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周管家低声的给张小公爷汇报着情况:“马车还需要采购,忠义乡铸造分司的水坝也需修建……”
“新建铸造分司所需锻锤、坩埚、模具……已分批运抵,正在转运忠义乡。”
“水路河沙淤积还需人手清淤,此项工程若要在月余内完成需至少投入两万人……”
一桩桩、一件件可都是烧钱的活儿啊,不过么……
粤北士绅豪商们都是好人啊,小周管家心里感慨着。
那几百万两可有大用处了,甚至京师那边儿各家来人所带的银子还没用上呢。
“您上次吩咐的让铸造分司打造的农具、锅,都已经让水师发出了……”
小公爷从来不白使唤人,所以哪怕是水师也不例外。
水师帮忙来去拉运人手粮秣,张小公爷都是按市价给他们记账的。
但这个不会给钱,而是让他们折算成物品。
运的都是军械营造局的人手、家伙什,所以这笔钱自然是记在了军械营造司上面。
抵扣的则是铸造分司的拳头产品——铁锅!
毕竟这佛山铁锅那可是能出口的好玩意儿啊,现在所有的工匠全都在铸造分司里。
若是不把这项好事业发扬光大,张小公爷那会直接抽死小周管家的。
铸造分司现在首先就是把锅的分类做好,然后拿出方子来一起打磨工艺。
原本各家都有秘方、各自有所长处,但在铸造分司这些个大匠的面前藏这点儿小玩意儿就没意思了。
不得不说佛山铁锅能搞起来那不是没有原因的,这些个老铁匠们没一个是轻与之辈。
有着铸造分司的大匠们的参与,大家的秘方一拎出来再试上几手。
很快的,新法子铸造出来的铁锅可比他们原本的都强出不止一筹啊!
更重要的是成本还降低了一大截,原本是五钱银子左右铸十口锅。
如今三钱左右的钢料就能够铸起来了,甚至比从前的更好!
接着他们就开始规划锅的种类:印锅、驮锅、耳锅……等等不一而足,每种还有甲乙丙丁四个型号。
所有工匠们统一工艺,所有的锅上都打着“军械局粤北铸造分司弘治十四年造”字样。
锅造的更加的精巧、更加的美观耐用,价钱却因为成本打下来了。
原本十口锅七钱五分银子,现在六钱就能买。
水师的各级千户、百户,及下面的士卒们都是第一批受益者。
但挣的最多的却不是他们,而是作为京师总代理的勋贵们、作为江南地区代理的东缉事厂。
新锅现在在各地大受欢迎已经到了供不应求的地步,仅仅是京师第一批三万口锅不过五日就售罄……
佛山的各家发现,这居然挣的比自己从前多太多了!
因为他们每打造一口合格的锅,就能够获得相应比例的“铸件银”。
每一口锅都有着自己的编号,若是不合格是要扣银子的。
拢共算下来大家多的每月能拿到近十两,即便是学徒也能分得二三两。
顿时所有人干劲儿十足啊,咬牙切齿、摩拳擦掌的期待着铸造分司建起来好挣大钱!
同时还有作为夷州总代理的钱能钱公公,钱公公还定制了一大批耕具到夷州去。
在京师的军械营造局大匠们,也被派遣了一批到夷州去。
实地考察之后根据情况画下图纸,让京师那边给打造更多的采矿工具送往夷州……
整个粤北看起来热火朝天,似乎即将一跃冲天了。
然而在这火热之下却是粤北各地士绅们的家生子、家仆,不断的趁夜离开家中。
有些消失长达数日之久,有些甚至直接人间蒸发了。
没有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去做什么,与之相对的是各地的山寨最近似乎都在收缩。
过路的小商贩们对此最为敏感,从前大家都是抱团走。
路上总会遇到几个剪径恶贼、山匪流寇,这个时候他们就会拿出家伙准备着。
如果对方只是稍微要点儿银钱,给了便是了。
如是对方打算谋财害命,那就说不得要拼杀一番了。
但最近这些个恶贼山匪们似乎一夜之间全数消失了,再不曾遇到过。
卫所中的军械报损开始增加,好些千户上禀说军械已经老旧不堪日常操练无用。
请求拨付新的军械,不然日常操练都做不到了……
第388章望江楼上望江流诸家士绅弄潮游
羊城府,新建望江楼。
据说这望江楼楼主乃是个手眼通天的大人物,能拿下这江边最好的地段。
不仅从本京师搞到就紧巴使用新式水泥、砸大价钱运使军械营造局营造司大匠督工以砖石造楼。
更是开业时有最近归粤的弘治十二年状元伦迂冈道贺,更有“状元及第粥”为招牌滋味好、价实惠。
门前更不知是谁人手笔,左侧挂着楹联曰: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店内掌柜的笑吟吟与来客道,楼主曾言这副联谁若对出奉金百两、十年内其在望江楼内用度全免。
此联一出顿时无数粤北士子文儒尽皆好奇前来,然而时至今日亦无人对出。
粤北此时文风之盛实则不下闽浙,由洪武迄今亦是出了大量的进士举子的。
然而这些自诩文采风流者见之此联亦是抓耳挠腮好半响,只能叹气入门消费。
倒是有不少人打听这望江楼楼主到底是何方神圣,然而掌柜对此从来只是笑而不语。
同时因着这粤北行商风气极盛,于是发家后从商者不在少数。
这望江楼除了这副楹联之外,内进布有亭台望江院、三四楼则分望江、望城小阁。
当然,若要进这望江院、望江望城小阁价钱可不低。
莫说那仅有三处的望江院、顶楼的全层“江城阑珊阁”了,便是二楼的望城阁坐下去便须二两银子。
前厅及两处偏厅则是多与百姓实惠,八文可得一海碗用料十足。
虽多以下水,却鲜香可口足以饱腹。若是加料,则十二文起。
其余菜式丰简由人,囊括了粤北闽浙各系名菜,更有十数位庖膳大家在此操持……
“他张家子要平乱就赶紧去黔东南平乱去,在这粤北捣什么乱啊!!”
