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宫廷 第2197节

司马安不禁张了张嘴,因为在他印象中,张瑭是一位颇为豪爽开朗的秦人,可如今,这位秦国的将军却如此的低沉消极,简直与平日里判若两人。

“张瑭将军。”

司马安在张瑭旁边坐了下来,皱眉问道:“这……怎么回事?”

张瑭苦笑一声,朝着篝火里丢了几根柴火,叹了口气说道:“等长信侯来了我再讲述吧,我张瑭为将十余年,头一遭被人打地这么惨,实在是羞于说出口。”

见张瑭将话说到这份上了,司马安自然也不好再追问。

带等到夜幕降临时,秦将长信侯王戬终于也带着一队铁鹰骑兵赶到了皋狼,与司马安、张瑭等将领相见。

此时,张瑭这才将他率军前来皋狼、以及如何被李睦偷袭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只听得司马安与王戬面面相觑。

在他们二人看来,这场仗的败因,实在不能全部归罪于张瑭,因为当时在雁门军撤兵后,他们都认为李睦此番撤退,必定是北上阻击武信侯公孙起与临洮君魏忌的军队,谁会想到,李睦明面上白送蔺阳、离石、皋狼三座城池,可实际上却是准备在皋狼这边伏击他们呢?

倘若魏国的太子赵弘润此刻也在此地,他肯定会指出,这是李睦利用了人的惯性思维。

不多时,此战的伤亡数字统计出来了,在这场仗中,张瑭麾下一万五千名秦国正规军,整整损失了近六成,要知道,秦军前两仗虽然都吃了败仗,但阵亡人数加在一起,也不见得会多多这一仗的损失。

惨败,无法否认的惨败!

“这个李睦……”

司马安长长吐了口气,似乎想评价一下李睦,可当话到嘴边时,他忽然发现,他无法准确地对李睦做出一个判断。

按理来说,李睦应该是一个谨慎到近乎懦弱的韩将,否则无法解释李睦为何在离石呆了七八日,都未曾挥军河西。

可就是这个谨慎到近乎懦弱的韩将,今日巧妙地伏击了张瑭军,取得了一场战绩辉煌的胜利。

司马安绝不会因此而轻视张瑭,因为他跟王戬都知道,倘若今日是他们率军前来皋狼,相信也讨不到什么好处,唯一的区别,恐怕就只有他俩麾下有骑兵,而张瑭麾下皆是步卒。

“胜败乃兵家常事……”

事到如今,司马安与王戬只能这样劝说张瑭。

面对着司马安与王戬的劝说,张瑭苦笑着摇了摇头,随即正色说道:“这个李睦,真的很厉害。我说这话,不是因为他成功伏击了我……当时,我麾下的士卒,在混乱的战况下好不容易重组了阵型,事实上那个时候,李睦麾下的骑兵还是可以再次击溃我军的,但是,李睦却果断地选择了撤退……”说到这里,他再次摇了摇头,感叹道:“我以往也吃过败仗,但从来没有一次,让我败地这么窝火、这么懊恼。”

他之所以这么说,那是他认为,他麾下的兵将若与韩军正面交锋,并不至于败地这么惨,因为在这场仗中,他麾下的军队,完全没能发挥有应有的水平。

更可恶的是,待等他好不容易重组阵型,企图从李睦的雁门军身上咬下一块肉来时,对方却果断地选择了撤离,似这般滑不留手的对手,他从来没有遇到过。

而与此同时,重创了张瑭军的韩将李睦,正率领着麾下万余雁门骑兵,正在飞奔前往娄烦关的途中。

待等到次日晌午时,李睦所率领的这支骑兵,顺利抵达了娄烦关地域。

不过他并没有率军直接进入娄烦关前的山间谷道——或者姑且称之为「娄烦径」,而是前往了娄烦径入口西南侧的「临县」。

临县的西边,有一条河流叫做「陵水」,在一个时辰前,秦魏联军的武信侯公孙起、临洮君魏忌,以及韶虎、王龁、王龄等将领们,来到了这条河的西岸,远远窥视「临县」,看着这座县城上遍插雁门军的旗帜,且有诸多雁门骑兵在此来来回回。

“这个李睦,居然比我军的行动还要快……”

武信侯公孙起神色怪异地说道。

其实在抵达此地的半途中,秦魏联军就发现了雁门军骑兵的踪迹。

由于大河的走向问题,雁门军无法阻挡北上的秦魏联军渡河大河,可虽然越过的了大河天险,倘若秦魏联军企图攻打娄烦关,那么势必要跨过这条「陵水」。

然而,雁门军似乎看穿了秦魏联军分兵的意图,抢在武信侯公孙起等人面前回援了临县,在此地巩固了防御设施,再次成功地阻止了秦魏联军前进的步伐。

“要进入雁门郡,就只有穿过娄烦关么?”

