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21节

不过这也是中国之福,皖系干脆利索地落败,倒也没让中华民族元气大伤。

不少人都劝说段祺瑞罢战为上,段也在犹豫,害怕战争责任的追究。因为奉系大有不依不饶之势,吴佩孚也发声说:“除皖系十大祸首徐树铮、曾毓隽、段芝贵等余不计。”特别是徐树铮,当年曾枪杀直系要人陆建章,这笔帐不能不算。因此,吴佩孚表示:“赏十万元取徐项上人头。”

对此,《奉天时报》及时发声,认为“如能减少内耗而少夺将士之命,即于国家于民族为大功一件,当既往不咎。”张作霖也派人和段祺瑞联系,表示只要皖系军队向奉系投降,将确保相关人员的安全,张作霖将努力为之缓颊,这坚定了他停战的意愿。

段祺瑞曾经三落三起,对于自己上台下台之处境倒没有多少担心,反而对其手下大将徐树铮的处境非常挂念。张作霖当即大打包票,表示只要其本人未落入直系手中,他都将尽可能予以转圆。

能够让这位民国新晋枭雄如此礼遇,徐树铮真算是异数。不过他还真不怕自己的安然,知道大势已去及段祺瑞的想法后,怀着对吴佩孚等的愤怒,他即命令已在奉系围困中的边防军就近向奉系投降。既然左右是个输,怎么也不能尽把好处都给了仇人。在他想来,直系根深蒂固,吴佩孚手下的兵都是能打仗的,不扶持一把奉系,将来谁可匹敌之?如何再乘乱东山再起?

到7月18日,靳云鹏向段祺瑞进最后忠告说:“战争已完全失败,边防军战斗力已失,若不从速设法,恐三数日内,京中粮食问题将令全军不战自溃,至兵临城下,为时已晚,追悔莫及矣。”已安顿完毕的段祺瑞当即表示同意,便向徐世昌请求下令停战。

当天,徐世昌颁布停战令,责成各路将领迅饬前方各守防线,停止进攻,听候命令解决。次日,段祺瑞发表通电,自请罢免官职,解除定名义。

皖系四大金刚兵败如山倒:两面派的靳云鹏因为曾给张作霖通风报信,所以他不怕;吴光新、傅良佐都丢下军队离开了;而徐树铮作为吴佩孚点名要处置的角儿,不得不自谋后路。他开始中变换行踪准备逃跑,先是冲进家门,然后又去银行取款,筹措风紧扯乎的路费。接着却冲进了书店,归还之前买书欠老板的书钱。

书店老板惊诧地说:“都到这节骨眼上了,你不快点逃命,还来还钱干什么?”

徐树铮笑说:“现在不还,怕以后没机会了。”

然后他从容前往六国饭店躲避,以谋东山再起。这种心机似海的军阀策士,也成为诚信待人、欠债还钱的模范顾客。他到了日本使领馆后还不忘风骚一把,赋诗一首来恶心吴佩孚,内云:“购我头颅十万金,真能忌我亦知音。”

趁着这股热劲,直奉两系不约而同地大捞好处:西北军、边防军被勒令就地停战,原先的对手,各自派人要求皖军向自己投降;直系主力云集洛阳和保定、奉系主力屯兵秦皇岛和承德,双方前锋都已经分驻南苑北苑兵营。只要一声令下,北京城将成为齑粉。

战后,第一要务是组阁问题。徐世昌想用自己的老朋友周树模组阁,曹锟看中了直系元老王士珍,张作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他的儿女亲家靳云鹏。

陆军总长靳云鹏本来是段祺瑞手下的两大干将之一,另一位就是参战处参谋长徐树铮。但这两位是针尖对麦芒,形同水火。徐树铮是安福系的后台老板,同徐世昌矛盾很大。而靳云鹏不属于安福系,同徐树铮又仇恨甚深。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为此,徐世昌看好靳云鹏。

靳云鹏和张作霖是儿女亲家,和曹锟还是拜把兄弟,又和直系的王占元、吴佩孚都是山东同乡。由于具有这些政治资本,靳云鹏在和诸元老的竞争中,自然占了上风。他认为时机已到,该他出山了,便于7月23日亲到奉天,同张作霖商讨善后问题,取得张作霖的支持。

几天后,张作霖和靳云鹏同到天津,并电邀曹锟来津开会。又过了两天,曹锟马不停蹄地从保定到达天津。此时,各地军阀的代表也到会了。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了让靳云鹏复职组阁。

同一日,总统徐世昌准督办边防事务兼管理将军府事务段祺瑞免职,撤销督办边防事务处,撤消西北边防军名义。作为对张作霖的奖赏,他还颁布命令,撤销之前对张作霖的处分决定,恢复其“东三省巡阅使与蒙疆经略使、兼节制热河、察哈尔、兴安三省都统”的职务,尽管无论其恢复与否,张作霖都是当之无愧的东北王和西北主宰。

