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王邱怀,虽说当年归顺了大秦,取消王号,但如今既然选择了背叛,自然重启王号,因此下方众人皆称其为大王。
“韩信,你给我闭嘴。当初寡人让你献计,你给出上中下三计,最后没一计中用。”
“先如今,秦军不过在外面喊两句,你就吓得心惊胆战,口口声声我吴越要灭。”
“寡人告诉你,你再敢如此长他人志气,灭我吴越威风,寡人立刻砍了你!”
第159章 韩信
“大王,今日韩信即便冒死也要谏言,若大王继续一意孤行,三日之后,吴越必败!”
“再有一点,还请大王莫要忘记当年南越王的下场。”
“秦国早年,虽也属蛮荒之地,然秦国王室乃周天子之臣,世代受周天子礼仪教化。”
“如今秦国一统天下,乃天下正统,以礼仪之邦自居。”
“尤其那新秦皇嬴守,不仅战场上手段果敢,在治理天下时,更以民生为重。”
“你如此对待百姓,他日秦兵杀进城来,我吴越王室,必将无一人能够幸免!”
韩信抱拳,一脸坚定之色,朗声道:“再则,大王真以为百姓就毫无战力可言吗?莫要忘记,昔日辉煌如大秦,也曾经灭亡在一群百姓的手中。”
“若不是最后时刻嬴守出手,如今的大秦早已不复存在,这一点,还请大王三思!”
说话间,韩信眼中闪烁着智谋之色,仿佛一切,皆在他的预料之中一般。
至于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吴越王邱怀到底是听,还是不听,他也只能尽力而为了。
“哈哈哈,韩信,你简直岂有此理,竟一而再再而三的长他人志气,灭寡人威风。”
“看在你是一个人才,寡人今日不杀你,来人呐,把此人给寡人架出去!”
邱怀怒极而笑,猛地起身,大声喝道。
在这种冰冷城下的紧张时刻,两军交战,最大的禁忌就是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韩信所为,彻底激怒了他。
“诺……”
四个甲士从门外走来,围在韩信身旁,便要将韩信给架出去。
“不必了,大王,今日韩信言尽于此,若大王不愿听劝,还望他日大王莫要后悔!韩信自己走,不劳烦大王了!”
不等那些甲士扣押,韩信冷哼一声,不满的拂袖而去。
“你,韩信,你好大的胆子!”
吴越王邱怀怒不可遏,咆哮出声,看着离开的韩信,猛地坐在王座上,直视下方众将,冷声道:“此人简直不可理喻,从即日起,谁再敢提起此人,寡人立刻斩了他!”
下面众将闻言,浑身一颤,纷纷低头,无人胆敢说话。
许久之后,这才有人开口附和邱怀。
在另一边,韩信离开将军府后,独自一人走在空落落,四面八方充满紧张恐怖气氛的街道上,眼中带着深深的落寞之色。
他抬起头,只见天空一轮明月,照耀在千万家的门窗之上,却压根驱散不了他心中的阴郁。
“苍天呐,我韩信满腔才学,一腔热血,莫非这一生注定就此白费吗?”
猛地,韩信扬天咆哮,眼中落下两行泪水。
泪水流过之后,他又疯狂的大笑了起来。
耳边不断响起城外秦军的喊话,他转头看向将军府,声音冰冷:“吴越,亡了!”
这一刻,韩信的脑海中不断闪过这一生所经历的种种事情。
他本是一个落魄贵族,一生熟读兵法战略,心怀满腔热血。
在中原大乱时,趁机而出,投靠项羽,本想一展抱负。奈何项羽此人眼高过顶,根本不给他半点施展抱负的机会,只让他做了一个执戟郎。
在那两年的时间里,他一直寻找机会引起项羽的注意,奈何,项羽从来没正眼看过他哪怕一下。
眼看秦国灭亡,他心中彻底绝望,正准备转头其他各路义军之时,却突然杀出一个嬴守,剿灭各路义军,再次建立大秦。
那一战,六十万大军,战死近二十万,其余人纷纷被俘虏。
韩信很庆幸,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执戟郎,因为在各路军队之中,凡是担任官职的,基本上都被斩杀殆尽。
而他这个执戟郎,则和剩下的四十万大军,全部被遣散。
很明显,大秦对他们这四十万大军,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对此,韩信也不以为意,毕竟人家十万大军就能剿灭你六十万大军,人家还有必要白吃白喝的供养你这四十万残兵败将?
