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291节

  霍尔瓦特的应对中规中矩,应该说是最不易出纰漏的应对。但是他忽略了一点,彼得堡革命完全改变了俄国的政治,不仅在彼得堡出现了一个权力真空期,远东的旧秩序现在也濒临解体,难以像从前那样发挥出作用了。

  士兵委员会领导的护路军士兵根本不理会军官和俄国总领事的劝说,反而威胁要把那些不肯把权力交给士兵委员会的官员的名字记录下来,等到远东工兵苏维埃成立之后,再和他们一一算账。士兵们的威胁,在这样一个无所适从的时期确实有效,许多人很快就拒绝再去劝说占了管理局大楼的士兵们了。

  这一局面让霍尔瓦特顿时失去了自行解决护路军士兵叛乱的信心,更为糟糕的是中东铁路沿线的一些俄国驻军也跟着哈尔滨的护路军一样闹起了事来。不仅仅在中国境内,俄国境内的赤塔和海参崴都出现了要求一切权力归工兵苏维埃的示威游行。

  而到了晚上八九点的时候,库尔恰也夫副领事又给霍尔瓦特带来了一个坏消息。原哈尔滨总领事特拉乌绍利特在1月13日被解除了职务,在新的总领事没有上任之前,库尔恰也夫副领事主管着哈尔滨总领事馆的日常工作。

  这位虽然在哈尔滨已经待了6年,但是在能力上却不能和特拉乌绍利特相比。因此在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被护路军士兵冲击之后,其并没有立刻展开外交上的协调工作。这也就导致了,英美驻哈尔滨领事首先达成了一致,于晚间向库尔恰也夫副领事进行了发难。

  英美的发难借口就是:远东通往欧俄地区的中东铁路是当前俄国接受外援物资的重要通道,现在俄国却自己堵上了这条通道,这显然是有违协约国利益的。如果没有物资从远东输送过去,俄国还能在东线坚持下去吗?

  因此,英美领事向库尔恰也夫副领事建议,中东铁路管理局如果不能平息叛乱的话,那么不如先把中东铁路的管理权力交出来,由协约国共同管理。

  英美领事的举动显然不仅仅是为了保障中东铁路的畅通,他们更想要借助这个机会,名正言顺的插手中东铁路事务,从而加强对于东亚和亚洲内陆地区的影响力。

  在别无选择之后,霍尔瓦特终于还是听从了谢尔盖的建议,于第二天上午9时45分,向革命委员会正式提出了,请求对方出兵维持中东铁路的运营秩序。

  得到了霍尔瓦特的请求之后,革命委员会立刻做出了响应。吴川随即召见了远东布尔什维克驻哈尔滨的代表列昂尼德克拉辛,首先向其指责道:“护路军士兵委员会的举动无疑是在践踏我国的主权,即便中俄无产阶级在对抗沙皇的反动统治上是一致的,你们的行为也越过了界限。”

  克拉辛只能先辩解道:“护路军士兵委员会的行动并没有预先获得远东布尔什维克党组织的批准,这是一次自发的行动…”

  吴川打断了他的辩解,面色不渝的说道:“但是,这依然改变不了,这是一次由布尔什维克领导的行动不是吗?请您正面的回答我,领导这次行动的留金上尉难道不是一名布尔什维克吗?”

  克拉辛终究不是斯维尔德洛夫,他对于吴川了解的并不够深入,因此也难以和代表着中国同志的吴川进行坚定的斗争。面对自己这方所出现的纰漏,他只能向吴川道歉道:“留金上尉确实是,但是他的行为并没有主观上的恶意,他只是出于迫切的打倒代表着沙皇专制的中东铁路管理局,而不是想要冒犯另一国家的主权…”

  吴川冷冷的回应道:“无意识做出的事情才更让人担心。俄国远东布尔什维克对于列宁同志理论的学习未免太过浅薄了,平日里的日常行为和帝国主义者到底有什么区别?他们这样的行动,完全就是在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和爱国主义,也是对于中国无产阶级的背叛。”

  克拉辛的脸色顿时有些变了,他不得不再次解释道:“这只是个别人的冲动行为,并不是远东布尔什维克的意思,我们绝没有背叛中国无产阶级的想法。本次事件,我会给革命委员会一个交代。但是现在是否能够先把铁路管理局的问题解决了?革命委员会总不至于站在帝国主义一边镇压俄国的革命力量吧?”

