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29节

“对不起,汉卿。”朱淞筠仿佛也觉得难以启齿。她沉默了一下说:“他是我在舞会上认识的,人很博学,又很成熟,当时是我被父亲禁足后刚离家。而你,因为和红牡丹的事情在我父亲的印象里一落千丈。然后姐姐、姐夫他们也都撮合,后来家里就定下了。他在南方,因为南军失败,就转来北大做教授。可是做教授能有什么出息?我还是希望他能够在政|府里做事比较好。”

“你跟我说这个做什么?我是问你,他叫什么名字!”张汉卿不想再听她的罗曼蒂克史,他故意笑着打断她。

“陈清文,福建思明人。”

“我知道了,你想安排在什么部门?”他问,无意识地松开她的手。

“外交部、财政部或者交通部,随便哪个都行。你出面的,他们一定会卖这个面子。”朱淞筠急切地看着他,根本没有觉察到张汉卿的内心活动。

“要什么职务?”

“他现在是广州大元帅府英文秘书,回来怎么着也得做个科长处长之类的。”

“行,我试试看。”

他答应试试,其实就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在中|央政|府里,以奉系目前的影响力,只要他开口,谁敢不答应试试?

朱淞筠轻呼一声,高兴地跳起来:“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帮我的。”她抱住张汉卿的胳膊,整个胸都贴在他身前,露出甜蜜的笑容:“你可真帮了我大忙了,我怎么谢你才好呢?”

要是以前,以张汉卿的手段,他一定会顺势贴上去。放着好好的揩油机会不抹,枉为男人呢!可是今天,他突然之间一点兴奋的感觉都没有。他不着痕迹地把她的手往外拨:“要是别人,说不定我会让她以身相许的。可是换作姐姐你,呵呵呵。”

朱淞筠不乐意了:“换作我怎么了?”

张汉卿只能说:“我一定倾尽全力,不计报酬,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朱淞筠被他的玩笑逗乐了:“多大的事,你出马还不是水到渠成。”她没有看到,年轻的少帅的脸上露出的坦然,和他对于往日情怀的告别。

如果是朱淞筠自己的事,如果他知道了,他一定会出手。可是,她为了自己的男人,伸手向他要官,宁愿忍受暧昧,在人格上就已经矮了一等。初恋的感觉已经破灭,取而代之的是玩世不恭的男女态度。原来,人,就是一张纸蒙住了脸,千万别把那张纸揭开,你要揭开了,那幕后就不一定是怎么回事了!

张汉卿决定从此再也不追女人。

不过,在他的心思甫动的刹那,一个声音在门口响起:“哥哥姐姐,你们手拉手干什么?过家家吗?”

两人一齐转头看时,却是人小鬼大的五小姐湄筠,后面跟着一脸尴尬的朱光沐。

原来,经过深思的于夫人还是担心两个年轻人在房间里做出什么事来,毕竟曾经有过那么一节。尽管她对张汉卿的好感随着张汉卿的功成名就而更进一步,但是既然结果已经改变,她有责任终结这个过去。

需要有人在旁边做做“电灯泡”,以防万一。

碍着旁人,两个年轻人无论如何大胆,都不会有任何逾规的举动。四小姐津筠害羞,所以这个光荣的任务就交给五小姐湄筠了。她今年虚岁十四了,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正是骗不了、甩不掉的好年纪。

朱光沐是拦不住她的:劝,劝不住;拉,在这个年代她已经算作半成人,不像张汉卿这么洒脱,他要顾忌影响,他只能苦笑着向张汉卿摊开手。

不过张汉卿并不准备怪他,谁让他碰到了自己的未来老婆呢?这个朱五,正史上可就是朱光沐的夫人哦。难为她现在小小年纪,就能够把身为北大才俊征服,将来结婚后可不知如何是好。

不过不必为此而受到鄙视。男人惧内,也是一件美德,正如视女人如茶杯的辜鸿铭所说:“老婆不怕,还有王法吗?”别说他,就是张汉卿自己,在面对于凤至时也有些不自然,特别是他对别的女人有心思的时候。

好在两人也没有什么亲密的动作,张汉卿也就很光棍地回答说:“小孩子家家,你哪只眼睛看到你姐姐的手拉我了?大人谈天,小孩子一边玩去。”他知道这个时候,承认固然不对,否认也不会有好结果,更不能不让她乱说,因为她会对别人说:“哥哥姐姐拉手,却不让我说。”对这种半大孩子来说,最好的办法是“顾左右而言它”。小女孩最喜欢装大人,而成了精的女人却又拼命装小女孩,这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果然朱湄筠很努力地驳斥说:“什么小孩子,我已经是大人了好不好?”她身材细长,挺起尚在发育中但并不显著的胸,很有底气地地示了示威:“我知道你们是怕我偷听,要不是母亲要我来看着,我才懒得来找你们呢!”

