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280节

  而且就算是一时吃不完,只要自己想留着,府里的奴役也不会强行收走。

  姬觉却是没有松手。

  却道:“小七去给二哥讨些笔墨来,只说二哥有事启奏天子!”

第308章 此良相也

  此时的姬延,同样没有入睡。

  先前给霍去病下过旨后,他才想起另一件事。

  黄河大水,会不会对大周朝有影响?

  先前只想到大水对秦军用兵上的影响,却是忘了这一件大事。

  也是现在大周朝的土地大为拓展,才有了这样的担忧。

  若是放在去岁,就算是黄河大水又与姬延没有关系。

  但现在,似乎有了。

  道郡之内,洛水经过,出道郡二十里地,就是洛水入黄之处。

  虽然洛水一直还算平静,但黄河涨水,很有可能将洛水给顶住。

  正是想到此处,姬延不得不让人去请吴理和王景两位。

  很快,吴理就来到了乾坤宫。

  “老臣拜见大王!”

  姬延赶紧道:“丞相不必多礼,孤正有事求教之!”

  吴理淡淡道:“大王请讲。”

  姬延把张仪的密报直接给了吴理。

  张仪就官秦国,吴理是仅有知晓内幕的人之一。

  密信很短,吴理一眼看完。

  “大王,真若是如此,只怕大周朝有麻烦。”

  虽然吴理不是工部出身,但水利水患这些,身为户部主官是必须要知道一些的。

  而且洛水就摆在黄河身边,这种地理位置也是不可能改变的。

  吴理说了一些他知道的大概。

  黄河涨水,的确大概率会把洛水给顶回来。

  姬延顿时眉头拧起,全然没有猜中结果的喜悦之情。

  “丞相大人,张仪说是此大水百年难遇,到底会有多大的影响?”

  只是说到具体的洛水之患,吴理却是不能作答。

  姬延也没有再追问。

  一切须等到专家来了再说。

  王景来时的打扮,让姬延和吴理大吃一惊。

  原来王景大人竟然一身农户打扮,上身只着了一件短褂,下身更是只有一条肥大的裤头,脚下是一双麻鞋。

  姬延不由脱口而出,“先生这是?”

  王景躬身道:“大王,微臣撤离职守,还请大王恕罪!”

  姬延一怔,“先生何出此言?”

  王景苦笑,“微臣观洛水情形有些异样,河边的回流有些多,便去洛北和东滩那边去看了一圈。”

  王景现在的身份是大督造,主管洛邑新城的营造,次要身份是东滩的总督,总督东滩一切农事矿业。

  姬延和吴理对了一眼,两人皆是笑容浮现。

  姬延更是行礼道:“先生心系苍生,当为大周朝表率。不瞒先生,姬延斗胆请先生星夜入宫,正是为了洛水之事。”

  这一下,轮到王景惊讶。

  只是很快,王景惊讶之色变成震动,“大王,莫不是道郡有消息传回?”

  能让大王和丞相深夜还在乾坤宫里议事,只能这样的大事方才可能。

  姬延摇摇头,却又道:“不瞒先生,秦国传来消息,道是黄河上游发水,可能是百年一遇的大水!”

  黄河!

  王景脸皮子一阵抽动。

  黄河发大水对洛水有多大的影响,他这个水利专家如何不知?

  在姬延那个世界里,黄河在战国里的名称并非是此名,乃是用了‘上水’‘上河’‘大河’等等这样的名称。

  还好在这个世界里名称倒是统一的被称作黄河,断断不至于混淆。

  王景一阵失神,脸色越发的严肃起来,“怪不得,果然没有看错。”

  姬延又是一礼,“不知先生何以教孤?”

  治水,这事当然还得是看王景的。

  哪知,王景却并不是太紧张的样子,“臣,恭喜大王,得一治水良臣!”

