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56节

即使到了近代,因为俄国中亚及远东地区的对手都是孱弱不堪,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继续进行战术能力的挖掘。而且,在蒙古高原、西伯利亚高原这种特定地形上,很难在仓促之间组织好有效的防守,所以如果没有重火力的支援,骑兵对任何步兵的冲锋都是致命的威胁。正史上骑兵部队在西北保留到六十年代,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也是亚洲骑兵师有着高达上万人的骑兵队伍,却只有两百步兵的原因之一。

不过,他们今天注定是要吃瘪的。

离那道很浅的战壕三百米处,人民军步兵沉着地端起枪,按照训练的要求,认认真真地打靶。只是这靶子不是木板,而是活鲜鲜的人。在这个距离,白匪军的马枪是无效的。

当一大拨人群逼近后,炒豆的声音响起。最中间的人民军一个班只用一挺班用机枪,一瞬之间就收割了大堆白匪军。在密集的人群里,哪怕是最拙劣的射手,也总能闭着眼睛有大量收获的。

人的身躯,无论如何不能与钢铁相抗衡。眼看着同伴一个一个倒下,前进无望的白匪军胆怯了,这基本是去送死啊!他们虽然悍勇,却不傻。随着越来越靠近前线,对面的子弹也越来越密集,很多人很聪明地选择了趴在地上。有样学样,这一次的进攻便以这样奇怪的方式告一段落。

列祖欣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是正统的哥萨克人,骨子里有着哥萨克的骄傲,他不能容忍士兵们这样贪生怕死。在这一轮的进攻中,他已经看出来虽然对面人民军训练有素----能不有素吗?那地上趴着的活着或者死去的士兵都是明证----但是好像有一个很让人欣慰的地方,那就是步枪声音的稀疏。

这表明敌人的数量并不多,这也和他们之前的侦察相吻合。买卖城的驻军人数大致是透明的,由于需要在几个方向上防守,所以在单一阵地上,能够部署的兵力不会太多。他判断着,顶多一个连。即使都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只要手下的骑兵进入其马枪射程之内,形势便会大变了。

所以他叫来骑兵团长:“组织好几支敢死队,从几个方向硬突击过去!我们有这么多人,就是顶着子弹也会让这些黄皮猴子打到手软。为了哥萨克的荣光,冲锋!”

不用说,哥萨克好战的血液天生地流淌在每个战士的身上。随着一声命令,更密集的人群开始拼命向前挤,原先趴在地上的骑兵们也在己方同伴的口号下重样生龙活虎起来。

“乌拉”!这是攻击的号角,无数白匪军终于展现出他们的实力。当明白己方的要求真的是拼死拿下阵地后,强悍的白匪军毅然从地上爬起来,在枪林弹雨中勇敢前进。

成功地顶住第一轮攻击的高福源连经过短暂的清点弹药和伤亡人数后欣喜地发现,他们的伤亡甚小,而且因为准备充分,所以子弹的数量完全能够经得起更大强度的战斗。于是,对这一轮的防守充满着信心。

可是高福源的心里却很凝重,他知道原因所在,那是因为敌人马枪射程太近,在无法贴近己方前,只能是挨打的节奏。但是如果对方不惜代价,像这次这样全线压上,突近防线只是时间问题,那时候的伤亡数字绝对不是现在这样乐观。

事实也正是如此。

在稀疏的战斗中,人民军官兵可以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敌人的冲锋。可是当黑压压的人群蚂蚁一样混不畏死的贴上来时,这种压力是瘆人的,让人头皮发麻,这和当初打蒙军完全不一样啊。

能比吗?蒙军是一群战术落后、武器落后、训练极差、士气低落的部队,用乌合之众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现在的对手可是纵横西伯利亚高原数百年的哥萨克骑兵,其勇气、战斗精神和训练程度都非蒙军可以比拟。“战斗民族”的称呼,绝非妄言和吹捧。

就这样,打死一个冒出来几个,似乎永远也打不完一样。

在瞄准一人开枪的间隙里,其余人都前进了几大步,就是神枪手也不能一枪打两个啊!这么多人根本打不过来。很快地,敌人的面目都能看得清楚了,他们手中的马枪也响了。

人民军开始有伤亡了,这种伤亡对他们的防守来说很不利。

因为战线较长人数不足,所以基本上平均每人防守的宽度有近三十米。当其中有人伤亡后,相邻的战友们不得不接下他们的防区,使本来就捉襟的局面更危险,有几个地方甚至出现了百米的无人区。

