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年代 第177节

第487章

  捷尔任斯基并没有当场回复吴川的提议,他表示自己要回去好好思考一番,明日再给吴川一个答复。离去之后的捷尔任斯基前往了斯维尔德洛夫的办公室,虽然对方正在和克拉辛交谈着,他还是简单的把吴川对于肃反问题的建议对其述说了一遍。

  捷尔任斯基最后向斯维尔德洛夫征询道:“你说,吴在对待地主、富农问题上的态度是不是过于软弱了一些。虽然他的建议能够削弱地主和富农之间脆弱的联盟,但这依旧还是对地主和富农们妥协了,一旦革命形势有所变化,这些人终究还是要对革命反扑的。”

  斯维尔德洛夫微微点头但又很快摇头说道:“我承认吴在这个问题上是对地主和富农进行妥协了,但是我并不觉得他们还有反扑革命的机会。克拉辛同志,您对捷尔任斯基同志也说一说,您今天参加了什么会议,并在会上见闻了什么吧。”

  坐在捷尔任斯基对面椅子上的克拉辛听后便打破了沉默说道:“我今天参加了工业委员会组织的中德产业互补经济的研讨会,这次会议已经准备了很久了,受到邀请的代表不仅仅有德国的银行家,也有类似于西门子公司这样的大企业代表。

  会议的内容,主要是讨论如何让德国的技术、机器设备、资本和中国的原材料、市场和劳动力结合起来,从而使双方获得双赢。

  比如工业委员会就提出了一个设想,在嫩江上游建立一个大型水利发电枢纽,既可以防治嫩江的水害,给下游增加四、五百万亩水浇地,又能提供大量的电力,用于工矿企业。

  在这个过程中,德国可以向中国贷款修建这一工程及配套用电企业,而中国则可以利用贷款向德国企业购买电力设备、工程机械、木工机械和有色金属冶炼设备,再拿中国的原料、初级工业品出售给德国,换取马克偿还贷款。

  在这个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德国的银行和企业获得了利润,而中国则可以改善人民的生活,并改变当前中国落后的面貌,双方都能够各取所需。与会的德国代表对于工业委员会提出的这个经济互补计划兴趣很高,照我看一月底之前双方大概就能签署一个初步协议了。”

  捷尔任斯基沉默了一阵,方才出声说道:“这样看来,中国同志确实是打算和日本言和,预备建设自己的国家了?那么吴试图和国内其他阶层妥协也就说的通了,他是想着尽快稳定局势好着手进行建设工作啊。不过,沙皇政府会同意德国人在北满搞这么大规模的建设吗?”

  克拉辛马上接着说道:“俄国的银行家也会加入到这个项目中来,而且中国人在和日本人的战斗中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力量。既然沙皇政府战前无法以远东的兵力压制住日本人,那么他们现在也同样压制不住中国人,除非沙皇政府把欧洲的力量调动到远东来。不过那样的话,只会让英国人下场干预,法国人也不会支持俄国这么干。

  另外,据说中国人也正和美国人进行着同样内容的会谈,这样一来如果沙皇政府想要阻止各国对于满洲的投资,无疑就等于是直接同各国进行冲突了。上一次的远东战争,俄国已经吃过和各国敌对的亏了,这一次沙皇恐怕不会轻易下这样的赌注了。”

  斯维尔德洛夫于是总结道:“在日、俄无法以武力击败革命委员会之后,革命委员会至少拿到了满洲地区一定的自主权力。而对于德、美两国来说,革命委员会给出的条件,已经让他们在商业上获得了足够的利润,这比自己直接管理的殖民地要省力的多。

  因此只要革命委员会能够让他们一直获利下去,他们至少会给与革命委员会一定的帮助,而这正是日、俄难以下定决心一定要消灭革命委员会的最大担忧,因为他们之间互相忌惮,唯恐为人白做苦工。

  只要革命委员会能够借助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尽快发展壮大无产阶级的力量,那么当前的地主和富农阶级迟早是要为我们的力量所压倒的,自然也就不用着急现在就忙着和他们斗争下去。”

