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517节

  空灵儿忽的一笑,“你这样关心我呀?”

  楚灵子柔声道:“不关心你又去关心谁?”

  空灵儿心头受用不过,将头靠在那坚实的胸膛上,轻轻呢喃道:“若是让人听到,怕是以为你是假的楚灵子。”

  楚灵子淡淡道:“无谓真假,只争此时。”

  两道身躯贴得更紧。

  空灵儿的坐骑干脆在那里吃起草来,只苦了楚灵子的坐骑,还得要载着二人。

  过了不知多久,楚灵子才道:“你刚才想到何事?”

  空灵儿顿时又是眉头一挑,“你可看清最后出来的车夫?”

  第一个车夫被楚灵子伤到了手筋,是不能驾驭马车的,所以第一辆车里又出来一人取而代之。

  “有问题?”

  楚灵子想了想,看不出那人有什么异常。

  空灵儿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却道:“可能是匈奴人。”

  匈奴人!

  楚灵子身躯不由一挺。

  他来到燕国,来到北疆,就是为了对付匈奴人。

  “你可有把握?”楚灵子的声音都有些急促起来。

  空灵儿摇摇头,“八成把握。”

  楚灵子没有言语。

  虽然要对付匈奴人,他却并非是随意对付任何一个普通的匈奴人。

  没有什么价值的匈奴人,还不值得楚灵子的剑。

  空灵儿却道:“你有没有觉得奇怪?先前我们闹出如此大的动静,后面的马车却是不见一道人影下来。”

  “还有,他们的马车也过于奢华了一些,显然并不会用来载运货物。”

第581章 对射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方向也是去向北方。

  楚灵子目光闪动,“你怀疑他们是匈奴的细作?”

  空灵儿道:“我在黑冰台的时候,有一段时间里也去塞外,时常与匈奴人打交道。”

  也正是如此,空灵儿才怀疑那车夫是匈奴人。

  楚灵子想了想,“既是顺道,我们可跟去一看。”

  空灵儿笑道:“只是这样一来,他们可就跑不出你的手心。”

  三道关内,张寿终于等来了时机。

  “全军出城,列出阵式!”

  除了五千骑兵,张寿帐下的士卒尽出,却是紧靠着长城摆出队列。

  之所以不动用骑兵,就是为了给匈奴王最后的致命一击。

  为了这一目标,他甚至愿意用这两万五千步卒作为诱饵。

  片刻之后,果然有匈奴轻骑过来试探。

  只是等到燕军要派军驱赶之时,那些匈奴轻骑旋即退走。

  张寿面上波澜不惊,只淡淡的指挥着手下步卒。

  此时,他更把匈奴王出现在此的消息传给了中路统帅乐乘。

  收到如此消息,乐乘帐内吵翻了天。

  “大将军,匈奴军势大,足有百万之师,我军不可轻敌,轻易出击。”

  “何况匈奴多骑兵,来去自如,若我军离开防线,骑兵数量不足,步卒速度又慢。就算是打出一两次胜仗,也会马上被匈奴包围起来。”

  “燕国主要的胜负手就在长城一线,只要守得长城,不必去理会匈奴人动用什么伎俩。”

  这些将领都是建议让乐乘不要理会张寿的请求,甚至应该让张寿的大军撤回到关内。

  死守长城,这是既定的方略。

  也有反对声音。

  “大将军,如今机会难得,匈奴王向来极少主动示人,若能一战而擒之、破之,必大壮我军威风!”

  “一战擒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连秦赵两国也不曾做到的壮举。”

  “所谓擒贼先擒王,哪怕匈奴军有千军万马,咱们也得要死咬着匈奴王不放。如此,必能大破匈奴贼兵!”

  “大将军,匈奴此次大军出动,前后百万,若再以旧有手段守城待援,不但我军防不胜防,而且拼不过对方的消耗。唯有出奇兵而胜之,方显英雄本色。”

  乐乘的目光扫过众将。

  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皆是燕国久经沙场的勇将,所言也都有所道理的。

  乐乘缓缓道来,“张寿军既出,我军不想救之也不可能。”

  失去了张寿军,乐乘所部只有两个选择。

  第一个,自己去填上张寿的防御地带,如此一来,乐乘的八万燕国精锐都会被钉死在长城防线上,甚至拿不出多少的机动力量。

  第二个,最后仍是不得不主动出击,一举打垮匈奴的主力。但匈奴军有百万之众,如何能够轻易打垮?