“护法运动”的最大障碍段祺瑞下台了,该进行南北和谈让国家统一了吧?孙逸仙、唐绍仪、伍廷芳、唐继尧等人却不合时宜地发表二次宣言,要求“北方应先废止中日军事协议及二十一条,南北双方预计于上海的和议方可继续”。

凭心而论,这是把难题留给北京政|府了。袁世凯在世时,携团结的北洋和远胜于今的实力尚对二十一条心有余悸无可奈何,现在一个分裂的中|央政|府哪来的胆气与日本叫板?何况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让日本人退出吞下去的肉,明知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这种不合时宜的言论,也亏得他们想得出来。

果然,曹锟、张作霖、靳云鹏等在天津会议后,决定解散安福系国会,请靳云鹏组阁。对于南方军政|府的回应是:取消上海和会。

取消和会,意味着新生的民国政|府将继续和以孙逸仙为首的南方政|府处于战争状态。于是,民国政坛的风向由七省联合南方共同反皖的局面演变成直奉联合针对南方,中国大陆仍处于分裂状态。

7月29日,徐世昌明令通缉徐树铮、曾毓隽、段芝贵、丁士源(京汉铁路局长)、朱深、王郅隆(安福俱乐部财务股长)、梁鸿志(参议院秘书长)、姚震、李思浩、姚国桢(交通次长)等“安福十凶”,他是在几位大佬授意下发出的这份总统令的。人肯定是抓不到的,因为诸人均已避匿日本使馆,这只是做做姿态。

因为大佬们的心思已经放在如何在扫尾中占得好处,皖系留下的摊子中,既有内阁的人员组成争夺,又有军队的归属之争。安福系作为一个历史名词,已经被扫进马桶里,这个时候,已经没人来追究它了。

第413章 分赃

这个时候,极需要两派的最大统帅安定局面。所以,在徐世昌的请求下,曹锟、张作霖率领他们的僚属和卫士分作两批由天津到北京来。

对这两位大人物,总统徐世昌不敢怠慢,在东车站铺上黄土,戒备森严,以帝王之礼隆重地迎接他们:从车站到他们的临时馆舍,沿途派兵列队把守,闲杂人等不得靠近,欢迎人员一律发给入站券。以防意外,商店居民均须悬挂国旗以表欢迎。

从中不难看出,徐世昌对这两个大军阀的恐惧。

张作霖是以得胜姿态进入北京城的,在这个时候,他彻底放开心防,也显露出他的枭雄本色,当着一群外国记者的面,他口出狂言,炫耀他现有兵力30万人,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以至于有一个记者惊讶地回复道:“您的兵力比美国全国的兵力还要多出10万!”

这不是虚言。

美国在一战后即迅速裁减陆军兵力,全国缩至20万人。反观奉系,张汉卿的人民军有第1、2、3整编师、第4骑兵师、第26骑兵师、卫队师;奉军有第5、9、10、16、23、27、28、29、30九个师,还有东三省及兴安保安司令部分别有12个旅,共13个陆军师、2个骑兵师、12个步兵旅,约二十七万多人。现在,在接收部分皖军后,又拥有四个保安旅,约计两万多人。两下里合计已经将近三十万人之多,在直、皖、粤各系中都是人数最多的。

可是奉军和美队能比吗?

一战之时,美军一个步兵师辖有75MM的榴|弹炮48门,155MM的重榴|弹炮24门。这时候的奉军,估计上下都没见到过155MM的重炮是什么样子的,就是75MM炮,也只有几个精锐师辖有完整的炮兵团,54门;更多师只有一个炮兵营,新兵师则还没来和及配置。

美军一个师有重机枪260挺,轻机枪768挺,而奉军一个标准师则是108挺,加上骑兵团的8挺,总数只有116挺。考虑到美军一个师的人数为27万人,光每千人拥有的机枪数是奉军的四倍。

美军一个师有36门迫击炮,奉军只人民军体系内优先装备到营一级。看起来数量还不少,每营都装备一个迫击炮连,骑兵团也配备一个,算起来有13个连78门,比美军还多。只是要知道,在美军中,60口径只是班用,稍大一点作战单位,人家至少是83甚至还有120的…还有,目前只有人民军优先配置了,奉军仍未装备…

最为人称道的是美军对于补给能力的重视:同样一个师,它在1918年即有马车1124辆,汽车804辆,摩托车319辆,自行车238辆…一句话,美军是建在轮子上的国家,而奉军,仍然停留在手抬肩扛的层次,好一点的只有马…