  捷尔任斯基终于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向着两人说道:“看起来我们的中国朋友再一次领先了我们,在河道转弯之前已经再一次把准了舵。那么我们接下来还是讨论一下,关于本次布拉格会议的问题吧…”

  在捷尔任斯基忙着和同志们讨论布拉格会议时,美国驻哈尔滨领事馆内,几名美国人也正坐在小客厅内交谈着。这场交谈中的主角并不是驻哈尔滨的美国领事,而是美国财团的代表司戴德。

  作为美国财团的代表,前美国国务院远东司司长司戴德听到满洲爆发革命,满洲的革命组织向美国企业界递交的合作建议消息时,起初是欣喜若狂的。

  自满洲计划为日俄协议所阻止之后,加上排华法案引发的中国民间反美情绪,使得美国在中国的政商计划都遭受了重大打击,他这个中国专家在华尔街的地位也就直线下降了。

  现在有这样一个中国地方势力向美国企业家提出合作意向,并且还能够和日本打的有来有回的,对于美国企业家和政府来说,这确实是一个意外之喜,而且还是双重之喜。

  对于美国的企业家来说,革命委员会的示好,代表着美国商业在中国的恢复和满洲计划的重启,对于一个国内市场已经差不多开发完毕的工业国来说,中国显然是一个不可放弃的市场。更何况,革命委员会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投资计划,比之前美国商人漫无目的的寻找中国市场需求要可行的多。

  而对于美国政府来说,革命委员会的出现,和其对于日本之间的对立,这正是美国在太平洋西岸所需要的合作伙伴。日俄战争虽然美国站在了日本这一边,但是对于日本在只有2艘战列舰的情况下就肆无忌惮地对拥有18艘战列舰的俄国发起了挑战的举动,还是让美国政府被震惊到了。

  美国的精英们之后不止一次做出了最坏的设想:假如日本在巴拿马运河未完成前向美国发起挑战,那么他们将在太平洋沿岸登陆,占领加利福尼亚和华盛顿各州。

  因为美国吞并夏威夷群岛并限制日本移民导致美日关系紧张时,罗斯福总统甚至下令远东舰队全部撤回本土,并敦促财政部长将储存于旧金山的国家储备黄金转移到丹佛。

  对于此时的美国,虽然自称是两洋之国,但实际上还是一个大西洋国家,工业和商业重心及六大造船厂都在大西洋沿岸,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各州大多为农业州,并无多少防御力量。

  美国“两洋海军”所需的30艘战列舰虽然陆续服役,但是面对英国、德国的疯狂造舰计划,美国海军部还是决定在巴拿马运河完工之前将战列舰队部署在大西洋。

  不过海军部还是委托了海军军事学院对日本的战争潜力、动员和兵力投放能力进行了详细研究,于1111年3月完成了代号“橙色计划”的对日作战方案。

  《橙色计划》假定日军不宣而战,对美国发动突然袭击,很快占领了菲律宾和关岛,并在美国主力舰队从大西洋赶到太平洋的3个月时间里动员10万兵力,进一步夺取并固守基斯卡岛夏威夷群岛东萨摩亚这一线的岛链,但不大可能占领美国本土。美国舰队可以选择北线、中线和南线横渡太平洋进行反击。

  海军军事学院给出的结论是:一、除战列舰队外,美国对日作战的各项准备工作都不足;二、需要在夏威夷和关岛建立军事基地;三、如果战争开始时把舰队部署在太平洋,可以大大简化美军的战斗任务。

  海军军事学院还给出了两种设想,其一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为了阻止日本这种独霸亚洲的政策,将在东亚大陆上的战争中阻止日本,从而使得日本无法对美国发起进攻。但是海军军事学院又认为,日英同盟和日俄协定使得美国在东亚大陆上找不到这样的国家。

