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222节

  只是在完成了军制改革之后,德国的军事顾问也发现,过去那些接受德国军官操练、组建的落后国家的军队一般都会靠拢德国,但是在这里则出现了偏差。革命军的上层军官虽然对德国抱有好感,但是中、下层的军官却认为德国应该放弃对华殖民利益,才是两国缔结友好关系的开始。

  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对于革命委员会也正处于一种矛盾的心态之中,革命军的迅速成长对于德国来说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但是革命军丝毫不受德国控制,反而倾向于民族独立的心态,又对德国在华利益构成了重大挑战。

  如果不是考虑到欧洲战争将临的局面,革命委员会武力的壮大更加不利于协约国,德国陆军总参谋部大约早就中断对于革命委员会的军事帮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不遗余力的把参谋制度、总体动员、铁路调配管理等经验传授给革命委员会。

  就如霍夫曼少校所言:“我们正在喂养一只真正的老虎,幸好首先要考虑如何对付这只老虎的是俄国人。”对于中国了解不多或是对于满清时代的中国了解的太多的德军参谋并没有把霍夫曼少校的评价放在心上,他们始终都认为世界的中心就在德国,因此远东发生的变化并不能改变世界,真正能够改变世界的是德国当前所要面临的这场大战。

  不过对于军事委员会来说,对于吴川所给出的命题作文,各个分管委员很快就讨论出了一个结果。首先就是对于人员的动员,以当前革命委员会所拥有的兵力是无法应对预备挑起战争的日本陆军的,更何况一旦战局对革命委员会不利,俄国很有可能会和日本联手先解决了革命委员会这个麻烦,然后全力去应对欧洲的战争。

  如何动员地方人员参军,军事委员会已经有了一个预案,但现在的问题是动员的规模需要进行严谨的讨论。按照军事委员会所拟定的动员计划,一旦开始实施动员,那么相应的军工生产能力也要进行扩大,后勤保障及运输能力也必须紧紧跟上,否则这种动员就是无效的。

  朱和中向吴川如此说道:“动员规模在10万人以下,则对于今年的生产任务影响最多不会超过30%;但是一旦突破了10万人的规模,则东三省必须完全转入战时供应体制才能跟的上军队的物资消耗。不过那样的话,今年的经济将会相当难看了。”

  对于朱和中委婉的劝说,吴川自然是理解的。所谓经济难看,其实就是意味着外资有可能撤退,那么整个东北就有可能被迫进入长期战争状态。因为只有战时体制才能限制外资流出,也才能让东三省的民众获得大量的工作。当然,这样的话一战的红利他是不要想了,和美国之间的关系也可能因为革命委员会截留资本的问题交恶。

  他思考良久之后说道:“虽然我也认同,只要有可能就不把战争全面扩大,但是就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决定权并不在我们手中。所以我们只能按照日本方面的动员情况来分阶段提高动员程度。

  首先,在8月10日之前我们要先动员起12个步兵团,通过从老野战师中抽调一部分兵力和这些新步兵团相结合,建立起4-5个新步兵师。

  第二批动员的18个步兵团,则可放缓到9月底之前。如果战场的形势对我有利,且日本不再继续动员国内的兵力,那么我们可以暂时停止动员。

  现在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30个步兵团的装备,军事装备部门有无能力满足?或是花多少时间才能满足配齐?”

  负责军队装备工作的周正郁马上回道:“前年和去年我们一共生产了11万9千支各类枪械,不过这批枪械全部用来替换和装备了各只部队,并支援了朝鲜及南洋一部分。

  从前年开始,军事委员会对于各兵工厂的投入资金累计超过了4000万元,新购入各类机器2.2万台,加上之前各兵工厂的存量,现在总计有机器3.5万台。由于7.62毫米口径的子弹较易生产,所以新增加的机器主要以生产俄式莫辛纳甘步枪为主。

  到了上个月,莫辛纳甘步枪的月生产能力已经达到了7400支,同期毛瑟98步枪的生产能力是4100支,不过良品率才达到89%。所以到目前为止,军需仓库的步枪存货还不到3万支,按照每个步兵团1500支步枪估算,只能满足20个步兵团的需求。

  不过如果把动员完成时间放到9月底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能够生产出足够的武器交给部队。另外就是,按照全面战争期间每月消耗3000万子弹的预算,我们扩大后的生产能力是每月2700万发子弹,每月尚缺额300万发。不过我们从德国订购的三套子弹生产线已经到位,一套生产线月产450万发,只要试生产成功,即可补上子弹生产的缺口。

