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大秦我为皇 第4节

  “沛公……”

  张良一脸痛苦之色,如今的他算不得刘邦的人,他隶属韩王,然刘邦只用几座城池便把他交换过来,名为借用,实际上就是想收为己用,这令他对韩王十分失望,因此他对刘邦也算得上尽心竭力。

  如今刘邦一死,他只觉自己仿佛失去了一切。

  “杀……”

  就在两人悲痛之际,兰池宫外,一阵阵喊杀声响起,三千白马义从涌入皇宫,将整个兰池宫包围在内。

  “启禀主公,此战杀敌两万,俘获四万,请示主公如何处置战俘!”

  三千白马义从在围墙外单膝跪地,朗声叩拜道。

  “收编,凡是反抗者,杀!”

  嬴守目光凛然。

  “诺!”

  三千白马义从齐声应诺,随即留下一百人随时听从调遣之后,其余人纷纷冲出皇宫。

  “来人,将张良、萧何扣押收监!”

  接着,嬴守再次发出号令,几十个白马义从立即冲进兰池宫,将张良、萧何二人捆绑,押了下去!

  

第6章 寡人说的

  

  随着刘邦之死,张良萧何二人皆被扣押,樊哙等大将纷纷灭亡,而三千白马义从又斩杀两万楚军之后,咸阳之乱彻底平息。

  “见过陵王殿下。”

  深夜,咸阳宫大殿内,嬴守高坐龙椅,下方,大秦一众官员纷纷躬身行礼。

  “我大秦文武百官,如今竟只剩你等区区几十人了?”

  嬴守眼瞳微凝,声音在大殿中不断回荡道。

  “陵王……”

  一众官员闻言,纷纷止不住神色低沉,面目垂泪。

  遥想昔日始皇帝再世时,大秦何等兴旺?

  朝堂之上,文官武将,七十博士官,浩浩荡荡数百人,站满整个大殿。

  再看如今,随着始皇帝驾崩,二世皇帝登基以来,赵高执掌权柄,凡是不从者杀,就连李斯都难逃一劫。

  最终,文武百官,各大博士,逃的逃,死的死,能留下这几十人,已是苍天庇佑。

  再遥想当年,大秦兵锋所指,天下归一。

  而如今,大秦就连最后一寸土地都已丧失殆尽,若不是大秦守陵王凭空而出,此刻的咸阳,必将化作地狱,可悲可叹!

  看着顷刻间悲戚一片一众群臣,嬴守不禁微微摇头,如今的大秦,的确落寞得太快。

  或许始皇帝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费尽心力打造的铁桶江山,最终竟被一个败家子短短两年之内败光家底!

  “嬴守。”

  就在这时,大殿外,一道身影急速而来,正是子婴。

  看着坐在龙座上的嬴守,子婴一脸不可置信之色。

  “子婴,你说,寡人是该称你长者呢,还是该称你秦三世皇帝,又或者秦王殿下?”

  嬴守眼睛微微一眯,嘴角上扬,冷笑道。

  在后世,关于秦三世皇帝,子婴的身份一直都是一个谜。

  有人说他是公子扶苏的儿子,大部分人比较认同,但实际上,稍微懂历史的人都知道不可能。

  毕竟古言说得好,最是无情帝王家,胡亥跟赵高不同于秦始皇。

  秦始皇有着霸绝天下的气势,一切尽在掌握,他在一日,天下就乱不了,所以他可以不杀嬴守。

  但胡亥和赵高不同,两人几乎把赢氏宗族都杀了一个遍,尤其是胡亥的所有兄弟乃至于后人,更是一个没放过,他不可能唯独放过扶苏的儿子。

  也有人说子婴是胡亥的兄长,这就更加不可能了。

  至于秦始皇,又只有成嬌一个兄弟,所以说,子婴的身份一直都是千古之谜,但嬴守知道,他既不是秦始皇同辈之人,也不是扶苏的后人,更不是胡亥的兄长。

  他只是年纪比较小,然而辈分却极高的赢氏后人,他的辈分甚至于可以抬到秦始皇的上一代,乃是嬴子楚的堂弟。

  所以嬴守此时这一声长者,说得并没有任何问题,若不是他资历不够,甚至可以做赢氏宗族长老。

  “我……”

