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187节

不单单拖拉机的制造,为之配套的轮胎、发动机、齿轮、轴承、橡胶等技术也得到相应的提升,这些都为东北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长远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在张汉卿的构思里,实现农村每户人家拥有一台拖拉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奉天土地还算少的,在吉林,特别是在黑龙江,在东南与东北地方,由于人口极度缺乏,每人平均拥有的土地理念上可以达到百亩之多。靠人力来耕种如此广袤的土地是不可想象的,这也是多年来东北农业建设落后的根源之一。原始的畜力人工,让耕种东北土地的生产率与关内大致相同,有再多的土地又有何用?估计这也是满清时期清政|府对于远东土地被沙俄鲸吞蚕食都毫无感觉的原因之一吧。

亲眼看到拖拉机在耕种上的优越性,老百姓们也由衷地喜欢这冒着黑烟、一家伙抵得上十个壮年劳动力的机器,只是它的价格还不是当前普通百姓家庭财力所不能企及,只能望而兴叹了。

第353章 风物长宜放眼量

没有购买就没有销售,没有销售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就没有拖拉机厂的扩大再生产动力,就没有发展。怎么办?

政|府有的中办法!一家买不起?那就把五户或十户农民的财力集中起来添置一台共用。还是买不起?贷款呗!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就是搞这个的,通过五户或十户联保,先把设备拉回家里用。这样,通过大家的集资,让它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

农闲时闲置怎么办?出租啊!在闲暇时间,一些脑筋开阔的人用它做起了运输。便利、可承受的价格,使东北拖拉机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其使用率在全球也是顶尖的,同时也迫使交通情况得到好转----需求导致政|府的作为,花大力气铺设的公路不就是让大家发财的么。

因为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而降低了单位成本;因为增添的必要性和方便性,老百姓们欢天喜地地纷纷抢购,很多地方出现一机难求、排队预约的局面。

市场热情饱满,拖拉机厂的生产红红火火,这种场景,是致力于工业救国的薛广森从来没有想到过的,他觉得自己为国家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对于继续研究不同地形下使用的拖拉机也有了激情。

而如果不是限于当前的资金及设备,奉天拖拉机厂完全可以扩大它的规模,以更好地降低成本和造福更多的老百姓。

当然,为拖拉机的落户立下汗马功劳的两位少帅岳家人也得到了极大的利润:通过主管大规模粮食交易,使黄奉廷敏锐地认识到拖拉机这一能够使可耕地数量有大幅增加机会的机器的远景,也是在他的牵头下才顺畅地成立了奉天第一柴油机厂。黄家的又一次致富,正是由此开始拉开帷幕。

而于翱舟,则是代表东北农业银行的最大出资方。他的利润之大,你懂的。

不怕人有私心,水至清则无鱼。张汉卿不会要求别人有他那种悲天悯人的觉悟,只希望能够跟随他的脚步让国家发展得再快一点,适当地取得好处也是必要的。有好处不给自己人,傻吗?自己要坐稳地位指点江山,没有强大的力量是不行的。

不要强求那种天下为公的理想,后世的政治书和事实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轨迹。无论现阶段国家怎样发展,总会出现一个或几个利益集团控制国家的命脉----在后世的美国,有所谓的权贵资本主义和庞大的中产阶级;在后世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中国,同样有一小批人主导着国家、社会和舆论的话语权。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而且现在可以做到子承父职,像自己的前身那位就是血泊里继了奉系大统而被时人认为理所当然。但是这个局面会改变的,随着皿煮化的政治制度越来越深入人心,那种万年老大、世袭总统是注定不符合时代的,后世执政|党不是废除了干部终身制吗?连国家最高|领导人都只有两届任期!

没有人甘心自己退出,至少张汉卿不是这样的人。理念需要人贯彻,理想需要人传承,这些都需要有影响力,而且是长久的。在资本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就是掌握资本,这就有话语权、有影响力、有自己的声音。

何况现在生逢乱世,连自己的命都运都不由自己支配。奉系只露出雏形,自己在奉系也只是算作有所作为,没有自己的力量,那些宏图大业,只能是纸上谈兵。

所以对于自己的绝对支持力量,他深恨不能够再强大一点。只要自己的初心不改,总有机会在未来做出修正,或者创造出一个相对公平的世界的。

且放长远。

所以,对于财富开始有向两位岳家集中的倾向,他是抱着乐见其成的心态的。无论是农业银行还是黄献廷私下成立的东北粮油公司,自己都是有股份的。钱在自己人手里,总比在别人手里用着要方便些吧?而且这些钱,目前走的都是正道。

集中了全东北粮食的东北自治政|府,将粮食大量卖到关内:京津、上海、济南,赚回不少银子。靠这些方法,东北新政有了财政支持,建设领域开始拓宽到重要的且需要长期才能见效的交通和教育方面来。

