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394节

朱棣原本愉快的心情被他们哭丧给哭没了,黑着脸道:“朕是来通知你们的,不是来跟你们商量的,这是朕的家事,朕自己做主。”

朕认个儿子还要你们同意,那朕当什么皇帝?

当个乡村民夫都没这么憋屈的。

“陛下,你乃是一国之君,家事也关乎天下苍生,早已不是您一个人的家事,而是全天下人的家事。”

杨士奇还真是什么都敢说,恨不得把天下人拿过来,砸在他脸上。

朱棣盯着不怕死的杨士奇,目露凶光。

又是你个杨士奇,当初反对朕北伐就数你声音最大,为了威胁朕,还想当着朕的面前抹脖子。

怎么着,这次朕要是铁了心要把陆林带回来,你是不是还要抹脖子?

“朕认自己的儿子个,跟天下人有什么关系?难道百姓就不认自己的儿子了吗?”

他们认得,朕认不得?

那朕当这个皇帝干什么?为了让他们指手画脚,不许朕认儿子的?

“陛下,你若是认了个这个儿子,您把皇后娘娘置于何地啊?”杨士奇见百姓堵不住陛下的嘴,就把皇后娘娘搬出来。

他很清楚皇上对皇后娘娘的情谊,皇后娘娘可是从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着陛下了。

这么多年,不管是陛下被分封到北平当燕王,抑或是陛下为了躲避建文的杀戮,装疯卖傻,还是陛下起兵造反,皇后娘娘都站在陛下身后默默支持。

这份情谊,陛下是断断不会忘记的。

陛下虚设后宫,除了皇后娘娘,就一个从燕王府带过来的贵妃,而且贵妃还无所出,这一切都说明了皇上对皇后娘娘的爱护之情。

所以把皇后娘娘搬出来,应该能够让陛下冷静冷静。

果不其然,朱棣一听到皇后,态度立即就柔和了下来,虽然很恼火,但是也真真切切的把认儿子的心思冲淡了不少。

倒不是非认陆林为儿子不可,毕竟陆林也确实不是他的亲儿子,但是他这么做,是有自己的打算的。

如今陆林虽然知道他是皇上,但是不知道他并不是自己的父亲,若是他坚持称自己是陆林的父亲,陆林估计也会相信。

如此,陆林成了朕的儿子,那他跟太孙就成了叔侄关系,也算彻底断了两人的心思。

怎么就没有人理解朕的苦衷呢?

第238章 摁着脑袋让他认祖归宗

朱棣认陆林当儿子,除了想给陆林一个名分补偿他之外,还有一个私心,就是彻底断了他跟太孙的暧昧关系。

但是群臣无人理解他,特别是那个可恨的杨士奇,居然把皇后搬出来。

若是他执意要认陆林当儿子,就等于告诉天下人,告诉皇后,他这些年对皇后的深情是假的。

多年之前,自己早已在外面沾花惹草,还留了个种。

杨士奇这招釜底抽薪,彻底让朱棣没了脾气。

皇后最近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估计也经不住这么打击。

为了她的身体着想,朱棣只好放弃。

于是便甩甩手,道:“罢了,也是朕一时糊涂,鬼迷心窍而已。”

说完还忍不住叹息了一声,嘟囔了一句:“既然不能认他当儿子,那就封他为万户侯,爵位世袭。”

“万户侯?!”

万户侯可不是单纯的赐爵,还是食邑的啊。

底下又是一阵骚动,虽然是陛下的儿子,但是万户侯,未免太夸张了些。

如今的大明除了四大公爵之外,好像还没有侯爵,更何况是万户侯。

而且四大公爵,除了云南沐王府跟张辅张国公之外,其他都不是食邑。

云南沐王府常年镇守云南,劳苦功高,食邑是常理之中。

而张辅张国公,此前也是虚设爵位,后来还是因为平定了安南,所以才成了食邑。

连徐景昌这个皇后的亲侄子,都不是食邑。

那个来路不明的野孩子,一上来就是食邑的万户侯,他何德何能啊,不过就是仗着是陛下的儿子。

不服。

打死都不服。

“陛下……”

杨士奇又来搞事情。

但是这次朱棣没有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道:“杨爱卿不必多言,陆林身为县子,为大明所做之贡献大家有目共睹。”

“此前更是为了我大明能够得到一品的战马,铤而走险去蒙古,从阿鲁台手里夺到了六匹可以繁衍的蒙古一品战马,这可是拿命在拼搏。”

“而且这次他随军出征,没少为朕出谋划策,若非是他,大明主力根本找不到阿鲁台,如此不仅没有此次的大获全胜,甚至要空手而归。”

“如此丰功伟绩,赐他万户侯,毫不为过。”

朱棣一口气把要说的都说了出来,把这些老不死的嘴都给堵死。

你们厉害,你们牛逼,你们怎么不弄点红薯出来,怎么没有代耕架,怎么搞不定蝗灾。

大明没有一品战马,你们只知道羡慕人家蒙古,出征的时候你们在南京享清福,就你们这样的,还有脸说别人德不配位?

你们配?

朱棣气得不行,他都打定主意了,要是谁还敢反对,当场砍了他。

首节上一节394/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