还有美军一战中基本士兵在加薪后,一个普通士兵的薪金比德军高7倍,士官高10倍,更离谱的是美军一个士兵的薪金可以抵上1个排甚至半个连的俄军,由此可以看到美国的富强。

而这样的薪金,人家一个师的费用在中国可以至少武装起50个奉军标准师!当然,战斗力不至于有如此之大的差距,可是训练水平、火力、机动能力都确实不能比拟。

所以说无知导致无畏,但有时候无知亦会给自己以勇气。

曹锟、张作霖到京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完成全面接收皖系地盘、分配蛋糕的重任。军阀立国,首要的是军队和地盘,这点两位首领都未免俗。段祺瑞新编的三师五旅参战军的装备与陆军第9、第13师的番号,要决定花落谁家了。

曹锟提出,此次败皖,直系为主力,损失最重,所以所得也需最多。他要求依现有的交战范围由双方各自受降,这个说法不能说不合理。因为皖军主力绝大多数都在对付直军一侧,所以边防军三个师五个旅要有七成归降直军。

但张作霖认为正是奉军临门一脚才决定胜负,也让直系减少了损失,所以坚持双方平分皖军。不过在交谈之前,奉军已经先下一着,以战后保证其部下财产与名誉为交换,使段祺瑞的第9师、边防军第2师及一个混成旅向奉军投诚,也让奉军和平进入其边防军的大本营,完整地拿到中国唯一的一个重炮营(装备155MM榴|弹炮)----这是边防军训练处的骄傲。此外那个装甲汽车连也被痛快地收入奉军手中,这可是奉军亟缺的。

第9师因此被编入奉军序列,由原吉林督军署边防暨保安司令裴其勋任师长。接受改编是自然的,全师上下军官也有了大幅度的更换。原来吉林保安司令部的军队,被打乱分别编为四个保安旅,分驻天津、热河、察哈尔、绥远。

直系军队也没闲着,也得到一个番号,编成直军13师。不过他们就没有奉系这么爽了:几天的大战,他们交火最猛,伤亡也最重,被接收的皖军都是被打惨了的。相比较于奉军的除了一个旅长被俘外伤亡无几的战损,他们觉得所得与承担了击败皖军的重任不符。

张作霖完全没想到战争会如此顺利,凭心而论,奉军出力并不多,所以在要求分割军队上底气不足。不过这一点并不以成为他的怯场之举,反而变成他在政治上讨价还价的本钱。

他决定暂且“搁置争议,共同受降”,先把重要的后皖系时代的政治局面稳定住,这一点得到曹锟的赞同。正准备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他也不想与张作霖翻脸。

于是两人转手讨论内阁的组成。不约而同地,他们都主动“退居二线”,表现出这个时代军阀难得的高风亮节。不过在安排代理人角色上,却又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为国争贤绝不退让。

总统任期还没结束,而且总统按照民国法律是由国会选举出来的,所以暂时不能动。

内阁其实是民国政治的核心,总理这一重要位置自从段祺瑞坐过之后就显得十分拉风。在这个时候,与各方都有重大交情的靳云鹏光芒四射,被一致推举为新总理后,双方的焦点但落在阁员名单上来。

那时的民国中|央政|府高级官员还是很少的,不像后世动辄几十个大部做起事来还照应不周,人家真的是小政|府大社会。通共九个部,照料到国家生活的重大方面。

能够接任各部总长的,都是当时中|央里面有数的几位能人,很多人都是经历了几朝的职业官僚。双方最没有意见的是拟担任外交总长的颜惠庆、拟担任教育总长的范源濂、拟担任司法总长的董康,对于内务、财务、农商、交通、陆军等几部,都有争执。

在这几个位置中,奉系最看中的是农商和财务,其次是交通,而曹锟最看中的则是陆军、海军、内务几个要害部门。

因为入京前,奉系大员作了充分的讨论,大家认为,此时奉系并没有做好全盘接手中|央的准备,贸然下手,现在内忧外患会都转移到奉系身上,看起来光鲜无比,其实得不偿失。

内忧,是皖系蜇伏、南方国民党步步紧逼、直奉两派堪成对手;外患,是英美日都分别加紧了代理人的战争,作为日本“天然”的盟友,张作霖只能勉强保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果入主北洋,除非甘愿作汉奸,否则必须冒着和日本人翻脸的风险。在台下可以发表发表意见作作愤青,但执掌权柄后,很多事便不能做得太激进。

而直系有英美作后盾,对日本人的要求可以有适当的反抗,这是人家的优势所在。这是他们敢于争一争政权主导性的底气所在,所以,管警察的内务部、海军和陆军,都是他们的目标。所以奉系骨干认为,目前还是埋头发展的好。农商和财务,与东北经济颇有互补性,需要一搏。

首节上一节221/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