望江楼三楼,“江流千古阁”内。
满满当当的坐着近二十人,细数下来居然皆尽是这粤北地面儿上有头有脸的人物。
唔……没头没脸的,那是海参……
“谁说不是啊!如今市面工价被他推上天去了,布政使司还要廉租官田!”
一长髯飘飘的儒生文士咬牙切齿的发狠:“些许刁民居然借此压迫田租,当真无耻之尤!!”
其余些许士绅们都在唉声叹气,不断的吐苦水。
“还有些许刁蛮,当初来投时求着收留。如今听闻徭役免了,顿时跑了泰半……”
不得不说张小公爷的这几手着实厉害,极为精确的一棍子就打在了他们的七寸上。
免徭役、高薪大量招募人手,官府又配合拿出二十万收回来的官田以户籍、家中丁口为准实施廉租。
这一下子就把原本依附士绅豪商们的“无籍之徒”们挖走了泰半,剩下是签了奴契的走不了。
即便是那些人也在蠢蠢欲动,已经有人将自己子女送去其他亲眷家中登记为丁口。
一方面可从此后不再为奴了,其次亲眷家里也能因着丁口而多分些许田亩。
手下的“无籍之徒”逃了泰半,顿时这些个士绅们就都不好了。而且是大大滴不好了。
“若非那张家子如此挖我等根基,老夫又何必将让大家辛苦这一趟前来议事?!”
却见那童商童成春便端坐在上首的位置上,身着蜀锦松柏飞鹤延年袍手按龙头杖。
那颌下长髯飘飘一如仁儒名士,端的是一派正人君子、地方贤德之相。
“这张家子一日不走,粤北便一日不得安宁啊!”
老者的话让在场这些原本都在大吐苦水的士绅们皆尽沉默了,一众人都望着他不说话。
大家吐苦水归吐苦水,可要说真跟这张家子掐起来……
谁敢啊!人家那是京师陛下身边的红人儿,本身又是国朝勋贵第一家英国公府的小公爷。
就算是今儿把他掐跑了,可别忘了他还是太子的教习。
据说太子与他亲厚无比,人前都唤他“虎哥儿”的。
若是在此吃罪了他,哪怕这会儿陛下没下手收拾咱们。
可陛下百年之后呢?!太子登基了,那咱们折腾过他老师人家能罢休么?!
阔且说,这码头可是有户部、京师诸家勋贵的股子啊!
同时这玉螭虎现在操持的一桩桩、一件件,那可都没一件是小事儿。
没看章玄应、赵栗夫二人带着整个粤北州府,上窜下跳蹦达着支持么?
这是关乎到大半个粤北从布政使司到下面州府,近乎所有官员的吏部考课问题啊!
连“谁耽误粤北一阵子,我就耽误他一辈子”这话都说出来了,那就是挡道儿的就是死仇啊!
所以这一票士绅们抱怨了半天,也没人敢说出头要跟这玉螭虎刚一刚。
惹不起啊!这位是祖宗,懂么?!活生生的小祖宗,自己等人若是把他惹了……
那都不需他自己吭气儿,这粤北从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再到各级州府绝对一拥而上把他们生吞活剥了。
更别说他从京师带来的那两千余国防军,操练的呼喝声一里开外都能听到。
那都是跟鞑靼做过一场的狠人啊,杀人跟砍瓜切菜似的……谁敢惹啊!
所以这士绅们满心的敲里吗、奔腾着草泥马,蓝而却没人敢捻一捻张小祖宗的虎须。
“查了我等的官屯田,现下最着急的可不是我等啊……”
童商童成春嘿嘿一笑,那双浑浊的眼珠扫过众士绅:“卫所那些千户、百户,他们才是最着急的!”
听得童商的这话,在场的士绅们嘿嘿的笑开了。
“待得他们闹开了,我等再卖好于那玉螭虎平息此乱、顺势接下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