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522节

当时美国认为这主要是针对苏联的战争准备计划,同意各财团继续以给予日本贷款、供应战略物资形式,来为日本陆军扩军备战提供实际支持。

这就应了一句话:“国家之前没有长久的友谊,只有永久的利益。”

但是美国政|府和中国的“友谊”也要体现出来并给中国一个交代。不久后的8月14日,美国宣布禁止用美国船只装载武器和军用装备出口(主要针对的是中日两国)。

乍看起来,美国似乎很中立公平,不用美国船只为交战的任一方的军购服务。但这一政策首先是把侵略者和被侵略者等量齐观,根本未体现出美国的“正义”与美国政|府所宣称的“美国是中国最坚定有力战略盟友”。

无他,这一政策适合拥用强大海军的日本的要求,因为日本海军掌握中日间海域的制海权时,日本船只从美国装载武器和军用装备及其它战略物资能畅通无阻。

而掌握制海权的日本海军对中国沿海的封锁,使中国即使在美国买了武器装备,也不敢用中国船只运输(除非寄希望能躲过日本舰只拦截),只能租用日本不敢检查的美国等国船只。

为了“解决”这个漏洞,美国创造了新的军火贸易条例,禁止租用美国船只运输在美国买的武器(只能租用美国船只运输在美国购买的非武器类货物)的政策,使日本照样能获得美国武器和军用装备,而中国却难以获得美国武器和军用装备。

这样彻底堵死了中国可能的从美国获得的帮助。

作为例证,1928年11日1日,美国国务院通知美国飞机公司说,美国政|府不同意把飞机和飞机零件出售给正在进行狂轰滥炸的国家,这就是有名的“道义禁运”。

但“在‘道义禁运’之后,美国垄断资本家反而增加了对日本的输出。如这一年,美国出售给日本的飞机价值为2484万美元,而在实行所谓“道义禁运”以后的1929年,美国售给日本的飞机价值却增加到17454万美元,这个实例足以说明柯立芝政|府的所谓‘道义禁运’的虚伪性。

作为幌子,10月5日,柯立芝总统发表号召建立反侵略者的“和平战线”的演说,作为美国支持中国对日交战的证据。

但柯立芝总统演说却不敢指出侵略者的名字,不敢过分得罪日本。在第二天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和平战线”一语是否意味着经济制裁?

柯立芝总统起初回答道:“不,不一定”,接着简单地说“不”。

第853章 示弱

“国联”果然是靠不住的:它在发表一番期望双方克制的苍白无力的空洞宣言后,声音被日军隆隆的炮声所掩盖。

在“国联”发表声明的次日中午,日本朝鲜军在图门江以北击溃人民军一股千百余人的边防部队后向中国境内沿岸前进了10公里,前锋抵达晖春河边,晖春城头的炊烟已历历在目。

按照国际联盟的维护和平的首要目的,它的成员国应互相承担起共同防御侵略、仲裁或调查争端和在裁定后的三个月以前避免战争的义务。现在日本未受国联裁定已经悍然出兵做实质性的动作,这就首先违背了国联的原则。

张汉卿之所以要退避三舍,也是明确地向国内外传达一个信号:是日本违背了国际准则在先,则中国所进行的应对是自然而然的事,各国从道义上不能不谴责日本并支持中国的自卫战争。

这个国联,架构上类同于现在的联合国,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成立的一个国际组织。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召开以后,威尔逊坚持首先讨论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并主张把《国联盟约》列为《对德和约》的必要组成部分。但是,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巴黎和会决定设立一个国联盟约起草委员会,由威尔逊担任主席,这样,威尔逊首先建立国际联盟的要求未被采纳。

《国联盟约》起草委员会收到许多国家和团体提出的草案和陈述书,并就对战败国的殖民地和附属地实行委任统治问题、“门罗主义”列入《盟约》问题、反对在移民问题上的种族歧视问题等展开激烈的争论。

《国联盟约》经过26次修改之后,于1919年4月28日在巴黎和会上通过,《凡尔赛和约》的第一部分就是《国际联盟盟约》。

《盟约》中确定了国际联盟的组织机构、职能、原则和会员国的义务。1920年1月10日和约正式生效的这一天,在威尔逊主持下国际联盟宣告正式成立。

凡是在大战中对德奥集团宣战的国家和新成立的国家都是国际联盟的创始会员国。这样,国联共有44个会员国,后来逐渐增加到63个国家,总部设在日内瓦。中国于1920年6月29日加入国际联盟。

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有大会、理事会、秘书处,并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等,其中最主要机构是理事会。《盟约》规定,美、英、法、意、日五国为常任理事国,另外还有四个非常任理事国。

具有讽刺性意味的是,美国虽然是倡议国之一,但因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而未参加。因此,1926年德国加入国际联盟之前只有四个常任理事国,国际联盟主要受英法两国操纵。

根据《国联盟约》,理事会的职责是:草定裁军计划,审核承担委任统治的各国提出的年度报告,保障会员国领土完整,向大会提出解决国际争端的议案,对侵略者实行经济和军事制裁等。

国际联盟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并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盟约》规定将德国殖民地由国际联盟实行委任统治,事实上等于把这些殖民地交由英法日等国实行殖民统治,它的作用只是帮助帝国主义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巩固了战后帝国主义体系。