  面对嬴守的目光,子婴忍不住低下头去,眼中闪过一抹羞愧之色。

  曾几何时,始皇帝功盖三皇,赛过五帝,号称始皇帝。

  然而到他这里,皇帝之称没了不说,连江山也丢得一干二净。

  虽然这一切不全是他的责任,但大秦是在他手中灭亡的,这令他有种无颜面对宗族的羞愧感。

  “嬴守,今日结局,我无话可说,但你怎可坐上龙位?又怎的会有如此一支大军,你……你甚至于还杀了刘邦等人?”

  深吸一口气,子婴强迫自己抬头目视嬴守,沉声说道。

  “怎么,难道寡人就不该拥有本该属于自己的力量?”

  “没错,当年寡人的确答应过永世不反大秦,但寡人并没有答应过始皇帝别的。如今,大秦灭了,寡人发兵,不是反秦,而是救秦。你来告诉寡人,现在,这皇位,寡人是坐得,还是坐不得?你再告诉寡人,寡人坐在这里,是否违背当年誓约?”

  嬴守冷笑,直视着子婴说道。

  面对他那双凌厉的眸子,子婴只觉自己仿佛背负着一座大山般,巨大的压力,压得自己几乎喘不过气来。

  “你当然坐得,同样,你也没有违背当年誓约。”

  子婴眼睛轻轻合上,道:“可你想过没有,你带来的军队的确很强,但不过区区三千人而已。如今,前线的章邯已经投降项羽。项羽麾下百万大军,不日便会杀向咸阳,你真要凭着三千人与项羽百万大军抗衡?”

  “你打得过吗?还是说,你只为了坐这几天的皇位,便要拉着我咸阳百姓,乃至于所有老秦人陪你一同付出生命?”

  说话间,子婴不顾嬴守那无形的压力,直视嬴守。

  以上这些话,他一直都压在心里,也是他无条件投降刘邦的原因。

  刘邦和项羽,同属楚军阵营,但刘邦向来以仁义著称,他进城后乱不乱不知道,但项羽向来痛恨老秦人,他进城后,必定赶尽杀绝。

  为了防备项羽,子婴只能投降刘邦,却没有想到,最终嬴守会杀出来。

  “哈哈哈……项羽,莽夫而已!我大秦纵横天下数百年,横扫八荒六合,如今你作为赢氏宗族长者,竟如此惧怕一个莽夫,我老秦人的脸,让你丢得一干二净!”

  嬴守冷笑,道:“胡亥蠢,然则你更蠢,你永远不知道何为赳赳老秦。今日,寡人就让你见识我秦人横扫天下之霸气!当年,楚国都败了,更别说如今一群楚国后辈。寡人若要灭楚,即便皇天也挽救不了!记住,这是寡人说的!”

  

第7章 全民皆兵

  

  “哈哈哈,好大的口气!”

  “嬴守,你不过区区三千人马,我真不知道你凭什么说出这番话!”

  子婴仿佛听见天大的笑话般,俨然不顾那如山般的压力,当面讽刺道。

  在他看来,如今大秦气数已尽,想要保全秦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委曲求全,硬扛下去,唯有死路一条。

  “寡人说了,你不明白,那是你蠢!遥想昔日,始皇帝费尽毕生之力,将我大秦帝国打造得固若金汤。大秦灭亡,并不是灭在外,而是灭在内!你瞧瞧如今朝堂上,可还有几个能用之人?我大秦社稷神器,无人能用,岂能不灭?”