铁路交通方面,成立安奉(丹东----奉天)、平齐(四平----齐齐哈尔)铁路股份有限公司,打通奉天南北以及绕开北满铁路另建吉林连接黑龙江的通道,以加快对辽北势力真空的控制。由于都是政|府财政支持及政|府控制下的东北银行出资兴建,并不对外借款,所以日本人所谓的优先借款权无效了。

水运方面,以松花江流域为中心建立内河水运系统,并组织专家规划该流域的水利设施。这个区域将兴建若干个水库,以有效地灌溉农田及减旱排涝。为此,东三省水利委员会经过长达一年的调研,完成了《松花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报告》和《松花江水力发电计划概要》这两份极有份量的开发指南。

海运方面,开始举东北之力开发葫芦岛并在此建设船坞、货运码头和船舶修理厂。未来将进行适合于内河及浅海的船舶建造,为中国造船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之所以放弃建设更重要的营口港,是因为离日本控制的关东州太近,而且日本有让当时中国望而生畏的海军,张汉卿自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建立可与日本相媲美的海上力量,与其花费精力钱财便宜日本人,还不如在苏俄境内----历史上苏联政时期并未对东北提出进一步要求,相对雄心勃勃要灭亡的日本来说要安全得多----虽然在本质上与日本是一丘之狢----从正史上苏联在挤出东北前大肆掠夺可见一般。

财政方面,统一税制,分鸦片税(非常时期,鸦片仍然保留,这可是财政收入大户)、烟草税、农业税、牲畜税、营业税、关税、户口税。以工业为地方政|府投资为由,收入全归东三省。地方土地因由政|府借款“赎买”,以政|府需“还”利息为名,将税收收入的大部分划归地方,国税仅占所收税项的9。当然,就是这一部分算起来微薄的税收,竟支撑了中|央政|府运作了很长时间----其它很多地方的税收状况极差,当地入不敷出,又拿什么交给中|央?

第354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东北渐渐有钱了,张汉卿开始提出一项看起来雄心勃勃的计划:教育。

他的计划是建立一个较完整的教育体制:东三省均由政|府导入五年制义务教育,每个乡镇至少需普及一所小学校。同时因经济能力所限,缩短大、中普通学校的学时年限,广泛设立职业技能学校,培养相关职业技能人员;重点筹备建设东北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余座大专院校,并扩大东北师范大学的规模。为了说明人才培训的持续性与困难,张汉卿还提出了一个口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成为二十世纪教育史上的名言。

对已经见惯了他层出不穷的新鲜主意的奉天人而言,这无非是少帅又一次出人意料之举而已。但对手握重兵的奉系高层、特别是军队高层而言,还是像卷起了一阵旋风。

因为如果教育经费投入多了,在军队上的力度便不免相形见绌。很多统兵将领都认为不如趁此良机多养一些军队,这样便可以自由地发出自己的声音。毕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见效慢,远不如拿这些资金买|枪买炮来得有意义得多。

不能怪他们的眼光差,而是被思想局限了,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所谓“知识的力量”,不相信不知所云的数理化能够转化成他们所亟需的枪和炮、甚至比枪炮都厉害得多。他们信奉的是有军队就有了一切。

张景惠就对张作霖说:“对少帅这个想法,我是不赞成的。大帅搞教育,不能说不对,只是现在的时候不对。我们的好多军队连像样的大炮都没有,这叫他们怎么再打仗!我的看法是,大学要搞就搞些,毕竟军械这一块用得着。但是什么义务教育就算了吧?哪有上学不要钱的道理!”

可是张汉卿却坚定地说不。

在前世历史课本中知道:从现在起到二十年代末,是中国最应该发展的大好机会。这个时期整个世界普遍厌战,国际和平氛围极有利于中国。少武装一个师的兵力对奉系的强弱并不造成重大影响,投资在教育上却能给东北的大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后劲。而且通过他的努力,现在的奉系已经比正史上强大的多。

历史进入近代以来,没有一个现代工业强国不是靠教育发家的。欧洲的文艺革命使彼国人民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一隅之隔的日本,因为普及义务教育而跃升为亚洲第一流的国家。

以现在中国的国情,让老百姓拿有限的钱来让子女上学,本来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读书,在古代一直都是士绅的专利,有限的寒门出贵人是不能够让全体国民的素质整体提升的。

张汉卿是深信知识改变命运,也认可后世太宗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要想以科技兴国,没有一大批接受过基础教育底子的国民,是很难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占有一席之地的。后世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制造大国,一代又一代受过良好教育(至少是高中生)的贡献必不可少,他们支撑起中国梦的天空。

穿越后的张汉卿大胆在卫队旅(师)中起用学生军并培植大量学生军官,使军队风气大改。不同于其它军队的“当兵吃皇粮”的诱、骗、强征,卫队师和第一师的学生军官都是为了强大中国的理想而主动加入的,这种动机决定了他们在军队的吃苦程度、带兵理想和忠诚度,这些都在缓慢但坚实地转化为战斗力。在经过剿匪的实战检验后,他们交出了完美的答卷,连张作霖都为之吃惊。

