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313节

  “等到这时,赵国廉颇也会带数目不详的大军参与攻击大周朝本土。”

  “另一路秦军,由王翦率军,包括五千水军在内的十万秦军,由洛水而下,水陆并进,借楚国之道前来征伐。”

  姬延的心都要凉了。

  单只是这三国联军,别说灭掉一个大周朝,这几乎能横扫天下!

  秦军三十多万,魏国二十多万,赵国虽然军力不明,但至少也得有十万吧!

  乾坤殿内,气氛越发的凝固。

  姬延好半天才能开口,“秦国哪里来的水军?”

第345章 改造战船

  五千水军,已经很不少了。

  要知道后世历史中,对秦国的水军很少提及。

  说到水军,多半都是吴、越、楚等国。

  但实际上,秦国境内也是有数支河流,更不用说还有黄河这样的大河。

  “大王,以臣下猜测,黄河虽然涨水不能渡过,但船工、水军却是可以转移到洛水上游。不过是就地取材,多造些船只而已。”

  “只是大王也不必过于忧虑,秦国的水军,只是作用渡河而已。”

  张仪也没有说错,别说秦国,就是其余北方诸侯,水军多半也只用于渡河而已,实际上要算作后世的舟船部队。

  而这五千水军之数,应该有三成到四成是船工,余下部分才是水军。

  就是这样,这些水军也仅仅是用来登陆作战。

  姬延细细思忖之下,终于明白了。

  无论秦国还是大周朝,所用的船只是不适合用来水上作战的。

  船身太扁平,不耐冲击,别说接舷战了,就是两船冲到一起,就算不把一方撞垮,也很容易发生侧翻。

  就算是这些水军水性不错,在水里也是无法真正作战的。

  下一刻,姬延脑子里浮现一种吃水更深的欧式战船。

  不过现在要解决的事情可不只是水军。

  “王翦军大约几日后可以抵达洛邑?”

  张仪早有计算,“最快还得五日,最慢十一日。”

  十万大军,不是说征召到就可以,各项事宜还有许多。

  秦军的征兵速度已经是最快,但白起和司马错把河西地区的兵力几乎带去大半。

  再要凑够十万大军,必须得由关中地区调动。

  但如果强召南部诸郡,则是五日就可。

  之所以张仪不能肯定秦国会征召南部诸郡的兵力,也是因为这里原来是韩国的三郡之地。

  一来当地民心未免被收报,二来韩国士卒的战力太弱。

  五日!

  姬延给了自己一个期限。

  张仪认为王翦不大可能以南部三郡的兵力为主,姬延却是不能小看了。

  一来南部诸郡早有秦国的边军驻守,也有一两万人,正好可以充作这部分秦军的主力,再辅于七八万的韩地士卒,战力也算是可观了。

  二来就是兵贵神速。虽然王翦作战喜欢凭硬实力,但现在大周朝是什么局面?

  是霍去病的一万多人正面对六十万三国联军,大周朝能不派兵救援?

  可洛邑本来就空虚,再要抽出兵力去救骠骑军,可想还能剩下多少战力?

  五日!

  最多就只剩下五日。

  姬延定了定心神,“言侯司!让孤有些失望了啊!”

  张仪咬牙道:“大王,言侯司的忠心还是好的。只是言侯司崛起的时间太短了!”

  姬延一怔。

  “你这是在质疑孤?”

  言侯司有能耐,怎么会连这样重大的消息也错过?

  张仪低头,额上汗出如雨,却仍道:“大王,言侯司崛起不过一年时间,却要四下用人,风闻天下。而黑冰台却是秦国两百年的精华所在。”

  还有一点张仪没有说出来。

  既然要用到言侯司,就不可以对其疑心。

  如此一来,得到的情报又有何用处?

  这一点,其实姬延也是明白的,只是先前一时气话。

  而且大周朝面对的困局,实在是太糟透了。

  姬延咬牙把一口怒气吐了出去,勉强道:“爱卿不必多言,孤只是一时情急而已。”

  不管怎么说,张仪是有大功的。

  至于言侯司,也是得要重用的。

  张仪疑惑道:“虽有三国联军七十万,以我大周朝的实力也未必不能敌之!”