第811章

  吴川沉默了半天之后,终于开口说道:“我们当然不会帮助帝国主义镇压俄国的革命力量。但是,革命委员会也无法接受,某些人接着革命的名义侵犯我国的主权。所以,我今日找你过来,就是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当前铁路管理局大楼所发生的闹剧。”

  克拉辛心上悬着的石头终于安全的落了下来,昨天听到护路军士兵冲击铁路管理局大楼的消息后,他就知道和中国方面的冲突是不可避免了。

  彼得堡爆发革命之后,全俄各处的旧权力机关正如热开水泼上的白雪那样,在收到了来自彼得堡的一两封电报就瞬间化去了。几乎没有什么人留恋旧王朝的统治的,比如萨拉托夫这座外省城市,在3月1日(俄历)收到并刊发了彼得格勒电报通讯社关于革命的官方电讯稿后,仅仅过了半个小时,全城就完全改变了面貌,旧政权对于这座城市已经不存在了。

  又比如西伯利亚的重镇伊尔库茨克,3月1日知道了国家杜马临时委员会的存在,之后又听说了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的成立。3月2日开始,这座城市便到处举行了会议,选举代表进入社会组织委员会进行自治了。

  哪怕是最为偏远的西伯利亚小城新尼古拉耶夫斯克,在3月2日中午收到了彼得格勒的起义消息后,当天晚上市杜马就已经决定要领导新尼古拉耶夫斯克的革命了。而当地的警察局长在被询问是否支持革命时,当场就单膝跪下并交出了自己的军刀,表示自己将顺从新政权并为它服务。

  俄国各地民众抛弃罗曼诺夫王朝之迅速,甚至还要超过中国人对于满清王朝的抛弃速度。但是,这一切只能证明旧政权已经支撑不下去了,并不代表俄国民众已经完全信服了新政权,否则彼得格勒就不会出现工兵苏维埃和临时政府并立的局面。

  中东铁路上的工人苏维埃和远东军队中的士兵委员会,在这种革命爆发的热潮中想要夺取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控制权,建立起中东铁路上的工兵苏维埃,可以说是形势使然,也是群众试图摧毁一切和旧政权相关事物的本能表现。

  只不过这些俄国工人和士兵并没有意识到,中东铁路实际上并不属于俄国领土上的政府机构。他们的行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反而是给革命委员会创造出了一个干涉的借口。

  在远东布尔什维克的其他领导人物离去之后,克拉辛就成为了布尔什维克组织在远东的首席代表,他一边要约束远东布尔什维克的行动,一边还要负责同共和党之间的交涉,可以说身上负担的责任相当的重。而在哈尔滨待了这些年,克拉辛对于共和党所掌握的力量还是存在着一个相当直观的感受的。

  就好像革命委员会和日本开战的时候,俄国远东军区始终保持了沉默没有任何作为,便是远东军区的将军们很清楚,革命委员会在北满的力量足够压制住俄国远东军区的军队。

  而到了1916年底,革命委员会的实力更是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欧洲大战爆发的这两年,给了革命委员会一个加速发展的难得机遇。

  假如说中国革命爆发之前,东北的中国人能够制造的不过是一些家具、酿酒和榨油的简易机械的话,那么到了1916年底,中国人不仅能够制造钢铁、大炮、机枪、飞机、汽车这些机器,还能够制造挖媒机、造纸机、粉碎机等工业机器了。

  虽然中国人在工厂中使用了大量的外国工程师和外国技工,但是随着革命委员会对于教育事业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投入,到了1917年革命委员会对于青年工人的扫盲运动,已经使得30岁以下的青年工人识字率提高到了65%左右。

  而今年,革命委员会治下的小学入学人数第一次突破了100万人,东北三省的适龄儿童入学率超过了92%,这也就意味着革命委员会的人才培养进入了快车道。五年之后,革命委员会完全可以依靠自己培养出来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来接替工厂中的外国人。

  克拉辛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奇迹,比德国上个世纪的工业化更加的让人惊叹不已。但是这个奇迹基本上是无法复制的,老实说如果不是革命委员会赶上了欧洲大战的机遇期,1914年年底革命委员会在财政上就该破产了。