  不过现在革命委员会自动送上门来,又在和日本的作战中显示了具备对抗日本的能力,美国政府于是认为,也许革命委员会可以成为东亚大陆上那个牵制日本的力量,从而成为美国在太平洋西海岸的支柱。

  只是美国资本家的天性,使得美国人不愿意在形势未明的时候投入太多,这使得在革命委员会形势最为危急的时候,双方并没有达成真正可以操作的协议。一开始作为美国财团和政府代表的司戴德,不仅想要从革命委员会手中获得满洲铁路的修筑权,还想连日本人手中的满铁也一并拿下,基本上要把满洲变为第二个檀香山了。

  司戴德的贪婪自然没能得到革命委员会的回应,甚至于加快了革命委员会同德国资本家们的合作。随着日军从四平撤退,日中双方陷入了对峙阶段后,美国人在革命委员会这边就更得不到什么让步了。

  司戴德不得不开始和同伴们商议,是否要重新和革命委员会进行谈判了。看着室内众人沉默不语的神情,开普兰不由开口说道:“想要完全控股东北交通银行,现在看来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锦瑷铁路的修建权,中国人也说的很清楚了,他们并不想惹出外交麻烦,因此只需要商业贷款。除了我们之外,俄国人和德国人也一样对此有兴趣。

  现在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想要的是什么,如果是一块类似于菲律宾群岛的海外殖民地,那么我们和革命委员会之间的谈判几乎不可能有结果。如果我们是需要一个太平洋西岸的支持者和商业伙伴,那么我们最好去掉那些政治性的要求…”

第488章

  对于开普兰的发言,司戴德不得不回应道:“按照我过去在中国任职的经验,如果我们把计划完全交给中国人而不加以监督,他们除了浪费我们的经费外不会有什么进展。现在我们将要洽谈的是一个数亿,甚至最后可能是十数亿美元的大计划,如果不从中国人那里获得政治权力加以监督和抵押物,我们怎么能够确定最后我们收的回投资?”

  只是已经得到小洛克菲勒授权的开普兰,今日却不打算对司戴德俯首贴命了,他坦率的说道:“如果他们是过去的中国人,您说的就没错。可司戴德先生您不要忘记了,这是一只独立自主的势力,他们刚刚打退了日本人,如果我们依然想用帝国主义者的方式去控制他们,只会让他们从亲近美国走向反对美国的立场。

  而对于美国来说,我们对于中国的影响力,还比不上日本人和俄国人,我们也没有这个力量往中国派遣大批军队以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所以,想要保护美国商人在华利益最可行的,是扶植一只亲美势力而不是如帝国主义者那样直接插手中国政治,当然这只势力也要有能力保持自己的统治。这样我们只需要给与少许支持,就能获得美国资本的安全。

  我们并不是不钦佩您为合众国利益作出的努力,但是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庞大的商业计划被政治利益所破坏。我希望您了解,英国人已经开始私下接触吴川了,如果我们继续抱着除了美国之外没人能够和革命委员会合作的念头,那么革命委员会崛起所带来的满洲机遇,将从美国企业家、金融家手中溜走。”

  司戴德有些难以置信的看着开普兰问道:“怎么可能?就在1月1日朱尔典公使还对公使团发表声明,革命委员会要是不接受满清签署的各项条约,公使团就绝不承认革命委员会是交战团体,也绝不支持对方进入山海关以南。他们怎么可能转身又跑去和革命委员会接触?而且我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开普兰还没有开口,就有其他人不满的对司戴德回复道:“司戴德先生,您对于英国人的秉性也太不了解了。这种事情英国人过去不是常这么干么?最近的如日俄战争,英国人一边和俄国人洽谈对付德国人,一边却支持日本人在远东进攻俄国人。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有什么干不出来的。”

  开普兰这才接着说道:“我有可靠的消息,英国人和吴川见过面。因为最近德国人和俄国人走的太近了,所以英国人才迫切的希望能够搞清楚革命委员会是否能够替代日本人看住南满,同时他们也对日本空出来的南满商业机遇有着很大的兴趣。您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自己找人调查,我相信英国人和革命委员会之间的沟通很快就会明面化的。”

