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533节

至于海军,更是一片空白。

可是从什么时候起,中国竟然有了这种力量?可以让强大的大日本帝国的海军落荒而逃、即伙伴危急而不顾?直上大佐想到的是帝国海军的荣誉、以及战后身上必然带来的污点。

他却没想到他想得太多了。

海战还在继续。“浦风”号发射了最后一门尚能操作的大炮里的弹药,没等得及清膛,一发抵近射击的穿甲|弹击发了其弹药库,然后,这艘重达1300吨的军舰中腹腾空而起,在火光中直接断为两截,舰上人员来不及反应就被裹入旋即而来的巨大漩涡中。

接下来对付“矶风”号的就像是鲨鱼群撕咬肥鱼。由于交战中不慎被炮弹打穿左尾舵,“矶风”号已无法平衡,为了规避对它的攻击,不得不继续移动。仅存的右舵的动力让它不断地在逆时针原地打转,做垂死挣扎。

就这样,它仍拒绝投降。

陈季良拒绝了其它舰要求向它发射鱼|雷的建议。仗打到这个份上,明眼人都知道,它的被击沉,只是个时间问题,步履蹒跚的“矶风”号已经无法避开这个时代哪怕最落后的鱼|雷了。陈季良要的,是把它作为移动的活靶子,让参战各舰继续炮击。

一来可以锻炼各舰操炮手对于火炮的掌握;二来,也来印证自己关于改进驱逐舰的各种考量;三者,是一种自信。

我就不信击不沉它!

第867章 海空联合

一拥而上的各舰不负所望,在倾泄了三百炮后,已经千疮百孔的“矶风”号终于垂下了高昂的头颅----它的舰首首先没入海中,然后淡定地沉向五十米深的海底----这也给战后清除航道带来很大困难,因为中国缺乏深水打捞船。

直上俊树泪流满面,耳边传来的是参谋长刚刚收到的电文,那是即将沉没的“滨风”号最后的遗言:“司令阁下,鉴于火势无法控制,我已命令‘滨风’号弃舰。我将与我舰共存亡,日本帝国万岁!小渊惠二。”

伴随着“滨风”号沉没的,不只是一艘军舰,还有一颗颗狂热的心。

作为人道主义的身体力行,陈季良命令:“‘哈尔滨’号留下救援落水的日本水兵,其它两艘军舰与我一道追击日本舰队。”他喃喃自语:“不知道凌霄他们打得如何了?”

还能如何?此刻的直上俊树已经陷入了来自海、空两方面的围攻。

此前的炮战,虽然没能使“由良”号轻巡洋舰和“矶风”号驱逐舰伤筋动骨,却严重削弱了它们的防空能力,以至于面对蜂拥而至的人民军鱼|雷轰炸机,徒叹奈何。

这是一支来自威海的海军航空兵部队,半月前由内陆移防到山东半岛,作为将来对日战局的牵制。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张汉卿是下了狠心把中国唯一的一只尚不满编的鱼|雷轰炸机联队调到威海。

作为此次对关东军作战的重要补充,对日本第17驱逐舰分队的攻击已在战前详细制定好计划。即由渤海舰队驱逐舰主力在海航作战范围内相机与日军交手,并尽量拖延作战时间。只要渤海舰队咬住日舰,它无论如何跑不过空中的两条腿。

由天津、蓬莱、烟台等地的水上侦察飞机也同时对渤海湾实施侦察,一旦发现日舰踪影,即时回报给设在烟台的鱼轰联队作战指挥部。它的任务起初是要尽量干涉其对“关东州”战场的支援,有机会则要将其驱逐在渤海圈外,以最大限度让我陆军无后顾之忧。

不过最先知道日军舰队行踪的竟然是营口的重炮团,这让大家都傻了眼----日本海军怎么会犯这种错误,拿并不占优势的队伍跟岸基重炮兵对拼?同样是挨一炮,海陆军的代价可是大不相同!

大致确定了对方位置后,也接到了重炮团的战报,宋长治与陈季良开始琢磨是否能够给小日本以致命一击了。无他,目前的人民军海空军有这个实力----不敢和日本大舰队比,倾全国之力组建的这支海军、空军力量不信收拾不了这一小撮鬼子兵!

陈季良判断日军在营口失利后必然要抢先退出对它不利的战场,唯恐全力堵截让其舰队抱团死战,又恐渤海舰队经验不足会造成大损失,对初生的人民海军造成不好的士气,因此决定分出半数进行痛打落水狗式的攻击。

这样,日军舰队有退路,必不至于恋战;如果有落伍的军舰,则在可能的情况下,以日军的传统,必不至于落下败逃。

这样一场规模不大的海战,在有利于我的海域,在不利于敌的场情下,有可能是一场为时较长的战斗。

如果中国海军失利,则日军必不敢追击;如果日本海军失利,则中国可乘机捞点好处----当时只是想能够给待命的鱼轰飞机时间,还有趁机让海军舰队练练兵,没想到竟然一举击沉三艘驱逐舰!如果早知道,宋长治他们也不会把另五艘驱逐舰放在大竹山岛内。

带着它们的是那艘老旧的巡洋舰“海琛”号和水上飞机母舰“镇海号”,由“海琛”号舰长凌霄单凭分舰队指挥。这块水域他们并不陌生,在此前,他们已多次熟悉此处地形、掌握了水纹及暗礁情况。

在进攻关东军前夜,他们整个舰队升锚起火,向渤海湾赶来。当时就已分配好任务:由陈季良负责渤海湾内日本海军,凌霄他们负责堵住渤海湾门户,无论是日军进或出都被阻止。

现在,刚刚收到陈季良的电报:“敌海军向外海逃逸,巡、驱各一艘并已皆受轻伤,余被歼。”

战争来了!凌霄等人自从入伍后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海战,现在要面对的是亚洲第一流的对手,竟然浑身充满了力量。

看来日本海军也不咋地嘛?只派了五艘驱逐舰,就消灭了对方一个分舰队的过半力量!我们比陈支队长数量更强、火力更猛,若不能把它们整个留下来,自己都不好意思见他们!

