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母看着女儿紧闭的房门,叹息一声,蹒跚地走开。
张汉卿于是大胆地继续他未竞的事业,这一阵酣畅淋漓,兴味盎然。这戴宪植不知心里怎么想的,家里好好的一个尤|物不去开荒,却专门去别人家的床上尽义务,真是暴殄天物。他既然如此不解风情,那唯有自己做做好事了。
想到这个女人被家里养到十岁,正是如花似玉的季节,却被自己摘了桃子,心中的愉悦更胜感觉。
花样多端、羞耻之情难以描述,好在是闺中,不足为外人道也。
云歇雨住,张汉卿心满意足,黄如清反过身来抱住他,呢声说:“少帅,我爹爹的事请你多费心了。”张汉卿也不是吃干抹净便不认账之人,拍胸脯打包票说:“知道了,总之会如你愿。”
黄献廷的事虽然做得不地道,念在奉天也有许多人在做这事,法不责众之下让这几个倒霉鬼出来杀鸡儆猴而已,换个人杀杀也行的。自己已经查抄了他的商业财产,也给了她女儿“严惩”了。黄家女儿这么水灵灵的,先死了丈夫,再要死个爹,就太不尽人情了,就算平了吧----到底是吃人的嘴软,吃净了黄如清,嘴角总要流点油的。
已经被吃干抹净了,再给他温存一会也没什么的。所以激情过后的张汉卿再做些小动作,黄如清都任其折腾。都鸡叫三更了,张汉卿还不想爬起来。最后是黄如清害怕天亮之后被人撞见,几番催促才让他离开温柔乡。
拉开门,蹑手蹑脚走进客厅,两人忽然惊呆了。
大厅里,黄母端坐在主位,闭目养神中。四下里黑漆漆的,连个灯都不点,是要吓死人么!
黄如清刚刚消去的红潮瞬间又涨向耳际,什么都不用讲了,母亲肯定是在刚才对自己的叫声有了怀疑了!她有种被捉奸当场的耻辱感,虽然是她的母亲。
张汉卿倒没什么,竟出奇地镇静,完全没有睡了人家女儿的负疚感。也是,已经做了,说什么也晚了,看后来补救罢!
两个偷腥人出来,黄母并没有醒,张汉卿却不相信她能睡着,再说这寒冬腊月的,有床不睡偏要睡客厅,有病不是?除非她是装睡。不是有句话说的:“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就像你永远也感动不了一个不爱你的人。”既然你不愿见我,自己又何必硬要凑上前去搭讪?再说说什么好呢?不如不见。
他转头看了看黄如清,正好黄如清也向他看过来。目光对处,黄如清涨红了脸。他的眼神充满玩谑,看你如何收场?
听着张汉卿沉闷的脚步声渐渐出了客厅,黄母忽然睁开眼,她的眼睛炯炯有神。母女相对,有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轻轻地问了句:“他答应了?”
黄如清不知道她问得是什么意思,但应该就是自己所做的事的这个意思,她机械地点点头。
黄母突然痛哭起来,黄如清急忙上前劝说,想到其中苦处,她也忍不住俯在她怀里哭了:“是女儿不好,做了这种有辱门风的事!”
黄母抚摸着她的头流泪说:“不怪你,是我们连累了清儿。”在这种情况下,出了这种事,让一个弱女人除了出让自己的这付身子,还能有什么法子?
外面的张汉卿也投桃报李,在黄如清“舍生取义”的感染下,黄府门前的驻军不知什么时候悄然消失了,这也算是张汉卿给她的“回礼”之一吧。不过肉搏后的黄府一片宁静,也没几个人知道这一变故。
第221章 垄断
一夜无话。
次日的奉天城多了几许妩媚,街上秩序也好得出奇。经过一夜的暴风雨,随着几位巨头的纷纷落马,金融风暴被打压住,经济生活重又步入正轨。现在,是接收胜利果实的时候了。
张作霖、张汉卿父子的抄家卫队捷报频传,大有斩获。所得不但填平了张作霖私藏小金库的损失,还使父子俩的经济收入一跃变成奉天显贵水平。要知道这一仗几乎将半个实业银行和整个奉天首富黄献廷的名下金店、商铺、钱庄收为己有,收入何止倍增!不过他们也不干净,张汉卿拿得是理所当然。
不过老小张赚得盆满钵满却不能不有所顾及,毕竟用公器入私房,大家都看在眼里。然而小张有主意,他私下里对老张说:“父亲是否认为有必要把钱袋子攥在我们自己手里?学良现在有个构想,我们用这笔钱成立一个我们自己的银行,一者可以控制奉天的经济,让外人无法插足;二来我们用钱也方便,不用关键时刻被外人束缚住手脚,还能让外人说不出我们的不是。”
这个话很吸引老张。由于财政吃紧,张作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考虑如何搞到钱来扩充军备。他也从日本人手里贷过几次款,但几乎都要同时给日本人点好处,这让他心里很是不甘。如果张汉卿真能解决这个问题,那是再好不过的了。他现在对这个长子的心态又不一样,张汉卿总能说到他的心坎上还能让他舒坦,且他的主意层出不穷但又灵验无比。不用说,这喝过洋墨水的就是不一样----到现在,老张还认为张汉卿的成就出自于他重金聘请的名宿与外籍教师。