  说来说去,乐乘是绝对不能让张寿有事,在自己的身边空出一个巨大的窟窿。

  “再则说来,张寿之计,未必不可行也。”

  张寿之计,以身为饵,主动出城作战。

  伺机对匈奴王发起致命一击,希望能够一举消弭匈奴方面的威胁。

  若是匈奴王逃脱,又或者是诈败,乐乘军的作用就会出现。

  张寿计划,他在正面死顶着匈奴王,无论匈奴王使出什么手段和计谋。而这时,乐乘带领中路燕军出关,以一个大弧形的路线,包抄匈奴王的侧翼和身后。

  也就是说,无论张寿能够得手,最后的大包围都是由乐乘完成。

  双重设伏,两套杀招!

  众将听了乐乘的分析,也都纷纷改变了主意。

  “我等全凭大将军差遣!”

  好!

  乐乘大喜。

  “大将何波安在?”

  帐下,一员大将步出,“末将在此!”

  乐乘令牌扔出,“令你为左军统帅,以陈强,刘旦,许青三将为副,率三万步卒,沿仓山道一带进发,攻击匈奴王的右路。”

  “末将得令!”何波领令退下。

  乐乘目光一扫,大掌一按,“本将自带三万精骑,抄袭匈奴王的后路。”

  帐内一声大吼,众将齐声,“誓杀匈奴贼,擒得匈奴王!”

  乐乘留下两万步卒分守各处,其余精锐尽出。

  三道关前,匈奴军终于开始抵近张寿军。

  与此同时,匈奴军的轻骑探子却都收了回去。

  张寿明白,这是匈奴军进攻的征兆。

  果然,只不过三息左右,大队的匈奴骑兵冲了出来。

  数千骑兵并没有直接来冲击张寿的军阵,而是绕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斜着冲过张寿军的阵前。

  大约也就是在数十步的距离上一掠而过。

  当然,匈奴兵可不是来展示他们的骑术,一个个匈奴兵在马上张弓搭箭,一根根箭矢密如蝗石般飞射过去。

  燕军的反击随之而起,同样是箭阵对箭阵。

  燕军的第一排是刀盾,是可以抵下匈奴兵的弓箭突袭。在他们的身后是三排长矛兵,长矛兵的身后才是弓箭手。

  之所以如此布阵,也是因为要防备匈奴骑兵的近身突袭。

  若没有长矛兵顶在前面布出大阵,士卒是不可能与骑兵对抗的。

  但面对匈奴兵的流矢抛射,又不得不对长矛兵进行一定的保护,所以顶在第一排的是刀盾手。

  若匈奴兵转向近身冲阵,则在刀盾手身后会有无数的长矛顶上来。

  现在,第一排的刀盾手基本上能够护住第一排第二排的长矛兵,第三排的长矛兵就得要听命由天了。

  好在第五排第六排的燕军弓箭手反击的强度还是比较大的,一时间,两方都无数的将士中箭倒下。

  只不过匈奴兵是骑着马匹的,如此横向奔走,受箭面积更大,中箭后的反应也大。

  一时间,人仰马嘶,沙尘卷起。

  那些坠马的匈奴骑兵身边,还有自己的战马在低头拱动,似乎想要自己的主人重新站立起来。更多的却是人马相互压住,皆不能走脱。

  匈奴人以弓箭准头为长,箭法极准。

  燕军则是受击面更小,而且有头盔保护,同时大规模的弓箭反击也更有气势。

  然而匈奴人的攻击连绵不绝,让张寿首先按捺不住。

  一般来说,弓箭手最多只能击发五轮有效的反击。

  这五轮,无论是射击的距离还是张弓的准头都是能够保证的。

  但五轮之后,箭阵的反击力量会肉眼可见的下降。

  哪怕这些燕兵都是精锐,最多也只能撑到第十轮。

  若是那些新征召的民夫,在弓箭这一方面更是不堪。

  此时,张寿所部已经射出四轮。

  虽然阵前摆了一地的匈奴兵尸体,他却不能再忍受下去。

  只见张寿将剑挥动,大吼一声,“全军出击!”

第582章 全军反击

  随着张寿的一声怒吼,三军雷动。

  吼!

  刀盾兵原地不动。

  三排长矛兵依次过去,刀盾兵这才跟上。

首节上一节517/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