  就在司戴德陷入沉思的时候,开普兰又说道:“所以,小洛克菲勒先生和安德鲁梅隆先生认为,我们最好把商业和政治事务分开谈判,从而挽回革命委员会对于我们的信任。司戴德先生您可以继续以财团及政府代表和革命委员会展开谈判,不过关于中美实业投资这部分事务,我们将单独和革命委员会进行洽商。这样我们就不至于一无所获。”

  洛克菲勒家族和梅隆家族一向是坚定的盟友,也是抵抗华尔街银行家们的主要力量,听到这两个名字之后,司戴德便意识到自己迟迟不能获得同革命委员会谈判的进展,已经惹起了地方财团的不满。

  虽然他试图挽回这种不利于自己的局面,并对众人解释,革命委员会现在的处境并没有看起来这么的风光,英国人并不会诚心和革命委员会合作,只要大家继续坚持下去,革命委员会最终总是要对他们低头的。

  只是在革命委员会内部有着自己渠道的开普兰并不接受司戴德的看法,而有了洛克菲勒家族和梅隆家族支持的他,也不用如之前那么的对司戴德唯命是从了。之前美国各家财团之所以接受司戴德作为他们的代表,是认为这位中国通能够在谈判中给他们带来更多的额外收益。

  可是随着满洲这边形势的发展,革命委员会正拥有对于满洲地区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可是美国人几乎却没得到什么收获,倒是俄国人、德国人和法国人得到了不少好处。眼看着这样下去,美国财团的对华计划又要如之前几次一样成为泡影,便有人不愿意和其他财团及政府捆绑在一起了。

  特别是洛克菲勒家族和梅隆家族,前者控制的石油产业,后者控制的铝产业,和两者共同控制的西屋电工制造公司,在革命委员会给出的合作计划中占有极大的利益。他们和那些一心想要赚一笔快钱,或是迷醉于欧亚铁路计划的梦想家们不同,他们只需要和革命委员会达成合作协议就可获利。

  之所以他们加入到这个财团合作项目中来,不过是想要利用美国政府的力量完全垄断这些行业,而不是平等的和中国人进行合作。只是随着德国人和法国人的下场,洛克菲勒家族和梅隆家族意识到,他们完全可以被德国、法国资本家所取得,这才又急急忙忙的向开普兰表态,要求他甩开财团合作,单独同革命委员会进行洽商了。

  一方面在脱离了司戴德的控制后,开普兰可以大大的提升自己在这些财团面前的地位,和司戴德相比他完全可以算是一个一步登天的幸运儿,过去他可没有机会和小洛克菲勒、安德鲁梅隆这样的大人物进行通电,他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在这些富豪面前展现自己的能力。

  另一方面,作为一名犹太人他乐于见到一个亲近犹太人的势力在远东崛起,这至少可以保护住远东的犹太人的生活。而且这也符合犹太复国组织的利益,他们可以借助革命委员会在这里储备力量,以等待时间返回应许之地去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

  因此在司戴德的威胁利诱之下,他始终不为所动,坚持应当把商业谈判和政治谈判分离。最终不得不迫使司戴德做出了大幅度的让步,交出了不少谈判的权力,以确保谈判团体在表面上的团结。

  解除了身上的束缚之后,开普兰很快就带着其他代表和革命委员会达成了,对于东北交通银行的注资协议,并决定由该银行投资建设:齐齐哈尔-黑河、齐齐哈尔-长春、哈尔滨-伊春、黑河-绥化、安达-北安-伊春五条硬化公路,总长度超过2110公里,造价约1000万银元。

  这五条公路将把沿途数十万亩耕地和数千万亩荒地纳入到交通体系之内,从而极大的降低这些地区的物流成本,也是铁路-公路交通运输的初步尝试。

  随着这五条主干道公路的投资计划公布,哈尔滨特别市也很快就同美国万国农具公司达成了一个投资计划,由哈尔滨特别市提供土地和基础建设,万国农具公司投资建设一个年组装280辆拖拉机及各式农机的拖拉机厂。