不过张汉卿也确实让他放心:在北京就显示出少年英雄的气概,既能挖人又能拿钱,还让他在一代枭雄老袁手里大赚一笔且全身而退;能够放下身段与军营一拨大老粗打成一片,并且从中杀出一片天控制了卫队旅,虽然这其中有自己的一份功劳,但如果不是本身有几把刷子,他一个十六岁的少年怎么着也镇不住万把人的部队----那可是军队,讲究资历与能耐的!卫队旅的种种表现让自己也钦佩不已,这新式军队在剿匪中的表现让人刮目相看。关键是,长子在上次经历的暗杀这重要时刻和他血浓于水的父子亲情让他颇为放心。
在政治上,他鼓捣出什么土改、什么军屯,虽然成效不知,但这架式与思路还是对的。至少,他的长子的心全扑在军政上,而不是像很多败家子把大把时间花在败家上,这就够了。在这次的金融危机中也有出彩表现,好像政治经济军事无所不能,让老张甚至产生怀疑,这小子是不是他张作霖的种,怎么这么会折腾?还好他风流这一块与自己相像。自然,张汉卿昨晚荒唐一幕有人传到他耳里,毕竟,少帅带的人是大帅府的卫队,不是少帅卫队。
虽然自己是奉天的督军兼省长,老张也没有那个觉悟要把到手的肥肉送出去,虽然手心手背都是肉。现在的奉天还不完全是自己的,如果到了那一步,老张的思路或许会有些豁达吧?
怎么把这笔人所共知的收入合法地、潜移默化地、让人无法置疑地变成自己的,他期待张汉卿的意见:“嗯,你说说看。”
张汉卿开始抖露私货了:“父亲还记得前段时间您曾向‘奉天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注入一笔资金?这个合作社现在由凤至的哥哥翱舟担任总经理,吸储已经达到五百万了。”
那可是一笔不菲的资金了,张作霖想。
可是张汉卿说出的话还是让他大吃一惊,不由得更加审视他这个长子的智商了:“银行业向来是至少十倍的杠杆,二百万的股本才吸收到五百万的储蓄,太少了!”
虽然不明白杠杆是什么意思,老张还是大致猜着了,这小子,跟老子调书袋呢。你老爹我虽然大字识不了几个,但是只要跟钱扯上关系的事,老子精着呢。
“为什么呢?因为奉天的金融秩序不好。大小银行多如牛毛,导致竞争激烈。而且最重要的是,银行的决策权不在父亲手里。像奉天实业银行是官商合股,官本只有不到三成,但官本是中|央掌控,不过这还是好的;像兴业银行、农业银行完全与父亲脱节,它们虽然设在奉天,父亲用钱还得向日本人借。学良的意思是,我们趁着奉天大洗牌的时机,建设属于我们自己的金融系统!”
张作霖来了兴趣:“如何做?”
张汉卿说:“父亲把这次没收的物品变换成现金,整合后入股一家银行,然后限制其它银行的准入,让这家银行一家独大。如果把奉天的闲钱集中在一起,父亲知道这是多大的一笔吗!?”
张作霖怎么不知?只要不发生挤兑事件,理论上银行可以无休止地发行货币,那样自己用钱可真的方便多了。只是,这件事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稍有不慎,会引起多方反弹。毕竟土改影响到的只是一个县的当地地主,银行业是要牵扯到方方面面的。
张汉卿已经存了这个主意好长时间了,现在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他对张作霖说:“当然我们不会硬来,先期也只是用某家银行借壳上市,但是可以借这次挤兑颁布几个条例:收回所有银行在奉天的铸币权和货币发行权,它们的功能只能是吸储放贷;限制中小银行的发展,要让奉天只形成几家有影响力的大银行以增强竞争力;父亲支持的银行才能拥有‘一二大洋兑换券’的发行权;我们计划中的金融厅要尽快成立并介入此次银行业的重组,并且要牢牢控制银行的准备金率。”
前面两条,是限制;后面一条,是垄断;最后一条,是监管。不能不说,张汉卿的主意很毒辣,完全卡住了银行业的命脉,而且合情合理,通篇都是为了稳定奉天的经济秩序,让别人说不出话来。
第222章 洗牌
张作霖欣然允诺,张汉卿的话说到他心里去了。真能做到了这点,他不但掌握着奉天的军政大权,还将在经济上有强硬的本钱,将是名正言顺的“奉天王”。他点头说:“这个主意甚好。我们这次就把那个‘奉天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捧大;至于金融厅厅长的人选,就让海泉兼任好了。”
海泉,就是刘尚清,由于这次金融危机中他与张作霖同舟共济,他在张作霖的心中印象出奇地好,老张想让他兼职银行业监管自是应有之义。至于把钱都注入“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那是因为这是于凤至娘家的产业。反正是支持一家,肉烂在自家小锅里总比大锅里要香,而且于凤至这儿媳行事很周正,自己很是喜欢,给她娘家点好处也是给她长脸,算是公公的一点心意嘛。
