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82节

  他们错了么?

  至少他们自己认为是没有错的。

  他们也要活。

  哪怕那些无辜的郑人会因此而死。

  孟飞摇摇头,懒得再看身后。

  至于那遍地的尸体和血腥气息,同样是仍留在此处。

  “既然你们敢把刀子架在周人的脖子,就等着报复吧!”

  整个野狐岭,一片血海尸山。

  不一刻,果然有溃兵逃回到这里。

  只是等待他们的没有女人的温柔,只有刀兵。

  杀人者,人恒杀之。

  常在天跪倒在野狐岭前。

  霍去病没有让他跪,他和几十名亲随却是一头跪下。

  “你,你们好狠!”常在天自认手里鲜血无数。

  但这一刻,他承认自己不够狠。

  在他面前,是霍去病一张无情的脸庞。

  “常在天是吧!你侵入大周朝,每一个你杀的人,你抢过的女人,你夺过的粮食,都是有主的。”

  “现在,本侯以刀,和血的名义,正告天下诸侯!这就是敢染指大周朝的下场。”

  言罢,刀光起,人头落。

  野狐岭外瞬时又多出数十颗人头。

  “差不多了,走吧!”

  霍去病头也没回。

  武者,自然信奉的是武力。

  以刀和血,杀得这世上再没有敌人,这才是霍去病的信念。

第197章 天子何罪?

  一个时辰之后,当叶春和他的然城军残部到达这里,都是倒抽了一口凉气。地上赫然竟有数十具老少妇孺的身首。

  难道是杀俘?叶春眼皮子一阵狂跳。

  好在流寇中的大部分妇孺都让霍去病留下。

  听到留守的军士说清楚理由,倒是让叶春心头痛快起来。

  既然这些妇孺手里染上大周人的鲜血,就必须付出代价。

  放其归去,下一回来时只会变本加厉。

  至于余下的万余名妇孺,叶春只能是咬牙先带回去,等待朝廷和大王的处置意见。

  次日,乾坤宫。

  姬延将昨日万古流送来的罪已诏又看了一遍。

  今日昆吾宫前,他会当着天子九鼎,以及文武百官的面,下达此诏。

  朝中文武大臣,宫内宫外的官僚贵族,都将齐聚于昆吾宫前。

  吴典等人替姬延换上天子重服,打出祭天的依仗,华盖如云,从者如鲫。

  行至昆吾宫前,乐起!

  厚重古朴的声乐之中,姬延缓缓抬步而上。

  今日的昆吾宫,只有他一人登上。

  身后,吴典等随从止步,伏首而跪。

  姬延一步一步踏上昆吾宫的台阶。

  虽然有演戏的成份在内,他也的确是被大周天子的责任所感染到。

  天子,就得肩扛日月,就得以万民为生。

  典乐声中,姬延行至昆吾宫前的正中。

  九鼎之前,已经设立了一张巨大的香案,摆了各种祭品,各有安排。

  姬延上香。

  开始宣诏。

  “孤,大周天子姬延,今日告天!孤之失德,天下四患而起,万民不得其食。孤之失德,此罪当罚。今,孤设千金,以解黎民。凡入周境者,皆由孤亲自给粮,凡入周境者,皆是天子之民……”

  姬延在昆吾宫前出罪已诏的同时,礼部的宣礼官更是四下出动,分赴大周朝的各地郡县。

  凡有流民入境,一律给养。

  有愿去洛邑者,朝廷派人带路,不但有粮,还有工钱可领。

  若是不愿者,就地派粮,务使天下无有受饥之人。

  很快,这消息以难以想像的速度在扩散开来。

  此时,洛水东北方向上的某处,一路正前往的魏国饥民却是与大周朝的民众冲突起来。

  事情的起因很小,不过是不小心践踏了一些还在晾晒的米粮。

  只是很快,小小的争执变得越来越激烈。

  周人认为魏人应该道歉,毕竟他们现在大周朝境内,是周人种植出来的米粮养活了他们这些废人。

  甚至说不得这些魏人哪一天吃饱了饭转过头就来攻击周人。

  这些人应该饿死最好。

  魏人当然也不乐意了。

  他们若是有活路,用得着来辗转数百里?

  周天子既然说他是天下人的天子,理应出钱出粮,更何况谁知道这些米粮是不是周人种植出来的?

  总之,言辞上的攻击很快越来越强烈,越来越多的周人赶来。

  渐渐的,由言辞攻击开始演变成了推掇。

  若不是领队的周朝军官强行插入,眼见就要起大乱。

  只是虽然两边被分开,却仍在叫阵之中。

  领队的军官虽然有兵器,却也落得左右不是。

  直到周天子的宣礼官到来。

  “快,是天子的官,都给天子跪下!”

  无论魏人还是周人,纷纷拜倒在地。

  宣礼官下马走来,周朝的宣礼官都是制式的一身锦黄袍,远远的就清晰可辩。

  此时,宣礼官展开天子诏书,大声念道:“孤,大周天子姬延,今日告天!孤之失德,天下四患而起,万民不得其食。孤之失德……”

  还没有念完,下面魏人已经是热泪滚滚而下。

  他们在魏国境内都缺衣少食,不得不背祖弃土,辗转千里。

  天子仁德,有他们的米粮,有他们的住所。

  有白发苍苍的枯瘦老者跪地而山呼。

  “天子岂曰无德!天子之威,四海有加!天子之德,四海归心!”

  一时,万人动容,皆是山呼天子仁德。

  就连先前与魏人争执的周人,也是一时感念颇多。

  若他们现在还是郑人,可能比这些魏人都有不如。

  一念至此,众周人脸上颇多惭愧之色。

  只见宣礼官收了天子诏,正色道:“天子有曰,天下万民,皆天子之民,民无食,天子之责,民无衣,天子之责。天子心系天下,只希望苍生融融!”

  众民更是心里惭愧,再度跪下乞罪,“我等有罪,不知天子厚德!”

  一场风波,就此平息。

  就连远在洛邑的姬延,都不知道自己的一句话,竟然会有如此的威力。

  唯一能够知道的,他的声望值已经逼近两百万。

  这让他不得不感慨万千。

  每一次赈灾,声望值都会暴涨一回。

  比起战争来,赈灾得到的声望值至少要强过十倍!

  可见民心之重要。

  只是很快,姬延得到一个令人费解的消息。

  消息是由万古流带来。

  “大王,魏王担心民众流离过甚,已经关闭了所有与大周朝的关口。”

  粗略估计,已经有十五六万的人口流入大周朝境内。

  而等在各处关口的流民却更是高达四十万之巨。

  万古流说这些话的时候,其实是很轻松的。

  真要安置五六十万的流民,岂不是要让大周朝直接破产清仓?

  这可不是五六万人,是五六十万人口,一郡之地的人口。

  别说口粮,单只是安置问题都让各层官僚头痛。

  “大王,您能够做到的,已经足够,现在天子仁德,四海归心也不过如此。”

  只是姬延轻轻一叹,“纵使如此,孤,内心难安啊!”

  这话,有真有假。

  若在一年前,多半是假,但到了这一步,姬延已经渐渐有了更明白的人生活法。

  就算是敌国,如此数目的流民不得食,那景象太过可怕。

  万古流劝道,“大王不必过于忧虑,魏国到底还是敌国。”

  姬延摇摇头,“但魏国的百姓,却还是周朝的百姓。”

  虽然一时之间,魏人不能归周,却也是迟早的事。

首节上一节182/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