  但是革命委员会赶上了欧洲大战就是赶上江浙浙湖浙了,这就没什么道理好讲了。因此,1915-1916年两年的欧洲大战机遇期,不仅让革命委员会避免了财政破产,更是借助这场大战所创造出来的庞大市场,把自己的熟练工人和工业体系锻炼出来了。

  可以说,哪怕现在欧洲大战停止了,革命委员会手中这个基本成型的工业体系也可以自行运转起来,满足国内的基本需要了。之后,大不了就是提高关税以保护国内的市场而已,就像德国和美国在工业化初期所干的那样。

  日俄战争已经证明了一件事,哪怕是日本这样一个半工业化国家,也不是远离欧洲本土的俄国军队能够战胜的。而现在的革命委员会在重化工工业的发展程度,已经隐隐超过了当前的日本,可俄国在经过了近三年的大战后,实力大约还不及日俄战争之前的俄国了。

  在这个时候,俄国的革命力量要是和革命委员会发生了冲突,那么遭到重大挫折的必然是俄国的革命力量,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不符合俄国革命的利益的。

  因此在收到了护路军士兵委员会冲击中东铁路管理局大楼的消息后,克拉辛就在第一时间召开了布尔什维克远东局的委员会会议,要求各方不得出声支持护路军士兵委员会的行动,并要求大家安抚住各俄国工人组织,避免他们去支援士兵的行动,从而和革命委员会的军队发生冲突。

  会议结束之后,他就直接跑来求见吴川,试图尽快和共和党达成解决事件的一致立场,避免事态继续恶化下去。只不过一开始吴川拒绝见他,直到第二天才召见了他。

  这种拒绝见面让克拉辛感到了意外,这是过去重来没有出现过的,也让克拉辛意识到吴川对于俄军士兵委员会的行动确实感到了不满。

  不过今天的见面中,吴川的态度虽然相当生硬,总算还是给了他一个和平解决问题的选项,对于克拉辛来说,这就是不幸中的万幸,至少这证明了共和党并不打算完全和布尔什维克撕破脸。

  吴川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克拉辛的心理变化,接着就开门见山的说了下去:“革命委员会已经决定,解除中国境内中东路沿线的一切外国武装。

  不管是护路军还是沙皇保卫军,很快都会被要求撤离中国。因此我希望布尔什维克远东局下令,让留金上尉撤离中东铁路管理局,并交出武器。”

  “我可以亲自去劝说留金上尉。”克拉辛点头答应了一声,但他随即又说道:“不过,这些武器是否可以在离开中国境内后归还我们,远东局需要用它们武装自己。”

  吴川注视着克拉辛的双眼数秒后,终于点了点头说道:“当然,我们反对你们在中国境内侵犯我国的主权,但并没有放弃支持布尔什维克获得俄国革命的领导权。列宁同志不是于昨天顺利抵达彼得堡了么?我也很期待列宁同志能够把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向社会主义革命。

  不过,以护路军士兵委员会的表现,恐怕这些士兵还不足以承担起社会主义革命的重担。我已经下令,将总参谋部及军政大学中的俄国学员抽调了出来,前往扎赉诺尔训练营等待,凡是信仰布尔什维的士兵都将会被送往该训练营,然后你们再从工人中抽调一批积极分子。

  我们将会帮助你们建立起一支完整的布尔什维克师,在适当的时候他们将会从远东向欧洲进攻,从而呼应布尔什维克在欧洲的武装斗争。

  至于那些不可靠的军人,让他们出境后就去夺取赤塔的工兵苏维埃的控制权,只有在斗争中才能看清楚,他们究竟是真的革命者还是投机革命者。”

  克拉辛很快就反应了过来,对方口中所说的不可靠的军人,应当是那些试图煽动士兵武力夺取中东铁路管理局的激进派。到了这个时候他倒是不好拒绝吴川了,留金上尉虽然在士兵中颇具声望,但确实不是布尔什维克远东局的核心成员,让他去赤塔争夺工兵苏维埃的权力,倒也不是什么坏事。

  在克拉辛的出面下,占据了中东铁路管理局将近28个小时的护路军士兵们,终于在4月17日下午撤离了大楼。革命委员会随即宣布接管中东铁路沿线的安全,解除了中东铁路护路军和俄国铁路警察的武装,任命了梁廷樾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常务副局长,中东铁路警备区被纳入哈尔滨警备区管制下。