  虽然中国的基础工业几近于无,但是这种几乎不需要支付土地成本方式的合作及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使得美国商人们生起了极大的兴趣。再加上哈尔滨特别市制定的免征税率,从海外进口的零部件在哈尔滨组装再出口并不需要支付进出口税,这极大的降低了欧美商品在亚洲地区的成本。

  于是在万国农具公司达成了投资意向后,一批美国、德国及英国商人也同哈尔滨特别市达成了投资意向,这使得革命委员会在香坊和道外两地设立的工业区地价一时大涨了起来。哈尔滨地价的上涨,同样给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带去了错觉,一时让他们以为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也许扎哈罗夫等人的地产计划确实是可行的。

  不管怎么说,有着英格兰银行背书的票据并没有未日本银行所拒收,这就证明这些票据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是可以当成现金支付的。因此横滨正金银行开始动用资金向革命委员会控制下的东北农业银行进行了资金汇入。

  在一月十五日之前,横滨正金银行已经向东北农业银行支付了3000万日元,其中一半是黄金和白银,另一半则是日元钞票。横滨正金银行也注意到,这笔钱很快就被运用到了各个项目当中去,比如向美国、德国订购工程机械、发电设备、水泥制造设备和其他设备等。

  革命委员会确确实实是想在北满大举建设,而不是试图将招募来的资金用于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这无疑让日本银行家们松了口气,但也因此令他们更为反感陆军试图以拖待变的打算。因为这将使得日本的工商业无法从满洲的建设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原本有许多建设项目其实更适合日本的实业来承接,中国人没有这个技术,而欧美国家又过于昂贵。

  但是因为战争的缘故,革命委员会宁可支付更加昂贵的造价,也要将日本实业排斥在外。如果不是因为工期紧张的缘故,中国人甚至一度想要法国人更换资金承兑银行。虽然日本的金融界和实业家认为革命委员会简直不可理喻,为了和日本作对完全不考虑这些建设的成本。

  可是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因为革命委员会强大的融资能力和资金使用的效率,这些增加的成本对方并不是负担不起。而且因为革命委员会对于外资的利用方式,也使得他们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更受欢迎。这些筹集到的资金大多都花在了采购国外设备和聘请外国工程师上,钱转了一圈又回到了银行家和资本家手中,他们自然是欢迎这等优良客户的。

第489章

  1月21日,蒋百里带队巡视北满各边防部队及要隘后返回哈尔滨,于是吴川邀请了朱和中一起听取了蒋百里的汇报。

  蒋百里向两人简单的介绍了自己这两个月的行程之后,便总结道:“如果以哈尔滨为当前革命委员会的中心,那么想要保住哈尔滨不受俄军威胁。

  第一便是要对俄国在中东铁路上的护路军加以防范;第二就是控制西面的嫩江上游、东面的牡丹江地区、和北面的松花江下游。这三处地方正是进攻哈尔滨的必经之道,也是北满水陆交通的要道,失去了这三处地方的控制,哈尔滨也就失去了屏障。

  所以我认为,应当在齐齐哈尔、牡丹江站和松花江下游各设一只边防军镇,以护卫哈尔滨的外围安全。不过更好的办法,我认为革命委员会应当把机关中心南移到长春,彻底脱离俄国武力的威胁,这才是最安全的办法。

  此外,随着东三省形势的改变,革命委员会实际上已经取得了东三省的控制权力,就革命委员会控制的区域及人口数量来看,长春都有些过于偏颇了,实际上沈阳或四平才是最好的选择…”

  对于蒋百里的主张,吴川并没有做出什么回应,只是表示自己会慎重考虑,便要求蒋百里给出一份详尽的报告,好让他用于参考。

  随着蒋百里的离开,吴川就对着朱和中说道:“我看是时候把叶声调回来了,让他负责奉天的军队整编工作倒也罢了,但是让他指挥地方部队进行治安作战和对日军的游击作战,这似乎并不是他的长处。”

