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214节

要知道现在不比民初,现在的中国人,心智已经完全开化,民族主义势力抬头,这种丢份的事段祺瑞是万万不敢做的,只是让徐世昌总统对外推托政|府内部正在处理,绝对会按军纪处罚云云。

失了面子的日本政|府一边将此一案件提告海牙国际海洋法庭一边施压北洋政|府,在海参崴等待返国的日本兵也转而重新集结,大有向黑省挺进之势。徐世昌政|府压力倍增,他准备舍车保帅,放弃陈世英,遭到萨镇冰的强烈反对。

笑话!军人流血不流泪,北洋诸大佬都是轻海而重陆,作为一生把心血都放在海军的萨镇冰来说,海军就是他的生命,海军将领都是他的未来,他绝不允许这种自砸招牌的事发生。表面上可能交出的只是一名海军军官,但伴随的,是军人的尊严,是海军的尊严,是海军的一蹶不振,是国格!

但是随着日本政|府抗议力度的加大,国民政|府里支持他的声音越来越弱。传闻他已向总统递交辞呈,以不愿经历在任上却无法保住手下的痛苦。

第400章 施恩以义

陈世英也对自己的鲁莽之举痛悔不已,他不是后悔自己所为,而是为自己如此不小心竟惹出这么大的纰漏而后悔----早知道把他们当场枪毙了多好!把人冻毙是痛快了,可是屁股得有人擦啊!

国家会不会道歉是中枢要员们的决定,他管不着,但要把自己交给日本人来审问,他丢不起这个人。死是小事,失国格事大,他可不想被历史上重重地记上一笔,虽然他只是作为受屈辱的当事人被记录的。

所以,他召集舰队几位舰长说:“如果国家要把我交出去,我是宁愿自杀也不同意的!一人做事一人当,之前这个事是我决定的,自我始大家都要烂在肚子里,万一回去受处分,为保护海军的种子,你们都可以推脱是我下令的!”

几位舰长都是一个战壕里多年的战友了,自然同气连枝。“利绥”舰长毛仲才拍拍胸脯说:“这个事我也有份,也是我自愿参加的。我们海军自甲午海战以来就在国人眼里一蹶不振,如果再有任由司令交给日本人审问之事,那又是奇耻大辱。军人死则死耳,这身海军制服可要白白净净的,我已经决定,本舰与司令共存亡!”

“利捷”舰长林培熙、“利川”舰长林天寿都争先表态,一时舰长室里充满着悲愤的气氛。

雅不欲出头的张汉卿忍不住又发声了,一方面是已经发动的“五四运动”成功激起了国人对于日本的憎恨,奉系要想收获舆论的好处必须有对外强烈的表态,一个为国争光的弱势将领的遭遇是极好的素材。

另一方面,奉军未来的扩充,建设海军的迫切性已摆上台面,能顺势获得一位有着丰富水战经验的海军将领对“旱鸭子”出身的奉军是一大助力,且能取得以萨镇冰为首的海军系的好感与支持。此外,一个更重要的理由是,张汉卿尊敬冰心。

这位张汉卿从小就在美文里读过的作者,是萨镇冰最喜爱的小女儿。这位未来爱与美的化身,曾经让张汉卿沉浸在中国文字的优美意境中。现在冰心应该就和萨镇冰在一起生活吧?这位海军总长的痛苦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冰心奶奶的心情呢?

而且,陈季良将军在历史上领导江阴会战,将商船、军舰自沉长江口,成功阻绝日军舰队溯江而上,并保住“中华民国”的国祚。这样的爱国将领,无论出于什么目的,都是中华民族的元气,都值得努力去运作。

所以,不顾一些人的反对,张汉卿还是发声了。他隔空向中|央政|府喊话:“军人违纪还是要按军纪处理,如何处理他则是中国的内政”。并提出建议,可以要求将陈世英从海军革职,转任奉军“东三省水上保安大队”筹备组高级顾问以戴罪立功云云。

为使日方减少呛声,张汉卿还通过其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表示:“目前因‘巴黎和会’之反弹,‘五四运动’让国民反日情绪高涨,请不要在此时火上浇油”。作为调解方,张汉卿可以要求陈世英改名并退出现任海军军伍,以使双方政|府都好下台。