观阵的高福源迅速派出了他的预备队,但在遍地开花的阵地上,这点兵力根本无济于事。

祖列欣根本无视已经横七竖八躺满了阵地的部下,俄国人视死如归,根本不在意伤亡数字,这是他们的传统。作为指挥官,他只有攻城拨地的责任,望着近在咫尺的人民军阵地,他得意地咧开大嘴。只要白俄兵近身,身材羸弱的人民军可不是人高马大的哥萨克骑兵的对手。

忽然之间,他发现人民军阵地后面冒出一连串白烟,接着天空中出现许多冒着火光的飞行物纷纷落到己方冲锋的士兵里。随着一声声巨响,他的眼里出现一幅奇怪的画面。无数白俄军被气浪掀翻,或被炸死,没有死的也被这些巨响打懵了,然后纷纷重新趴在地上。

敌人用了迫击炮!从爆炸的密度看,足有一个迫击炮连在彼!

对这个东西,祖列欣并不陌生,毕竟他经历过一战,而迫击炮正是在一战中大放异彩的。他只是奇怪的是,人民军的火力竟然如此之猛,这还是那支听说连步枪都需要进口的国家吗?

不能说他对中国偏见之深,实际上在正史上的民国,哪怕一直到抗战结束后,中队的武器来源哪怕是轻武器都无法保持自给。在民国初期,整个北洋军的火炮总数没超过500门,而随着军阀间频繁战争的一个结果是,总体上各派的火炮数量不是增大而是变少了。

这就是中国的国情,经济和工业实力决定着军事实力,这是铁律。虽然没有具体了解多少,但祖列欣所得到的一个印象是,中国火炮都靠进口。

然而因为张汉卿,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奉系通过各种手段,从搜罗、购买大炮到添置生产线,已经形成了较简单且完整的兵工体系,足以满足一般步兵的作战需求。不但如此,沈阳兵工厂还进行了一系列新式武器的开发工作,像迫击炮这种东西,在已经完全吃透75山炮和野炮的沈阳兵工厂人来说,是极简单不过的。

张汉卿的人民军是接收迫击炮最多的军队,因为西北山地较多,交通不便,对重炮的需求反不如较轻的迫击炮来得强烈。作为奉系的犄角之一,张作霖对人民军的装备可谓极为上心,除精锐的27、28、29三个师同步装备之外,其余新生产的迫击炮都供应了人民军。

其实张汉卿分配这些武器也是有先后顺序的。对陕甘的驻军,迫击炮已经配置到团,算是优先,因为对手的实力远强过残蒙势力。在蒙古驻军第26骑兵师中,只有库伦和买卖城各有一个迫击炮分队,而且是单独成军的。

他之前认为这些足矣,因为在预想中,蒙古最大的分裂势力已经被打垮,能够对蒙古驻军造成直接压力的敌对力量已经不成气候。而且因为和苏俄的关系缓和,在最近几年,人民军和苏俄军不会有直接的冲突。有限的资源,自然是要放到最合适的地方。

他根本没想到的是,白匪军竟然会和他过不去。

不过幸好因为买卖城的重要位置,他还是很有“先见”性地放了这个迫击炮连,不然,李杜在防守上更会吃力。

这次抗匪第一线,李杜做了精心准备。除了天堑之外,他还安排了营属重机枪连镇守两翼,迫击炮封锁阵地前沿,给防守步兵以火力支援。为了方便前线统一指挥,指挥权就交给了高福源。在关键时刻里,高福源终于发出了指令,事先筑好阵地的9门迫击炮分成三组,连续近五十枚炮弹硬生生把白匪军猛烈的进攻势头打断。

人民军防线度过了第一次危机。

第482章 且行且珍惜

祖列欣怒了。

这根本不是勇士之间的对抗行为,而是纯粹用优势的火力对付血肉之驱!望着哥萨克骑兵在血泊中间挣扎和哀嚎,他的心在滴血。他已经投入了主力,无法再发动新一轮攻势。当然还有另一层顾虑:显然人民军是有备而来,在敌情没有摸清之前,他不想再蹈覆辙,于是下令退军。

“这些无耻的黄种猴子,竟然用这种卑劣的手段!我要以牙还牙,用重炮消灭他们!”