  听起来七十万大军吓人,但谁是主力,谁打辅助?

  秦赵魏三国一起伐周,不过是见到周朝势大,但也正是因为周朝现在猛将如云,未必没有各个击破的机会。

  张仪是如此想的。

  他却不知姬延现在的心情,“爱卿不知,霸王军全军、陷阵营全军、还有然城军一部,都去攻打鲁国。”

  什么?

  张仪果然当场傻眼。

  以一打四!

  除了楚国、燕国、齐国这三家,大王要一口气拿下来?

  张仪又是一头冷汗。

  怪不得大王有些失态。

  甚至更恐怖一些,若是众诸侯见到大周朝危在旦夕,怕是天下聚而攻之!

  想到这里,张仪脸色难看之极。

  好在姬延缓过神来,“爱卿用过饭食?”

  张仪一路急赶,历经生死无数,也仅是昨夜里食了一小碗粟米粥,这时姬延一问起,肚肠里真是千百转回。

  不等张仪开口,姬延就道:“周忠,领先生去后殿入食,待会还有要事相商!”

  张仪赶紧告退下去。

  姬延令吴典去请丞相,却又道:“先令人去将兵部侍郎以上的主官都请来。再请两位丞相一起列座。”

  “至于两位丞相那里,可以将消息先透露一二。”

  接着下,姬延推开案上一切奏折等物,开始作图。

  大周朝的水军,不但要能扛下秦水军的攻击,还要一网打尽,还得要有反击之力。

  就在这片刻之间,姬延已经打定了主意,先打王翦部。

  当然,这只是他现在的想法,具体如何,还要听听万古流和齐思远等人的意见。

  现在东滩船厂所造出来的船,尺寸够大,都是数丈的大船,甚至十丈之巨的大船,对于洛河来说,这已经是很大的船只。

  但问题仍是一样的,船身扁平状,就是普通渔船的巨形版本。

  看着船大,不一定经得起剧烈的撞击。

  姬延要做的战船更像是海船,船舷吃水线以上半尺处为界,这以上部分,船舷开始向内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哈密瓜上面削去三分之一。

  如此一来,吃水更深,抗风浪性更好,也更耐撞击。

  这还不够,姬延要求在船头、船只吃水线这些重要部分包铁,最好用一块块的铁皮把各处船板再作一个固定。

  除此之外,在船头更加一个铁式撞枪。这也是欧式攻击武器,一般是作战的时候,把船上的桅杆放下来,充当撞木。

  但洛水里面不适合这样的大桅杆,而且现在加装帆布应该很难。

  仔细看了一阵,好像再没有什么问题。

  “周忠,你亲自去一趟东滩,让宁江山做两件事。”

  其一就是这制造战船。新船都按这个样式去制造,旧船也要收回来改造成战船形式。

第346章 取舍

  姬延仔细道:

  “告诉宁江山,要尽量多造战船出来,还有船上水手、舵工、船家也要多搜集一些,所有船上开支,一概从优。”

  先前姬延就让东滩船石建立起一支水师队伍,现在越发的急迫起来。

  “至于所需要的铁片、铁枪等物,还有船上所用的兵器等等,若是不能自行建造,马上请军械监相助。”

  “另外告诉军械监,制造出来的飞龙出水和猛火油柜优先分配给水师!”

  周忠一一记下。

  “第二件,东滩的预备役也要尽快成军,准备打一场恶仗!”

  “先就这些,快去吧!”

  周忠应了一声,匆匆离开。

  恰好这时,齐思远已在殿外,同行的还有兵部左侍郎另纲,兵部右侍郎林简。

  姬延马上示下,“都一起进来!”

  “还有两位丞相。”

  正好张仪也用过早膳,也一并进来。

  乾坤殿内,万古流和吴理二人脸色严肃,他们已经知道事态的严重。

  齐思远三人还不知晓个中原委,来时路上还在猜测是不是霸王军出了事。

  众人先行了礼,方在姬延的示意之下落座。

  姬延招呼道:“爱卿,你先来说说。”

  张仪赶紧站起身,“各位大人,秦王密与魏王、赵王邀盟,阴治兵,共伐洛邑。”

  什么?

首节上一节313/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