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301节

  急切之下,郑人本能想要收回自己的手掌,却是感觉对方那只手掌像是一道铁闸。

  “大胆!光天化日之下胆敢贿赂朝廷官员!来人,全都带回去!”

  哗啦!

  所有的黑衣人一拥而上,将车内所有的说书人尽数拿下。

  那些郑人顿时一个个懵逼,只看着为首的两人。

  两个郑人的脸色,同样是挣扎着。

  倒是为首的黑衣人凑近了冷笑,“还想加一条拒捕的罪名?”

  这……

  两人面面相觑,顿时没有了脾气。

  就算要动手,他们怎会是这些官兵的对手?再说这里可是洛邑,不是郑城。

  眼见这两人的脸色,为首的黑衣人大手一挥。

  又来了几名黑衣人,将这为首的郑人也一并绑下。

  言侯司!

  暗中的周曾气到脸色铁青。

  不用多想,必是言侯司早就盯上这些说书人。

  只是他也无能为力,思忖之下,甚至决定直接转身离开。

  然而一回头,差点撞到一个人身上。

  周曾的脸色顿时大变,差点惊呼,“是你!”

  李立展颜一笑,“周曾大人,这么巧?”

  巧什么巧,分明就是你一路跟来。

  周曾见被李立撞破,念头急转,索性说破开来。“李大人,不知这些郑人所犯何事,为何连李大人也亲至此处?”

  李立虽然只是七品小官,洛邑之中,却是人人畏之如虎。

  李立的一言一行,就是代表着王权,代表着天子意志。

  甚至那些黑衣人所站立的位置,路人都有意识的让开一些。

  周曾想不明白,这些郑国说书人分明才入洛邑,怎么也不至于李立亲自出马。

  而且周朝与郑国之间的商业联系其实也是一直没有中断的。

  有这些车辆进入洛邑也是正常。

  李立笑了笑,“周曾大人,郑王如此说法,只怕是小看了我家天子!”

  下一句,更是由衷道:“天子神威,岂是小小的郑侯可以比拟?”

  姬延可以想出说书人这样的法子,你郑侯不可以。

  理由只有一条,实力不允许。

  不说别的,这些说书人还没有出郑城,就已经被言司侯盯上,郑国能够做到?

  想明白了这些,周曾心头又气又恼,却是无法。

  “李立大人,既然被你言侯司拿住,周曾也无法好说。只是郑侯向来敬重天子,以大周朝的意志为尊,不如这回且放过这些郑人。郑侯那里,周曾必会好生劝说,更以大周朝马首是瞻。”

  只是这样?

  李立脸上一直挂着淡淡的笑意。

  “周曾大人言重!本官来见你,只是大王有令。一个时辰之后,刑部公开审理贵国千户长私结中山国叛逆一案,还请周曾大人不吝赏脸!”

  周曾脸上已经是阴沉如水。

  大周朝抓了郑国的千户长不说,还要当众审案,这把郑侯当作什么?

  “欺人太甚!”周曾有些按捺不住。

  君辱臣死。

  大周朝欺人至此,他还有什么脸面回去见到郑侯?

  李立脸上表情依旧。

  “周曾大人说的是,这千户长果然是欺人太甚!胆敢窝藏、协助中山国贼子,不但没有尽到郑国臣子的本分,更是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

  “我家天子虽然仁慈,却也不能容忍这样心肠歹毒之人欺到头上!”

  “此事或许关系到郑国什么内幕,周曾大人若不能亲至,实在是有些遗憾的。”

  李立的话,让周曾的心头一阵阵的恶寒。

  这意思里,分明还要扩大打击面。

  甚至要最后牵连出郑侯,也是有可能!

  想到这里,周曾再怎么恶心,也得捏着鼻子认下。遂笑:“李立大人,此事确是郑侯御下不严,还请大人向天子禀明,实是与郑侯无关!”

  李立淡淡道:“周曾大人的意思,本官也是明白的。只是天子不可欺。哪怕只是欺心,也是不能!”

