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令如山,令行禁止,如有不从,斩!
简简单单四个字,背后蕴含的能量是连曹仁都无法挑战的。
所以命令得以贯彻落实。
关羽也接受了现实,按耐住了浓烈的不爽,淡淡的对使节开口。
“回去,让关城里的人都放下武器,卸下铠甲,整理列队出城投降,我军就在这里受降。”
关羽命令使节。
使节领命,回去复命,告诉了吴懿,吴懿心灰意冷的点头答应,把事情告诉了黄权,让黄权组织一下,大家出城投降。
“我没有战败,却要遭受这样的耻辱,这难道就是我们不惜性命奋战至今的结果吗?”
黄权满脸悲愤。
“这是陛下的旨意,我等为人臣,只有遵循。”
吴懿闭上眼睛,轻轻摇了摇头:“成都已经失陷,陛下和百官都已经被魏人俘获,我们,还有士卒的家眷都在魏人的掌控之下,我等已经回天乏术,公衡,我等都已经是阶下囚了。”
“我不明白,严将军五万大军,怎么就败得那么惨……”
黄权痛哭失声:“严将军忠心体国,如此忠勇之人,怎么会败得那么惨?我们真的就那么衰弱,那么不如魏人吗?”
黄权狠狠的捶着地面。
第848章.八百五十八 我魏天子素来很看重士兵的性命
对于这样的问题,吴懿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但是他似乎感觉到了,黄权说的可能是对的。
他们就真的是那么的不如魏人。
大战至今,蜀人已经竭尽全力,耗尽所有储蓄以供大军作战,物资已经匮乏到了一定的程度。
吴懿知道,为了支援作战,很多地方已经把民间的种子粮都给征收了,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就算这一战打赢了,战后也会发生大饥荒,也不知道会饿死多少人。
反观魏人,闲庭信步,打仗就和来观光美景一般,一直都在用投石机进行远程攻击,军队很少亲自上前夺城,这固然是魏军自觉无法快速夺城,但是这也体现了魏人的底气十足。
因为粮食足够,后勤足够,皇帝没有硬催,没有逼着他们速战速决,所以才能让前线军队如此有底气,才能让军队如此镇定不冒进。
而他们,几乎是数着日子算运粮队什么时候能到。
因为粮食总是不够。
从粮食储量就能看出两国的巨大差距,在这样的情况下使用八万军队和魏人对战,对蜀国来说,在某种意义上是透支了生命力的。
若不是蜀中素来富庶,天府之国名不虚传,别说两个月,二十天都够呛。
前线八万大军,十几万运粮民夫,加一起二十多万不事生产的人在吃,能坚持到现在还有一口饭吃,已经是天府之国这四个字的最好体现了。
事到如今,成都已经没有了,蜀人的抵抗已经失败了,竭尽全力的抵抗都已经失败了,还能怎么办呢?
吴懿输得没脾气,一点脾气都没有。
黄权心里还有再战的欲望,可是看到四周一片狼藉士气低落的士兵,也深深的意识到了自己面对强大的魏军是无能为力的。
事已至此,败了就败了,就算还没有被正面击败,国家败了,他们再能打,又能如何?
延德二年四月二十当天,蜀军总帅吴懿正式打开了剑阁关城,率领全体还能行动的士兵一起,放下武器,脱掉盔甲,列队出城,到魏营前请求投降,放弃抵抗。
魏军主将关羽持节上前,代表皇帝郭鹏接受了吴懿的投降。
面对坚持到底没有在刘璋投降之前投降的敌人,关羽还是保持了一定的尊敬的,因为他们还没有被打败,一直都在坚持,关羽是不可以折辱他们的,也不会折辱他们。
“两个国家之间的征战,是国战,非个人恩怨,你们坚守剑阁,两个月没有让我军逾越过去,对于你们的防守,关某无话可说,你们的投降关某接受了,至于如何处置你们,还要等我国天子的诏令。”
吴懿低下了头。
“败军之将,听凭魏天子陛下发落。”
关羽很满意吴懿的态度,下令把蜀军的兵器和盔甲收缴,接着在吴懿的陪同下进入了剑阁关城。
进入剑阁关城之内,关羽看到了剑阁关城内被他们的石块、震天雷和猛火油罐打击之下的惨状,以及那些躺在简陋的临时营房之中等死的伤兵。
皱了皱眉头,关羽有些奇怪。
“他们的伤没有人救治吗?”
关羽上前看了看这些伤兵的伤势,发现不少伤病的伤口已经溃烂,难以救治,但是还有一些伤兵的伤势较轻,也没有得到救治。
关羽这话问出来,吴懿差点没给噎死,身后的黄权差点没有上前掐死关羽。
你好意思说这个?
这是你该说的话?
好在他们忍住了,整理了一下情绪,吴懿缓缓开口。
“蜀中缺医少药,我们向成都求援许久,但是也没有得到多少军医和药材,只有少数人可以得到救治,大部分人都无法得到救治,运气好的能活下来,运气不好的,只能等死,我军因为这些伤病而死的人,两个月来,足有五千余。”
说罢,吴懿和蜀军诸降将皆低下头,默默垂泪。
“那么多?”
关羽略有些吃惊,和荀攸对视一番,也算是明白了原委。
他们不能要求刘璋也能和郭鹏一样,掏出大笔的钱专门培养军医和广泛种植药材,就为了救治伤兵。
他们心里也明白,像郭鹏这样爱兵如子的领导可遇而不可求,遇到了算是运气,遇不到也不能怪罪谁。
毕竟千百年来,多少人能真正把这些底层的命贱如草一般的士兵的生命放在心上呢?