  重机枪已经完成了流水线生产改革,现在每月能够生产90挺,如果能够解决钢材的问题,产量还能进一步加大。冲锋枪每月生产能力2000支,为了确保子弹供应,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增加冲锋枪的产能。

  至于火炮的生产能力,75毫米口径一下大炮,月产44门;105榴弹炮大致是一个月2门,100毫米加农炮是一个月1门。小口径炮弹可以月产1.2万发,75MM和75口径以上炮弹月产3.3万发。水压机加热挤压技术已经完全试验成功,一套水压机抵得上过去125台金属切削机床的工作量。

  从去年开始我们陆续从智利进口了30多万吨硝石,每月能够制成280吨无烟火药。除了向德国转移的硝石和火药外,我们尚有硝石库存22万吨,无烟火药3800吨…”

  就这样一个个部门对于自己负责的配套工作做了汇报之后,吴川才点了点头说道:“从各部门的工作汇总来看,至少开战前动员起30个步兵团的工作还是没有问题的。不过炮弹的生产能力还是偏弱了些,我希望装备部能够尽快把炮弹的生产能力提高上去,特别是航空使用的炸弹要尽快加大订单生产,北朝鲜地区多山,我们要考虑重装备难以移动的状况。

  另外就是,和交通委员会联系一下,尽快完成延吉到图们江、梅江口到通化到鸭绿江的公路。在铁路没有修建完成之前,公路运输已经是我们的唯一选择了。我们必须要尽快往延吉、通化、凤城等地调配军需物资,一方面可以及时补充朝鲜人民军的军需,另一方面也要做好为加入朝鲜战争的物资准备。

  还有就是总参谋部也要尽快拿出一个作战计划来,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点:1、朝鲜战场的反击和围歼日军一部的方案;2、安东、大连、营口受到日军进攻的防御作战方案;3、俄罗斯加入战争时的北满地区防御作战方案;4、日军对于胶东半岛进攻时,我山东军区的防御作战方案。最后一条可以要求熟悉山东状况的山东军区拿出方案,交由军事委员会进行审核…”

  7月17日,吴川接见了朝鲜人民党派出的特使,对于日军蛮横无理的进攻北朝鲜人民自治区表示了愤慨,并向朝鲜特使表示:“…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这种暴行,中国人民决不能袖手旁观。”

第618章

  虽然吴川向朝鲜人民党特使表明了支持他们反抗日本侵略者的立场,但是他也向朝鲜人民党特使说明了当前革命委员会无法立刻支援朝鲜人民党的原因,因为革命委员会还需要一点时间动员军队和调运物资,且中朝边界地区的连绵阴雨天气,也阻碍了革命军的调动。

  朝鲜人民党特使表示接受革命委员会给出的解释,但也强调了朝鲜人民军的力量不足,难以和全副武装的日军进行单独作战。如果没有革命委员会的直接出兵支持,那么人民党也只能选择撤过鸭绿江、图们江以保持人民的力量。

  吴川不得不向其保证,在8月中旬革命委员会至少会给朝鲜同志送去一部分武器弹药,9月初必然会派出武装力量跨过鸭绿江、图们江。人民军至少要保证北朝鲜自治区核心江界在9月底之前不陷落。

  而在日本这一边,日本政界精英们都把精力放在了欧洲形势的发展上。听说了萨拉热窝事件之后,日置益就对着外务省的同僚说,“怕他战不成,战则大妙”。而政坛元老井上馨则致函大隈首相说,“这次欧洲大乱,对日本国运之发展,乃大正时代之天佑,日本国必须立即举国一致,享受此上天之佑…”“日本应和英法俄实现诚实的联合,以此为基础,怀柔中国的统一者…”。

  但是就在这些日本政治精英们兴高采烈,想着该怎么趁着欧洲大乱捞上一笔的时候,寺内正毅在朝鲜突然发动军队讨伐北朝鲜暴民的消息传回了东京,这顿时给了众人脑后来了一棍。

  赶回东京的井上馨联合松方正义向山县有朋提出质疑,要求其立刻让朝鲜驻屯军停下行动,在当前欧洲局势还没有明朗化之前,日本的陆海军都应当听从于内阁的指示,不能擅自行动。

  对于两位元老的逼迫,山县有朋则镇定自若的回道:“朝鲜驻屯军不过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难道说朝鲜暴民杀死了陆军的一名大尉,我们也要让朝鲜驻屯军置之不理吗?这样的话,陆军还有什么脸面在朝鲜待下去?”