他似乎忘了,战争,本来就是一种计谋的较量。中国传统对军事的理解“兵者,诡道也”,是对它最好的注释。还有,在对付侵略者方面,正义的一方无论用什么手段都是不为过的。

白匪军撤下了,留下一地鸡毛。人民军并没有趁机反攻,因为他们也无力反攻。

此战算是大胜,人民军以百人抗住了整整一个团,尽管是骑兵组成的临时步兵。不过代价也不小,有将近二十人牺牲在战壕里,另有至少十五个以上的人重伤。若非迫击炮连出其不意的打击以及白匪军摸不透虚实,前线就已经溃退。

即使这样,也足以笑傲了,因为敌人至少有三百人丧生。在报告了战斗结果后,高福源很自信地请求李杜派出援军来补充离失人员,他认为再有百十人便完全可以阻止敌人至少一天。

然而李杜的命令让他吃惊:“按计划准备撤退”。这是李杜的原话,言简意赅。

虽然胜利,预料到白匪军必然不甘心,在摸清人民军的底牌后,下一轮的攻击必然更加激烈也更加充满变数。由于人民军远离买卖城布防,战线太长,如果白匪军真的不顾死活地全面压上,虽然有可能继续给予其重创,但是己方避免不了全军覆没的可能。

在人数这么少的买卖城,每个人民军都是有用处的,拿十个白匪军来换都不能接受。在小胜之后撤军到第二道防线,既能得到弹药的补给,也与友军合兵一处,心理上安慰不小。此外,因为离城更近,防守区域相对减少许多,也更能顾得来。

还有一层顾虑是,虽然人民军事先挖了几道“拒马坑”,但因为事起仓促,在优先进行买卖城内和城郊的布防后,外围的处理免不得过于潦草。这些“拒马坑”因为浅和窄,很容易被对方填平,那个时候,白匪军携带的火炮便能够对人民军阵地进行一轮火力打击。同样地,在仓促的战壕里,人民军官兵对于火炮的防御能力是极差的。

这也是李杜在事前已经计划好了的,他预计以白匪军的人数优势,第一道防线并不稳固,还面临着可能的炮火打击。所以在大胜之后即撤军,仍然留下一些坑道让白匪军来堵。这个时间,就是自己所能争取到的固守待援的时间,即以“空间换时间”的真正策略。

高福源严格执行的军令。不过他没有急于流露出撤军的意思,全体官兵也都在认真观察白匪军的动向。既然是拖时间,自然是越长越好。以他的判断,除非敌人大规模增兵,否则从战场上敌军留下的尸首数量来看,他们应该无力再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攻击了。所以,等等看,让敌人不能轻易地得到阵地,也是战略的一部分。他只是把一些轻重伤员送回后方,连同迫击炮连,以在撤退时能够轻装,达到尽可能地快。

对人民军阵地的毫无动静,列祖欣确实不敢再赌一把其防守实力。他的这个团已经损失大半,又对人民军的迫击炮无可奈何,他唯一的办法就是调来大炮,把他们打个底朝天!

前线进攻的失利消息很快报到了温甘伦那里,让他兴冲冲想进买卖城过夜的热情逐渐冷静下来。没想到人民军竟然还藏着这个杀手锏,看来不拔除它是无法达成目标了。面对列祖欣的请求,他点头同意说:“把我们的大炮都调来,让他们尝一尝我们大炮的厉害!”

亚洲骑兵师有21门大炮。

如果李杜他们看到这种大炮时,一定会擦擦额上的汗说“好吧,这也叫大炮”。人民军的75炮虽然在西方甚至在旧俄军队里算不得什么,但比起这种骑兵炮,还是很有底气的。

传统的骑兵炮本来就不能跟步兵炮媲美,因为前者强调快速突破,后者的特长在于攻坚或火力压制,纯粹比火力,步兵炮可以秒杀骑兵炮。因为要跟得上骑兵的速度,骑兵炮的重量相对步兵炮轻了许多,自然,射程和威力包括精度就大打折扣。不过比较迫击炮,不考虑灵活性的话,完全可以在火力和射程上占完全优势。

首节上一节256/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