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
关中六县三年一次大旱,十年一次蝗灾。
想不到,这一次蝗灾又要出现了。
王龁、藨公二人相互看了一眼,这是武侯的封地啊。
子楚目露惊色,立刻问道:“都到这般地步?”
吕不韦点了点头:“渭水两岸蝗灾即将出现,若是不加以控制和赈灾,到时灾情很可能会继续蔓延,波及函谷关及咸阳。”
子楚将目光看向群臣,问道:“秦国万千百姓皆以耕作为食,一旦出现此事,不知你等有何良策?”
群臣相互而视,皆不敢率先出声。
因为秦国一旦出现旱灾,就会牵连很多事情。
这个时候,自然有人会出声。
但是万万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出声的居然是嬴政!
嬴政作为长公子,有权坐在子楚的下手的案几上。
嬴政一听,立刻起身稽首道:“君父,儿臣有话。”
子楚道:“吾儿有何良策啊。”
嬴政道:“儿臣以为,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抚恤百姓,压制灾情,儿臣想从国库中调拨粮食二十万石,运往六县之地。”
子楚一听,虽然没有决定,但是依旧满意的点点头。
吕不韦闻言,便道:“长公子,臣觉得不妥。”
嬴政皱眉问道:“丞相以为有何不可?”
吕不韦道:“六仓之地本就有所拮据,国库存粮终究有限,就目前而言,臣认为应该体察时弊,审视地方,再回宫中之后才能因时制策,想办法祛除蝗灾,使百姓务于农耕,尽快度过眼前的难关才是上策。”
嬴政道:“丞相所言虽有道理,可是如今,灾情已然不能给我等充足的时间还去衡量,一旦灾情出现,百姓四野逃离,巴蜀,关中,陇西,皆会受灾,到时若要治疗灾患,恐怕更加不易,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
嬴政关心六县,除了心忧百姓,自然也是知道,这是武侯的封地。
二人一言一语之间,让不少人,都万分惊讶,长公子居然和吕不韦意见相驳,这不是个好现象啊。
昌平君忽然出现,道:“大王,臣认为,这旱灾在关中出现,定然不止是在六县之地,恐怕波及十余县,若要实地考察在做政策恐怕确实来不及,但长公子所言开粮赈灾,虽是一法,但长公子确实有所不知,如今秦国各地凶涝水患,实难实施,那不知丞相对此,有何妙法?”
群臣纷纷点头。
昌平君叫熊启,乃是楚考烈王的亲生儿子。
在秦国是的官位是田部史,掌管粮税,此时出言,也很想听听吕不韦有何秒策。
吕不韦道:“臣的方法,便是效仿古法!”
吕不韦继续道:“臣希望大王下发一条法令,诏令全国,凡秦地商贾,士子,以及子民,凡纳粟千石者拜爵一级。只要实施这条法令,利则大于弊,国库存粮终归有限,难以赈灾,而若是下此法令,正好可以解决此次灾患,又能供给军中。”
吕不韦之言,让所有人都睁大双目。
这个方法虽说是好,但是却有违国策,尤其是在商君以后。
嬴政立刻道:“君父,儿臣认为,万万不可。”
吕不韦神色大动。
嬴政继续道:“我大秦律法,商君以来,都是军功受爵,因而才有前方将士奋勇杀敌,如今忽行古法,纳粮赈灾赐爵之策,无疑会大大打击举国将士上阵杀的愤死之心,得利的会是哪些只知聚财敛货,不知天下兴亡的商贾,如此下去,定会动摇国本,古法虽法,却不适今法!”
嬴政铿锵有词,让子楚也是心中震动不已,群臣们也万万想不到长公子居然能这般深谋远虑。
吕不韦神色有些不满,道:“长公子,如果此法不可行,而大秦六仓也确实不足,且外有数十万将士的口粮需要供给,那赈灾之事,按照法制,也需要武侯自己去解决了。”
王龁沉眼看着二人。
几欲上前说话,都生生忍住!还要三日!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子楚出声打断了二人,道:“寡人觉得,丞相和政儿所言,皆有道理,这六县之地,是寡人赐给武侯的,没想到,这才没几日,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寡人深感愧疚,若是袖手旁观自然不可,那寡人就将丞相的意思告诉武侯,让武侯来决定,如何。”
群臣纷纷稽首道:“大王英明!”
朝议之后,群臣纷纷退下,嬴政一脸沉色。
他自然是关心武侯,同时,也关心百姓,吕不韦所言确实无措,古有实施,但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一点,无法去考究。
但是,如果将这件事去交给苏劫去抉择,谁也没有话说。
嬴政见众臣纷纷离开,这才转身而去。
忽然一声传来:“长公子,请留步!”
嬴政转身,见到是王龁,立刻行礼道:“嬴政见过王将军,不知王将军有何事见教!”
王龁笑道:“长公子今日所言,老臣亦认为如此!”
嬴政愣神,道:“王将军见笑了,政儿年幼,目光所及之处只有一隅,未能考虑全局,我秦国其余各地粮食都不足,何来的粮食去救赈武侯的属地。”
王龁点点头,继续道:“长公子可知吕丞相为何主张这纳粮赐爵之事!”