  井上馨则不以为然的说道:“不是让陆军置之不理,而是不能让陆军把事态扩大化,难道你以为我不知道寺内是怎么想的吗?他不就是想要趁着这个机会和支那人在打一场,好夺回满洲的权益,洗刷陆军在明治44年丢掉的面子么。

  但现在这个时机不对,要是任由陆军把国家卷入战争,我们就会错失了欧洲大乱带来的天佑。和支那人什么时候开战都行,但是欧洲大乱的机会,错过了这一次也许就不可能再遇上了。为了国家,陆军难道不应该有所忍耐吗?”

  松方正义也点了点头说道:“井上侯说的不错,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欧洲大乱的机会发展日本的经济,那么日本身上担负的债务迟早会压垮整个国家的。更何况,我们和支那革命委员会之间的交易年年都在增长,去年已经超过了历史上我国同东三省交易的最高额。在这个时候和支那革命委员会开战,将会再一次把双方之间的贸易往来推向困境。山县公,三思啊。”

  山县有朋重重的放下了手里的茶盏,小半盏茶水顿时飞溅了出来,把榻榻米洇湿了一片,不过三人都没有注意这一点。只见山县忿忿不平的说道:“你们一口一个经济、经济的,可曾想过皇军的尊严和皇国的名誉?

  皇国之所以能够为英国所认可,最终缔结日英同盟,还不是依赖于日清、日俄两次大战打出来的赫赫军威。如果日本在东亚无法压制住支那,日英同盟还有存在之基础吗?

  在日清战争之前清国难道不富有吗?但是一朝失败便成为了列强可欺之国。我国土地不及清国,人口不及清国,资源也不及清国,一旦没有了武力威吓住白人列强,东亚还有我国的立足之地吗?

  陆军之所以要趁着这个时机发难,正是要趁着欧洲列强无暇他顾,一举解决掉支那革命委员会和什么朝鲜国民会议这两个麻烦。上一次我们之所以失败,乃是因为有德、俄两国在背后支持支那人,而美国人又态度暧昧,英、法两国又不肯全力支持我,这才使得陆军遭此挫折。

  但是今日欧洲大乱,德国眼下自顾不暇,英、法、俄三国尚需要我国为其稳定东亚之秩序,美国人在东亚力量不足以干涉我国行事,此时陆军不奋然出击洗刷耻辱,更待何时?”

  山县的坚定姿态,顿时让狭小的茶室内安静了下来,三人对坐沉默了好一会,松方正义方才有些动摇的说道:“山县公说的也不无道理,井上侯…”

  井上馨审时度势,便知道今日是难以说服山县了。若是明治天皇在的时候,他还能借助天皇的权威压制住对方,但是今日的山县却已经不是他能够牵制的了,更别提松方软弱,西园寺滑头,大山岩又是山县的死党,且对大岛逼迫退役一事耿耿于怀,他也是孤掌难鸣啊。

  只是即便如此,他还是匆匆打断了松方的话语,对着山县问道:“那么陆军打算用多久结束这场战争?1个月?2个月?还是3个月?我想你也应该清楚,欧洲大乱一起,一切军需用品都会暴涨,陆军总不能拖着皇国的财政下黄泉去吧?”

  山县有朋的气势顿时一窒,过了好半天才伸出两个,到了井上面前的时候又变成了三个手指竖起说道:“3个月已经足够了。我们先同俄国沟通,和他们重新签订满洲的势力划分,这样我军跨过朝鲜边境的时候,俄军自然会趁机消灭掉北满的支那革命委员会,然后专心去对付欧洲的敌人。”

  井上馨深深的看了一眼山县后说道:“我相信你的话,就给寺内三个月的时间。要是三个月内寺内没有取得什么战果,那么还请你出面约束陆军结束战争吧。皇国的前途就掌握在你的手上,我希望你莫要自误,免得日后难以在地下面见先皇。”

  只是陆军在朝鲜的行动还是在内阁会议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海军大臣八代六郎表示反对朝鲜驻屯军的这种擅自行动,因为海军正想趁着欧洲大乱的局面对德国在山东的租借地和胶济铁路下手。

  八代大臣向大隈首相据理力争道:“只要欧洲大战一起,我们就可以通过日英同盟条款向德国宣战,从而名正言顺的夺取德国在东洋的根据地。以支那之实力,必不敢插手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战争,则我可劝北京政府局外中立。那么即便支那革命委员会再有所不满,也难以独立与我对敌,只能选择服从北京政府的声明。

  但是,陆军从朝鲜发起的进攻,将使得这场战争变成我国同支那的单独交战,英国在华有着重大利益,必然是要置身事外,以防止支那和协约国敌对。如果英国盟友拒绝我国加入到协约国一方,试问陆军要如何担负起这个责任?”