眼看天下平定,韩信却是无法甘心。
他准备转投大秦,奈何,他作为四十万大军之中,残兵败将的一员,别说去见秦国兵马大元帅,某个一官半职了,甚至于就连一般士兵都压根不把他放在眼里。
最终无处容身,韩信辗转反侧,终于来到了南方吴越。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吴越王邱怀,因为他的才华,最终被邱怀提拔,成为一名谋士。
可惜,他要做的是兵马大元帅,即便退而求其次,最少也得是一个上将军,这谋士,根本就不是他想要的。但奈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他也只能听之任之,再找机会图谋上进。
他甚至已经想过,只要好好在吴越发展,迟早一日,定当成为吴越兵马大元帅。来日,厉兵秣马,一统百越,杀入中原,让曾经那些瞧不起他的人好好看看,他韩信究竟是何等人中龙凤。
然一切尚未来得及施展,秦兵又打来了。本来吴越掌握二十万大军,即便这二十万大军不如秦兵骁勇善战,但只要加以利用,凭借天时地利人和,他依旧可以和秦兵周旋。
甚至于秦兵围堵泰禾城之后,他还献出上中下三计,然他的计谋,邱怀根本没有听进去,反而最终选择了如此绝子绝孙的战法,以百姓作为肉盾,简直丧尽天良。
当然,他韩信的战法,比起邱怀的战法也好不了多少,如同最后一计,同样是绝子绝孙的打法。
这一计乃是放弃泰禾城,埋伏重兵于百姓之中,待得秦军入城之后,再找机会出手。
届时,秦军分不清究竟是敌军还是百姓,只能屠城。
而一旦屠城,百越之地,各国百姓必将惶恐,与秦军不死不休,如此一来,吴越就有了反攻的机会。这等打法,同样绝子绝孙,但结果绝对比邱怀的百姓肉盾战法更强。
可惜,邱怀觉得太过麻烦,根本不听他的,这让韩信几近绝望。
如今,秦军已经想出应对之策,他甚至已经可以预见到,三日之后,吴越二十万大军面临的将不仅仅是城外三十万秦军,更有城内数十万百姓。
这等内外夹攻,吴越必败,吴越必亡。
“邱怀啊邱怀,既然你不听我劝,我韩信今日便要看看,你如何自取灭亡!”
深吸一口气,韩信再次看了将军府一眼,最终转身走进不远处一家酒肆。
第160章 紧急战报
泰禾城,就在嬴守准备跟吴越决一死战时,另一边,天月城中,一份奏折却仿佛惊涛骇浪一般,震动整个天月城。
“什么,长城失守,匈奴直入关中?”
天月城,郡守府中,这天早上,狄仁杰一大早便被人惊醒。
此人从咸阳而来,手握兵马大元帅慰缭、军师张良,相邦萧何联名奏折。
因皇帝此刻不在天月城,狄仁杰也不方便去看奏折,但听到来人的禀报,还是忍不住大吃一惊。
“没错,狄大人,就在月前,宇文成都大将军率兵击败匈奴大军,本来已经守住长城,然最后宇文将军冒险深入敌营千里之地,最终导致粮草供应不上,又陷入迷路之中,被匈奴大军接连袭击,导致我大秦十万长城守卫军毁于一旦。”
“至此,北上边境无兵防守,匈奴长驱直入,杀进关内,在昔日赵国境内烧杀抢掠,可谓残忍至极!”
那人抱拳,沉声说道。
“岂有此理,这等大事,怎可此事才报?”