而张汉卿所招募的那些“文化”人,其作用一点不亚于军队所带给他的。王永江、刘尚清、莫德惠、王树翰、吴家象、张惠霖、朱光沐、韩淑秀…都是张汉卿钦点或者是亲自挖掘的;杨文凯、于翱舟、薛广森…都是他立足东北以抗衡关内局势的栋梁。

所以当张汉卿和他谈及为给东北发展储备大量人才而需要兴建大学与技术院校时,父子俩一呵而成。其实要论知识的作用,大老粗张作霖比张汉卿的认识并不逞多让,反而更加激进。

两年前,张作霖仅是奉天城内小小的第二十七师师长,便专门上书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指出奉天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整顿的措施,建议对学校加强管理。当是时,中|央对军队的控制是极到位的,他虽说握有重兵,但无论如何与教育是扯不上边的。

综合几个谋士的意见,张作霖在条陈中首先指出,奉天办学存在两大弊端:一在糜费过多,得不偿失;二是教授不得其人,仅是坐拥虚名,缺少实际才干。另外,他还提到,办学偏重于高等小学,忽视初等小学,使师范毕业者不愿到初小就教。初小既缺乏良师,而毕业者亦无从升学。

张作霖的条陈引起教育部、国务院乃至大总统的高度重视,肯定该条陈所指皆为症结所在,大总统命国务院将该条陈转交教育部查照。

对于第一条,教育部回复“已于本年二月十九日通令各省斟酌地方财力,体察人民生活状况,竭力撙节,以杜虚糜”。对于第二条,教育部批道:“现在小学之必待整顿,亦诚刻不容缓。整顿之法,当从力节糜费,严定教员、管理员资格入手。庶使不能胜任之教员、管理员得以大加淘汰,于教育前途乃有澄清之望。”1915年4月9日,教育部训令各省民政长遵照办理。教育界闻之欢欣鼓舞,却不知此训令源自于一个远在东北、并素有“土匪”之名的赳赳武夫所倡导。

关外的教育普及程度同等要差于关内,这是时代造成的。想想满清入关前还处于冥顽不化的状态,其酋长皇太极等人的兵法只是从《三国演义》中汲取知识,此后二百年基本上是荒着的,而关内则有上下五千年的辉煌。

直到开始移民,东北的教育程度也是远逊于关内的,这是因为,能移过来的,基本上都是穷得活不下去的人“闯关东”,真正的诗书达礼之家,不至于活到这一地步。先天基础不足,让关外的教育之路更显坎坷。

越如此,老张越坚定了把钱入在刀刃上的决心。他幼年只读了3个月的书,就辍学了,因为他得回家拾柴,帮母亲做饭打杂。他粗通文墨,难免会写错字、说错话。然而,有时候,这些差错,在闹笑话的同时,却往往会成为一段流芳千古的佳话。

据说,以前大帅府的传达室门前,有一块“传达室”的木牌,他进进去去的时候,往往只看卫兵的军容风纪,不大注意其它地方。有一天不知怎么的,被他忽然看到这块标牌了,皱起了眉头,心里很不爽。下车后,他语重心长地对副官说:“就算咱胜利了,东北统一了,也不能骄傲呀,你看我大帅府门上,只挂了‘治国护民’的牌匾,也没有挂我张作霖三个字嘛。”接着,他转过身,再把前面的传达室一指,继续说道:“你再看看我们的弟兄,一个小小的传达室,都要挂上他傅连宝的大名,成何体统?”副官定睛一看,差点笑出声来,原来,首长把传达室看成了傅连宝,当成了人名!

闹了笑话,张作霖倒不以为忤。不过他想道若是战场上官兵们搞出这些名堂来,传达军令错误,可就是胜负攸关的大事了。所以在张学良等人的教育问题上,一向给予重点对待,不旦让张学良学习时髦的英文,招聘了许多家庭教师培养他多方面的才能,还安排了奉天大儒金息侯做他的专职老师。

进入民国,私塾式的旧式教育已经被新式学堂所取代,可是奉天缺少能够教书育人的老师。怎么办?于是1917年1月,张作霖以个人名义致电教育部,请设高等师范学校,以培养教师。但教育部回电以“于国立学校计划有关”为由,没有批准。当时的国力有限,国家在各省设立多所国立师范学校,奉天根本不在名单内。

但张作霖没有气馁,继之于3月直接给教育总长发去咨文,进一步强调在奉天省设立高等师范学校的必要性。由于张作霖的积极争取,教育部才初步同意将计划之内的最后一所国立高等师范学校设在奉天。

这是那个年代东北唯一的师范大学堂,即后来的辽宁师范大学,这是史实。

张作霖出任省长后,不忘初心,上任伊始,即在一份教育条陈上批示:“学务为造就人才之所,振兴国家之基,关系最重。而奉天又处特别地位,若不从整顿教育入手,更无以希望。”看到省长如此重视教育,已停会两年多的奉天省议会马上重新开会,专门研究奉天的教育问题。

首节上一节187/54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