  陆相冈市之助认为八代海相是杞人忧天,且对于支那革命委员会的胆量过于高估了。他这样对海相批评道:“欧洲大乱将起,德国已经无力支持支那革命委员会了。而支那革命委员会在取得了南满之后又违背了自己的承诺,并没有给俄国人更多的好处,根据我们的情报,彼得堡不少官员对于支那革命委员会也颇为不满,认为支那革命委员会已经成为了帝国远东边区的一个麻烦。

  没有了德国和俄国在背后支持,陆军在南满又会遇到什么麻烦?再说了,胶东半岛三面临海,而支那革命委员会连艘军舰的没有,又被北京政府分隔为山东、关外两部分,他们就是对于帝国有什么不满,难道海军还怕他们游泳爬上军舰来和你们肉搏吗?

  如果海军真的这么害怕,那么我们倒是不介意派出一队士兵上船保护海军的军舰。”

  冈市之助的言论对于内阁的决策毫无帮助,不过是把本次内阁会议变成了陆海军大臣之间的无聊谩骂,以至于大隈首相在没有得出结论之前,就不得不提前结束了会议,避免陆相和海相在会议室内直接上演决斗。

  八代离开了内阁所在的官邸之后,便带着海军省的军务局长秋山真之去拜访了担任军事参议官的斋藤实。前任海军军令部总长伊集院五郎、现任海军总长岛村速雄,此时也正在拜访这位海军大将,谈的正是欧洲大战对于东亚局势的影响。

  听完了八代转述的,陆相在内阁会议上的言论,斋藤端着茶盏发了好半天呆,才一饮而尽,放下了茶盏说道:“那就让陆军去干吧,山县和寺内联手的话,除了先皇谁也拦不住他们的。”

  秋山真之顿时皱起了眉头说道:“可是陆军的行动会搅乱了东亚的局势,甚至可能引发我国和支那的大战。那样将会错过欧洲大战带给日本的机遇。”

  斋藤却不咸不淡的说道:“错不了。如果陆军真的能够说到做到,一口气打下南满,那么我们现在出声阻止,不过是加重了国民对于海军的不满。

  而陆军如果失败了,能够挽回局面的就只剩下我们海军了,这对于目前海军的处境来说,倒真是一个好消息了。冈市这个人虽然没什么能力,但是有句话他说的很对,支那革命委员会没有海军。只要支那革命委员会不想错过欧洲大乱带来的机会,其他人我不了解,吴桑肯定是要尽快和我们恢复和平的。

  所以让陆军去干吧,我们只要看着,静观局势就可以了…”

第619章

  7月28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同一天吴川也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待了新任德国公使辛慈。这位新任公使并没有表露自己的身份,而是伪装成了一名普通的商人抵达的哈尔滨,他之所如此快速的前来哈尔滨,就是为了和吴川商讨关于山东问题和革命委员会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问题。

  相比起马尔赞,这位新任德国公使显然要狡猾的多,他在见面的第一时间就向吴川宣布,自己是愿意把胶澳租借地归还给中国的,但是胶济铁路则是一条商业铁路,革命委员会应当保护德国投资者在这条铁路上的利益。

  对于辛慈的手段吴川不为所动,他只是反复向对方强调:“我此前已经向马尔赞代办说明了革命委员会的立场,任何利用特权手段在中国所获取的利益并不在革命委员会的承诺之内。

  既然德国投资者愿意投资这种明显违背了中国人民意愿修建的铁路,那么保护它的责任就应当归于德国政府。如果德国政府保护不了自己的在华特权,那么他们就应该接受自己的损失,这属于风险投资而不是商业投资。”

  辛慈虽然不断的举例,试图证明德国来到山东之后并没有采取类似英国、俄国的殖民手段,而是带给了山东人民文明和商业发展的机会,但是他得到的回答却依旧是这几句话。他不由有些不悦的向吴川问道:“难道阁下就没有其他可说的理由了吗?”

