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战国:昏庸就变强 第157节

  “只是事关重大,恐怕不妥!”

  高顺没敢轻易答应下来,他不过是大周朝的将军,怎么可以私下向诸侯借取军马?

  那副将却是怂恿道:“将军,末将观天子用兵,不问过程,只取结果,并非是拘泥之辈!更何况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们陷阵营也不过是借用一些马匹而已。”

  说是借用一些马匹,实际上陷阵营的马匹缺口至少在一百三千匹,已经差不多是蔡国全部的军马。

  “将军,这蔡国早前被我军击败之下,才定下了盟约,此时借机试探,也可看出蔡候到底是否忠心。”

  “若是将军应允,属下这就派人去问蔡候要马。将军,机不可失啊!”

  高顺顿下脚步,一阵思忖之下,终于有了决定,“如此可行!记住,派人见到蔡候,不可威逼过甚,不成便罢!”

  “末将省得!”副将匆匆离开,去布置人手。

  另一边,李嗣业知道高顺大败楚军,也放下心来,只管自己回营。

  他倒是也想去追击楚军,只是手下没有马匹,能做的就是把这里情况如实向大王汇报,等候大王的决定。

  然而一场更大规模的灾难终于降临在楚国头上。

  远在数百里之外的秦国丹阳地下,无数的秦兵正在城下聚集起来。

  为首一名大将一个字的废话都没有说,手里长剑一指,一身黑衣黑甲的虎狼秦军出丹阳,悄悄越过秦楚两国边境,一路奔向楚国西北大城,上庸。

  为首将者,正是秦国屠夫,白起。

  所用的计谋,和上次秦晋大战几乎是一模一样。只不过这一回秦国要穿越的山脉乃是楚长城,在此之前还要先渡过汉水上游和大洪山。

  黑冰台的情报很清楚,楚国现在与大周朝正在血拼,连项燕也在亲自攻打大周朝的守天关,而在曾城与应城方向还有楚国的八万大军。

  至于楚吴那样的传统热点方向,楚国同样是屯兵五万。

  白起之所以没有选择与大周朝东西夹击,也是有自己的打算。

  与其项燕、姬延在韩国故土上一团混战,不如由丹阳出军,先伐上庸,再直接攻击郢都。

  项燕所部,必是楚国精锐,正好趁着楚国内部空虚,一举得手。

  最不济的情况下,秦军也能得到大洪山和上庸。

  日后秦国再想要攻打楚国,居高临下不说,面前更是一片空阔的平原,除了几处城池,楚国将无险可守。

  打下郢都,秦国的声望必然会再一次提高,连他白起也要更进一步。

  和白起一样的打算的,还有一个霍去病,虽然只带了千人千骑,他却是信心十足。

  楚国除了一个项燕,再无名将。

  而楚国独特的制度,也让楚王就算是反应过来,想要及时征兵也不容易。

  更何况,霍去病根本不打算给楚王有征兵的机会。

  千人千骑,早换了楚国衣饰,在楚国的大地上一路狂奔,再有两日,虎扑营就能耀兵郢都城下。

  次日午后,陷阵营的使者来到上蔡城。

  一刻钟,便在上蔡王宫里见到了蔡候齐。

  蔡候齐满脸堆笑,“不知上使前来,蔡国有失远迎。只不知大周朝正与楚王战斗,却来蔡国有何贵干?”

  陷阵营使者行礼道,“见过蔡候,在下乃是周朝陷阵营高顺将军的属下,昨日我军大败楚军,却苦于没有足够的战马,故此,来求见蔡候,请以蔡国战马。事成,大周朝必会如数归还,我家天子也有厚报。”

  蔡候眼皮子一跳,“不知将军所需战马几何?若只是数十匹战马,小候还是能够凑得出来,若是所需甚多,要从各处关口调集,只恐坏了贵军大事。”

  言辞之中,明显有了推辞之意。

  周朝与楚王大打出手,蔡国这样的中小国家,最好的选择当然是站在一旁观战。

  陷阵营使者却是毫无退让之意。

  “请蔡候三思!大周朝本就是天子上国,诸候国有勤王献祭的义务。更加上我家天子又与蔡候共建中部联盟义举。”

  “联盟之义,当蔡国与大周朝一同进退才是。现在大周天子考虑到蔡候才经战事,国力衰退,这才没有请蔡候联军共征,若是连几匹战马也不愿意,只怕是负了天子厚望!”

  顿时,蔡候的脸色难看起来。

  怎么说他也是一方诸侯,现在竟然被一个军中小校如此斥说!

  “大胆!”

  蔡国丞相站了出来,“蔡候乃是一国之君,岂是尔等区区白衣可以指谪?”

  蔡国众臣纷纷站出来,“不错,就是天子亲来,对我家蔡候也是执手而言,怎可如此无礼?”

  也有蔡国大臣劝解,“纵是天子亲自来要战马,我等也要调动筹措。”

  “正是此理,却不知贵军要战马几何?”

  陷阵营使者毫无惧色,大声道:“蔡候,我军大胜楚军,只是苦于缺少良马,若有一千三百良马,必能打得楚军望风而逃,不敢再打大周朝和蔡国的主意。”

  一千三百匹战马?