此时远东战场上,苏俄红军一改当初的颓势,他们在打败了在欧洲部分的白俄军之后,又在年底前在伊尔库茨克打败盘踞在西伯利亚的白军首领高尔察克。继后,挥兵东进,在贝加尔湖大败外国干涉军。

美、英、法各国因长期与苏俄处于敌对状态,旷日持久了无胜迹,均萌生退意。

但是苏俄红军不依不舍,一路追随着高尔察克的足迹进入西伯利亚,前锋由特里皮岑带领的游击队组成。庙街事件之所以发生,是因为日军的主力部队完全废了。

他们是被自己打败的。

日本人军队的军纪果真是继承了先驱的优良传统,一如既往的差劲,在侵华时他们的烧杀抢掠其实本来就是他们的习惯罢了。早在干涉苏俄革命时,驻俄的日军官兵就经常性地骚扰平民,四处抢俄国“花姑娘”。

当然这也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一位从俄国前线视察回来的日军高级军官称,因弓虽女干带来的花柳病传播至少使得整整一个师团的日军士兵失去战斗力,而实际情况可能不少于1万人。

而且日军的恶行也招致了当地居民的厌恶,游击队之所以越打越壮大,与当地俄人的仇日情绪脱不了关系。不但当地俄人仇日,甚至有约800名长期居住的旅俄华人自愿报名加入苏俄赤卫队。

陷入人民战争的日本远征军正在要求重新增兵,在此时,日本政|府不愿意中国再起波澜。鉴于中国形势,不得不同意张汉卿的建议。

随后张作霖致电北洋政|府,详细说明这一想法。对这位烫手山芋,北洋政|府却之唯恐不及,张作霖所言,正合其意。

于是日本政|府提出的四个条件中,“中国驻日公使向日本政|府道歉、向死亡的日本官兵家属赔偿一定数额的抚恤金”,这一点中|央政|府做到了。

但是要“由驻庙街的中国海军向日本总司令道歉”的事黄了,要“严加惩处对此事负有责任的中国人”以舰队司令陈世英主动辞职并被从现役海军军官名单中除名得到妥协。

陈世英感于奉系救命之恩,毅然加入奉系,改名陈季良,为奉系海军的成立出谋划策。

危机解除,北洋政|府海军部命令北上舰队由毛仲才代理司令,驻伯力日军也就放任北上舰队进入黑龙江,在海上漂泊了445天的北上舰队终于在哈尔滨港驻地抛锚得以歇息。

所以说并不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是落后加上没骨气才会挨打。弱国无外交,要在慈禧太后当政时,陈世英这条小命也就算完了。

患难见人心,为保住手下绞尽脑汁的萨镇冰被张汉卿能够坚持国格军格的无畏精神所感动,虽然毕生都在强调建立一个集权的中|央,一向对地方军阀从来不假以颜色。但是通过这件事,还是对张汉卿这位军阀之子有了好感。

他也投桃报李,在其后的数次交往中给了奉系不少好处,此为后话。

第401章 海军之始

因为在苏俄欧洲部分苏俄红军已经控制住了局面,美国等干涉军认为大势已去,再呆在远东已经失去干涉的意义。1月14日,美国通知日本,撤退驻西伯利亚美军;中、英、法、意亦同时撤退,计划于4月1日撤完。只有日本已占有庞大的既得利益,表示反对。

它能不反对吗?

对苏俄东部领土的野心,日本早已有之。在19世纪末它就制定了扩张的“大日本国”政策,指出其扩张的领土范围“西方----暹罗、中国沿海、蒙古、满洲、朝鲜、阿穆尔州及海滨省;北方----萨哈林岛、勘察加、白林岛及库特省”。要实现这一国策,日本在俄国领土上必须将萨哈林岛、海滨省占为己有。

对俄国远东地区觎觎的最重要原因是对俄国远东地区经济上的掠夺。依照日本帝国战略的设想:“实现‘大日本国’大陆防卫根据的第一个地点应当首推俄属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煤铁矿、石油泉、鱼产等项。只有占领此种宝藏之地带,固着于东部西伯利亚之地域内,日本方能登上跳板,再由此处跳到世界之极锋,实现大日本国的政策”。

在这种国策的推动下,日本伺机加紧对俄属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侵略。日俄战争就是这一思想的产物。战后日本获得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的大片领土,日本渔民并能够在俄国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营渔业。