  只不过让俄国人及英、法、美各国领事大吃一惊的是,革命委员会并不仅仅接管了中国境内的中东路,革命军第一野战师于4月18日从绥芬河跨过了关口,强行进入了滨海边疆区,并迅速占领了格罗捷阔沃-双城子一海参崴一线。

  驻守在海参崴的滨海省督军费卢古手中大约还有三四千军队,但是和俄国的其他地区一样,这正是一个旧秩序被消灭,新秩序正在建立的混乱期。他手中的军队同样分为了两派,士兵委员会和军官委员会相互对立,几乎没有对抗顺着铁路进攻的中国军队的意志。

  而且,滨海省那些被流放的政治犯,现在正积极的组建海参崴的自治机构,试图从费卢古手中夺权。不仅仅在海参崴,阿穆尔沿岸总督府所在伯力也是如此,那些在沙俄时代被打压的政治犯人,正把革命当成了自己翻身的机会,对于过去代表沙皇的总督和各远东衙门,都处于被打倒的对象。

  因此在谢尔盖的劝说下,在海参崴郊外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失败抵抗后,费卢古督军就明智的向革命军交出了海参崴和滨海省的权力。4月21日,穆棱河、大乌苏尔卡河同乌苏里江交汇的三江口以南地区,都落入了革命军之手。

第812章

  4月16日列宁等人乘坐的火车抵达了彼得格勒的芬兰车站,莫洛托夫、斯维尔德洛夫等布尔什维克都去车站迎接了他。

  虽然费了一番周折才回到国内,但是在路上已经了解了二月革命爆发之后国内政局变化状况的列宁,几乎刚下火车不久,就把前来迎接自己的布尔什维克党中央俄罗斯局的成员们批评了个遍,除了没有到场的斯大林同志外,其他人都受到了列宁同志的批评。

  以莫洛托夫为首的俄罗斯局成员们虽然没有出声反驳列宁的批评,但是其中不少人并不认同列宁对自己的批评,即在革命爆发后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等社会主义右翼政党的合作是错误的。

  4月17日,列宁在塔夫利达宫召开的布尔什维克会议上,发表了名为《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的报告,又名四月提纲。报告中指出了当前革命工作中的两个重点:一是俄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基本完成,现在革命应当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过渡了;二是布尔什维克不能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全部政权应当归属于苏维埃。

  列宁的发言给党内同志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参与布尔什维克会议的大多数代表,在列宁没有回来之前都是试图和孟什维克、社会革命党保持统一战线的立场的。哪怕是没有到车站去迎接列宁的斯大林也是这个看法。

  而列宁返回还不到2天,就在布尔什维克会议上提出了和众人相反的意见,这显然是迫令人不快的。不过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们倒是很喜欢这个口号,几乎四月提纲一公布,就传播到了彼得格勒的各个工厂中,激发了大批工人对于列宁的好感。

  只是列宁的四月提纲虽然在普通党员和工人阶级中赢得了大量的支持,但是在党的中央委员中和社会主义者之中却遭到了极大的反对。特别是一些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认为列宁简直就是俄国恢复稳定秩序的最大麻烦。

  在这些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看来,二月革命最大的意义就是让沙皇退位,但是俄国的无产阶级还不足以领导社会主义的革命,而农民阶级又不够可靠,因此能够领导革命的只有俄国的资产阶级。

  而本次革命的目标就是建立起一个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政府,所以现在俄国需要的不是深化革命,而是恢复社会秩序,推动临时政府建立起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在这样的局势下,列宁提出要把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显然是不理智的。

  当然,在列宁看来, 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试图同资产阶级自由派联合,建立起一个西方式的民主政府,才是真正的不理智行为。

  在17日晚的党中央会议上,列宁再次重申了自己提出四月提纲的理由,“…革命不能停下,一旦停下,群众就会无所适从,从而渐渐褪去对于革命的热情。从当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我们只要为革命群众指明方向就够了,他们现在所拥有的革命热情,足以让他们跟上我们的脚步。

