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霸主:从取代孙权开始! 第39节

  工部官吏想了想,说道:“按照主公所言,工业流水化生产之法,已有熟练男女工匠一千二百余名。日产量可达万斤。”

  孙朗沉吟一下,说道:“竹简传递消息过于笨重,以后用官府记事、公文皆换为黄纸。只是需要注意防水防火防潮。”

  孙朗和群臣又商议了税率、刑法等事。

  最后,工部送上来一本用纸张印出来的《论语》。

  孙朗一看,惊呆了,眉头直跳。

  《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通篇排列紧密,字与字之间别说标点了,除了偶尔有个句号,连个空隙都没有。

  不要说蒙学中的小孩子不可能看懂,就连他这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看半天也看不来一页。

  他张嘴就想骂人,甚至想把这个工部的官员吊起来打!

  但他转念一想,不对,这些官员自己都考核过,还算有两把刷子的,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难道说?

  孙朗问道:“书中为何不用句读来表明?”

  一群大臣眼露迷茫之色。

  工部官员问道:“敢问主公,如何标明?”

  孙朗没回搭,顺手拿起毛笔,在手边论语上点了起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他没用什么冒号引号,只是用了逗号、句号、问好、叹号。这四种简单的标点符号。

  点完一页,他随手把书递给张昭。

  张昭捋着胡子翻开书,一看之下,险些把胡子掐断!

  激动地道:“主公大才!真乃天下读书人之福气!”

  一番传阅,周瑜忍不住赞叹道:“此书一出,天下读书人都要感主公之恩德!”

  孙朗享受完手下人的吹捧,心里也很满意,这一来,标点符号可就是华夏自古以来的东西了,但他嘴里却说:“我不需要他们感恩戴德,我要他们统统为我所用。这种纸质书购买需要出具来自东吴的身份证明,定价不要太高,但是限购,每买一本书都要开具一次证明。只有家在东吴的学子才可以买。”

  “还有,有了书,我们要办学!从幼学到大学学院,都要开办。为将来培养人才!”

  孙朗的眼光之高远,不局限于时代。

  但是对于兴办学堂的事,一些大臣还是忍不住担心。

第53章、背锅吧世家!

  当今天下,其实以世家大族的势力最大。

  汉末的黄巾起义,究其根本原因,不过是世家过度扩张,霸占土地,人口。

  百姓民不聊生,只能造反。

  但是,世家之所以能成为世家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对仕途的掌控。

  而能掌控仕途的前提,就是他们氏族的子弟,能读书写字。

  其中,不必为生活奔波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则是他们掌握着求学的渠道,有家学传承。

  虽然论语、孟子等书看似天下都一样,但实际有许多流派和解释。

  世家就靠这些文化传承垄断仕途,使得平民子弟几乎永无出头之日。

  而孙朗刊印的这些书籍,则会打破世家们的垄断。

  这就相当于在伤害世家的核心利益,在挖他们的根基!

  怨不得他的大臣们为此担心!

  连张昭也站出来说,“主公,印书、开设蒙学之事影响甚大,需要思虑周全才是。”

  孙朗大致明白他们的担心,想历史上秦皇汉武都是当世天骄,可在如今的文人嘴里却有些不堪。

  究其原因,就是得罪了文人。

  以至于后世之名,被有些文人刻意侮辱了!

  这时候的人,可以说是非常重视身后名的。

  但是,孙朗不是这种人。

  他身上带着那种现代人特有的,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的气质!

  他只要自己过的爽,华夏足够强大,能在自己手里强盛起来,避免什么他娘的五胡乱华!那他这辈子就十分知足了!

  至于说身后名,不是他说大话,可以说几乎毫不在乎。

  并且,真要让他做成了心里想做的事,自会有无数的人发自内心地维护他孙朗!

  至于讨好世家,讨好文人,他根本不屑于做!

  但毕竟大臣们的担心,是出自真心实意的,尤其是对于张昭,他必须安抚。

  他想了想说道:“做此事,确实须有一个名目,也需要有一个名气很大的名士来做!这个人选,我们要选好。”

  孙朗这么一说,张昭眼睛顿时发亮,心里暗叹主公果然是少年英才。

  孙朗的计策很好理解,就是找个冤大头,不对,是找一个名扬海内外的名士。让他顶在前面公开办学、印书,挖世家的根子。

  整个东吴集团则享受由此带来的甜美果实,顺便让这人承担绝大部分骂名!

  此计甚妙!

  可是找谁呢?