可是张汉卿不这么想,他连忙制止说:“不妥。‘奉天农民资金信用合作社’新成立,又是凤至娘家的产业,贸然就给它这么大的重任会让别人不服,反而弱化了父亲这次金融改革的意义。我的意思还是扶持另一家的为好,但要给信用社一个正名的机会,让它作为奉天几家大型银行之一即可。另外金融厅的厅长人选,刘伯伯虽然是可用之人,但球员和裁判不能为同一人。我建议父亲的监印官张惠霖担任较好,这个人刚正不阿,又对父亲忠心耿耿,本身又从事的是监管的工作,做起来轻车熟路。”
刘尚清是东三省官银号总办,也就是类似于中|央银行的角色。中|央银行本来就对各商业银行有天然的控制权,再让他兼职金融厅的工作,从现代审计角度来说,确实不妥。张惠霖字志良,是张作霖的贴身秘书兼督军署监印官,可以说是老张的心腹中的心腹。张汉卿用他,主要还是他与奉天金融界向来是两条平行线,在这个时候出任此职,也是对金融秩序一种良好的促进。
至于不让“奉天农民资金信用使用社”出头,不是张汉卿不想,实际上还是因为今后的奉天土改中还有许多用得着它的地方,他的私心是作为自己的后备力量呢。如果它变成张作霖的经济班底,自己用起来便不会那么舒坦不是?他的一席“大公无私”的话,倒让老张颔首称是。儿子为老子着想,如此上道,怎么着也得在奉天金融改革的大潮中给点甜头吧?
这时候,北京政|府要求收回纸币,给持币人“一个交待”。因而,奉天兴业银行不得不于1916年10月31日“停业整顿”。
张作霖乘着这个好时机,主动应战,他宣布金融厅成立,并委任张惠霖为厅长,奉天的大小银号都将由这个金融厅监管与定期审计。
同时宣布整理财政,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将奉天兴业银行和东三省银行并入东三省官银号,这样做的好处是多方面的。原本这三家银行均属奉省官商合营,且各自独|立,显然不利于银行信用的构建,在业务上也经常撞车。而从财政统一的角度来讲,三行亦有合并的必要。就现代银行体系而言,亦要求有一个且只能有一个“中|央银行”来发行货币,主导货币信用。就此而言,三行合并从理论上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
这个时候,对于奉天兴业银行和东三省银行来说,在经营方面也恰恰遇到了一些麻烦。先说奉天兴业银行,曾发行四厘债券1000万元,每年光是利息就需要付出40万元;东三省银行原定发行大洋券750万元,但发至470万元时,就开始贬值,持券人纷纷要求兑现,若继续发行,极有可能出现挤兑风潮,后果不堪设想。这也说明,这两家银行较东三省官银号来说,其信用略逊一畴,若合而为一,即可增加其信用度,每年又可节省经费40万元。
那么,三行又是如何合并的呢?首先,由官银号发行汇兑券2000万元,将奉天兴业银行发行的1000万债券和东三省银行发行的750万大洋券尽数收回;同时将奉天兴业银行和东三省银行的财产归于官银号。三家银行中的商股由官府收购后,合并后的东三省官银号变为纯官股的东北的“中|央银行”。
经过充分酝酿,这年12月30日,东三省官银号开始发行“一二汇兑券”,即每元兑换12角小洋票的大洋票,用以回收小洋票。并于同日张作霖下令废除“奉小洋票”本位,改为“奉大洋票”本位。“奉大洋票”与全国通用的银元货币单位统一,与日本正金钞1元相等,从而防止了钱商从兑换差价中牟利。而在此前,张作霖还从朝鲜银行奉天办事处借款300万金票,作为准备金。这样,总算把1916年的东北金融风暴缓和下来了。
反正是信用货币,又处于垄断地位,所以新的“奉大洋券”一跃成为奉天唯一的货币。以后,东三省的货币发行由官银号行使,并与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协商发行额度。
当时一元的购买力是非常大的,普通人家一年的收入也不过是十几个大洋而已。原本奉天小洋券就有一角、二角、五角的“大钱”,然而仍需要有更小的辅币流通,发行小钱势在必行。
由于民国时期钱币混乱,除国家级别的银行外,各省还有省级的银行,但主要发行大额的货币,而小面值的以铜币为主。但市场上铜币较沉,且数量有限,大面额不是都用得起的,市民交易十分不便,专门发行以铜元为单位的小面值货币颇有必要。这个时期,很多省也都有专门发行铜元的铜元局。就在后世,人民币不是也有一分、二分、五分的小币吗,异曲同工而已。
张汉卿与刘尚清等财经委员会决意成立奉天铜元局,挂在东三省官银号之下,专门发行面额为一分的铜元以及铜元卷。在奉天,铜元票是和大洋及大洋券直接挂钩的,100枚铜元券兑换大洋或大洋券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