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212节

  万古流这些话,也是由心而发。

  姬延怎么对待自己的百姓,万古流等官员都是看在眼里的。

  有时遇到官员和百姓之间生出矛盾,都只会对后面妥协,却对官僚集团很少让步。

  可以说,大周朝八百年,现在的大周,上可比周武开疆,下可比秦楚诸侯。

第229章 李陵对决庞涓

  怎么会有新收郡县逆反,万古流这里同样是难以置信。

  也正是如此,他还想要从中周全一下。

  大军一至,那里纵然中间真有什么隐情,都会被铁蹄所淹没。

  随郡,绝对有大问题。

  “请大王三思!”眼见万古流和姬延有些卯上的意思,吴理只能咬牙作出选择。

  他虽然没有万古流想到那么多,却是选择了相信万丞相。

  一时间,乾坤殿内再度沉默下来。

  姬延看着两位丞相,一时也不知道该要如何?

  真照他所言那样处置,直接动用大军去弹压也不是不行。

  逆反犯上,杀之便是。

  他现在有整个战国最为锋锐的战刀。

  只是……

  姬延闭上眼睛,有些索然无趣。

  若有可能,他倒是真想甩手不管。

  “丞相大人辛苦了!”姬延一声叹喟。

  万古流和吴理赶紧起身,“老臣不敢,老臣告退!”

  待到二位丞相退去,姬延干脆的闭上眼休息,那些案几上的奏章也懒得再看。

  只有一对温柔的玉手在他颅上轻轻的按压。

  魏地。

  李陵军已经冲散了庞涓军的后队。

  下一刻,他几乎是与庞涓面对面。

  几乎同时,李陵举刀,庞涓挺剑。

  “冠军,杀!”

  “魏军,万胜!”

  两道钢铁长龙横着身躯砸到了一起。

  两军之间,无数的将士倒下。

  密密麻麻的队列之中,不知道哪里就刺过来一道长矛。

  只是一个照面,就有数百人倒在长矛之下。

  李陵看得清楚,眉头皱起。

  不得不说,庞涓虽然心高志大,整军方面却也是一代名将风采。

  虽然一排排的魏兵倒下,却马上有更勇敢的魏兵补上,保持着强大的压迫力。

  李陵虽然皱眉,却并没有慌乱。

  他手里还有一张底牌。

  不得不说,盛名之下无虚士这话总是有道理的。

  从偷袭石头堡,到驰兵邺城,庞涓一直都在盯着霍去病的动向,以致于两次三番的被动。

  而现在,他还要承受更大的打击。

  李陵面色不改,左掌一举,“掷弹兵!”

  身侧中军令旗打出旗令。

  哗啦啦,一排掷弹兵呈散兵线,从中军走到前排。

  “预备!”李陵再一次大吼。

  这一声,不只是给掷弹兵准备时间,也是给全军一个指示。

  掷弹兵纷纷握弹准备,左掌拉住火绳。

  在他们的身前,第一排的长矛兵蹲下,全部长矛呈二十五度角向上,扎出长矛反刺阵。

  第二排第三排的长矛兵却是放下手里的长矛,换上身后背负的刀盾,护住自己和前排长矛兵的头颅。

  与此同时,弓箭手准备。

  说来话长,不过一瞬间而已。

  不等对面魏兵弄清楚状况,一个个手榴弹从天而降,嗤嗤的冒着白烟。

  “手榴弹!”

  魏军虽然是第一次遇上,却早从各种渠道听说过此神物。

  毕竟守天关一战,手榴弹的威力瞬间就传遍整个战国大陆。

  轰轰轰……

  一颗颗手榴弹已经炸开,一个个避让不及的魏兵被狠狠的抛上天际,漫天战血,漫天残躯。

  就连正从两边压上来的魏军,也都是震撼到不能自己,忘记了自己的包抄任务。

  对面,庞涓看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

  该死!

  竟是忘记了周军有如此神物。

  只是没有等他再传军令。

  嗖嗖嗖……

  无数的箭矢从天而降。

  整个魏军中军阵营乱作一团,无数的魏兵招架不住,四下溃散。

  第二轮手榴弹再一次的轰出。

  两军之间又是一阵响声大作。

  实际上,因为投掷距离过近,再加上魏兵已经散开逃避,第二轮的手榴弹并没有起到多大的杀伤效果。

  但震撼效果却是明显。

  此时,别说当面的魏军一心逃命,就是两侧的魏军也顿时失去战意。

  太可怕了,那神器可以将一个个的魏兵抛到几丈高空!

  那可是近两百斤的份量!

  而且连他们身上的重甲也护不住自己的性命,只要被手榴弹波及,就算胸前挡住弹片,可怕的震力也将他们的内脏活活震破,大口的吐血而亡。

  如此之下,这些魏兵哪里还有一战之意。

  “杀,冠军!”

  李陵军大步向前。

  中军一破,魏军主将就在他们的面前。

  斩军,杀将!

  封侯就在眼前。

  庞涓一声长叹,任凭身边亲兵转开中军车,扭头就逃。

  至于魏军左右两路,稍一呆滞之下,也都四下逃去。

  没办法,血肉之躯怎么可能是手榴弹的对手?

  一时间,兵走将逃,两万魏国大军全面崩溃。

  李陵任凭诸军各自杀逃。

  然而,魏军正奔逃之中,却又被正冲过来的霍去病军逮了一个正着。

  两下夹击之下,魏军残余惨重,无数尸身倒在自己的土地上面。

  一刻钟后,霍去病才令收兵。

  他可是没有忘记,身后还有两万魏军。

  洛邑城中,万古流和吴理联袂来到吏部,商量之下,派出吏部左侍郎牛家成作为赴随主官。

  “丞相大人放心,下官必不负此托。”牛家成已经明白自己身上重任。

  万古流却仍是不放心,“牛大人,此行平乱是小,能安抚,则须尽量安抚才是。”

  牛家成赶紧行礼,“下官省得。”

  吴理道:“既然如此,你现在就去吧!兵部已经有调令,你可以任意调动随郡内的驻军。”

  说一千道一万,万古流和吴理就是要让牛家成明白,不只是他们,还有大王都在洛邑等着他牛家成的消息。

  说一句嫌重的话,牛家成此行,也许就决定着姬延以后对大周朝生民的政策调整。

  毕竟谁也不会去养着一头喂不熟的狼。

  在乾坤殿内,姬延就是这样想的。

  他左右思忖,总不觉得自己哪里做错。

  新收了随郡,他当即下令减赋至一成,所有的郡内百姓也都享受到与大周朝老百姓一般的待遇。

  免劳役、免兵役,每月按人头给盐一钱。

  孤,何过之有?

  姬延想不明白。

  难道真是应了那一句话,穷山恶水出刁民?

  “孤真要做昏君才好?”姬延想到昏庸大系统。

  去年初来之时,昏庸就变强,昏庸就变爽。

  却是收获了百官的恭顺,甚至一举平定内忧外患。

  身后,一道温柔的声音却道:“大王不必自责,大王的仁德,四海尽知。哪怕阴姬远居千里之外,也时常听到大王的善行。”

  哦?

首节上一节21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