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35节

  万古流心情复杂。

  如此明君,以后办事,得要更加小心周全才是。

  夜影之下,万古流回城的身影显得有些落寞。

第37章 大王有喜

  次日,姬延又找来宁江山,将洛水河工的事情,军器监等诸事都交待清楚,方才离开洛水边。

  绕过一个大圈,游山逛水一般回到王城。

  这时又是到了晚间。

  不用说,楚使当然又没有见到。

  直到第三日,早朝。

  “文武百官,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大王,臣有本晋见!”万古流身为百官之首,楚使的事情无论如何也得奏知大王的。

  “爱卿请讲!”姬延懒洋洋的。

  “启奏大王,楚王有使前来,已在此候了三日!”

  什么?

  姬延大惊,“这样重要之事,为何没有人来奏请?”

  “快,请楚使进殿!”

  声音传出殿外,楚使进来。

  “臣,赵权见过大王!”楚使恭恭敬敬,不敢有半分的怠慢,毕竟周天子的旗号还是有些作用,比如这一次。

  “赵权!好好好,赏赵使!退朝!”

  啥?

  这就退朝了?

  “大王!楚使前来,必是有要事商议!”礼部尚书倒也没有太过震惊,毕竟大王的脾气大家伙都知道了一些。

  没毛病啊!

  姬延左右看看。

  “孤不是赏了他?还有啥事?”

  对啊!拿了钱还不想走人,想啥呢?

  “不是大王,你要得召见楚使!”礼部尚书还在头铁。

  “放肆!”大王怒了,“孤这不是已经见过楚使么?来人,给孤拉出去砍了!”

  朝上你来我往。

  楚使看的眼珠子碎了一地。

  这还是大周朝的昆吾宫?

  这比我家大王还要昏庸啊!

  不对,我家大王是圣明的,这姬延就是一个昏君。

  看到楚使脸上表情变幻不定。

  大周朝的大臣们都是一脸的冷笑。

  这就吓住了?

  不是和你牛逼,能在我家大王朝上活过三日就是牛人!

  “大王,陈尚书忠心耿耿,请大王开恩!”

  “是啊大王!陈尚书虽有失言,罪不致死!”

  众臣兔死狐悲,纷纷求情。

  这礼部也是风水不好,刚被大王砍了上一任的尚书夜七,这马上又要动刀。

  还是万古流有办法。

  “大王,陈尚书虽然罪大恶极,但他家里有一个漂亮小女,还没有出嫁。”

  这还了得!

  姬延拍案而起,“昏庸,你有这么漂亮的女儿,为何不向孤来进献?”

  “该打!”万古流很配合的怒斥。

  “不过大王,陈尚书还可以努力一下,多为大王生养几个漂亮小女的。”

  这样啊!

  姬延意动,“那就算了,便宜他这一回!”

  啥?陈尚书才上任两天,头一回见到大王,本想着做些事情表现出来,没想到连女儿也赔了进去。

  等会,我哪里来的女儿?

  陈尚书满腹狐疑看向万古流。

  后者赶紧眼神制止。

  还不配合一点,真要找死不成?

  “这……大王……”楚使赵权,此时站在殿中像个傻子一样,也忘了该要怎么说。

  “大王,今日大喜,不如就设国宴吧!”万古流请奏。

  这个好!

  本王同意。

  “大王,楚使既然在此,不如一起?”万古流小心琢磨着姬延的心思。

  “好,正当如此!”姬延果然乐呵呵的答应。

  很快,一张张案几抬了上来,宫里歌舞伎出来霓裳飞舞,歌声如幻。

  满殿都是欢声笑语。

  赵权找准了机会,就要站起来说话。

  楚王的话,无论如何也得要带到,就算是姬延不允,也得有个说法才是。

  “来来来,楚使敬酒,大家一起喝了!”

  “谁敢不喝,本王砍他的头!”

  姬延带头举碗。

  啥?

  我不是这意思啊!

  我真的是……没错,就是想敬大王一碗。

  没办法,姬延那气势汹汹的样子真把赵权镇住。

  才放下酒碗,那边万古流马上又举碗,“楚使大人辛苦来拜见大王,我等当要先敬一碗!”

  以身份论,就算是楚国的丞相来了,也没有万古流地位高,何况赵权一个使臣。

  那就喝吧!

  话总是有机会说的吧!

  不好意思,真没有。

  有了姬延和万古流的带头和示意,一碗碗老酒扑天盖地而来,就差掐着赵权的脖子的硬灌一场。

  菜还没有上,赵权已经有些口舌不清。

  “大……大王!喝,喝!我们楚王说了,要与大王……”

  “来来来,楚使要代表楚王干杯,大家一起!”

  没几下,到了位。

  “没劲!都散了吧!”姬延压根就没有喝多少,只是作出了样子。

  回到乾坤宫,姬延闭眼养神。

  “大王,李立求见!”

  “准!”

  姬延没有想到,李立的情报机构很快的就组织起来,主要是找到以前用过的那些老人,上手也容易。

  “大王,这是花名册。”

  原来车前候、值候和言候三大部分的人员,被重新的细分出来,什么人行什么事,权责范围,一看即知。

  不得不说,这个李立做事还是挺有效率。

  姬延轻轻点头,想起另一事。

  要不要把万古流给的名单抄录一份?

  想了想,姬延还是算了,反正出了啥事就去万古流就好。

  现在李立主要任务是对外,不是对内。

  打定了主意,姬延也把想法告诉李立。

  “是,大王!”李立熟知各国情势,也是很有同感。

  与此同时,他还把各国中的各种实权派系、兵力、兵器、关隘等等,都有略图呈上。

  “大王,详细的图说,还要晚一些才能送来。”

  这是怕大王这里急着要情报,先送些大概来。

  姬延从里面翻出关于秦国与楚国的关系。

  系统里只有一个大概,竟然不如李立的详细。

  从更远的分候之时,一直到如今,各种关系变化一目了然。

  比如有些姬延已经知道。

  楚王之所以此次要大张旗鼓的伐秦,不是为了把秦国打死,而为了与秦国结盟。

  不得不说,战国时期的人就是有想法。

  而楚王之所以要联秦,又是因为楚晋争霸中楚国处在下风,单只是处于下风还好说些,晋国还在楚国的后方扶持了一个吴国。

  而楚国在吴国的身后虽然扶持一个越国,只能去钳制吴国,不能对晋国有任何的威胁。

  只有秦国,才是有足够体量的大国,对晋国有威胁。

  而且说起来,秦国对晋国,是同样的忌惮加仇视。

首节上一节35/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