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04节

  幽州豪强不会有谁更加看好郭鹏,而不去选择帮助袁绍,会有绝大部分幽州豪强帮助袁绍,袁绍会比现在更加强大,更加可怕。

  不甘吗?

  生气吗?

  嫉妒吗?

  四世三公了不起吗?

  可以为所欲为吗?

  对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哪怕是图谋造反。

  郭某人再怎么生气再怎么怨恨再怎么痛斥老天不公,也没用。

  人家投胎的本事就是好,四世三公就是牛逼,不跟你讲道理。

  出身的差距就是那么大,就是那么可怕,就是那么令人绝望。

  要是没有做袁术的狗,有身为嫡子的袁术作为后盾作为大旗,仅凭郭鹏自己,基本上是无法在政治上在名望上和袁绍抗衡的。

  那么这场战争就不是袁氏内战,而是真正的郭袁之战了。

第329章.三百二十八 对不起,四世三公就是可以为所欲为的(修)

  三百二十八我要做人(修)

  郭鹏不认为自己可以在郭袁之战中获得什么优势。

  至少在眼下来说是没有优势的。

   袁氏内战之中,郭鹏能巧妙的借力打力,轻松摧毁袁绍。

  而若是郭袁之战,则郭鹏只能用军事实力硬生生的刚过去,硬生生的摧毁袁绍,损失会很大。

  而在此之前,不会有什么河北本地人投靠郭鹏。

  自己是个什么体量,什么本事,郭某人心里很有点13数。

  如果不是投靠了袁术,扯着袁氏的大旗,郭鹏确定自己很难走到今天,很难拥有青兖二州做根据地,很难招揽到那么多的谋士和武将。

  靠着《小杜律》这本家传经典,郭鹏能吸引一些地主豪强出身的人,能吸引中下层人才,但是中高层人才就很难吸引到了。

  正是因为天下人都知道郭某人是袁术的狗,郭鹏才能在袁术的庇护下发展自己的势力,才有时间用质任制度,用郭氏故吏,用《小杜律》这三重保险逐步的稳固自己的势力。

  然后巧妙的借壳上市,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势力,而不是看准袁氏名头来投靠自己的袁氏编外势力。

  尽管如此,郭某人也十分清楚,现在做狗,是为了以后做人。

  为了做一个直立行走的人,而不是一只张开嘴巴伸出舌头摇尾乞怜的舔狗。

  尽管现在他就是一只舔狗,舔功很强,舔的袁术飘然欲仙。

  但是。

  他真的很想做人啊!想要做人想的都快要疯了啊!!

  他竭尽全力的给自己创造出可以做人的机会。

  在郭某人看来,从狗变成人的关键转折点在于郭氏宗门的《小杜律》教育团队被他引来青州,并且掌握在手。

  《小杜律》不是郭鹏一开始就掌握的,《小杜律》掌握在颍川郭氏宗门手上,最开始,郭鹏并未掌握之。

  但是很早以前郭鹏就很清楚,家传《小杜律》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郭鹏知道自己必须要和颍川郭氏宗门和解。

  即使当时郭鹏并未决定是要争霸还是要干别的什么,他也清楚,自己必须要和宗门和解。

  等到他决定要堂堂正正做一个人的时候,就更加在意这一点了。

  必须得到宗门的支持,得到家传的《小杜律》的教育团队的支持,掌握他们,然后,以此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

  当时郭某人甚至有点埋怨自己那个天真的祖父。

  不过想到那位祖父无论如何也看不到今天,也就算了吧。

  通过种种手段谋取到了青州刺史的职位之后,郭鹏就秘密找到了郭鸿,向他转达了自己的看法。

  郭鹏建议郭鸿火线辞职,回到家乡,然后把宗门迁移到青州来,在自己的保护之下。

  郭鸿来不及深思熟虑,就遇上了朝堂大变,不久之后,更是巨大的变乱。

  郭鸿被吓坏了,想起了郭鹏的警告,于是不再迟疑,立刻辞官,回到颍川就带着整个宗族忙不迭的往青州跑。

  他们前脚走了之后不久,荀就回到了颍川,把自己家往冀州带,再之后不久,凉州铁骑把颍川肆虐的一塌糊涂。

  郭鸿深深的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又为郭家能出一个真正的人才感到欣喜,于是发动郭氏宗门全力支持郭鹏。

  除了早期投效的郭嘉和郭瑞,现在还有二十多名郭氏子弟在郭鹏麾下的郡县从事文法类工作,未来有成为一郡一县主官的资格。

  所以在外人看来,郭鹏也在想方设法的提升自己家族的阶层,从二流士族跨越成一流士族。

  他们认为郭鹏正在朝着掌握五经十四家的某一家的家法传承、正式成为一流士族的事业而努力前进。

  或者干脆就是把《小杜律》的地位给提升一下。

  这很难。

  郭鹏压根儿也没想着让郭氏成为一流士族。

  他发动郭氏宗门来到自己身边为自己服务,主要就是为了把『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这所学校带在身边,为自己服务。