  姬延和吴理同时惊讶。

  下一刻,王景却道,“大王兴许有所不知,道郡郡守齐真,不但治民有方,治水也是人材。”

  还在更早前,齐真就亲自去请过王景,二人一起在道郡之内的几个险处看过,甚至王景还给了一些治水的建议。

  比如洛水在入黄的西北段,有一处特别的险要,须重点防范。

  这一行,王景不仅仅是单方面的给出自己的经验,也在齐真的交流中颇有些感触。

  至于以王景的目光看来,齐真治水方面的确是极为出色的。

  各处的防范都有章法。

  而且治水一事,并非是要全线的高高筑堤,还得有泄水放水存水之处。

  这些内容,齐真与王景皆有论到。

  “只是可惜,今年这水来得太急了一些。”王景说到这里,忍不住一阵摇头。

  哪怕再有三五年的时间,道郡的水利设施必然大有改观。

  姬延却是眉头一皱,“丞相大人,孤记得,这齐真原来不是要调到朝廷中枢来的?”

  之所以如此,乃是齐真是姬延想要栽培之人。

  道郡之地,本就是道国等五个小国拼凑出来的一个郡地。

  地方不大,却原来分属五个国家,治理起来的难度当然是不小的。

  等到五十万魏国饥民一起涌入到道郡,这难度几乎就瞬时提升到地狱级。

  能保证不出大乱子,齐真当记一功。

  也正是如此,姬延想让齐真先在六部补一个缺,历练一番以后再入内阁的。

  吴理禀道:“大王,此事确实。只是内阁给齐真下了文,却被他拒绝。”

  姬延轻哦了一声。

  吴理这时也感叹道:“齐真给内阁的回信,老臣现在都还记得清楚,说是道郡乃大周朝新收下的疆土,当要小心治理。何况道郡原来的民众,久被各国国君收刮,贫乏之极,愚昧不堪。又道道郡乃是洛水入黄的要处,不可不小心对待。”

  说到这里,吴理又道:“只是道郡情形复杂,齐真在道郡的官声并不是太好,甚至地方颇有怨气。”

  姬延默然。

  这些怨气,恐怕都是他给齐真带去的。

  别的不说,单只是强行在道郡安置五十万魏国民众,就是一大弊处。

  虽然五十万魏国民众所食用的米粮多是大周朝从各处调派过去,但道郡的老百姓不知道啊!

  随便有一些人暗中造谣生事,齐真的官声能好才怪了。

  不说那些米粮,单只是给这五十万人腾出一个歇息之所,就是一个天大的麻烦。

  还有用水,用柴,如此等等,只怕是让齐真脱了几层皮。

  让姬延更想不到的是,齐真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还有心情请去了王景,想要治理道郡的水道。

  “此子,当为大周朝良相啊!”姬延感叹道。

  虽然吴理就在这里,他却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

  “齐真所言,不把道郡治理清楚,无颜来见洛邑父老,无颜来见大王。”

  姬延摆摆手,“也罢!先让他把道郡给孤治理好。”

  “王爱卿,可还有办法可以帮助到道郡?”

第309章 有人算计大王

  王景摇摇头,“大王,只怕已经来不及!”

  姬延却不甘心。

  片刻,还真是被他想到一些。

  “吴典,传旨给宁江山,孤让他多准备一些船只,就停泊在道郡附近,只要有决口处,让船工准备救援!”

  吴理和王景皆是点头,“此法可行!”

  接下来,姬延却道:“孤决意亲去道郡。孤要看看,我大周朝的忠臣与军民,是如何对抗这区区洪水。孤要看看,还有什么能够压垮大周朝?”

  二人顿时失色。

  “大王不可!”

  “大王三思!”

  去河道险要处,将他们这些臣子置于何地?

  姬延却道:“孤心意已决,必要与大周朝的子民一同进退!”

  两位大臣仍是苦苦相劝。

  “大王,君子不立危墙。更何况以天子之尊涉险?”

  “大王,丞相大人此言极是,就是大王亲至,只是让齐真大人多生烦恼而已。”

  情急之下,王景把齐真的为难之处也搬了出来。

  天子亲至,是保天子还是保境内百姓?

  本来应该西段放水的,现在天子亲至,这水还泄得出去?

  总之,姬延最后只能作罢。

  做秀虽好,也得有一个度才是。

首节上一节280/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