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537节

这一明智的决定迅速扭转了各部日军不知所措的局面,让各部军官从镇惊中清醒,逐渐显示出日军受过良好训练的军事素养,稳定了北部朝鲜的态势。

此时伸入朝鲜的第30军已突破南大川,前锋已抵达利原。闻知日军部署在咸兴,孙良诚明白人民军已失去了奇袭的条件,命令全军以少量步兵搜索前进,并将主力集结,以准备大战。

关东军的覆灭,使人民军解决了后顾之忧,入朝参战成为可能。

由于14军的果断与勇猛,准备并不充分的日军朝鲜军第19师团在人民军凌厉的打击下不断退缩,先后弃守龙川、盐州、宣州和定州,并果断弃守宁江东岸博川,将主力全部摆在清江川以东介川和新安州一线,与上游之20师团熙川守军一道,欲凭江而守,等待援军到来,与人民军决战。

在此情况下,人民军一路高歌,各路奉调入朝的部队先后越过鸭绿江,在新义州集结。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中华好儿女,

齐心团结紧,

抗日援朝,

打败日本野心狼。”

1928年8月,潺潺流淌的鸭绿江,展现给人们壮观的一幕:大桥上,满载兵员、辎重的军列,风驰电掣般向东疾驶。这是由成都军区第36军孙良诚率领的川军离开祖国,奔赴朝鲜战场的情景。

弥漫着浓烈呛人的火|药味的江面,武汉军区援朝第18军商震部和武汉军区第35军杨森部的战士正踏着临时搭起的长长的浮桥,伴着嚎亮的歌声,疾步冲向江对岸。此时,这雄壮嘹亮的歌声,和着天上不时传来的敌机的轰鸣声,奏出一曲雄浑激昂的交响乐...

此次对日战争,考虑到战场状况的瞬息万变以及日军在海上力量的强大,为防止中国东南沿海受到日本海军及其海军陆战队的压力,基本上参战兵马计划上都选择处在内陆的各大军区,如武汉、成都、兰州等,处在沿海第一线的广州、南京、济南军区除了全军戒备外,并不在张汉卿的派兵之列。

成都军区的三个军已经全军出动了,这是考虑到西南局势并不迫切,而川军入朝交通不便所作的笨鸟先飞之举。当然,预备役军队也在加紧准备了。

因为各大军区力量的加盟,以及未来对日作战的持久性考虑,张汉卿征得张作霖首肯,任命戢翼翘为人民军朝鲜总司令官的一套班子已经成立并前出丹东作为临时指挥部。因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这个司令部将节制所有入朝参战军队并全权组织战役,不受掣肘。

随着人民军各部不断的入朝,充实各部的指挥系统成为必要。张汉卿仿照后世的兵团建制,将沈阳军区入朝鲜的两个人民军14、34军编为第1兵团,以荆德文、董英斌为正、副司令;

将北大荒建设兵团的2个满员步兵军编入第3兵团,为机动部队和东西两侧的策应;

将正面战场上4个军18、30、35、36军编为第2兵团,以原成都军区司令荆有岩中将为司令----他这个光杆司令呆在川中也没啥意思了。三个兵团在东、中、西三个方向既独立行动,又互为犄角。

因为对关东军的胜利,人民军已经失去了突袭的可能。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形成巨大的支持的时机,能否发动一场更大的战役,在北朝鲜取得新的胜利的设想摆在张、韩的案头。

基本上在目前,日本是不具备两线作战的能力的。这场战争来得太突然,他们也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只要在朝鲜拖住日军并施加越来越大的压力,则日本是没有胆量放弃朝鲜这块跳板而另辟第二战场的,势必会在朝鲜形成最低形式的对峙,这本就是张汉卿的既定战略计划。

据情报显示,增援最快的日军第6师团已在8月6日晚在釜山登陆,最快会于7日下午乘火车抵达平壤。如果在此刻以主力出击,将兵力分散的两个日军师团击溃而使其全线后退是可行的,但是要预防到他们合兵形成一股后的力量给将来的歼灭战带来困难的不利后果。

虽然张汉卿的战略思想是在朝鲜形成僵持,但是一开始就这样僵持对中国并没有好处:一是战场上地理位置对中国不利,二是在没有将日军打疼打残并使之彻底失去战胜信心的情况下,停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比较好的作法是在日军增援部队未到之前,消灭日军两个师团之一。

究竟先打哪一个呢?许多人的想法是先吃掉19师团,而后占领平壤,此后基本上东北朝鲜将失去战略价值,日军必会在平壤与人民军僵持,从而达到既定战略----这一想法最为可行,因为主力的第2兵团就在其正面,而且距平壤又很近。

出人意料地,戢翼翘否决了这一意见。在跟随张汉卿长期作战的经验中,他敏感地觉察到:这些所谓的人民军的优势,日军应该也是心知肚明的。19师团依清川江东布防,北面是妙香山,均不适合大规模偷袭。

如果正面战场失利,日军是很有机会从容退回平壤固守,因为平壤为日据多年,留存相当力量及拥有大量的辎重,适合固守。

此情形下,人民军只是向前推进了少许,这对不拘泥于一城一地得失的张汉卿和戢翼翘来说不会满意。

而第20师团在东海岸,远离日军力量中心。而且朝鲜东北部多山,对双方运动都不利,倒有机会达成围歼局面。??