但是日本人的北上心思远没有停止。

十月革命的爆发,为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提供了机会。日本以维护远东秩序,防止苏俄革命的蔓延为借口,试图向苏俄远东地区侵入。

日本在军事扩张的同时加紧了经济上的掠夺,日本资本家在政|府的辅助下,趁其对远东地区武装干涉,以贱价货物充满西伯利亚地区。军用列车或红十字会列车,时常满载与日本军队或红十字会的需要毫无关系的日货,从海参崴前来。在一书中记载:“1918年,一次铁路发生损害时,发现二十九辆军用列车中,二十一辆满载非系军需品的各种货物。”可见日本对远东地区经济上的依赖。

俄国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日本的这种一扫光式的掠夺引不能不引起苏俄人民强烈的反抗。继游击队炮轰庙街领事馆后,同年5月27日,当地游击队放火烧毁了庙街城,使日方人员共计384人在大火中烧死,这就是“庙街事件”。以此为理由,日本政|府决定再次增兵,远东形势重新扑朔迷离起来。

这一次日本增兵不同往日。

之前还有一个幌子是作为六国远东干涉军的成员“维持远东的安全”,现在随着其它五队的撤出,这个名份也没有了。不过这难不倒厚脸皮的日本政|府,它在对远东的第二次宣言中解释日军留驻的原因说:“西伯利亚的政局,影响波及满洲、朝鲜,危及日本侨民,所以不便撤兵,必须满洲、朝鲜,脱除危险,日侨生命财产,可得安全,并由俄政|府担保交通自由,方好撤回西伯利亚屯兵。”

对于军队不减反增的理由,日本政|府发表声明说是为了为报复“庙街事件”。作为言出必诺的体现,日本政|府出兵占领俄国库页岛北部,获取了库页岛北部石油、煤炭及森林的开采权作为补偿。

按说新一轮的日苏冲突,和民国政|府没什么事,可是日本人非要把中国掺和进来,因为他们提到要保证满洲的安全。

满洲是中国的领土,要你日本保证什么安全?这不明显在舆论上造成既得之势吗!民国中|央政|府在这件事上还是不含糊的,发表抗议说:“贵国关于西伯利亚撤退之时机,有满洲、朝鲜并称之名词。查朝鲜系与日合邦者,本国不应过问,而满洲系东三省,系吾国行省之一部,岂容有此连续之记载?实属蔑视吾国主权,特此抗议!”

张作霖也借此把手伸进江防舰队,他用东三省保安总司令的名义要求江防舰队配合奉军行使守土之责,以此观察其政治态度。

当是时,中国海军还在中|央统一管辖之下,作为地方政|府的奉系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吃掉这几只看上去虽弱背景却不小的军舰的,因为海军是国家的象征。而且中国海军长期以来主导权在闽系,这支在东北海军的指挥权要想易手,得看海军总长萨镇冰的意思。

此时,吉黑江防筹备处经过年余努力,已经构建起一套行政架子,吉黑江防司令部已经呼之欲出了。作为缔造者的王崇文是当然的司令人选,在搭建参谋班子时,不出意料地沈鸿烈就任了。

在北上舰队进入之前,王崇文就上报海军总部,把茂通公司之商船“江宁”、“同昌”、“江津”号分别改为浅水炮舰“江平”、“江安”、“江通”号,并借中东铁路局巡船6号改为“利济”号。连同北上舰队的一艘海防炮舰、两艘浅水炮舰和一艘武装拖船,构成了吉黑江防舰队的核心。

可是海军的建设不是买几艘军舰就了事的,其岸上设施、通讯、后勤补给、装备维护等处处都需要钱。民国政|府贫穷是一定的,在促成几艘商船改装成浅水炮舰上已经给足了资源,后面的投入,难免要捉襟见肘了。而且随着后来中国政局的演变,皖、直、奉接连入主,原本作为国家主权象征之一的海军也开始在内部分化,自然对吉黑江防舰队这支上得可怜的“舰队”失去了关注。

所以王崇文一开始就面对着张作霖的压力。

他的压力是无形的:张作霖提出以优厚的待遇、不断增大的资金投入以让这支舰队壮大,换取它对他的效忠。在这个问题上,作为舰队司令的王崇文一开始就和作为参谋的沈鸿烈对立。

首节上一节214/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