

  张仪掀帘而入,拜道:“大王!”

  姬延这才放下手里的奏折,“先生可是来说匈奴王之事?”

  张仪笑道:“圣明不过大王!”

  昨日里,大周军连下两座关口,虽然这些关口也许并没有什么用处,但到了此时匈奴人都没有发起反击,这很有些反常。

  姬延点头赞同,“孤,也正在思虑此事。”

  匈奴军不只是没有发起任何的反攻,更连前来侦察的斥侯也不多。

  张仪道:“臣问过,从此处到九峰寨,有两个地方可能会布下伏兵。臣也提醒李陵将军和霸王军多加注意。”

  姬延点头,他差点都忘了这事。

  一直以来,他对霍去病、李陵、项羽等人都是给其充分的战场自由,随便他们去折腾,只要最后完成战略目标就可以。

  只是现在略有不同,骠骑军、霸王军、武阳军、然城军、虎扑营诸部都在这里,看起来声势浩大,要费心费力的地方也多了起来。

  这让姬延心里略有惭愧。

  若真弄出了什么闪失,可都是自己的错。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三个和尚没水吃。

  都以为自已的友军会四下探路。

  有些话,张仪也不好直言,只能用这样的方式来提醒。

  “既是如此,让吴老将军从然城军中多挑些人手过来,充作全军的斥侯,此事就由先生亲自掌握。”

  在以前,姬延一直认为张仪就是一介文臣,或者是耍嘴皮子的外交家,但在经历了张仪平陈一事之后,他才发现张仪在军事上的才干也是颇有些特点。

  这就是时势造人吧!

  不让张仪经历这一场,如何知其是全才?

  张仪已经领令,“张仪必不有负大王重托。”

  现在起,他就是全军的耳目,责任重大。

  匈奴王的帐中,众将来议。

  如此规模的华夏大军,想装作瞎子都不可能。

  “尊贵的王,就让您最忠诚的将领哈良赤前去收拾这些野蛮人吧!”

  “尊贵的王,华夏族可是派来了他们最强的王,一个哈良赤怎么能够对付得了?”

  很快,帐内争吵一团。

  匈奴王高坐于上,既不阻止,也不表态。

  此时,正是展现他的威权时机,当然不能轻易结束。

  匈奴众将也早知道这一点,争吵更加热闹起来。

  直到好几名将领拔刀相向,匈奴王的声音才冰冷的传来,“都住手!真当本王不在这里?”

  众将方才结束了这场闹剧,一起恭恭敬敬的弯腰道:“尊贵的王!”

  匈奴王冷哼,“就知道打打杀杀,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众将虽有不服,却是无人敢站出来质疑。

  匈奴人不打打杀杀干什么?都去学华夏女人跳舞不成?

  那些华夏女子虽然另具美感,却还是不如匈奴的女人结实。

  匈奴王的目光很快找上徐得。

  后者知趣的站出来,“尊贵的王,恭喜你,现在华夏人的一举一动,都在你的掌握之中。”

  帐内,那些匈奴将领自是无法明白。

  好在徐得已经解释了,“你用计将那些燕人困于九峰寨上,方才引来华夏族的援兵。现在,咱们只要按计划行事,就能将他们一潜歼灭。”

  实话实说,当初诱敌深入,示敌以弱,的确是徐得提出来,而且也的确一下子网住数路燕军,甚至包括燕国方面的主将乐乘。

  但打到最后,当匈奴王发现乐乘逃往九峰寨,并且匈奴军无法一举拿下九峰寨时,才有了第二个计划,引蛇出洞。

  以乐乘的五万精锐为诱饵,引来燕王的援军。

  虽然燕王没有上当,但能够擒到大周天子,更是大功一件!

  想到这里,匈奴王更是虎目闪动,大掌重重击在椅上,“传本王军令,大周天子可擒不可杀!若有违令者,当场斩首,诛连三族!”

  匈奴众将大骇,赶紧再度弯腰下去,“我等听命!尊贵的王。”

第650章 巨大危机

  随着姬延大军的深入,气氛越发的不安起来。

  无论怎么打探,四下并没有大股的匈奴骑兵出现。

  不只是如此,先前派去九峰寨的探子也来回报,匈奴王的大军并没有移动。

  姬延眉头皱起,“关内的情形如何?”

  关内的消息乃是由言侯打探,据传回来的消息称,至今日一早,换陷的城池已经达到二十四座。

  当然,由于燕国有了更多的戒备,除了第一日失陷了十余座城池,这两日的情形还是好转了一些,总算将匈奴军那种无可阻挡的气势挡了下来。

  沿着长城向东攻击的匈奴军,已经停了下来,就地驻守,意图不明。

  向东南方向攻击的匈奴军没有停下来,这一处应该是匈奴的主力之一,进攻的方向正是燕国的都城蓟。

  照眼下的进度来看,也就是两三日的功夫就可以打到蓟都城下。

  这还是按照匈奴军一座座拔城的进度来算,若是绕道,今日就已经可以冲到蓟城。

  虽然知道匈奴大军似乎分成了三个大块,但由于匈奴军来去如风,言侯一直无法查清各自处的匈奴大军分布,只有一个估计的数目。、

  进攻蓟城方向的匈奴军有约二十万人,攻击长城沿线的匈奴军是两部分,也有合计十万,围困九峰寒的匈奴军是二十万人,合计五十万大军。

  姬延却是想起一事,“李陵说,索木贴给他和霍去病招认过,攻打燕国的匈奴军已经有一百万左右。”

  怎么现在才出现了一半?

  虽然匈奴军也有后勤压力,却是不如华夏族这样极度依赖后勤,最多只会有十万匈奴大军守护后勤辎重。

  那还有四十万匈奴军呢?

  张仪仔细想过,突然一个可怕的念头划过脑际。

  他抬头去看姬延。

  却见后者也是同样的震骇看来。

  那四十万大军,是用来包围救乐乘的援军!

  姬延头痛了,“既是如此,那些匈奴军会在哪里?”

  前面的道路上,并没有匈奴的伏兵,这一点,无论是张仪手下的探马,还是李陵等部的侦骑都没有发现任何的疑点。

  这一点又很不合理,若是要设伏,如何看不出一点迹象?

  张仪同样是紧皱眉头,想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倒是姬延闭目想了一阵,有了一个想法,“也许,匈奴军的包围并没有到位。”

  以匈奴军的灵活机动,是无须固定设伏的。

  只要姬延军与匈奴王的本部厮杀到一处,处于长城线上的匈奴军包抄姬延军的右侧,另外的四十万匈奴大军完全可以从九峰寨更后的位置出发,由左侧来包抄姬延军。

  甚至都可以不动用长城线上的匈奴军,由这四十万匈奴大军数路包抄,姬延军便再插翅难逃。

  “此谓机动设伏!”

  机动设伏,当然是后世才有的军事术语。

  能想出如此战术的匈奴人,必是一个战术天才。

  姬延之所以能够想到,也是在吴起手里见识过一回类似的战术。

首节上一节57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