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孙儿喜欢练刀,而且走的还是倭刀的路数张懋就把这刀给了孙儿。
比较让张仑惊喜的是,这竟然是一把村正刀。
不过村正本来就传世比较多,刀是好刀没错却也没有那些人传说中的那么离谱。
稍微有所了解的话,就会知道村正有好几代人。不仅做长刀,而且做短刀、枪。
弘治皇帝在草庐里翻看着唐伯虎他们做的题文,越看越是心惊。
这些题目哪个都刁钻无比,但应对的作文却能够切中其要害点。
“痴虎儿这么个教法,他们要是再考不上就真是没话说了……”
弘治皇帝身后的萧敬也不由得点了点头,皇帝看完他也看了。
不得不说,这刷题手法实在是太过凶狠了。
便是这个时候,弘治皇帝若有所觉的抬眼望出窗外去。
却见张仑那琳琅珠玉少年郎的身影,眯着那双桃花丹凤立于一头拴住的大羊前。
“刷~!”的剑光闪过,那被拴住近乎半人多高的大羊竟是直接被一刀斩首,脑袋飞出丈许!
三五壮汉赶紧按住了失去了头颅,依然在不断挣扎的大羊,还有人拿出盆子开始接血。
金色暖阳铺撒在一身玄衣,傲立皑皑寒雪唇红齿白笑意盎然似春风般的少年身上。
却见那少年随手甩振手中倭刀,那刀上血珠滴滴洒落。归刀入鞘,血滴落在那皑皑白雪上殷红的有些刺眼。
“记得喊庄子里的老少们来领肉,孤寡、老人、孩子需多领一份。”
却见这少年叫了一声,那些按住了大羊的汉子们忙不迭的应是。
第24章摆你上台对垒阁老
原本对于自己一刀剁开羊头的刀法,还是颇为自得的张仑在见到弘治皇帝的一刹那脸就垮下来了。
三个不争气的徒弟已经在瑟瑟发抖,哆嗦着在一边的还有周管家。
没一个有用的!张仑心里恶狠狠的骂着,特么都不知道通知我一下啊!
周管家吃了张仑的眼神,赶紧讨饶:小公爷,不是咱不想通知您。陛下不让啊……
“难怪你敢向朕要教导之责……”翻看着桌子上的一篇篇唐伯虎他们做出的文章。
还有张仑给他们出的题目,弘治皇帝苦笑的转过头来看着张仑道:“既然有如此本事,怎的不自己参加科举?!”
“您这不是没开恩科嘛……”张仑一翻白眼,叹气道:“等您开了恩科,小子一定去考。”
弘治皇帝笑了笑,摆手道:“也不必等明年恩科了,现在就随朕入宫吧!朕让专人来,好好的考考你。”
说着,弘治皇帝便背着手要走出这草庐。但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看了萧敬一眼。
萧敬会意的将刚才弘治皇帝看过的答文都收了起来,张仑叹气道:“陛下,您可不能这样啊……”
“朕回去会着人眷录,回头再还给你。”弘治皇帝笑眯眯的道:“你写的那《白蛇传》,很得太后喜欢啊!”
张仑闻言不由得一愣,转头望向了周管家。
然后发现周管家跟自己一样的傻眼,只能无奈的拱手叹气道:“能得太后喜欢,小子荣幸倍至。”
弘治皇帝哈哈一笑,让张仑沐浴更衣然后随自己回宫。毕竟张仑刚刚练完剑,浑身可都是臭汗呢。
皇帝的要求张仑能拒绝吗?!看着站在边上那狗熊一样壮硕的扎须大汉,还有笑眯眯的萧敬。
张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肯定是拒绝不了的。
叹了口气张仑很快的用温水和香胰子,把自己洗刷了一遍换上了一身衣裳。
本来每天习武完毕张仑也得换上一身衣服,毕竟裹着护甲奋力劈砍一会儿下来绝对是一身汗。
所以,早有庄子里的大脚婆娘在周管家的安排下给烧了热水备着。
小公爷练习完毕武技,便可以洗漱一番再入草庐读书。
弘治皇帝则是趁着这个档口,开始翻看张仑书桌上的各色注解、留笔。
人家皇帝在等着,张仑自然是不可能洗半天澡才出来啊。
只能是一个泡下去,大致洗刷了一遍然后全身擦干便开始穿衣服。
张仑还是不习惯被人伺候着穿衣,于是他的衣服是收拾好叠起来让他自己穿的。
当张仑再次走回到草庐内,出现在弘治皇帝面前的时候。
无论是弘治皇帝又或是萧敬都不由得暗赞一句:好个如玉翩翩少年郎!
三庭丰韵鹅蛋儿面,卧龙眉胆仰龙唇。那双惹人的丹凤桃花,如与君言诉一般未语含笑。
此时的张仑头竖着紫金素镶白玉冠,一袭素色暗纹团玄鸟锦袍脚踏锦缎牛皮底皂靴。
身上披着绸面儿貂裘外袍,身姿挺拔站则恍若松柏。
“痴虎儿却是生的一副好颜色啊,若朕皇女尚在必是以你为婿矣!”
听得弘治皇帝的感慨,张仑只能是苦笑着拱手:“可别了,陛下啊!我张家就我一个嫡孙,我大父可还等我开枝散叶呢!”