  但是,一旦革命失去了目标,那么革命群众就会因为革命在原地踏步而渐渐对革命失去信心,他们很快就会从充满热情的街头革命群众恢复为过去冷漠的旁观者。到了那个时候,我们想要发动起他们参加革命,所需要花费的精力无疑是现在的百倍、千倍。

  更何况,一个真正的民主政府是不可能同时并立两个政权的。临时政府和苏维埃并立的局面,就已经证明了临时政府很难解决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因此要么一切权力归于临时政府,要么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不可能出现两者并存的局面。

  照我看来,还是一切权力归于苏维埃较好,至少孟什维克们还承认,苏维埃是代表人民呼声的机关,而临时政府则未必。

  此外,苏维埃于3月14日颁发了告世界人民书,呼吁欧洲各国的民众联合起来,立即实现和平。3月24日,苏维埃又通过一项声明,要求临时政府放弃一切战争的企图,并拒绝割地和赔款。

  但是临时政府的外交部长米留可夫是怎么江浙浙湖浙回答苏维埃的呢?他在3月27日发布声明:防御不是战争的唯一目标,而是主要目标,将不会出现争夺国外领土的激烈的战争。

  米留可夫的声明看似赞成了苏维埃的意见,但事实上这一声明对扩大俄国疆域没有做直接的说明,也回避了有关割地和赔款的内容。

  此外,米留可夫还公开承认了英国、法国、比利时是俄国的同盟,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协约国还在同德国人作战,那么临时政府就能以保卫盟友的方式继续这场战争。

  所以临时政府根本结束不了战争,或者说他们压根就不想结束战争,只看他们不肯退出协约国的同盟就可明了。而人民发动革命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战争,因此假如我们现在不旗帜鲜明的和临时政府决裂,那么当临时政府宣布继续战争的时候,我们就等于是背叛了人民…”

  列宁的预言在第二天就获得了验证,米留可夫于4月18日向各盟国通告了苏维埃在3月27日所宣布的告公民书,但是他在宣言中做了补充:毋庸置疑,在维护我们的祖国的权利时,临时政府将完全遵守与我们的盟国订立的相关义务…

  米留可夫还特别向各盟国提到,俄国又足够的信心赢得战争的胜利。米留可夫对各同盟国发出的通告,无疑是对现在领导苏维埃的孟什维克的背叛。

  临时政府在战争问题上和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发生冲突的消息在工人区和兵营传开后,工人和士兵自觉的行动了起来,发起了4月20-21日的街头大游行。芬兰团一度以战斗队形包围了临时政府的官邸-玛丽亚宫,街头的游行队伍不仅打出了,打倒米留可夫和古契科夫的标语,甚至还有直接要求打倒临时政府的。

  孟什维克虽然不支持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军队的游行暴动,但也不打算去谴责它。不过从4月22-23日,孟什维克通过工人报和新生活报号召恢复社会公共秩序,并和布尔什维克一起走上街头劝说游行队伍解散,算是终止了这场为期两天的游行暴动。

  4月22日,在巨大的压力下,米留可夫向各同盟国修正了临时政府的外交政策,算是结束了这场令临时政府倒台的危机。

  不过这一事件也让俄国国内各阶层看到了临时政府的虚弱,呼吁改组临时政府,让孟什维克代表社会主义党派进入政府,建立联合政府的呼声顿时就高了起来。

  也就在这个时候,革命委员会出兵接管中东铁路和强行进入滨海边疆区的消息传到了彼得格勒。只是这个时候,刚遭到重创的临时政府已经不敢轻举妄动,而彼得格勒工兵苏维埃这边虽然对中国人的行为大为不满,但却也无意越过临时政府发表什么声明。

  当然,布尔什维克在苏维埃执行委员会上不愿意就远东事件作出表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就如列宁所言,当前俄国的首要问题在于结束欧洲战争,不结束这场战争,俄国就没有力量去做其他事情。

  远东事件原本就是沙俄政府对于中国人的不断压迫造成的,难道我们还要站在旧沙俄的立场上,要求中国人放弃对于江东六十四屯和海兰泡惨案的追究吗?那样的话,我们的革命又如何去获得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持?