嬴政摇了摇头。
王龁犹豫了一下,道:“秦国的官吏素来行事都是报喜不报忧,若是有意瞒报灾情,屯粮而奇货,一旦诏令颁布,是否可以从中渔利呢?”
嬴政顿时一惊,问道:“王将军,你此话何意?”
王龁道:“武侯书信于我,说他斩了六县的县令,便是因为发现这些人行了坑害百姓之事!但具武侯探查,行奇货之事可远不止六县,公子明白了吗?武侯说要长公子安心读书,灾祸的事,不日便有文报抵达咸阳,到时长公子自会知道!”
王龁离开。
嬴政一脸呆滞,以他的聪慧如何会想不明白王龁的意思呢?
这些人为什么要屯粮,不就是为了升官吗。
找谁升?
吕不韦回到丞相府后。
将正在主持编写吕氏春秋的司马空叫了过来。
将今日之事,尽数告诉了司马空!
司马空笑道:“丞相不需多虑,长公子不知因由,自然不会同意,但是,苏劫一定会同意,谁会让自己治下的百姓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生生饿死呢,他除了答应别无他法。”
吕不韦点点头。
司马空继续道:“一旦苏劫答应了,这个政策,那么,苏劫治下的官吏和百姓,官吏到时候都借此依附到了丞相,百姓因为丞相而活了性命,他们是感谢丞相呢,还是感谢他们的武侯呢。”
第二百三十一章 五谷丰登,天下太平
李信回到泾阳。
将朝中的事情告诉了苏劫。
苏劫先是拧眉,他一眼就知道吕不韦的计划。
可谓是一种阳谋!
掌管官吏的就是丞相,丞相提出纳粮的政策,到时候,各国的商贾、士子,地方的官员,哪个不会去依附。
苏劫摆了摆手,让李信退下。
陆采薇道:“你是答应还是不答应!”
苏劫道:“我怎么可能答应,吕不韦会以为我一定会答应,可是他总是自作聪明,我有夫人,何惧灾患!”
陆采薇轻声道:“跟我有什么关系。”
苏劫笑道:“当然有关系,夫人难道不希望本侯治下的百姓,家家安居乐业!”
陆采薇叹息道:“我当然希望!”
王翦来到堂内,道:“武侯,夫人,黎山大掌事,说已准备妥善,想邀请武侯和夫人去主持见证。”
苏劫点点头道:“本侯知道了,祈福台准备好了没有。”
王翦道:“按武侯的吩咐,准备好了。”
随后,在王翦的带领下,苏劫和陆采薇在数千将士的触拥下,前往泾阳的郊野。
此时,烈阳悬挂。
如旱魃在世。
田地间,弥漫飞舞着大小不一的蝗虫,啃食着最后一点绿色。
满目苍凉破败!
郊野的土坡上,一座巨大的高台被建造而出。
苏劫的到来,让聚集在这里的百姓纷纷将目光投了过来。
苏劫和陆采薇坐在车撵之上,巨大的掩布悬挂在头顶,遮蔽这剧烈阳光。
此时,四处苍凉破败,田地裂开。
不时见到蝗虫从田地里飞出。
百姓们纷纷跪了一地,高呼道:“武侯!!”
此前,苏劫杀了六县之地的县令早在周便传开了,不仅如此,将官吏的私粮纷纷下发给百姓,还将自己的粮仓全部打开用以赈灾。
让百姓们极为感激。
而今天,武侯说要替大家消灭蝗灾,云阳,池阳,泾阳三地的百姓都来了不少。
至于龙阳和栎阳三地因为路途坡远,并没有过来。
苏劫和陆采薇立刻下车,来到人群中,让百姓们起身:“众位不必这般多礼,本侯夫妇二人今日,和你们一起同进同退!”
苏劫的话无疑给了百姓们信心。
随即,将目光纷纷看向高台。
工雀、工羽、卢生等人早已宰好了牲畜,祭天的祷词!
苏劫来到山坡下,对着工雀道:“大掌事,本侯治下的土地,还有十万户百姓的生死,就交托给大掌事了。”
工雀看着密密麻麻的秦国百姓,浑身激动!
顿时道:“武侯放心,今日本座一定灭了蝗虫。”
苏劫点了点头,携着陆采薇回到了车撵上。
陆采薇目露寒色,盯着山坡上的黎族大掌事,苏劫偷偷的看了看陆采薇!
两三万百姓忍受着烈日的灼烧,一边看着祭台,心中也是万般疑惑和忐忑。
苏劫对一边的士卒,道:“给百姓准备一些水食!”
随后,苏劫便看到工雀宫羽卢生准备了一些青色的祭器。
只见宫羽手中捧起一碰牲畜的血液,在祭坛四处绕了一圈,将血撒下。
苏劫看在眼里,对着陆采薇问道:“他们是在做什么?”
陆采薇道:“这个叫做,方丘祭地,圜丘祀天,黎族的祭天之法,叫做郊祭,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对应天圆地方之说,圆形正是天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