  吴川沉吟了一会后回道:“因为我觉得没有必要。决定山东问题的不是我提出什么理由,而是时间。我以为公使先生你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和吴川交谈了半天,辛慈算是听到了第一句有意义的话语,但是这句坦白的言辞却更让他感到难受,他收敛了笑容看着吴川许久,方才冷峻的说道:“我原本以为,您是我们的朋友,但您现在说的话我可感受不到半点友善。”

  吴川伸手挠了挠头,不免有些困惑的向辛慈问道:“您会在朋友家里占下一间房子,宣布这是自己的财产吗?如果向您声明这间房子并非是您的财产,就是一种不友善的表现,那么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愿意做德国朋友的,恐怕并不多。”

  辛慈眨了眨眼睛算是反应了过来,为什么马尔赞和瓦德克会警告自己,“要小心吴,他可不是我们所以为的中国人。”也是,如果吴是他所熟悉的中国人,那么在这个时候也就不会试图跟强大的协约国对着干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语气稍稍软化下来说道:“您的条件我们也不是不能满足,但是您总得为德国付出点什么吧?我国可未必会输掉这场战争。”

  吴川点了点头说道:“我当然不希望德国输掉这场战争,为了让德国能够赢得这场战争,革命委员会付出了多少,我相信贵国的总参谋部是了解的。但我并不会拿着这些向德国索要什么回报,因为革命委员会之前已经得到了陛下给与的恩惠。

  但是,您不能老想着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偶尔也应该给朋友一点回报。在我已经承诺保护德国在华商业利益的时候,您还要让我承诺保护那些利用不公平手段获得的利益,还想让我为德国向协约国发出挑衅,您不觉得自己索要的回报已经超过了朋友之间的界限了吗?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和一个过于贪婪的人做朋友,我们中国人自然也不是例外。”

  辛慈决定先放下胶济铁路这个问题,在这个问题纠缠下去显然是得不到什么结果的。他于是转移了话题说道:“那么我们先不谈胶济铁路的事,我们就先谈一谈关于这场大战的问题,我想要知道战争一旦开启,革命委员会会持有什么立场?您是否还会履行您过去做出的承诺,将在一个适当的时机加入这场战争?”

  吴川对于这个问题显然慎重了许多,足足思考了数分钟后才开口说道:“没有人愿意站在失败者的一边,更何况革命委员会现在还不是中国的执政者,我们就更不可能让中国人民同意加入到一场必败的战争中去了。不过作为德国的朋友,革命委员会将会竭尽所能的去支持德国赢得这场战争,这就是革命委员会的立场。”

  这个回答让辛慈思考了许久,方才慎重的问道:“您所谓的竭尽所能,能否说的再具体一些?”

  吴川想了想说道:“战争一旦爆发,英国必然是要切断对于德国的海上航路的。不过我们之前往汉堡多运了一些物资,大概有3000吨的橡胶,3000吨的棉花、1500吨精铜和1.5万吨油漆,我愿意以一个公道的价格出售给德国政府。”

  辛慈马上接道:“我可以答应你,以市价加上50%的溢价收购这批货物。”

  吴川于是继续说道:“虽然我们不能站在德国这边加入战争,但是革命委员会可以承诺,如果协约国试图用武力夺取青岛的话,我们会以保卫国家主权的名义加入青岛保卫战,但前提是德国必须公开承诺把胶澳及胶济铁路归还中国。”

  辛慈的眼神闪烁了一下后说道:“那么如果协约国不使用武力进攻青岛,但是要求我国驻青岛陆海军投降的话,革命委员会将会怎么办?”

  吴川注视着他的眼睛看了好一会,才一字一顿的说道:“我尊重贵国驻青岛陆海军的选择,但是革命委员会绝不容许任何人拿中国的领土主权作为交易。如果一旦出现了那样的状况,革命委员会将会重新调整外交上的立场,以维护我国的利益为优先考量。”

  对于吴川的说辞,辛慈颇为失望。虽然能够从革命委员会这边弄到一批物资不失意外之喜,但对于当前的德国来说,物资还不是最为重要的,重要的是增加一个能够牵制协约国力量的盟友。在东亚除了革命委员会之外,几乎没有其他组织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来了。