(

第873章 围城打援(上)

几乎是各路进行的同时,来自总司令部的电报传达到各部:

第一兵团立即南进,分兵两路,一路从赴战湖南下进攻荣光,另一路沿海岸平罗铁路攻占新浦和九龙里。

第三兵团充分发挥步兵的优势,在群山万壑之间穿插前进,要切断20师团向平壤和中部的退路并伺机骚扰19师团,使其一是不敢对20师团有支持的可能行动,二则威胁其后路,动摇其坚守的决心、迫其作退却的打算。

8月18日,日军第6师团前锋进驻平壤。同日,人民军第3兵团各部完成穿插,出人意料地占领了熙川和咸兴的中线----大兴,切断了20师团左右两个旅团之间的联系。

也在同日,林铣一郎师团长接到侦察报告,源自大峰山脉的龙兴江畔发现人民军出没,驻守的第8国境守备队已与人民军一个步兵团的兵力在川内苦战,人民军番号为建设第1师第2团。

龙兴江是从东北朝鲜进出平壤的要道,川内也是中北部的门户和平罗铁路在此向汉城方向的重要支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在突然发觉后路被断时,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林铣中将敏锐地感觉,人民军将要对自己的20师团下手了。

如果在此时明智地放弃咸兴,将主力南下,不但有机会歼灭深入境内的一部分人民军,还能从容退向平壤;另一旅团也能自熙川沿妙香山撤退向第19师团阵地,从而保存全部力量,集三个师团的力量在平壤与人民军形成战略对峙,并等待国内继续支持,伺机决战。

但是林铣中将又有一丝侥幸:即突入到龙兴江的人民军只是一小股。按照测算,人民军一个步兵团不过3000多人,与第8国境守备队人数相当,但日军训练精良,武器配置较好,又有长期经营的地利之便,第8守备队全歼这股人民军不是没有可能。

随后参谋本部的电令让他加强了这个想法。凭心而论,他也不想再作退却的打算。在关东军被全歼后,日本国内的战争叫嚣达到高|潮,为第二师团报仇的舆论铺天盖地,日本陆军也受到亟待在政治和军事影响上反扑的海军的压力,已不能再有退却的可能。

陆军参谋本部给予他的命令是:“由第6师团一部保证其后防,第20师团的任务是坚守这一道防线并打通与所部39旅团的联系,即重新占领大兴,以给国内支持部队以时间。”

因此,他命令39旅团与伴随师团部的40旅团两面夹击大兴之敌,力保防线不失,并使第6师团官兵配合第8国境守备队围剿滞留在龙兴江的人民军第3兵团部队。

双方高层的目光全部盯在了大兴之个地图上难寻的弹丸之地。如果中方夺得,则日军第20师团处在南北夹击之下,势必会全线溃退,人民军则会轻易地在北、东两个方向进击平壤,占朝鲜近1/3的领土将不复为日军所有;

而如果日军夺得,则深入敌后的人民军将无路可退,而遭全军覆没之境况。

正当日军第6师团调兵遣将欲在龙兴江为日军挽回面子展开大围剿时,出人意料的情形出现了:接令而发的日军第8国境守备队从老巢川内防地一出头,便突然被一支仿佛从天而降的大军团团围住,进退不得;

而在大兴的人民军从一个团变为一个师,接着又是不断出现的新番号,不下于3个师的兵力将40旅团压在从大兴到大峰山脉之间的凹地里;

紧接着咸兴失手,人民军前锋出现在东朝鲜湾的加进以西50里龙兴江北岸,大有与第3兵团的奇兵会合之势。

这股奇兵是第3兵团第1军第1师。根据张汉卿和戢翼翘的部署,作为步兵部队,第3兵团主要作为穿插使用,以干扰日军各部的行动和判断。

这支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游刃有余的“泥腿子”,在朝鲜同样发挥出色:第1师负责插至龙兴江附近,先以小部佯攻当地日军,待日军倾巢出动后,便主力大举围上,以迟滞所在日军北进支援第20师团。

困住日军第40旅团的,却是第2军的三个步兵师。两支部队奉命都是围而不打,各自利用日军猜测人民军动向的闲暇加固阵地。

首节上一节537/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