果然还是没长大的孩子,口无遮拦,让人怎么好意思呢?张汉卿便尴尬地笑,朱三小姐也跟着红了脸。朱光沐忍不住吃吃地笑,他和张汉卿在私下里的关系是极好的,少帅在这些事情上倒没有什么架子。看一向威武的少帅难得地吃了瘪,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张汉卿恶狠狠地看着朱光沐,心里想着:“你不要笑,将来属于你的日子还长着咧。”朱光沐看了他不怀好意的笑,又看了看得意的朱湄筠,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第426章 招商引资

此时张作霖离京返奉,孙烈臣总督关内奉系军政,驻节天津。在张汉卿建议下调任郭松龄为关内奉军总参谋长,按照西北人民军模式全权负责关内奉军整编、训练事宜。虽然人民军发展迅速,但是奉军仍为他的根本,两只军队最终是要合并的,就从现在开始缓缓进行吧。

孙烈臣和他亲若一家,先从他的军队开始改造,一是以孙烈臣的影响力,反弹最小,二是自己就在近边,容易获得就近支持。

改编军队已经有成熟的经验了,郭松龄的能力是让人放心的。

也因为有了他,自己有机会脱身,利用少帅的身份,频繁接触北方的工商界人士,介绍东北的财政政策并招商引资。

按后世的经验,对外开放才是强国之路。而中国经过2000余年的封建时期,建立了完善且实力强大的自然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土地为最主要的生产数据、产品自给自足的经济方式使得自然经济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就能够形成完备的体系并独立发展,成为民阀能够依省割据的经济因素。

中国在当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了大批具有浓厚自然经济特色的地主与绅商,他们的发展一般也在一个很小的地域范围内,对全国性的市场没有足够的兴趣,并在势力范围内利用工会、商会抵制外来经济。

辛亥革命时他们担心自己的既有利益受到侵害,害怕民国政|府的土地改革与限制私人资本发展,采用支持当地实力派人物寻求保护。对全国市场统一的淡漠与渴求安定生产环境与一定政治特权的愿望使他们成为当地军阀有力的统治支持者与经济来源之一。

即使有些有远见的民族资本家,也只在本乡、本县、本省开办工厂,兴办实业,很少见到有跨省际的大公司。加之各地军阀纷争,安全因素不但成为商人远行的重要评估,也成为军阀为防止外来渗透而进行控制地封闭自治的一条诱因,如后来阎锡山在山西自造的小火车便是一例。

这样的经济状况,虽然在后来的抗战中有有利的一面----各地受外界封锁影响较小,均可自行作战。也有不利的一面----资本小则很难形成规模,也很难在重大工业方面有突破或形成门类齐全的工业基础,导致十四年抗战,节节抵抗,节节败退。这种情况是张汉卿所不愿见到的。

更重要的是东北新政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在基础经济建设方面百废待兴,投资巨大。虽说这样的基础建设是经济腾飞的必然选择,但是花钱如流水,非东北财政短期所能承受。还有政|府兴建的国有厂矿,更是投资惊人,东北联省自治政|府成立2年来又已发行了近5亿元的国债,尚不能满足急剧膨胀的财政投入需求。

不是还有大量黄金没用吗?只要把黄金在国际市场上这么一兑,钱不就来了吗?主要考虑这笔钱来之“不义”,就像盗了银行的连号钞票一样,必须化整为零,一点一点消耗掉。虽然奉系政|府也是这么干的,毕竟缓不济急。

张汉卿劫来的黄金,运来沈阳后的300吨已经所剩无几了:100吨做为货币发行储备,扩大沈阳兵工厂用去5吨,建设六条铁路预留30吨,举办铁矿、煤矿等实业陆续投资用去70多吨,公路、水利建设用去30多吨,拖拉机厂用去3吨,配套工厂用去5吨。在关内兴建天津汽车厂用去20吨,新建的唐山机床厂用去5吨。这些都变为东北实业银行或交通银行的股份,握在自己手里。剩下的部分,已经作为建设大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预留资金了。