武信侯公孙起转头询问手捧行军图的临洮君魏忌,后者皱着眉头看了半响地图,随即抬手指着远方临县东北侧的那片群山,说道:“这片山脉,叫做「吕梁山」,东西两侧群山中,有一条山间谷道,由此地蜿蜒崎岖通往马邑,娄烦关就建立在那些群山之中……不太好攻。”

武信侯公孙起等人闻言不由地沉思起来。

而就在这时,韩将李睦率领着万余雁门骑兵从南边抵达了临县。

远远瞧见河对岸大量的雁门骑兵,武信侯公孙起多瞧了两眼,却根本未曾想到,比他们还要晚几个时辰抵达临县的这支雁门骑兵,其实已经重创了张瑭军。

临洮君魏忌也瞧了几眼河对岸的雁门骑兵,不过旋即便将目光再次投向手中的地图,沉声说道:“还有一条路,就是继续往北,在接近「云中」的地方,有一座「偏关」,若是能攻克偏关,却也能依此路进入雁门郡境内。……行军图上就只有这两条路。”

听闻此言,武信侯公孙起愣了愣,接过临洮君魏忌手中的地图仔细瞅了瞅,随即又抬头看了眼远处的「临县」,在反复几次之后,他皱着眉头心下暗暗嘀咕。

本来他还在纳闷,李睦既然有雄关「娄烦关」可以阻挡他们秦魏联军,为何偏偏还要派重兵驻守临县这座小城,在这座小城巩固防御。

可在对比过此地的地貌与手中的行军图后,他终于明白了:驻军临县,是李睦为了防止秦魏联军偷袭北方的「偏关」。

因为娄烦关就建立在吕梁山的山间谷道中,它只有一条路,便是通往雁门郡的马邑(朔县),且谷道蜿蜒崎岖,不好行走;反观吕梁山的西侧,却是一片比较平坦的临河平原,若无临县这颗钉子,秦魏联军完全可以继续往北攻打偏关,到那时,身在娄烦关的李睦,几乎是赶不及支援偏关的。

因此,尽管临县只是一座小县城,但李睦仍旧在这里部署了重兵,一方面可以作为娄烦关的第一道防线,另一方面,也能对秦魏联军起到威胁作用:倘若秦魏联军仍一意孤行企图攻打偏关,那么,就要考虑到韩军很有可能在这一带截断其后路的可能性。

想到这里,武信侯公孙起心中暗暗说道:这个李睦,战略眼光甚是独到,不愧是连魏公子润都未能战胜的对手。

『……那么,该如何击败对方呢?』

眯了眯眼睛,武信侯公孙起心中暗暗思考着。

可能在秦魏联军的诸将当中,唯有武信侯公孙起没有被韩将李睦那「未尝一败」的骇人战绩所震惊、也丝毫没有兴趣取代李睦去摘取那中原第一擅战名将的荣誉,因为他本身,亦是至今未尝一败——‘败’给魏公子润的那场并不能算是战败,因为魏公子润当时选择了偷袭秦国本土,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击败公孙起,甚至于,反而被公孙起堵得心烦意乱,因此最终才选择了破釜沉舟的战术。

从地利判断,武信侯公孙起本能地不想进攻娄烦关,因为从行军图上看,娄烦关前有「娄烦径」这条狭长的山间谷道,保守估计最起码有两百里左右,无论是着眼于兵法还是着眼于经验,似这种狭长地形,那是最最容易出事的。

可若是选择攻打「偏关」的话,那就得先拔除「临县」这颗钉子,将这些韩军驱赶到娄烦径内。

此后,秦魏联军可以派一支军队驻守在此,堵死娄烦径的出口,到那时候,秦魏联军就能高枕无忧地北上进攻偏关。

想到这里,武信侯公孙起暗自做出了决定:先拿下临县!

当日返回军营后,武信侯公孙起便在帅帐中向诸将讲述了他的战略意图,在经过他缜密严谨的分析后,临洮君魏忌、韶虎、王龁、王陵等将军,皆同意了他了观念。

而也就在这时,诸将收到了「韩将李睦偷袭张瑭军于高狼,致使张瑭军惨败」的消息。

不得不说,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包括武信侯公孙起在内,帐内诸将是面面相觑,因为他们非但也没有料到李睦居然会在皋狼设下伏兵,甚至于,连李睦那支亲率军队的行踪都没能掌握,始终误以为李睦已早早率军撤退到了这边。

此时,武信侯公孙起的面色稍稍变得有些难看了,因为这样一来,他们秦魏联军就算是连续吃了三场败仗了,虽然说这场战败与他公孙起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但作为秦魏联军目前推举出来的主帅,他对这三场败仗责无旁贷。

八月初六,武信侯公孙起亲率大军攻打临县。

首节上一节2197/283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