  朱和中思考了片刻后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就某种程度上来说,针对土匪和清军残余部队的清剿作战,和日军的游击作战,其实顾人宜所部和东路军干的更出色一些。当初让他担任现在的职位,主要还是考虑我们需要一个可靠的人在这个位置上。

  眼下南满的形势基本安定了下来,日军几乎看不出有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动向,干脆就让第二师的政务李国英接替叶声,兼任天革命委员会军事委员的职位。这样既可以让地方和前线部队联系的更为紧密,也能进一步加强对于奉天省各收编武力的政治工作。”

  吴川点了点头道:“那就这么办,另外以军事委员会的名义告诫前线部队,眼下我军虽然和日军没有发生大的战斗,但是我军各部还是不能松懈,要时刻准备好打仗、打大仗,在侵略者没有离开国土之前放松警惕,这无疑就等于是自杀。”

  朱和中正想说话,就听到了一阵敲门声,他瞧了一眼进来的人后,就向着吴川点头应承了下来,马上告辞离去了。站在门口的军事情报处处长蔡文信向着这位顶头上司敬了一礼,等到房门被带上之后,他才谨慎的把手中的文件袋打开,把一叠照片放在了吴川面前的桌上说道:“这就是被处决的达木丁苏伦匪徒团伙,一共有21人。这位就是达木丁苏伦,已经验明正身了。”

  吴川仔细的把这一叠照片都看了一遍,然后这才丢下照片抬头问道:“都是我们下的手?”

  蔡文信小心的回道:“贵福和凌升下毒杀了除达木丁苏伦之外的13名匪徒,却放走了达木丁苏伦。不过我们一直在监视他们的行动,所以在当晚达木丁苏伦的宿营地,我们派出的队伍围住了他,击毙了他和收留他的户主。接着便抓捕击毙了,和达木丁苏伦勾结却没有被贵福处决的三人。最终清除了这21人。”

  吴川点了点头,把照片放回文件袋内交还给了对方说道:“这些拿回去存档,然后让乌泰尽快把这些匪徒的家属押送到王爷庙看管。接下来军事情报处继续关注呼伦贝尔及库伦,只要他们不倒向俄国人,我们就不必再采取这么激烈的行动了。”

  蔡文信双手接过了文件袋,却并没有立刻告辞,而是踌躇了一下继续汇报道:“还有一件事,十五分钟前我刚刚收到一个电报,一个小时前耿瑾文代表在南京受到了暗杀,现在还不知生死。”

  吴川楞了一下,还以为自己是听错了,他沉默的注视着蔡文信,对方再次重复了一遍自己接到的电报。吴川的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了,他抑制住满腔的怒火向蔡文信简单的命令道:“尽快去核实这个消息的真假,如果是真的,那么就要搞清楚是谁对我们的同志下了这样的黑手。今晚18时将要召开党内中央委员的讨论会议,我希望你到时能够给我一个尽可能清楚的事件报告…”

  蔡文信走后,依旧感到一股无名怒火在心中盘旋不去的吴川,干脆打开了窗户,让屋外的冷空气好好的冷却了一下自己有些发昏的头脑了。

  自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之后,原本对和谈抱有不切实际希望的袁世凯自然大怒,这位并没有预料到南方革命党人会如此快刀斩乱麻,一下就把他那些谋划给打翻了。试图用南北议和拉拢南方各省那些不够坚定的立宪派士绅,从而削弱南方独立各省联合的袁世凯,反而因为自己排出的代表公开支持共和政体,遭到了满人宗室的猜忌,可谓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随着临时政府的组成,意味着全国各独立省份有了一个统一的核心,和清廷之间不再是地方对于中央的反叛,而是政权对政权的交战模式了。清廷也就真正失去了对于地方民众的号召力,现在能够维持清廷存在的,只剩下了北洋及北方依旧效忠于清廷的近20万武装了。

