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刀刃光华如新,竟然连一丝伤痕也没有。
更让人吃惊的是,甘蔗田里,闷热潮湿,水迹斑斑,几日劳作下来,连人都有些发霉。
可镰刀之上,竟然连一丝的锈迹也没有。
这几日,光顾着熬糖了,竟然忽略了如此罕见之事。李世民不由的一阵懊恼。
战场之上,刀剑碰撞的损伤,这是理所应当,谁都无法避免。
可平日里,刀剑的锈蚀损耗,也是对国力的极大浪费。
每年,军器监回炉再造的兵器,都一车一车的往铁炉里面拉。
要是普通兵器还罢了。
陌刀,明光铠,这种国之利器的锈蚀,更是让人心如刀绞。
就算是用尽方法保养,也会有令人心疼的损伤。
现在,看到这种锋利无匹,又不会锈蚀的利器,李世民,怎么不会动心?
不论是这种铸造神兵的好钢,还是不会锈蚀的方法。
只要学会一个,就能让大唐,节约近半的国力。
他辛辛苦苦,学会熬糖,是为了什么?
还不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买更多好铁,锻更多的好钢,造更好的兵器,打下一个千古不移的盛唐!
“走!”
“去找仙长!”
李世民心中激动,连边上的玉米也顾不得了,拎着镰刀,拉着长孙无忌,去找陆然。
“陛下,可是去向仙长辞行?”
“辞行?”
“为什么要辞行?”
“可陛下不是说,要马上出去,打下一个千古盛唐吗!”
“咦!我说了吗?”
“就算是说了,傻瓜,我说你就信啊!”
“你是怎么长大的?”
第二十三章 不遇
终南山。
这座道家名山,山势险要,地形险阻,道路崎岖。
其中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
除了山上大大小小的道观,和在山上隐居的人之外。
平常时候,这里并没有多少人。
但是今天不同。
从上午开始,英国公带队,大量的兵马,直接将山脚封锁。
不让任何人上山。
数不清的人手,都被扔到了这座山里,去寻找仙人洞府。
不光是军队如此,就连山下的樵夫,猎户,也全都被军队抓了起来。
扔到了南山当中。
若是以往,京师附近,谁敢如此调动军队,敢如此扰民的话,早就被御史弹劾下狱了。
可今天,满朝的文武大臣,却没有一个人出来吱声。
与之相反的是,这些大臣,一个一个,全都派出了家里的亲信,管家,用尽各种门路,手段,借宿在南山上的道观之中。
他们寻找仙人的想法,远比被迫入山的樵夫,猎户,来的迫切。
人来人往,几乎将这座大山的每一寸草皮,都翻过了一遍。
广华观。
英国公李绩,神思不属的站在院中,来回不停的踱步。
他看着天色渐黑,心情更加恶劣了几分,声音沉重的问道。
“还是没有消息吗?”
旁边,记室参军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
“回禀国公。半点消息也没有。”
“反倒是摔断腿的,倒有不少。”
这座山,山势险峻,地势崎岖。除了通往道观的一些羊肠小道,根本就没有其他道路可走。
士兵搜寻一天,疲惫异常。
稍有不慎,就会跌落山崖,摔个粉身碎骨。
一天搜寻下来,人员的伤亡,竟然比一场大战还要多。
他有些不忍的建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