国联大会和行政院的决议须由全体一致同意,这种表决方式决定国联难于采取保卫和平安全的有效行动。像日本侵华、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等,由于当事国的干扰,根本不可能形成谴责的决议,反倒让人觉得国联是他们助纣为虐的工具。

中国政|府不在乎这个国联的态度,既然这一仗迟早要打,就不能不为这场战争中的己方寻找一个道义上的至高点,即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我是被动地交战,至于将来打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如何收场,各位大佬既然不能禁战,也就不能对战后的局势做太大的干涉。

在取得道义上的制高点后,由于中国即将处于战争状态,所以关于中国的裁军事宜均不了了之。张汉卿酝酿着大幅度提高军费,并将1928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放在全面抗日上来。

在战术上,东北人民军很好地执行了先前的对于关东作战的计划,从而使一场冲突很快演变成大规模的战争。

日军原来还有点担心人民军不容易对付,因为自奉军异军突起以来,日本军在历次的挑衅中未得到半点便宜。何况还听说对面的人民军的装备已大为提高,远不是以前“支那军”(日本对华的贬称)的时候了。

但是交战一开始,日本朝鲜军第37旅团以佐藤裕二联队(团级)为主力的3000余人竟将对面部队赶得四分五裂,几成溃退之势,这就令人大跌眼镜了。

战斗中日本军人小心翼翼,中国军人也表现出不错的状态,不过最终寡不敌众,在做出一番抵抗后便退出战斗,其火力好像并不比日本军人的强。

在随后渡河战斗中,中国军人也没有组织起一场有效的防守便一败涂地,使得日军当晚便进驻晖春城,总的作战时间不到6个小时。

声势浩大的中国军队退却得如此容易,倒使织田裕二有些吃惊,但是却严格执行陆军部的命令:“你部应尽速在晖春打开局面,让支那军人受到严惩,以使我大日本帝国在南满利益得到确保”。

他在1日当晚召开军事会议上为部下打气说:“支那军人不堪一击,乘此良机正是我实现满蒙计划的好时候,诸君请不避辛苦,明日将一鼓作气,拿下图门和延吉,为我军北上牡丹江、截断北满铁路打前站,实现我帝国多年以来的愿望!”

人民军在蝗军面前同样节节败退,这让之前处在犹疑中的日军兴奋无比,原来人民军也只不过如此而已,不禁恍然大悟:“无论什么样的中国军人配备什么武器,天生的劣等民族是永远无法完成战胜大和民族军人的!”

面对这样的对手,他们兴奋地憧憬着再建军功,为大日本帝国打下大大的疆域。??

(

第854章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上)

这当然是东北人民军总司令部精心布置的陷阱。

在日军兴奋的当晚,人民军30军已从开山屯越过图门江穿插到日军背后。在抵达朝鲜三峰里后迅速分兵两路,一路向东南急行军至西水罗里,切断图门江口到日本海的通路,以88师执行;一路径直向南,沿铁路穿插到向朝鲜东北最大的海港城市清津,由30军第89师执行。

围歼佐藤裕二的任务历史地落到了先期赶到的成都军区第34军的头上。在北起密江河,东至张鼓峰的正面,34军摆下了铁桶阵。按照东北人民军总司令部的部署,利用日军不惯夜战的“传统”,人民军决定在夜间对日军发起袭击战。

34军来自蜀中,本来蜀地难行,因此在中日关系恶化的时候先期动身,却不料后发而先至,比武汉军区来得都早许多。没办法,抵御外侮,历来是川军先行!

兵贵神速,韩麟春的精力已不在围歼进入中国境内的这股敌军,而是从战略的高度严格执行了张汉卿之前所拟定的以朝鲜作为主战场的决策。佐藤联队进入中国境内的同时,正是人民军30军前出图们江、34军尚未做好部署的空档。

因为未料到战争的发生是如此突然,荆德文34军的重武器和主力尚在长春和牡丹江,全军也是在刚达长春即听闻日本已大股进犯的消息才临时急行到部署位置的。

在所辖两个师中,一个本来就是川军杨森的嫡系部队留存的101师,另一个则是从老西北军调入的新编100师,师长兼副军长是正史上名闻遐迩的赵登禹将军。此时,100师离这股日军最近,也是最先部署到战斗一线的。

在如何打响中日第一仗上,荆德文另有算盘。他是张汉卿带出来的将军,自然沿袭了张汉卿打仗求稳的风格----其实不是稳,而是张汉卿自知军事素养有限,战前要多方考虑。但是因为屡战屡胜,他的这种瞻前顾后在下属眼里无形中也就成了“稳”,算是意外的惊喜吧?

在他看来,面对这三千余名日军,如果不能打得漂亮,则川军名誉尽失。因而说:“我建议先以多兵的优势围住这股日军,再候重武器到手后予以歼灭性的打击,会更为稳妥!出川第一仗,希望中个头彩,呵呵。”

他尽量用轻松的语气给下属降压,这是效仿张汉卿的作法的;作战集思广益,也是张汉卿的最爱。只是张汉卿做起来颇有“大将风度”,从他嘴里出来的却显得很是生涩。

首节上一节522/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