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478节

  姬觉纠结起来。

  对于陈地的百姓,他说不上有太多的感觉,毕竟姬觉生活在天上,而这些百姓生活在泥里。

  但这样白白消耗民力,姬觉是不乐意的。

  他看了张仪一眼。

  后者还要聚精会神的看着手里的书卷,看得摇头晃脑,好不乐哉。

  姬觉想要开口劝说,却还是放弃。

  有可能这是张仪对他的最后考验。

  想到这里,姬觉顿时生出一种无力感。

  外面,杀声已起,喊杀声,咆哮声,兵器撞击声,声声震耳。

  哪怕张仪的车和前锋距离甚远,也能听到这些。

  毕竟这可是五万对三万的厮杀,规模几乎算得上是一场灭国之战了。

  姬觉苦笑。

  陈国早已亡,却还有这些人打着陈侯的旗号作乱。

  可以想像,就算方天化或者易岭得手,会主动迎回陈侯?

  就算陈侯能够回来,方天化能够善待就算是不错,还真让他拱手交出整个陈国土地?

  这么一想,姬觉又有了新的感悟。

  张仪此举,有故意之嫌。

  消耗多余的降卒,这还在次要,他要用一场残酷的血战,告诉每一个陈国人,作乱的下场。

  一将功成万骨枯。

  为了那些名将的功绩,为了作乱者的王侯理想,无数的陈地百姓就是这样白白牺牲掉。

  经历了这一场血战,还有与易岭的一战,要彻底打消陈地百姓犯上作乱的念头。

  而张仪敢这样做,必是得了天子的授意,至少是默许。

  八万条鲜活的生命!

  用这些生命来证明叛乱的下场,值得么?

  姬觉想不明白。

  车内出奇的安静。

  姬觉甚至没有注意到,外面的打斗之声也在渐渐的远去,在消失不见。

  不到小半个时辰。

  吴峰带着狂喜之意纵马奔来,翻身落马,恭恭敬敬站在车轿之前弯腰行礼,“末将吴峰拜见督抚使大人。禀告大人,叛军方天化全军尽没,我军大胜,方天化以下叛首三十九人,一个不漏,人头俱在!”

  张仪皱着眉头,放下手里的书卷,“有多少降卒?本军损失如何?”

  吴峰道:“回禀大人,方天化所部降卒近万,斩首一万八千,我军损失也在两万人。”

  因为是不顾一切的攻击,而且是仰攻,吴峰的部下损失是极大的。

  两万人的损失有一半都是在最开始冲击方天化营寨之时产生。

  吴峰派出所有得力手下,拿刀架在前锋军的脖子上,才逼得这些士卒向上冲击。

  若非如此,也不会如此快速的拿下万丈山。

  张仪面带不悦之色,“不是说了不要降卒?”

  吴峰一怔,苦笑,“大人明察,实是手下士卒不忍下手,这才放过。”

  等到战斗结束之后,就更不能杀了。

  坑杀降卒,这可是事关道德,不能轻率从事。

  张仪也有些无可奈何。

  他更不可能下令坑杀降卒,毕竟他是文官。

  “既然如此,速速收拾此处的辎重粮草,一个时辰后,全军出动,再去攻打许历!”

  “末将得令!”吴峰双手一抱,行了礼。

  对张仪的运筹帷幄,吴峰早就是佩服到五体投地。

  现在大胜方天化,他这一份功劳也不会少,就是封一个侯都有可能。

  想到这里,吴峰双脚一发力。胯下战马一阵嘶鸣,跟着飞奔起来。

  车内,姬觉道:“恭喜大人,平叛之功已经唾手可得。”

  张仪道:“恐怕你心里还有责怪本官吧!”

  姬觉赶紧道:“学生不敢!学生心里虽有些想得不甚明白之处,也不敢胡乱猜测先生的。”

  张仪笑道:“其实也没有什么,两边都是乌合之众,就只能斗狠了事。”

  为何张仪不许方天化轻易议和?

  一来时间上不容许,张仪要赶在吴庭芳到来之前,解决好陈地之乱。

  二来就是先前说的,只能斗狠了事。方天化的手下,和吴峰的士卒本质上都是一样,皆是没有怎么打过仗的士卒。

  就连两边指挥的各级将官校官也是如此。

  这样的仗怎么打?