弘治皇帝听了,不由得哈哈一笑摆手让萧敬备驾回宫。
张仑想要拿上自己的倭刀,可那阔山一般壮硕的扎须大汉瞪着他显然是不可能的。
无奈的长叹一声,把刀交给了周管家收好。
张仑出得门来,便上马随着弘治皇帝的车驾往京师城里行去。
萧敬赶着车驾前方自有侍卫开路,沿途没有任何阻碍直接穿过内外城由宫门入了大内。
到宫门处张仑的马就交了出去,几个在宫门前不远的张家老亲兵诧异的看着自家小公爷随着一辆车驾入了宫内。
由进宫开始,张仑就被弘治皇帝安排上了马车。
“痴虎儿,你不是自言才可为太子师么?!朕这就安排内阁大学士好好考考你。”
弘治皇帝笑眯眯的看着张仑,道:“若是他们认可你,太子便对你持师礼。”
“考便考呗!”张仑倒是无所谓耸了耸肩,接着便凑过去道:“可陛下啊,考过了总得有些许奖励吧?!”
却见张仑一脸乖像,如小儿辈向长辈讨好处一般:“人都说皇帝不差饿兵呢,您可不能考完了拍拍屁股就打发我走啦!”
弘治皇帝哑然失笑:“放心罢,朕总不至要亏了你一个孩子!”
“若你能过考校,朕自有奖赏!”
说话间车驾已是停下来,驾车的萧敬摆好小凳拉开车帘张仑首先下车。
然后好奇的看着这大明弘治年的紫禁城,大部分看着好像和后来的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行人进了暖阁内,弘治皇帝自是换上了一身龙袍并吩咐萧敬让人把李东阳、刘健和谢迁找来。
弘治皇帝换好了龙袍,刚在御座上坐下没一会儿便见得三位红袍阁老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匆匆赶来。
今日早朝事物不多,所以也结束的比较早。
几位阁老都在宫中处理事务,却不知道弘治皇帝动了心念跑出去溜达了一圈。
此时听得皇帝召见,自然是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匆匆赶来。
“臣李东阳(刘健、谢迁)拜见陛下……”
在皇帝面前自称,是一定要叫自己的名字的。这就是“君前臣名”的原则。
也是君臣称谓之礼的重要原则,它是说:一、臣下在皇帝面前自称必须用其名;二、在皇帝面前提到其他大臣,也须称其名。
“三位请起。”弘治皇帝笑着抬手让萧敬给三人赐坐,一旁的张仑撇嘴。
我可没座儿呢,您怎么就不让我座!我可是还在长身体的孩子!
“召三位来,是为了朕的一件私事。”弘治皇帝指着边上站着的张仑,道。
“这便是京师轰传的那位收了应天府唐伯虎为徒的张仑。”
此言一出,三位大学士不由得皆望向了张仑。虽然刚进门的时候,他们也看到了张仑。
甚至心底里也赞了一声,这俊俏的少年郎却不知是谁家子弟。
此时一听是张仑,这三人就有些不舒服了。
毕竟是他们可都是读书人啊,张仑做的那件事情无论如何都算是一定程度上对名教子弟的折辱了。
“朕本欲召其与太子读书,然张仑却说自己才学可为太子师。”
弘治皇帝调皮的眨了眨眼睛,道:“朕是不信的,所以请三位大学士好好考校他一番。”
第25章御前阁老难题试天下风云麒麟儿
李东阳等三人互相看了一眼,不由得哭笑不得。
皇帝紧急召见他们三位居然是为了考一孩童,这传出去不得贻笑大方啊。
考住了人言以大欺小,若没考住岂不是落了这阁老的颜面么?!
“三位皆是当朝阁老,学识渊博满腹经纶。自然是小子先做请教的……”
见他们三人都不吱声,张仑一瞅弘治皇帝那促狭的笑容他知道自己不开口是不行的了。
却见张仑拱手:“小子请教:镇内客栈来一人,曰住店三日放银五钱……”
这是后世很多人都在讨论的“到底谁亏了”的问题,张仑这是故意拿出来给三位阁老。
张仑还真就不信,他们能够答得出来:“……至午后,房内有鼠。客逐去,店家退银五钱。”
“小子且问:此事中,谁盈谁亏?为何盈?为何亏?是何典故如其题?!”
李东阳、刘健和谢迁顿时傻眼了,问四书五经他们不怕。问大明律他们也不怕,哪怕是问术数他们也觉着能应付。
可这题怎么破?!三人互相看了一眼,脑子顿时飞快的转了起来。
弘治皇帝也有些傻眼,他没想到张仑居然会抛出这样的一个问题来。
于是转身对着萧敬问道:“萧伴伴,你对此题如何看?!”
“回陛下,下臣实在无法作答……”
萧敬躬身苦笑道:“此题看似住店客人亏了,然他未曾住店亦拿回五钱银子。怎能算亏?!”
“小子再问:甲与乙口角,进而撕打。甲使棒击乙,至乙满面鲜血倒地。甲以为击死,逐往报官。”
不等三老给答案,张仑拱手再问:“然乙未死,甲离后自行醒来归家。却因失血脚软,半途跌山而死。”
“小子问:此案中,甲担当何责?当如何判?凭据为何?”
三位阁老一下子脸都黑了,这特么是考刑律吧!可这小混蛋从哪儿找来的例子,如斯刁钻诡异!
前面那题还在琢磨着呢,现在又来一题。本来有些许头绪,却直接被再次打断了。
“小子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