朝代强盛的时候好歹还温和一些,搞募兵,讲究主动,招揽一群亡命之徒,没落混乱的时候管你是谁,一律强征。
不打仗的时候就是最卑贱的黎庶,连口饭都不一定能吃上,凄凄惨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死掉。
打仗的时候就是临时征调,有钱的时候扔到军营里给个武器,没钱的时候给一根木棍就算是武器了,至于盔甲那是想都别想,那玩意儿多贵啊。
军队里也就管口饭,不让你饿死,但要是给养跟不上,饿死也不是不可能。
反正最后决胜的是将军的私兵,用精良兵器穿精良盔甲,这些人都是炮灰,充数的,活着算运气,死了也不算倒霉。
受了伤没人治只能自己处理,运气好的活下来,运气差的就死了,到时候给一笔少少的抚恤算是皇帝的恩德了。
只有撑到最后攻破城池进入城中抢掠还能满载而归的,才算是赚回了本钱。
所以这打仗可不就是卖命吗?
关羽略微思索了一下,看着满营伤兵,看着蜀军诸将悲戚的表情,思虑片刻,就吩咐部下去把整个野战医院迁移到剑阁关城里来。
他要让军医们给那些还能救活的士兵进行诊治。
荀攸顿时有些意外地看着关羽,上下打量了一番,对关羽的评价上了一个台阶。
得知此事,蜀军诸降将都非常吃惊,不知道关羽这样做是为了什么,一脸懵。
不过当他们看到大量魏军军医带着药材和前来救治蜀军伤兵的时候,那种惊讶的感觉就根本无法描述。
连黄权这还在咬牙切齿的人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面对眼前的这一幕了。
那些魏军军医数量不少,胳膊上缠着白色的布,脑袋上带着白色方巾,一队一队的开进来,给这些伤兵查看伤口。
基本上先是用像水一样的东西洒在伤口上,伤兵们纷纷发出凄厉的叫声,军医身边还有助手一样的人摁住这些伤兵的身体不让他们乱动,然后军医们一通操作猛如虎。
或者是直接敷药包扎,亦或是用锋利的小型刀具把士兵的伤口切割的血淋淋的,接着再敷上各种草药,接着包扎,手法熟练,速度很快。
蜀军士兵一阵鬼哭狼嚎,然后声音渐渐停息,直至不再哭嚎。
就在蜀军降将们和一群士兵的围观之下,军医们一个接一个的处理好了这些伤兵的创口。
而最开始的那个水一样的东西,吴懿闻了闻,闻者有点像是酒,但是感觉起来有不太像是酒,味道很重,和一般他们喝的酒完全不同。
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魏军的军医人数之多,药材之丰富,治疗速度之快,以及……关羽为什么要帮着蜀军治疗伤兵?
“我魏天子素来很看重士兵的性命。”
关羽看着吴懿和蜀军降将们一脸懵的样子,颇有些骄傲的开口道:“你们既然降了,关某就不能当做没看到,多年征战,陛下在军中多置军医,我等每次行军,最少都有一百名军医随军,每到一地就搭建临时医馆,专门负责诊治伤兵。
陛下说,一个伤愈归队的老兵胜过十个招募进来的新兵,药材有价,人命无价,药材没了可以种,横竖几年就长成了,人没了,没有十几二十年别想长成,所以我军中素来有绝不抛弃任一伤兵之传统。”
关羽抚着自己的美髯,一脸自得之色,向这帮蜀将宣扬大魏天子的仁德以及对军队的优待。
第849章.八百五十九 郭某人就是个征税狂魔
对于关羽所说的一切,蜀军诸将皆大为惊异,对此感到十分吃惊。
而魏军诸将注意到蜀军诸将差异的面色,也纷纷觉得内心爽快,面露骄傲之色,颇为自得。
怎么样,你们这群土包子没摊上这样优秀的皇帝吧?
战场上行伍之中,谁敢说自己不会受伤?
连伤兵都不救的皇帝,还有为他效忠的必要吗?
刘璋这样的废物,也能和咱们那么伟大的皇帝陛下相提并论?
有些时候这幸福感和优越感就是比较出来的,这一比较产生出来的优越感立刻就让魏军诸将心中的怨气平复了不少。
“这……花费不会少吧?如此规模的花费,这……”
吴懿忍不住的发问。
“这不是花费多少的问题。”
关羽一抚长髯,骄傲道:“若是在意花费多少,咱们这些军医和药材就不可能出现,陛下从来都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省钱,士卒吃穿用度,治病医疗,军械物资,从无短缺。
若是有,哼哼,若是有短缺,有跟不上的,让前线战兵饿了肚子,或者没有要可以治伤,那要掉脑袋的可不止一两个人,下至县令,上至州刺史,乃至朝廷主管官员,一个都别想跑!”
正是所谓的没有比较就没有幸福感,也多亏了同伴的衬托,才显得为人强势、杀官如杀猪狗一般的郭某人是如此不一样的花火。
所以他深得军心。
吴懿是没什么话好说的了,如果这只是一段话,他大可不必当真,但是关羽把事实摆在他面前让他一边看一边了解,那就由不得他不相信了。
这是真的。
吴懿没再说话,蜀军的降将们也没有继续说些什么。
他们默默地看着魏军军医团队三下五除二搞定了一大批伤兵的包扎,那熟练的包扎手法一看就是行家才能办到的。
看了一会儿,蜀军诸将的心情变得不再有波动,变得平静下来了。
看起来,严颜败的不冤。
他们被如此凄惨的压着打,其实也不冤。
其中的原因,就在他们眼前,一览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