“镇海”号航母上的两架水上飞机已经升空,也在协助母舰寻找日舰踪迹。不过它的起飞方式很原始,是用吊车的吊臂把唯二的两架舰载机放到水里然后再起飞,回收亦如此。

虽然很原始,但毕竟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鼻祖,在装备落后的中国,它对于大多数国内武装力量还是具有不对称优势的。在直奉大战中,它一共扔下两颗炸|弹,然后就一直作为训练舰停靠在秦皇岛。对于这么个玩意,日本人是看不上眼的。

它的吨位只有2700吨,航速最高108节,不及正常的军舰,顶多是个有动力的军火船罢了,本来就是武装商船。不过它的名称很讨喜:“镇海”之名,即是取自张作霖获北洋政|府所赠之“镇威上将军”称号之首字。

大费周折地放飞了水机后,就杳无音讯了。

对于“舰载”水上飞机担任侦察机使用,也是聊当于无。不过时隔不久,一架水机竟然盘旋了回来。这个时候还未能实现空地对话,水机只有降落在水面上,然后给焦急的人们一个重要信息:不远处发现日舰!

“海圻”号立即发电给设在蓬莱的航空兵司令部,并命令舰队前行。

空军的优势在于快。接到指令的鱼轰联队迅速出动了首批一个中队12架“鱼轰-1”,向中国舰队报告的方位搜索前进。只所以说是搜索,是因为当时并没有雷达,虽然有大致的方位,但在茫茫大海上发现两艘军舰,对初生的海军航空兵来说,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

好在渤海湾不大,而且交战的区域不远,机群带队的前僚首先一个黑点疑似日舰,接着降低高度,确认是日舰,原因是在之前的侦察训练中,如此的高度下,根本看不到人民军的驱逐舰。而据情报,日军的4艘驱逐舰比中国的大不了多少,只有其旗舰要大许多。

如果直上俊树大佐知道其所倚仗的厚装甲大吨位其轻巡洋舰“由良”号就是由于体型稍大了些才不幸被首先发现,不知做何感想?不过等不到他感想,日舰的噩梦开始了。

第868章 空对舰的第一次实践

全神贯注的日本水兵也发现了中国的军机。不过也就仅仅是“发现”而已,因为他们对这些头顶上的轰鸣物,也没什么好办法。

这个时候世界各国的空军,包括各军事大国,还都停留在侦察、运输阶段,真正意义上的空战,要在十年之后。

因为在一战晚些时间诞生的这个新兵种,在和平的二十年代,根本没有机会去验证一些“头脑灵异人士”的一些见解,所以对飞机的轰炸所造成的破坏认识极少,对于防空,则更无从谈起。

一战期间已经诞生的高射炮也几乎在战争中没有用到过,那时大家的心思,都在研究如何使大炮威力更大、射程更远,很少有机会训练对空。至于防空,都是纸上弹兵----在亚洲,没有一支海军能够对日本有切身的威胁。

中国也一样。飞机轰炸军舰是破天荒第一次,尽管之前一些飞行员有过对地轰炸直军的经历,但是在海上、对付不停移动的军舰,发射威力巨大的鱼|雷,都是第一次。

所以当领头的一架“鱼轰-1”在空中优美地画了一道弧线,然后匍訇着向“由良”号冲下去时,舰上的水兵恐惧地看着这架空中怪物越来越近,有的人本能地端起步枪,有的人则直接闭上了眼睛。

鱼|雷远远地贴着军舰不知道漂哪里去了。这个时候鱼|雷的精度、飞行员的水平,咳!

不过日本海军不愧是有着丰富的经验,在这双方都错愕的时候,迅速恢复了良好的军事素养,上弹、瞄准、射击,一气呵成。紧急发动的舰载高射炮不计成本地连续发射,于是第二架“鱼轰-1”悲摧了,带着浓烟,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凌空爆炸了。

“由良”号有25高炮36门,那是相当给力的存在,此外还有13高炮6门,不亚于一个防空团的力量。

不过几乎先后到达的另外两架飞机有了机会了,它们乘着火力被“吸引”的功夫,一个俯冲就贴近了“由良”号,与此同时,两枚鱼|雷如离弦之箭射出。它们落在水里,溅出些许水花,便像蛇一般地潜行,瞬息即到。

不得不说,幸亏有了第二架飞机的牺牲,才换来这样一个好机会。要知道那个时代由于没有精确制导能力,飞机扔炸|弹全凭飞行员的一双肉眼和一双“铁手”----我们姑且称之为离合。

由于飞机的惯性和空气的阻力问题,基本上距离越远,轰炸的精度也越差。要想最大可能完成破坏目标的任务,飞机必须与目标越近越好。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俯冲轰炸机应运而生,并在二战中成为海军的主力机型之一。

与海军不同,因为作战思路不同,空军则青睐水平轰炸机。这是国为,空军的定位是给予陆军火力支持。对俯冲轰炸机来说,因为其载弹量少、易被地面火力击落的原因,其周身开始填充一定的防御装甲,并在重要机体部位重点防护,后期可以抵御127子弹的冲击。

好处是有了,缺点也明显:由于自身重,无法携带更多的炸|弹,航程也较近。

首节上一节533/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