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443节

  不然怎会如此?

  王贲知道他这一路秦军已经是败到家底都没有。

  但大周朝的底子薄,有这一路秦军拖着周朝的主力,白起、司马错、还有魏军和赵军,拿下洛邑只是迟早的事情。

  韩成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才好。

  大周朝是底子薄,可也没有拿主力来拼你们啊!

  大周朝的几支主力,都还好好生生的。

  骠骑军、霸王军、陷阵营、陌刀军,都几乎连根毛都没有掉。

  只有东滩军和然城军这些二流军队才有相当的损失。

  韩成这里不答,王贲已经是高兴得要手舞足蹈。

  “好好!虽然我军败了,只要秦国能够得胜,能替咱们报了这仇,也算是值得!”

  “韩成,你这就与本将军同去洛邑,要在昆吾宫里痛饮一番。不醉不休!”

  韩成不能再等。

  若是王贲跑回去乱传消息,最后更是收不了场。

  “王将军误会了,大周朝并没有被秦国打败,洛邑更不可能。”

  韩成顿了顿,咬牙又道:“此时议和,乃是本官向大周朝请求。”

  王贲脸上异样,“你是说,是你请求与周朝议和?”

  韩成黯然道:“正是如此!”

  “放肆!”

  王贲大怒,“你不过区区一个驻洛邑使者,何以如此胆大?”

  “你可知道,我军已经付出多少秦国将士的生命?你可知道,我等与大周朝杀到一次次血流成河?”

  韩成脸上火辣,分辩道:“王将军,十万大军已经落到如此田地,还要如何争斗?难不成要让这十万秦军硬生生的埋没于此?”

  王贲更怒,“不错,我军是处于下风,只是还有大将军白起、司马错正各领大军,必将夺下南阳郡,直捣周朝的黄龙!”

  韩成苦笑,“将军,你在这里,还不知白起司马错两位大将军的处境。如今两军缺粮之极,已经不能动弹。赵王自称国内无粮,且有匈奴四十万大军压境,不能再给两路秦军支持。至于魏国的情形,比白起司马错还有不如。”

  如此一说,王贲无言以对。

  身为领军的大将,如何不知缺粮之苦?

  韩成又道:“将军,现如今赵、燕两国都忙于应付匈奴,无暇南顾。白起、司马错两位大将虽有惊世之才,却是苦于无粮,甚至连退回黄河都不能做到。将军可能不知道,大周朝的水师强大无比。先前秦国水师五千人,一个照面就完全被打垮,无人逃命回去。”

  “怎么会这样?”王贲又是惊呼。

  韩成又叹道:“如今的大周朝,只要出动水师,守住黄河的口岸,则我两路大军,只能活活饿死当地!”

  王贲无言以对。

  他设想过糟糕处境,却万万想不到,整个联军的情势竟然如此急转直下。

  这一刻,王贲更是后悔不迭,手里长剑狠狠砸到地面,发出当的一声,“早知如此,当初拼了命也要冲过东滩!”

第495章 赵胜的难堪

  听到王贲的话,韩成也只能默然。

  王翦军并非全然没有机会。

  若第一次接战之时,集中全军猛突一阵,真有可能被王翦直接打到洛邑。

  提前两日到达东滩,大出周军意料。

  缺的就是致命一击。

  一时间,两下无声。

  片刻,韩成才道:“将军,如今之计,我军先收拢起来,尽快回去象鼻山脉以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王贲脸色又是一变,“依你之言,可是向大周朝投降?”

  不等韩成开口,王贲直接道:“别说本将情愿一死而已,就是大将军那里,也断断不会同意。”

  王翦何等人物,岂会屈尊向大周军投降?

  韩成皱眉道:“若是你与大将军等都要如此,本官又何必如此费力?”

  “王贲将军,你们的仇,难道还要韩成替你们报?”

  “不过一时成败而已,且记得,你们的手下还有数万秦卒。带他们回去,也是你的职责所在!”

  王贲脸庞上一阵神色变幻。

  若能不死,他何必如此?