  “项羽号称百万大军,但他即便收下章邯二十万囚徒军,撑死了也不过三十来万。再看看我大秦,北上边境驻扎精兵三十余万,南下百越屯兵六十余万。何为百万大军?这才是真正的百万大军,这才是我大秦纵横天下,横扫八荒的无敌铁骑!可惜,你们用不了,但寡人用得了!”

  “子婴,你给寡人把眼睛睁大了,好好看看寡人如何扫平天下叛乱!”

  嬴守双手撑在龙案上,缓缓起身,目光凌冽,气势吞并八荒,令人不可侧目。

  “陵王说得对,我大秦还有百万雄兵,可惜无人能用,否则,区区一群匪徒,又能算得了什么?”

  “陵王,发兵吧,救我大秦,护我社稷!”

  群臣激愤,在嬴守的无上霸气之下,他们仿佛看到了当年气吞八荒六合的始皇帝嬴政,一股无形的信心笼罩而来,令他们看到了大秦起死回生的希望。

  “好,这才是我大秦臣民该有的样子!”

  “作为我大秦朝臣,岂能卑躬屈膝,摇尾乞怜!”

  “传令下去,国不可一日无主,今我大秦走向末路,寡人秉承始皇帝意志,掌我大秦社稷神器,三日后庙堂登基称帝,灭六国余孽,重掌天下!”

  嬴守直起身来,左手负背而立,右手指点天下。

  “诺!”

  群臣无一反对,纷纷躬身作揖,抱拳应诺。

  “再传令下去,告诉我咸阳百姓,寡人回来了,必将带领我老秦人一雪前耻!”

  “诺!”

  一道道命令下达,当晚,整个咸阳彻底热闹了起来。

  咸阳百姓,先是经历屈辱的受降,后又被烧杀抢掠,早已义愤填膺。

  后被白马义从所救,便如瞧见救星冉冉升起。得知这支军队乃大秦陵王麾下大军之后,更是振奋莫名。

  再加上陵王豪言壮语,彻底激发老秦人心中热血,一时间,整个咸阳肃杀之气冲天而起,草木皆兵。

  次日,嬴守巡视咸阳,只见咸阳城中,百姓纷纷削木为兵,手持菜刀挥舞不停,三三两两汇聚,赫然形成军队方阵,场面显得异常震撼。

  “看到了么,子婴,这才是我大秦臣民!”

  面对这整装备战的一幕,嬴守讽刺的看了一眼身旁子婴,冷笑道。

  “这……”

  子婴被面前这一幕惊讶的目瞪口呆,满脸不可思议之色。

  在此之前,他也曾经想过令大秦起死回生,但他能做的只是杀死赵高,其余的,他什么也做不了。

  咸阳城内,百姓听到前线大战连连败退,纷纷陷入恐慌,有的人甚至已经举家迁移,寻找安身之地,只觉留在咸阳就是等死。

  何曾有过面前这一幕,军民一心,全国皆兵的情形?

  “怎么,很不可思议吗?”

  嬴守冷笑,道:“遥想当年,我大秦何曾不是多次险死还生?后经历穆公之治,制霸天下。再后来,我大秦没落,又经历孝公变法,成就强秦,纵横八荒,再经历始皇帝气吞山河,吞并六国,完成天下一统。这一桩桩壮举中,何曾不是全国皆兵,斗志昂扬?”

  “我大秦子民,本为马上族群,更是天上雄鹰。这只雄鹰是否强大,不在于雄鹰本身,而在于他的眼睛!帝王者,鹰之首脑。帝王无能,鹰之缺首,耳鸣,眼瞎,如此,雄鹰岂能不落?我大秦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又何尝不是因为胡亥与你?现如今,寡人执掌天下,雄鹰岂能不振翅高飞,翱翔于天,蔑视大地?”

  说话间,街道上有不少人注意到了这里。

  这些人,大部分都没见过嬴守,但他们见过子婴。

  子婴本就是秦王,再加上之前受降,他更是在所有人面前露过脸,想不认识都难。

  眼看子婴都要跟随在嬴守身后,这些人立即猜想起来。

首节上一节4/97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