  郭鸿说自己年龄大了,不想再做官了,于是郭鹏就建议郭鸿在齐国学宫内开设法律类专业学科,招收自己麾下那些地主豪强或者是三流小士族出身的文臣武将的家族子弟入学学习。

  戏忠的家人,程立的族人,乐进的族人,于禁的族人,糜竺的族人,陈宫的族人,张辽的儿子,关羽的儿子,夏侯氏和曹氏的未成年子弟。

  他们都在齐国学宫之内跟随郭氏的教育团队学习《小杜律》。

  郭鹏表面上的动作和目的,这些部下当中的聪明人未必看不明白,但是限于故吏的身份,更因为郭鹏给了他们权力和接受教育的资格,他们的屁股自然不会歪。

  而是会成为郭鹏最坚定的支持者。

  郭鹏不仅招收这些属下的子弟,也愿意招收其他的豪强地主家的子弟,给他们一条进身之阶。

  以此换取没有被黄巾军和吕布扫灭的青兖二州豪强地主的全方位投靠。

  这些人还是存在的,虽然相对于四年前是断崖式的数量下跌了,但是依然存在,依然把持着一部分土地和人口。

  为了争取他们的支持,郭鹏则以受教育权相交换。

  交换了他们族人之中优秀的子弟的投靠,以及相当一部分土地和人口。

  为了接受教育,这些豪强地主十分亢奋,他们是不会吝啬付出相当大的代价的,权当交学费了。

  除此之外,这份受教育权还能争取青兖二州境内境外的一些二三流士族的分散投资,他们也愿意分散一些子弟来投靠郭氏,出仕于郭鹏,学习《小杜律》给家族多争取一条出路。

  最后,郭鹏还选择了一批出身黎庶、被郭鹏任命为村长乡长之中比较优秀的黎庶人才,将他们纳入其中学习《小杜律》。

  从豪强地主到士族,中间隔的是万丈深渊。

  家传经典,就是搭建在万丈深渊之上的吊桥。

  有的桥宽,有的桥窄,但是都是桥。

  虽然《小杜律》不能和《孟氏易》相比,但是可以真的得到学习的机会,是做官资格的保底。

  郭鹏真的愿意向外人传授这些法律知识,帮着他们提升阶层。

  被郭鹏此举笼络的人和家族可不在少数。

  本来质任制度和郭氏故吏就让郭鹏集团的势力非常稳定。

  而有了颍川郭氏律法职业学院榜身之后,作为这所职业学院的主导者,郭鹏有了更大的吸引力,集团势力更加稳定了。

  很多地主豪强和三流小士族前来投靠郭鹏,也不仅仅只是看中他的势力大,名声响亮。

  更深层次,也是冲着他的家族所掌握的《小杜律》的传承而来的,希望可以让子弟学习《小杜律》,学习统治知识,将来得到转型士族的机会。

  而这批人从此之后就真正意义上成为了郭鹏的部下,而不是袁术的部下的部下,性质发生了改变。

  他们成为了郭鹏真正的根基,而不是袁术可以随时挖墙脚挖走的墙头草。

  所以郭鹏花了那么多的时间努力的拥有做袁术的狗的资格,并且终于成功变成了袁术的狗,是有意义的,相当的有意义的。

  做袁术的狗,不仅可以做到借壳上市,还可以在战争之中直接抢来袁绍的一半优势,这是多好的交换条件?

  郭某人还打算继续做袁术的狗,直到袁术自己作死为止。

  继续锤炼自己的舔功,锤炼自己做狗的演技,让袁术爽。

  然后……

  我要做人。

第330章.三百二十九 狗仗人势的郭某人(修)

  初平四年七月十二,出兵之前,袁绍得到了比较完整的情报,得知郭鹏对冀州的打击已经是比较严重的了。

  清河国和渤海郡已经宣告陷落,魏郡和赵国也在郭鹏的兵锋之下摇摇欲坠。

  他的统治核心魏郡,只有一座邺城还在审配的坚守之下,其他城池全部陷落,被郭鹏占据。

  郭鹏打着袁术的旗帜,十分轻松的取下了这些城池,基本上没有遭到有力的抵抗,愿意进行抵抗的人寥寥无几。

  袁绍的损失十分惨重。

  袁绍极其恼火,立刻安排谋士们进行战略谋划,谋士们提出了很多建议,让袁绍有些反应不过来,不过最终袁绍还是得出了自己的决定。

  任命亲信校尉淳于琼和都尉蒋奇、韩莒子二人一起,统领一万步骑南下渤海郡,击败郭鹏进攻渤海郡的军队,收复渤海郡,相机收复清河国或者南下袭击平原国。

  袁绍自己亲自统帅五万主力军队从蓟县南下,顺着来时的路往南边一路反击,并且传令给眼下还在他的掌握之下的郡县,让他们做好防守准备。

  与此同时,袁绍还派出了许攸和荀谌为说客,先行前往冀州各郡县,寻找广有名气的豪强大族进行游说。

  许攸和荀谌向他们阐明眼下的情况,号召他们学习幽州豪强大族,拿出自己的储蓄来支持袁绍打败郭鹏。

  并且还向他们透露袁绍给出《孟氏易》学习的资格,以及打算打败郭鹏之后直接南下兖州的计划。

  许诺只要他们能拿出家族储蓄的一部分支持袁绍,立下功勋,就可能得到学习《孟氏易》的机会,和绝对的瓜分兖州利益的资格。

  “郭子凤在青兖二州广得人心,那些人支持郭子凤讨伐袁将军,袁将军必然不会原谅他们,等拿下兖州之后,袁将军必然会处决他们,而空下来的那些土地,诸位就不想要吗?”

  许攸和荀谌以这样的方式来劝诱冀州豪族大家,和幽州的情况一样,经过短时间的争论之后,幽州的豪强地主们也分裂了。

  他们也分裂成两派,一派决定支持袁绍,并且派子弟北上蓟县学习《孟氏易》。

  一派决定不动弹,等着郭鹏来,投靠郭鹏,投靠袁术,继续自己的日常生活。

  这种选择十分正常,有些人喜欢拼命搏前途,而有些人比起前途则更在意自己的命。

首节上一节204/164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