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376节

但是阿鲁台底气十足:“对,就是上百匹壮年一品战马。”

陆林跟他说过事情的来龙去脉,朱棣猜测是那些猎人干的。

杨士奇等听得有点懵逼,沈玉卿他们认识啊,可是沈玉卿这几个月不是一直留在南京准备殿试吗?

什么时候跑鞑靼去了?还烧了他们的驯马场,掳走了他们的战马?

简直是无稽之谈,阿鲁台莫不是自己招惹了谁,对付不了对方,就把事情栽到人家沈玉卿头上吧?

刚想为沈玉卿打抱不平,却被朱棣一个眼神给弄了回去。

杨士奇也是人精,一见陛下这神色,就知道事情不对劲,于是先选择闭嘴,搞清楚情况再说。

“阿鲁台太师,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误会?”朱棣心里很清楚,没什么误会,但是只能推给误会了。

“据朕所知,沈玉卿不管是离开北平还是回到南京,都没有携带战马啊。”

朱瞻基立刻站出来:“这点我可以作证,沈玉卿是同我一块回京的,我们是坐马车回来的,别说是战马了,就是普通的马都没有。”

杨士奇等人更神奇了,太孙居然说他是跟沈玉卿一块回来的?

可沈玉卿没有离开过南京啊?

谁陪太孙一块去北平督工,又一块坐马车回来的?

徐景昌!

陆林!

杨士奇秒懂,肯定是陆林借用了人家沈玉卿的名号,干了点什么事。

如果真是这样,那阿鲁台所言战马一事,估计还真跟陆林有关。

阿鲁台见大明皇帝跟太孙都在袒护沈玉卿,便道:“他确实没有带马回来,他带的是马皮,整整一百张马皮。”

朱棣一听,得了,阿鲁台还不知道陆林醉翁之意不在酒,那这事就好办多了。

于是朝太孙使了个眼色,太孙立即站出来。

“他的确是带了不少马皮,但是这些马皮都是他在北平东市上找一个猎人卖的,花了不少银子,绝对不是你所说的,他去抢的,更加没有火烧你们的驯马场。”

“他是没有亲自去,但是他却指使东市那个猎人去。”阿鲁台知道沈玉卿没有去,但是若不是他花了大价钱,那个猎人根本不会去抢。

杨士奇听到这,也知道阿鲁台没有什么实证,于是便道:“阿鲁台太师,你说沈玉卿指使东市的猎人去抢你们的驯马场,可是有什么证据?”

“还是说你们已经抓到那个猎人,他亲口说的?”

一句话问得阿鲁台无言以对,他要是抓到了猎人,就不会连夜入京兴师问罪了。

那群人火烧了驯马场之后,就消失在大明境内了。

“他手上的马皮就是证据。”阿鲁台坚持己见。

杨士奇笑道:“这可不见得,买卖自由,沈玉卿只是找猎人买马皮,至于马皮怎么来的,他又怎么会知道呢?”

“那就请大明皇帝将他找来,我与他当面对质。”阿鲁台还是有相当把握的。

因为当时他就私底下见过沈玉卿,并且约定好了马皮的价格,结果转眼他的驯马场就失火,然后沈玉卿转头就买了那群人的马皮。

如此,还敢说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对质?!

朱棣一听,整个人坐得笔直。

这可不行,你们能不能对质出个一二三四五来朕不知道,但若是把陆林找来着,那朕的身份就暴露了。

这个阿鲁台,不是来找沈玉卿算账的,是来坑朕的吧。

第225章 阿鲁台挑衅

阿鲁台要跟陆林对质,朱棣自然不肯,俩人僵持不下。

“大明皇帝这是在有意包庇沈玉卿,莫非沈玉卿此行,也是得了大明皇帝的授意?”

阿鲁台本来是气糊涂了随口说说的,但是说完忽然觉得很有道理。

那个沈玉卿不过是普通商人,居然可以随太孙一块去督工,而且明目张胆的在北平购买蒙古战马的马皮。

越想越不对劲。

这可是冤枉朱棣了,在陆林回来之前,他压根不知道这事。

咋地,现在鞑靼人这么嚣张了,连朕都敢随意污蔑?

“太师,请注意你的言辞。”杨士奇脸色也不甚好:“陛下乃是一国之君,岂容别人随意侮辱。”

可他们越是不认,阿鲁台越是觉得可疑:“你们若是心里没有鬼,直接把沈玉卿交出来,何必说这些话来吓唬人。”

“若是朕不交呢?”朱棣黑着脸,早看他不顺眼了,碍于两国交好,一直忍让着他,结果他倒是好,得寸进尺。

“那咱们就战场上见。”

阿鲁台也不怂,之前坑杀了大明十万精锐,本想乘胜追击,却因为大可汗不成气候,安于一隅而接受大明的议和,如今正愁找不到开战的理由。

他们倒是自己送上来了。

鞑靼乃是元朝后裔,这中原本是他们的天下,是朱家人横插一脚,将他们赶回了蒙古。

他们不过是鸠占鹊巢,总有一天,鞑靼的铁骑会再次踏入中原的土地,在南京城插上元朝的旗帜。

阿鲁台的一番胡话着实让众人又气愤又震惊。

这是威胁,赤裸裸的威胁。

为了这么点小事,就要开战,简直儿戏。

首节上一节376/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