而且即使有巨额黄金在手,但对于发展这么大的一个国家,靠奉系一家支撑起工业化之路却是行不通的。想在短期内形成巨大变化,非得各界齐心协力不可。张汉卿所能做的,就是用巨资引导行业的发展,并担当起稳定金融的擎天柱作用。

所以,当刘尚清来到关内,几位奉系金融高手便在天津发行起价值5亿元的工业债券,预计年息百分之六,由梁士诒、朱启钤、熊希龄、张汉卿等作为认购发起人,声势相当浩大。

梁士诒和朱启钤两位旧交通系首脑,一为精神领袖,一为实力派,都向奉系靠拢,朱启钤还屈尊担任奉系主导下的秦皇岛市长,让人大跌眼镜。加上民国政坛备受尊重的熊希龄也以忧国忧民的姿态加入,这本身就是一种风向。

正如张汉卿在认购前宣传大会上所讲得那样:“就是要募集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力量建成几个有一定竞争力、能给国家工业带来蓬勃生机的企业,走出一条中国人自强不息、迅速发展的道路。我们劲往一块使,心向一个方向,人多力量大,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绝不是一盘散沙,我们也一定会强大!”

奉系所在的联省自治政|府作为担保,承担了此次债券发行的所可能剩下的全部金额。其实此次也只是一次试水,奉系完全有能力全部承担此次认购,它只是要让中国的民间资本、特别是民族资本家看到经营的一个方向。

中国民族资本家的传统强项在于轻工业,而张汉卿迫切需要的却是重工业的突破。一般而言,重工业的先进程度直接带来军事工业的变革。英国自工业革命以来用蒸汽机代替人力引起了划时代的进步,并远涉重洋不远万里打败了二千年来一直雄居世界前列的中华满清帝国;日本明治维新全面西化,用欧洲先进技术倾国发展了大炮巨舰,两次打败世界大国而一跃“脱亚入欧”,成为亚洲公认的强国。按照张汉卿的思路,应该是先重工业后轻工业,这也是后来新中国成立后依照苏联优先建立重工业布局的原因所在。

不过再后来苏联穷兵黩武,虽然军事实力超出了美国成为超级大国,但是人民生活穷困,间接导致了国家的解体。张汉卿自然不会玩到这种程度,但是要想在东北占稳脚跟直至壮大,重工业却是不得不是首选。民间资本的实力或投资眼光,根本不会也不敢触及到这一块,而政|府有需要,却没钱做太多的事情。

其实日本倒是很想参与到东北新政里头,它也曾经积极拉拢东北系的军政要员,以加大日资的参股比例最后拥有决定权。

但是与前世不同,眼看着奉系实力强大,张作霖对日本在家门口的经济投入非常敏感。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财经界要员坚持由东北联省自治政|府下属之企业占有企业控股权,日商可以出资获利,且在投资项目上作了种种限制。以张作霖之声望及影响,奉系政|府对付日系经济渗透可谓滴水不露。

日商秉承政|府旨意,当然不会白白拿钱给东北政|府发展经济。自1907年4月日本政|府在大连建立“南满铁道株式会社”以来,这个会社不仅直接经营南满铁路,还是一个庞大的垄断企业,从事煤炭、木材、钢铁、化工、电力、航运、建筑、邮电、农场及文化教育。属下有大型企业80余家,1919年总投资额达37亿元。会社属下的兴农部农务课首先在南满铁路沿线公主岭、熊岳建农业试验场,又在开原、大屯设立豆圃,在大榆树、铁岭、郑家屯、海龙等地修渠平地,开辟大片水稻种植田。直接获利可行,为他人作嫁衣裳却不是日本人的国民性。

既然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在日本所取得资金较少,向内地北方招商引资势在必行。

一时间,北京、天津十里洋场,张汉卿风度翩翩,大展风姿。他大量接触北方工商界人士,介绍东北政治经济发展的状况,以招商引资。既是交际,免不了要有为国牺牲色相、花前月下之举。因经常留连于戏院舞场,博得与袁克文、溥侗、张伯驹并称“民国四大美男子”的雅号。

张汉卿东北工业建设的主要方向之一是原材料开采,主要是采矿,当时的工业以煤矿为主燃料,所以煤产量可以看出工业化程度。虽然东北有较丰富的矿藏分布,但是到第二年末的1919年,东北煤炭产量才达为2000万吨,仅接近日本明治维新后1913年的水平。

首节上一节229/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