  只是身为名将,投降却又是万万不能的。

  好在韩成又道:“将军放心就是,虽然秦军须按要求暂时放下兵器,空手进入大营,这也只是暂时。等到白起、司马错两军如约退军,自然大周朝没有理由不放行。”

  这样的条件,已经是韩成能够做到的极致。

  总不能那边还没有退兵,这一头大周军就放了王翦和他的部下吧,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万古流已经相当的够意思。

  而且他通过东滩军防线的时候,宁江山和他的手下也没有为难。

  足以说明大周朝是说话算数的。

  王贲一叹,“大将军那里还请大人耐心说明,本将只能从旁侧击协助。”

  让他去劝王翦投降?还不如直接一刀把他王贲砍了更痛快。

  韩成一口应下,“这是自然。”

  这些领兵打仗的,就是一个个脾气死臭。

  “对了王将军,这里还有些好酒,可先拿些受用。”

  不得不说,韩成是真用心,连酒水都准备了一些。

  顿时,王贲大喜过望,“韩老先生,你这就真是不够意思了,怎不早些拿出来?”

  洛邑城内。

  吴理处理完手头的公事,与万古流打了招呼,回家去用饭洗浴。

  现在秦国议和,赵燕二国实际上已经退出联军,大周朝最大的威胁已经不存在,他也有心思回府放松一番。

  只是才走出周王宫不久,就被人挡下。

  吴理正闭目养神,不悦道:“外面何事?”

  外面护卫匆匆去前面询问了回来,“丞相大人,前方乃是燕赵两国的使者当道。说是有急事求见丞相大人。”

  吴理不用多想,就知道这两位的来意。

  “既是有事,何不去礼部递上名贴?”

  护卫接道:“大人,二位使者已经说明,事急,请大人见谅一二。”

  吴理想了想,“既是如此,和他二人说清,本府先回去用饭洗浴再来。”

  要等,就在这里等着好了。

  眼见吴理的车轿扬长而去,向牙与赵胜二人都是神色难看。

  向牙更是狠狠道:“这个吴理,倒是好大的官威!”

  赵胜眉头轻轻一皱,“向牙,你好生的说话不行?若教人听去,可不要连累本使。”

  向牙身躯一颤,“行了赵胜,有本事你不用来啊!你们赵国兵强马壮,自己去打匈奴人就可以!”

  赵胜无语。

  怪不得说燕王向来无能,国中竟然连个像样的使者都派不出来。

  驻洛邑的使者,现在哪一个诸侯国不都是千挑万选出来?

  “向牙,你既然有心独自去碰匈奴,本官也不勉强你就是。”

  说着,赵胜拂袖要走。

  向牙只好挡住,“赵兄,现在赵燕二国就是唇亡齿寒,虽然你们赵国强大一些,但这回匈奴人的动作可是非同小可。”

  赵胜自然不会真的就此离开。

  正如向牙所言,这一回匈奴方面的确是动了真格。

  向牙还在愤愤不平,“都是那个黑冰台太不仗义,还说是什么盟友,让他们一起出手拿下匈奴探子岂不是什么事都没有?”

  赵胜有些听不下去,“燕国虽然此次与秦国联盟,不过好像并没有出兵吧!”

  向牙却是面不红心不跳,“那岂能怨到燕国?燕王哪里知道匈奴人会突然攻打?”

  总之,自已总是错不了的。

  赵胜淡淡一笑,也不再说话。

  燕国是什么德性,天下尽知。

  现在秦国自顾无暇,哪里还会有心思替燕国出头?

  再说了,现在已经不是刺杀一两个匈奴探子的事情,而是要说动天子出兵。

  说起来真是脸红,才和秦魏两国一起兴兵去打大周朝,转头就来哀求天子出兵相助,赵胜无语之极。

  没办法,总不能看着赵国沦陷吧!

  当赵胜昨夜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吓了一大跳。

  这一回,匈奴不是出兵二十万,也不是四十万,而是整整七十万大军。

  兵分四路,打算同时攻击赵燕两国。

  也正是如此,这回匈奴人调兵遣将所花费的时日也更久一些。

  但再晚,战事至少也会在七日之后展开。

  若是匈奴人准备顺利,甚至在五日之后。

  赵胜不敢想像,若是让这些匈奴人打破长城防线,赵国会要承受怎样的巨大灾难。

  现在赵王也是各种调兵,已经让廉颇军扩充到十五万,并且沿着燕赵两国的边境缓缓向北运动,与李牧军并肩而立,同时应付两路匈奴大军。

  赵奢军,也扩充到十五万,由邯郸出发,也向北方缓缓前去,作为李牧军廉颇军的后援。

  赵国,已经是全民皆兵。

  而头痛的事还不只是一桩。

  赵国缺粮,几乎快要和魏国一样。

  为何这样的大军只能缓缓向北?就是缺粮。

  走太快米粮跟不上。

首节上一节44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