  张昭是饱学之士,很快想起一个人来,说道:“孔圣人十九世孙孔融是个狂士!主公若是愿意容他,倒是可以想办法,请他前来。”

  张昭话说的很委婉,孔融,孙朗知道,写文章很厉害,但是为人很狂,据说和击鼓骂曹的狂士祢衡关系很好。

  当然,他们俩做着曹操的官,天天大骂曹操,最后都没什么好下场。

  但如果让他们来做东吴的官,顺便骂骂曹操,骂骂世家,这个人还是有些用的!

  不过,要怎么把这个人弄过来呢?

  孔融偌大的名声,虽然喜欢没事儿嘲讽曹操,但曹操也不会轻易放人!

  想来想去,张昭和周瑜表示很难,觉得不如现在东吴境内寻觅大贤。

  毕竟办书院之事,近期就要开始。

  孙朗略作思考,说道:“夏侯渊还在我手里,此人乃是曹操账下一员大将!也是曹操的兄弟。相必,他可以为我们换来不少好处。”

  周瑜道:“主公要放了此人?”

  “夏侯渊有夏侯渊的价值,杀了未免可惜。不若换些实惠回来!”

  “哈哈哈……”

  说完,几人相视一笑。

  东吴这边笑的很开心,许昌曹操那边,气氛压抑道快要炸了。

  “妙才,程昱八千大军一败涂地,主将、军师生死不明?”曹操看着郭嘉,这话是从喉咙里吼出来的。

  “主公息怒!是我们鲁莽轻敌了。”郭嘉劝慰道。

  曹操眼睛瞪得如同牛蛋一般,拔剑四顾,吼道:“是谁?是谁夺了寿春!孤为何未听到一点风声?是袁绍还是江东?”

  这其实不难猜,因为有可能做这事儿的,只有这两家。

  其他的势力根本到不了寿春!

  然而,吼得再大声也没用,在群臣的劝慰下,曹操渐渐平静下来。

  一旁的贾诩让人拉出沙盘,上面是寿春附近的地形。

  “寿春虽不是在中原腹地,却也距离南方东吴、北方袁绍甚远。但其背靠淮河,并且确实已经落于他人之手。故此,老朽推测,很可能是东吴来犯,走海路入淮河水道。然后趁着寿春兵力空虚之际,一举偷袭了寿春!”

  这已经十分接近真相,但此时殿内的诸位大臣和将军都不同意。

  曹操从兄弟,曹洪出列道:“若如文和大夫所言,江东来兵必不会多。其出其不意,偷袭寿春尚有可能。但,绝无可能封锁寿春如此长的时间!使寿春、许昌两地几乎断了联系。更不用说,还把寿春一二十万人口尽数迁走!”

  曹操的另外一位谋主,荀攸荀公达也说:“诸位,此事实在蹊跷,夏侯将军之能,你我皆知。程昱智谋亦是非常人可比。这两位联手出兵,在下实在想不到,谁能将这二位的军队一战而下,让两位连撤走都做不到。”

  这话一出,殿内一片沉默。

  若是其他人为将,或者夏侯渊独自领军出征,那么有可能被人速败。

  但程昱是什么人?

  精通军事,谨慎多谋,妥妥的老狐狸,怎么会败得那么干脆呢?

  曹操账下的将领和谋士都有些想不通。

  最后,曹操站出来说:“罢了!究竟如何,不必再论!待我率军前去攻下寿春之后,自有定论!”

  虽然曹魏麾下各幕僚一直说进来不宜大战,但敌人都把自己的地盘占领了。

  曹操要是不反击,只怕立刻所有诸侯都要扑上来咬一口了!

  此战无可避免。

  战前,曹操招来心腹郭嘉和堂弟大将曹仁来议事。

  “一夜之间攻下寿春,封锁全境,丝毫没有走漏消息,时间长达一月有余。天下,谁能做到?”

  郭嘉和曹仁无言以对。

  曹操道:“不必想了!谁也做不到,除非”

  曹仁问:“丞相,除非什么?”

  曹操没说话,郭嘉道:“丞相的意思是,寿春有内鬼?”

  “不错!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可能。”

  “寿春郡内,谁有这种能力?”曹仁疑惑道。

  郭嘉无声叹气。

  曹操咬牙切齿,良久,说出一句:“世家!”

第54章、曹操挡刀

  阴差阳错,曹操得出了自以为完美的推论。

  曹操本就是多疑、猜忌。

  想明白是世家勾结外人侵占寿春之后,心里十分不安!

  前一阵许昌的漫天流言蜚语,在他心里还隐隐回荡,时不时就在午夜梦回时候跳出来,把他惊醒!

  万夫所指!

首节上一节39/25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