  这些人连军阵都不会操练,还怎么兵对兵,阵对阵?

  来了就是全力一击。

  一下子把方天化打倒,才是唯一的可行办法。

  听到这些,姬觉顿时恍然,“先生虽不领军,却有熟知人性之能,学生又再受教了!”

  姬觉并没有完全猜错。

  张仪的确有弄出一场大血战的打算。

  现在吴峰只能算是做好了一半。

  但这些话,张仪却是不能说出口的。

  另外,有四万条人命放在万丈山,也足以打散许多人的痴心妄想。

  此时的洛邑尉,却有人击鼓鸣冤。

  很快,程宰升堂,令人带来击鼓之人。

  “下跪何有,有何冤情?”

  林氏赶紧道:“青天大老爷,妇人林氏,有一女名葛翠。小女昨日里去了顺道街办事,却是一夜未归。等到老妇去找,只听到有路人说确是见过,然而与人争执之后就再不见踪影。”

  程宰点头,“既是如此,来人。”

  程宰令手下一众衙役去顺道街那里沿途搜寻,务要将葛翠找到,死要见尸,活要见人。

  如此,方才暂时退堂而去。

第536章 驿馆有隐情

  林氏之所以没有怀疑到钱顺白路等人的头上,还是因为葛翠乃是安然离开了钱府。

  这一点,她亲自去问过。

  既然不是钱顺,又没有去过其他三名掮客府上,那路上巧遇的施夷光就有了重大嫌疑。

  也正是如此,林氏才将状纸告到洛邑尉,而不是去刑部。

  一个时辰之后,众衙役回来。

  程宰重新升堂。

  “林氏,本官问你,你女儿可是生得容貌异禀?”

  林氏赶紧应道:“大人明察,老妇之女确是容貌异禀。”

  程宰思忖一番,“既是如此,你可知葛翠路遇之女乃是何人,又在何处?”

  林氏道:“大人,那恶女名叫施夷光,时常与另一个孤猸子女人一起出现。先前我家女儿正是与之交恶,才有昨晚的争执。”

  虽是知道施夷光的名字,但林氏并不知施夷光的住所,于是程宰遂发了海捕公文,令在洛邑城里里外外四下搜捕施夷光。

  至于林氏,自是回去府里等待消息。

  到了午后,程宰已经知道了施夷光的下落。

  没办法,施夷光的容貌太过惊人,越国驿馆附近的人都知道一些,甚至时有议论。

  如此,就被衙役探听得到。

  衙头更请示道:“大人,只是施夷光在越国驿馆里,只怕不宜去驿馆里抓人吧!”

  虽然大周律和各诸侯国的律法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侵犯各诸侯国的驿馆,但在实际当中,都有不成文的规则。

  若是大周朝现在对越国的使馆动作,那别的诸侯国也可以这样对付大周朝的驿馆。

  而且大周朝与越国现在并非敌对,就更不至如此。

  程宰却是沉吟道:“大周新律,大周朝廷对所有的诸侯国有管辖权力。”

  这就是大周律第三百零七条。

  而且此法先前对郑国就用过,当时郑国的百姓前来大周朝告状,最后案情惊动了大王。

  最后姬延的旨意是越境拿来人犯。

  虽然此案最终因为郑侯的主动攻击然城军而终止,但到底大王已经明确大周律的地位。

  衙头不敢作声。

  但是程宰也不敢轻易妄动。

  对于郑国,当时是有一个特殊的背景。

  郑侯先前以近两万的流民大军前来袭扰大周朝,大王是存着心思找郑侯的麻烦。

  和现在越周两国的关系完全不一样。

  思前想后,程宰决定亲自去越国驿馆要人。

  如若不得手,再把案情上报给刑部就是。

  想到这里,程宰当即令人备好车轿,前去越国驿馆。

  一刻钟,程宰来到驿馆前。

  很快,冒汝亲自出来迎接,“不知洛邑尉大人亲至,老夫有失远迎!”

  程宰拱手客气道:“不请自来,还请冒大人不要见怪才好。”

  冒汝连道客气,“程大人可要进去详说?”

首节上一节478/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