狄仁杰满脸怒色,要知道,这匈奴可不同于曾经的六国。
当年,七国争雄,相互之间你攻我伐,但打下城池,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地盘,最终加以治理,增强自己的国力。如最后,秦国一统中原,便建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皇朝,巩固大秦根基。
可匈奴不一样,匈奴生活在北境,逐水草而居,乃是一群游牧民族,说到底甚至可以称之为一群庞大的马贼势力。
这些人在草原上游历惯了,哪里有肥沃的水草,就去哪里打打秋风。吃干抹净之后,转身就走,又换一个地方继续生存。
这等做法,就如打劫,从不在乎后果。而在攻城拔寨之中,他们的做法同样如此。
杀入城中,只为抢夺一切资源,抢完就走,从不谈治理什么的。
因此,在战争之中,匈奴所过之地,可谓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总得就贯穿一个理念,抢光、杀光,什么也不留下。
面对如此敌人,一个月的时间任由其撕扯,对关内来说,绝对是难以承受的打击。
“狄大人,此时发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一个多月来,先要从北上边境上报咸阳,最终由咸阳大元帅、大军师、相邦大人联合顶多,又发出奏折,不远万里赶来岭南。”
“这一南一北,一个多月的时间,已经十分之快。一路上,末将不知跑死多少匹马。还请狄大人赶紧将此奏折上报皇帝陛下,否则晚了,我等谁也担待不起!”
那人连忙说道,说话间,一脸风尘之色,连嘴唇都干裂了,浑身上下,显得疲惫不堪。
“哎,这等大事,怎能在这个时候发生?这样,你先吃点东西,稍后我便派人带你前去上报皇帝陛下!”
狄仁杰叹息一声,道:“对了,不知咸阳城内,慰缭、张良、萧何几人和有应对之策?”
“没有……”
那人摇头,道:“此刻正是春耕初期,按照陛下的旨意,天下百姓都已经准备就绪,这个时候,若是招兵,必将使得今年的耕种被耽搁。”
“因此,大元帅只能带领境内十万大军杀往邯郸,在邯郸城阻挡匈奴大军!”
狄仁杰眉头紧皱,闻言微微点头,道:“如此也好,慰缭此人,兵法入神,虽说匈奴入境,便如蝗虫肆虐,难以一网打尽,更无法决一死战。”
“但凭他十万大军,想必也能保一时安宁。对了,长城另外十万大军,应当没有调动吧?”
那人点头,道:“没有,毕竟在当年王离将军调动十万大军回师勤王之后,长城边境本就守卫薄弱。”
“凭借三十万大军,既要守住北方匈奴,又要守住东面胡人,后大秦武帝陛下又调动十万大军回咸阳,至此,长城只剩下二十万守卫军!”
“这二十万人,分别以十万驻扎东面,阻击东胡,十万驻扎北方,阻挡匈奴。”
“如今匈奴入城,东胡更是蠢蠢欲动,若是再调动那十万大军,届时入关的将不仅仅是匈奴,更有胡人。”
“那时,我大秦将更加雪上加霜,因此,大元帅并没有调动防守胡人的十万大军!”
“嗯,明白了,你先下去吃点东西吧,稍后立刻赶去前线寻找皇帝陛下!”
狄仁杰点头,说话间,眼中尽是愁色。
他跟了嬴守,也有数月时间,对当今大秦的局面,可谓十分清楚。
大秦看似在嬴守手中已经得到稳固,但实际上,此刻嬴守接受的大秦,不过就是一片废墟而已,一切都还需重建。
而重建大秦,就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凭借中原的力量,想在短时间恢复元气,简直难上加难,唯一的办法就是从南方百越调动人力,所以嬴守攻打百越,势在必行。
可是,此刻看起来强盛一时的大秦,实际上却又是外强中干,除驻扎在百越之地,不可动的六十万大军之外,中原满打满算,也就二十多万大军。
百越这六十万大军,担负着极大的众人,既要压制百越各国,又要同化百越各族,可以说,他们这一辈子,连死都没机会回到中原,只能留在这里。
而中原的二十万大军,既要防守匈奴数十万大军,更要防守比匈奴还要强盛三分的东胡大军,绝对是十分艰难的。
如今,匈奴杀进长城,对大秦来说,甚至于对整个中原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机,一旦处理不好,后果将十分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