  似乎是看出了辛慈的失望,吴川犹豫了一下又继续说道:“最后,我想公使先生也知道,俄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俄国又是一个大斯拉夫主义的帝国主义国家,因此就连俄国人自己都说过,俄国就是诸民族之监狱。

  特别是中亚一带,被俄国吞并也没有多少年,信仰的又不是东正教,那里的少数民族对于沙皇的统治早就心存不满了。如果德国愿意出经费的话,我有一定的把握让中亚地区爆发一场民族起义,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

  辛慈顿时神采奕奕了起来,对着吴川承诺道:“如果真的能够引发中亚的民族起义的话,那么经费绝不是问题。我听说,你一直试图劝说沙赫特博士把东亚的德国流动资本投入到东北地区,我也可以为你稍微尽些力气…”

  就在辛慈在哈尔滨努力为帝国争取革命委员会支持的时候,7月30日奥匈帝国开始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彼得堡终于向奥匈宣战并下令全面动员军队。8月1日德国向俄国宣战,开始全面动员军队。法国立刻下令动员军队,表示自己会遵守法俄同盟的义务。

  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就在这一天英国内阁举行了紧急会议,决定参战。8月4日德国军队开进了比利时,英国随即以此事件为借口向德国宣战。至此,久久悬于欧洲人头上的雷霆终于落了下来。

  对于这样一场大战,几乎没有一个参战国的民众是反对的,就连各国的社会民主工党也背叛了自己所承诺的巴塞尔宣言,转而号召本国的工人阶级要为祖国而战。

  而在东亚,8月2日,英国还未正式宣战,日本外务省已经迫不及待的主动发表了宣言,表示:“…万一时局转变,英国投入战涡,以日英协约目的或濒危境,日本以协约义务,必至执必要之措置。”

  8月5日,英驻日公使格林向日本提出请求,“万一战争波及远东,香港和威海卫受到攻击,希望日本予以援助”,8月7日又要求日本出动海军协助搜索并击毁在中国海面袭击英国商船的德国伪装巡洋舰。

  英国人的请求对于日本人来说,简直是天赐良机。虽然北朝鲜的战事因为连绵的雨水和朝鲜人民军的游击战术,使得朝鲜驻屯军迟迟没能攻入北朝鲜自治区的核心地带,但朝鲜战事的不顺利反而避过了外交上的麻烦。

  就在8月7日深夜,日本内阁彻夜召开会议,讨论日本参战问题。外相加藤高明提出,“…日本站在协约国这边参战是一件不用考虑的事,英国盟友虽然还没有正式向我方发出参战邀请,但是我国完全可以根据日英同盟的盟友义务或同盟情谊参加这场大战。

  一旦我国参加了这场大战,军队越过鸭绿江也就不用再顾忌什么国际影响了。在这样的大战中,维护协约国的全体利益就是最高原则,英国和俄国就算不支持我国的行动,也要维护我国在华行动的正当性。

  而且,参战之后我们还能够把德国在东洋的殖民地夺取过来,从而提高日本在国际上的地位…”

  在外相、陆相、海相的极力鼓吹下,内阁最终决定对德宣战。次日下午6时,内阁的决定就获得了天皇批准和元老的赞同,前后费时不过20小时。

  8月9日,日本就参战条件向英国提出:“…一旦成为交战国,日本的行动则必然不限于击毁德国军舰,为消灭损害日英利益的德国势力,有必要采取一切可能手段…”

第620章

  英国对于日本的声明立刻警惕了起来,担心日本会借参战的机会扩大其在东亚的势力范围,因此伦敦立刻向日本政府发出了“暂勿参战”的要求。

  只是8月6日袁世凯政府虽然发表声明,表示中国将在大战中选择“中立”,但是新任德国驻华公使辛慈抵达北京之后就放出了风声,声称要将胶澳租借地交还给中国政府,这让日本人顿时沉不住气了。

  生怕北京接受了德国交还胶澳租借地使得日本失去进攻山东的机会,日本驻华公使小幡酉吉先是警告北京不得接受德国公使的建议,随后日本政府在8月15日向德国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德军撤离胶州湾并拆除青岛要塞,把青岛交给日本,以待战后交换于中国。

  8月17日,英国政府新闻局发表声明,希望对日本进行牵制。声明称:“据了解,日本的行动,除非为保护日本在太平洋上的航线,将不使其越出中国海而扩及太平洋,而且不使其扩及德国在东亚属地以外之任何外国属地。”

首节上一节222/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