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营皇家农庄开始 第278节

大唐从李世民开始,就在扶持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员与世家大族相抗衡,再加上分化五姓七宗,才让朝堂平衡了起来。

李治初期长孙无忌代表的陇西集团一家独大,李治也是同样依靠许敬宗和李义府等这些出生比较普通的官员,还有军方才把陇西集团给慢慢打压下去的。

之后渝州一系又和儒家对立,重新让朝堂平衡了起来,现在武则天掌控大局,李贤和上官仪的所作所为同样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李治的纵容。

包括王正的存在,都是李治的考虑范围,这其实也是李治找到的一个平衡点。

出城后,王正回望着长安城墙,心里想着上官仪的履历,心里不免有些感叹,希望那家伙这辈子不要乱来吧。

皇帝对你的纵容,其实就和美女对你的微笑差不多,人家也许出于礼貌,也许只是想要麻烦你一下而已,真实的意思,不是你自以为的那样啊,你要以为是你的机会来了,那可就会出大问题了。

陈峰宁在一边静静的等着,直到王正放下车帘,才宣布上路出发。

这次回渝州,经过商讨之后,回去的路线还是过汉中,然后由汉水乘官船而下,毕竟现在长江已经涨水,千里上水可不怎么好走,又没有带大批货物,轻装简行之下,走陆路反而要更快一些。

不过回来的时候倒是可以由长江转淮河,然后走运河上渭水,这样的一条路线,因为淮河比长江要平稳的多,就算上水也没那么辛苦。

这时代其实水路比后世还要发达一些,不管那条水道基本上都有很好的维护,毕竟陆路运输量实在太小了,随便一条小河沟都比官道运输起来方便,自然得好好的利用起来。

渝州学子已经遍布天下,让唐律不停的深入乡里,大唐近些年来倒是越来越太平了起来,平时哪怕一个人独自出远门也不需要怎么担心安全。

如果遇到不平事,只要看见素衣之人,大声呼救之下,基本上渝州学子都会过来管一管。

所以王正回渝州也没带多少护卫,就牛老三带着一队十人的巴人近卫而已,陈峰宁更是只带了五个文书上路。

一行人骑马护卫着两辆马车,走在官道上倒也不是很显眼招摇,不过也没人敢随意的来找麻烦,毕竟牛老三他们看着就是大户人家出身的护卫。

牛老三却没有大户人家护卫的自觉,坐在马上很是悠闲,不停的对王正的窗口说着话。

“主家,这条路咱们也就来回走过一趟,这十多年再走,想不到景象大不一样了,以前总是看见许多荒地和山林,现在却很少见了,沿途基本上都变成了良田和果林。

上次咱们走个来回,还在歇息的时候打到不少猎物,我还琢磨着这次也能试试呐,家伙事都带来了,可现在看情况,怕是没机会咯。”

陈峰宁笑道:“以前自己动手,现在直接花钱买就是了,可比以前方便的多,你又不缺那点钱,再说野东西其实没有喂养的好吃,也就是香味浓郁一点而已,可没有家养的吃起来细嫩。”

王正掀开车帘看了看,指着远处的一片鹅卵石笑道:“在前面休息一会儿再走吧,反正已经过了汉中城,不用那么着急赶路了。”

天气已经炎热了起来,上午倒是可以全程赶路,不过也半个时辰歇息一次。

虽然是鹅卵石地,不过同样种植了桔子树,倒是可以遮阴一下。

树下还有一老一青壮的农夫刚刚坐下歇息,看着王正等人停下车马后,两人稍微往旁边让了一下。

陈峰宁分发了一些食水之后,拿着东西走过去对两个农人作揖笑道:“打扰二位了,有些饼干,二位要是不嫌弃,也用一点吧。”

青壮农人看了看年纪大的,点头道:“那就多谢了。”

青壮农人接过东西后,全部递给了长者,所谓老小孩,不单单是脾气上面,其实老人家同样也喜欢吃零嘴。

陈峰宁笑着又拿了一些饼干递给青壮农人,笑道:“尽有许多,兄弟也用一些吧。”

青壮农人搓了搓手,“这多不好意思啊。”

“哈哈,没事儿,相见就是有缘嘛,现在大家都富裕了,一点吃食不用介意。”

也正是大家都富裕,这种道边搭讪赠送吃食的事情,大家也都比较随意了起来,要是十年前,你就算给人家东西,别人也不一定敢要你的。

“嘿嘿,那咱就不客气了,你这饼干看着鲜亮,闻着香甜,可是好东西,客从何处来啊?”

陈峰宁就在旁边寻了一块大石头坐了下来,一边吃着东西,一边笑道:“从长安来,到渝州去。”

青壮农人眼中带着一丝向往,“渝州啊,那可是个好地方,人杰地灵呐,从那地方出来的人都是有大本事的。

咱们乡里就有一个渝州学子,咱们这方圆一大片地方,就是那个渝州学子来了之后,才一天天变成这么好的。

原本这些鹅卵石都是在地里面的,那时候这些地都荒着,那个渝州学子制作出了二齿锄,咱们才把这些荒地给开垦了出来,每年能多不少收成呐。

现在地里也还是有鹅卵石,不过每年随便捡捡也就可以种了,不怎么碍事。”

“那就好!”

第三百一十四章 自己的选择就行

“爹,走吧。”

老牛先一步走了起来,长者农人赶紧跟上,青壮农人则轻巧的扶着一把弯曲的犁头。

其实老牛耕地根本不用牵着,老头不过是在找存在感而已,也许是吃了陈峰宁香甜的饼干,老头脚步走得轻快。

看着这样的画面,王正透过车窗微微笑了笑,青壮农人正好看过来,顿时也露出了憨厚的笑容,王正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陈峰宁在马上恭维道:“大管事十年之功,大唐真盛世矣。”

王正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过是占了一个地广人稀的便宜而已,想要看到真正的盛世,还得道馆那边多多努力啊。”

一行人到达汉水,把车马寄存在码头驿站,然后换乘官船,两天之后就到达的锦鲤滩。

罗武自从在王正手中接过锦鲤滩之后,就一直在这里经营,十多年下来,倒是把这里变成了一座庞大的市镇。

毕竟作为王正的岳丈,本身又是巴人一个部落的一族之长,自然有许多巴人愿意搬迁到罗武这里来生活,而有渝州一系的技术支持,在不缺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还是很快的。

毕竟这时代的人都比较勤劳,人们不怕干活,只要干活有回报,他们就愿意拼命。

以前的各种竹楼早已经看不见半点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白色的砖房,除了没有电以为,此地已经不比后世差多少了。

走在条石堆砌的码头上,王正看着一个个背着背篼、挑着担子的短发巴人,总有一种后世赶场的感觉。

罗小妹不停扭动着手中的布巾,看得出心中有些激动,王正拍了拍她的手,笑道:“平常心对待就行,”

罗小妹挤出了一个难看的笑容,“也不知道阿爹过得好不好,身体怎么样?这都好几年没见了。”

“哈哈,他老人家身体好着呐,说不定又给咱们添了些弟妹。”

罗小妹是罗武的长女,现在罗武还不到五十岁,有孩子是很正常的事情。

听见王正这样说,罗小妹近乡情怯的感觉立马消失了,白了王正一眼,嗔道:“哪有这样编排老人家的?”

首节上一节278/347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