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错把永乐皇帝当亲爹 第292节

拿这么好的刀去砍石头,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但是已经晚了,那把刀“嘭”的一声,直接劈进了巨石里,还发出“嗡嗡”的细响。

在场众人见状,无不吓得向后靠,险些起身往后躲了。

只有源道义不顾秩序,冲上去夺刀,眼中慢慢的都是心痛。

这般的好刀,如何能受此折辱?

他痛心疾首的把刀从石头里拔出来,心里已经决定,就算刀毁了,他也要买下来。

但是就在他把刀拔出来的一瞬间,一道寒光直射双眼,晃得他险些真睁不开眼。

刀不仅没有折断,而且还一点损伤的痕迹都没有,甚至连刀口都没有卷曲。

源道义不可置信的盯着手里的刀,嘴巴张大,都忘记了闭上。

这么坚硬的石头,它砍下去,竟然一点事都没有?

好刀。

绝世好刀啊。

源道义摸着刀身独特的冰凉感,早已对它爱不释手。

“这把刀我要了,你开个价吧。”

于谦笑了笑:“不贵,五千两。”

大伙一听,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五千两,一把刀要五千两?

这也太贵了吧,谁这么傻啊,花五千两买这么把破刀,要知道五千两都够他们买好几百把刀了。

但是源道义却二话不说,很爽快就答应下来:“好,我立刻命人回去取钱。”

“什么啊?”

“就买了?”

“五千两耶,想都不带想啊?”

“倭国人到底是傻呢还是有钱?”

大伙都被源道义的迷之操作给惊呆了,十分不理解他为何当这个冤大头。

但是只有源道义知道,这刀是多么珍贵,千年不遇,估计也只有传说中玄铁炼制的刀剑,才能与之相提并论了吧。

不爱刀的人,是不会懂他们的情怀的。

这把刀本来就是为了源道义准备的,所以也不会有人跟他抢,五千两爽快的成交。

“你这刀是什么做的?简直是削铁如泥啊,又锋利又坚硬。”徐景昌也忍不住好奇。

陆林笑了笑,没有回答他。

反正说了他也不懂,那是用世界上最坚硬的金属铬做出来的合金,简称铬合金,集坚硬与锋利于一体,除了钻石,大概没什么能硬得过它了。

第二件展品拍卖完毕。

接下来是第三件展品上台,也是今晚的重头戏。

“第三件展品,是全大明通用通牒跟贸易凭证。”

展品一出,在场所有商人都“轰”的一声,全部站了起来。

通牒跟贸易凭证?

这个还能拍卖?

只要是行商的都知道,这两样东西对商人有多重要。

没有贸易凭证,他们的商行就不能开张,他们的货物就不能出售。

而通牒,那就是货物运输时候经过各个城关所必备的,没有的话就会被当成是走私,抓到是要剁脚指头的。

看他们这反应,陆林就知道,这个通牒跟贸易凭证绝对能大赚一笔。

不仅商人们惊呆了,连徐景昌都被吓到了,赶紧拉着他小声问:“你疯了吧,你知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能随便拿出来拍卖的吗?”

“你从哪里弄到的,该不是假的吧?”

一般的通牒跟贸易凭证,都需要商人自行到当地的官府申请发传,但是流程相当麻烦。

首先,商人确定了自己要运送的货物,以及货物运送的路线之后,就要到当地的乡官处提出申请。

将货物的具体明细,以及路线提供给乡官。

乡官还要核实货物以及路线,还有出行人数,出行人的身份,是否是良民,货物的纳税情况等等。

乡官这边确定好了,还要当官府申请通过。

官府收到乡官的申请,还要重新核实一遍,确定无误之后,才会发放通牒。

反正一套流程下来,少则十天半个月,多则一年半载。

这对于商人而言,既繁琐又耽误事。

而且行商的通牒跟普通人出行的通牒不一样,因为他们每次的货物跟出行路线都不一样,所以每次出门,都要重新申请。

想想就知道有多耽误事了。

如果有个通用通牒,不管去哪都能直接用,那多省事啊。

对商人而言,时机是很重要的啊,有些货物,明明是夏天最好卖的,结果因为通牒耽误,回来都成冬天了,这生意简直没法做。

首节上一节292/5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