  于此同时,法国在西线发起的尼维尔攻势,从4月16日开始发起进攻,仅仅五天之后法军就损失了13万人,依旧未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事后法国人才知道,德军之所以后退并不是打不下去了,而是德国人在后方重新修建了一条坚固的新防线,是从去年夏天开始修建的。

  开战之前,尼维尔向法军承诺,德国人已经摇摇欲坠,法军最多不过损失一万人,就可获得胜利。现在他的承诺破产了,而法军也终于到达了崩溃的临界点。各种不服从的事件开始在前线此起彼伏,最为严重的时候,出现了一整个法国师丢掉武器,在阵地上喝酒喝到醉的丑闻。

  前线法军的行动让法国统帅部感到焦头烂额,为了防止前线法军爆发革命,法军统帅部于4月29日解除了尼维尔的职务,并将这位总参谋长送去了北非,以平息法军将士的怨恨。而新上任的贝当将军对前线法军进行了安抚,并承诺不会强迫他们继续进攻。

  于是这场声势浩大的春季进攻,只进行了3周多就草草停了下来。这场攻势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法国伤亡了18.7万人,英军伤亡了16万人,连俄罗斯驻法远征军都伤亡了5183人。

  除了英国人还有着海外殖民地大量部队可以补充外,法国人已经无力进攻下去了。而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又让英国损失了大量商船,4月份英国人就损失了将近52.6万吨的商船。如果再加上去年秋季欧洲粮食的普遍欠收,英国的物资匮乏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考虑到1917年英国每月的造船能力为10.2万吨商船,也就意味着光靠英国自己的造船能力是无法满足战争中损失掉的商船吨位的。东亚的日本和中国,再次回到了英国人的视线中。

第813章

  4月30日,英国公使朱尔典和美国公使芮恩施共同向革命委员会的驻京代表正式提出了一个建议,由英、美作为调停人,调停中俄之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芮恩施在私下对王葆真则如此说道:“虽然我不是很理解威尔逊总统当前的外交立场,但是美国政府今次对于中俄之间的一系列纠纷的立场是确定的。

  我们依然是革命委员会最为真挚的朋友,但是美国政府无法接受俄国在当前退出战争,因为这将会令美国承担起更多的战争责任。对于本就对美国加入这场战争而分裂的美国民众来说,将会导致更多的反对参战的民众出现,这对威尔逊总统所领导的政府是不利的。

  此外,俄国的革命导致一个民主政府的上台,对于美国民众来说也是一个极好的参战理由,参加这场战争就是在对抗专制帝国捍卫民主政府,因此我们也不希望因为革命委员会的关系导致当前的俄国临时政府垮台。

  所以,我们希望革命委员会能够稍稍做出些让步,让俄国临时政府能够存在下去,并为这场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葆真不敢怠慢,立刻把芮恩施代表美国政府的表态传回了哈尔滨。5月1日,他收到了哈尔滨的来电,随即便向英、美公使馆回复,革命委员会愿意就中俄之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谈判。

  5月2日上午,在英国公使馆内的一间客厅中,代表革命委员会的王葆真、张寿真和获得了俄国临时政府授权的俄国公使库达涅夫,在英、法、美公使的见证下,进行了第一次会晤。

  作为1916年上任的驻华公使,库达涅夫对于国内发生的这场革命其实是没底的。现任的外交部长米留可夫是立宪民主党领袖,一名资产阶级自由主义者,但是他畏惧革命,在临时政府成立后提出了保留俄国的君主制度,试图用立宪君主制来保证新政权的稳定和合法性。

  但是彼得堡刚刚爆发的四月危机,已经让米留可夫的政治生命宣告终结,这位担任临时政府外交部长不足2月的立宪民主党人将不得不辞去现在的职务。而导致米留可夫下台的原因,就是这位新外交部长试图“将战争进行到胜利”的主张。

  库达涅夫觉得这个结果实在是太荒谬了,临时政府如果不能获得英美的政治和经济支持,即便退出了这场战争也是维持不了多久的。但是为了获得英美的支持,临时政府就必须将战争坚持下去直到获得胜利。但是这样一来,革命的俄国人民又不愿意接受,临时政府现在就要垮台。

  现在的临时政府就像是走在悬崖之间的一根钢丝上,向左向右都将会摔下深渊。因此库达涅夫根本指望不上临时政府能够给他什么助力,只能全然听命于英、法公使对于自己的指示了。

首节上一节291/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