  对于南方的武力,袁世凯在心理上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毕竟北洋军在湖北可是打的湖北军政府差点逃离了武昌城。只是北洋军虽然能打,也不过七万多人,剩下的十余万武装可是效忠于朝廷而不是效忠于他的,在清室对他起了猜忌之心后,袁世凯其实已经发觉自己打不下去了,只是他并不甘心就此向临时政府低头而已。

  只是在袁世凯还在为自己和北洋考虑出路时,孙中山、黄兴领导的临时政府却终于忍耐不住出兵北伐了。临时政府发起的六路北伐,正面阵线从湖北直到江苏,江北虽然有西有武汉“湖广总督”段祺瑞,中部安徽北洋倪嗣冲,东部则是“南洋大臣”兼署理“两江总督”的张勋,但是三人却各自为战并无统属关系。

  相比之下,刚刚组建了临时政府的南方革命军士气却要高昂的多,特别是被编为第四军的粤军不仅装备精良,士兵也是低于30岁之下的年青人,在南京经过了一番整军和政治动员后,对于北伐满清更是热情高涨。

  1月18日第四军渡过长江,23日在固镇和张勋主力展开遭遇战,奋战半日后重创张勋主力占领了固镇,缴获了大量辎重弹药。也就在这一天,前线清军将领段祺瑞等22人通电要求清帝退位。

  不管袁世凯之前是真的有了背叛清室的想法,还是为了麻痹南方革命党人的缓兵之计,面对如此局势他都不得不顺着反叛清室的道路走下去了。

  然而就在这革命形势一片大好之际,革命委员会在南京的代表却遭遇到了暗杀,这局面就变得复杂了起来。在革命委员会以公开登报的涉外主张下,临时政府方面就放弃了同革命委员会就外交方面上的沟通,显然同盟会并不想背上一口黑锅。

  只是随着临时政府的建立,联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也在不断的下降,吴川和耿谨文虽然想要通过大会限制临时政府的权力,但是革命委员会的根据地毕竟远在关外,实在是难以和底蕴深厚的同盟会在东南争夺革命的领导权。

  在同盟会拿着临时政府的几个部长位置勾引了光复会和湖北革命党人之后,耿谨文突然才意识到一件事,他在革命委员会的体制内已经习惯了党、委员、代表的权力压倒官僚体制,但是在南方大家认得还是官本位,而不是什么委员、代表。

  所以他之前不管怎么和同盟会做了约定,等到孙中山就任了临时大总统之后,人心还是转向了临时政府,这就使得联省人民代表大会处于了一个极为尴尬的地位。比起耿谨文给的委员、代表职位,不少人更喜欢部长和次长的官职。

  正因为如此,临时政府最终推翻了联省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全面整军,整编好军队再北伐的主张,而是迫不及待的提出了六路北伐的主张。当然,这也是同盟会不愿意让联省人民代表大会继续主持整军,以防止耿谨文控制住南京诸军,真把临时政府给架空了。

  吴川虽然知道,近半个月来主持临时政府的同盟会和领导联省人民代表大会的耿谨文之间颇有矛盾,但是他还真没想到这才刚开始北伐,南京就闹出了暗杀事件。要说这起暗杀事件和同盟会一点关系没有,吴川是不大相信的。

  可真要就这样去质问同盟会,他也知道对方不会给出什么回应的。毕竟耿谨文这一个多月来的行事,得罪的可不止是同盟会,没有真凭实据,又远离了革命委员会的控制区域,他的质问不过是平白被对方嘲讽一番而已。

第490章

  到了晚上党的执行委员们聚集于吴川的小楼开会前,蔡文信和张云荣终于拿到了稍微确切一些的消息。耿谨文是在参加南京市民庆贺北伐初步胜利的活动时受到的袭击,两名刺客朝他开了三枪,一枪打中了右胸,一枪打中了右肩,还有一枪击中了他身后的随员。

首节上一节17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