  说到最后,李立眼神凌厉,如同两把利刃,直刺周曾的心头。

  顿时,周兽冷汗狂下。

  “李立大人!”

  周曾当街行礼,“若能保得我家郑侯的体面,郑国上下感激不尽!”

  别说牵连出郑侯,就是再扯出一两个郑国高官,郑国也要鸡飞狗跳,不得安生。

  李立的语气又恢复到原样,“周曾大人,本官正是担心此事,这才特意来告之一声。”

  周曾无奈,只能敬谢,“倒是周曾误会了李大人的好意。”

  看来这刑部当众开审,他是无论如何都得要去一趟。

  李立淡淡一笑。

  果然还是大王有手段,那什么检查卫生四个字,一说出来就镇住这些郑人。

  没错,有文化就是好。

  乾坤宫里,姬延却是忙着看奏折。

  赵世祯报告说,手榴弹和唐刀、铠子甲、炸药包这几样,军械监可以再提高产量。

  飞龙出水也做出几个试验品,现在还在设法提高射程和准确度。

  这几个试验品中,射程方面还好一点,最次的也有一里之远,主要还在于飞龙在飞行过程中的不稳定性。

  一上了天,就开始胡乱翻转,不能控制方向。

  如此一来,无论是射距还是准头,都是大大的下降。

  不过军械监的技师正在加紧测试,想出了几个方案,比如在末端加上稳定飞翼,比如在飞龙的龙头上加飞刺等等,总之,两三日之内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毕竟这个制造出来不是太麻烦,可以几个思路分别用上,又或者是结合起来试验,最后再来定下样品。

  麻烦的是铁丝网。

  也是姬延的过错,他没有想到小小的铁丝网,在这个时代却是极难生产出来的。

  要打造出一根铁丝,费工至少也得在半月之数。

  也就是说,现在一根铁丝都没有打造出来。

  赵世祯建议停止制造铁丝,省得浪费宝贵的资源。

第332章 霸王变客气了?

  赵世祯倒也另提了一个方案。

  设计了一些铁棒,插到地里,中间用数根牛筋、布条代替铁丝网。

  而在铁丝网的后面,可以撒下铁荆棘,辅以拒马,深沟。

  姬延仔细一想,马上同意了赵世祯的建议。

  强行要求制造铁丝,炼钢炉的工艺得要大改造一番。

  以现在的钢铁能力还远远不行。

  姬延苦苦思索,怎么帮军械监提高产能呢?

  还是试着制造一下车床?

  只是可惜,姬延的记忆里,所有的车床都是以电力来驱动的。

  要造车床,还得先制造出电动机。

  而要让电动机工作,先要造出发电机,发电机倒是可以用煤或是石油作燃料,但是里面的线圈……

  还得是铜丝!而且更细,更难制造出来,更不说还要在铜丝上面烤漆。

  好吧!就当是孤想多了。

  姬延叹了一口气。

  突然一拍脑袋。

  昏庸大系统。

  大不了花些昏庸点就是。

  出乎他的意料,竟然真找到了不用电力驱动的车床。

  这下可是把姬延乐坏了,花了五百个昏庸点买了一本车床发展史,从头看起。

  震惊!

  竟然在古埃及时期,就已经有了车床雏形。

  姬延不由想到,真是有更早期的文明存在过?

  回到现实,古埃及的车床虽然很容易制造出来,恐怕作用却不大。

  很简单,这种弓车床的是利用树枝或是弹性木杆的力量来进行车削的。

  对付同样的木材原料也许有用,用来车削钢铁材料就只能呵呵了。

  中世纪的脚踏车床。

  也不行。

  十八世纪的贮能车床。

  还不够劲。

  直到姬延看到螺纹车床,这是一台全金属的车床,能够沿着两根平行导轨移动刀具座和尾座。

  后面当然还有更先进的车床,但在眼下看来,这样的螺丝车床才是最合适的。

  不过这车床只能用来制造螺纹,得改造一下。

首节上一节301/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