  蔡国众臣根本就没有听到别的,只听得这个令他们眼皮狂跳的数目。

  蔡国有没有一千三百匹良马。

  就算是差一点,也不会差上太多,大概还能够凑出一千匹的良马。

  蔡候沉吟,“如此,请上使先去馆中等候,等到蔡国筹措到足够数目的良马,再去告之将军。”

  陷阵营使者淡淡看了蔡候一眼,“本将且先去等候,只望蔡候能够在明日之前调动到所需马匹。”

  言毕,使者行礼而退。

  王宫里,气氛一时凝固。

  啪!

  蔡候的巴掌更是狠狠落在扶手之上。

  一千三百战马,就算是拿出来,大周朝真的会还回来?

  “众卿家意下如何?”蔡候却也不敢得罪姬延。

  顿时,朝中文武百官纷纷进言,甚至是争论起来。

  说小处,要不要赶紧调动军马,说大处,到底要站在哪一边。

  也有臣子表示,“国君,只怕这是天子的试探意思!”

  蔡候脸上越发的一沉。

第167章 讨要军马

  上蔡城的王宫里,争议不下。

  以方盛为代表的众臣,觉得还是要保持与大周朝的联盟,先尽力调动国内军马,就算是一时达不到数目,好好与天子解释就是。

  想来天子也不会过于苛责。

  蔡国现在已经与楚国接壤,若没有大周朝和中部联盟的支持,单凭蔡国一已之力,绝对挡不住楚国的大军。

  而以蔡胡等人的意见却是相反。

  抽走一千三百匹战马,蔡国再无骑兵。不但如此,如此数量的战马支援给大周朝,楚王会作何感想?

  只怕转身就要一巴掌拍死蔡国,以楚军的强大,就算大周朝真会出兵来援,怕也是来不及的。

  总之,两种建议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僵持不下。

  蔡候目光一转,看到丞相身上,“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阶下,蔡相站了出来,“国君,老臣以为,当与楚国修好才是。”

  虽然天子军去年对蔡国连战连胜,甚至差一点打下蔡国国都,但这说明不了什么。

  与蔡国作战和与楚国作战是差了几个层次的战斗。

  “国君,楚国乃大国,占地五千里,拥兵百万。就算周天子现在胜出一场两场,于楚国而言伤不到筋骨,乃有可战之力。”

  “而大周朝虽有天子之名,却无天子之地。虽然新得了一些土地,疆土却仍是狭窄,还要同时面对天下诸侯的围攻,不得不四下驻兵把守!”

  “楚王哪怕连败十场,也不会亡了楚国,而大周朝只要输上一场,洛邑就有可能易手。孰强孰弱,国君一看便知。”

  蔡候深以为然,恨恨道:“天子欺吾!区区白衣,也敢来蔡国王庭耀威,孰不可忍也!”

  蔡相又道:“大王,眼下之局,不如先只管拖延着,将那陷阵营的使者禁足在驿馆。我国一边慢慢调集军马,一边暗中与楚王沟通。若是楚王许诺蔡国为不征之国,此事可定矣!”

  蔡候大喜,“丞相所言,诚是老成谋国也!就依丞相大人此计罢!”

  只是蔡候没有细看阶下众臣的脸色。

  想在大周朝和楚王之间这样玩,怕是蔡国迟早还是有大祸临头。

  洛邑,王城,姬延的车马已经回来。

  他已经令叶胜将守天关的近卫第一军扩编到一千人,再加上手榴弹之威力,守天关已经无虞。

  甚至令宁江山率众返回西滩,只交待宁江山不时也要注意兼管一下东滩事务。

  至于南城军的一千骑队,也让种及率部赶去曾城应城两地,以防项燕转而攻之。

  他自己带了燕璃的燕子营的余部,缓缓回程。

  还没有接近洛邑,就看到王景的手下正在四处标线,远远看去,有些地段已经开始筑城。

  八丈高的新城,何等之雄壮威武?

  别说在这个时代,就是到了大炮的时代,一炮两炮都不能轰垮。

  什么东京西京的,姬延统统不要,就从洛邑这里开始建设。

  身边,燕璃也看过来,“大王,这里就是洛邑将来的城墙?”

  虽然她还是燕子营的主将,此时却是大周的皇后,当然与姬延同辇。

  “是啊!这是孤的王城,也是皇后的王城。”

  姬延有些感慨,他既希望马上看到一座新的王城出现,又怕太过劳民伤财。

  所以给王景的命令是,工程要保质,却不必保量,慢慢兴建就好。

  前期主要是城防、排水、城市规划这几样就可以。

  燕璃浅浅一笑,“大王若是担心子民太过辛苦,何不让人带几个民夫来问话?”

  姬延摇摇头,只论他这排场,谁不知道是大王的车辇?

  那些小民就是到了跟前,敢胡乱说话?

  这种事情只有暗里派人打听才知道底细。不过姬延也相信王景,不会把事情办砸。

  还有一点,姬延听那些民夫劳作的时候还不时有歌声传出,想来也是满意王景的任务分派和例钱的。

  还没有走进洛邑城中,李立的情报已经送来。

  应城、曾城方向,陷阵营和陌刀队主动出击,大破楚军,大批的楚营被破,无数的楚卒被斩杀,被击溃,现在这两地的对面,连野地里都散落着溃散的楚国士卒。

  两场大胜。

  对这样的消息,姬延早有所料。

  以高顺和李嗣业的实力,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真是白废了他的心思。

首节上一节157/83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