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64节

韩胤见张辽说的天衣无缝,不但没有怀疑,反而兴高采烈的将他带回寿春,有了韩胤的帮忙,自然也就无人怀疑他是一个冒牌货。

不久,张辽就得知城东守将韩浩投敌,引军入城的消息,随后又得到孙策杀入城中,罗灵风杀入城中的消息。

张辽知晓‘机不可失,失不在来’的道理,当下就劝说袁术去乌江港,静观其变,如果打退敌军,就继续回来当皇帝,如果被击败,就立刻渡江去北方投奔袁绍。

此方法两全其美,袁术帐下三大垃圾谋士,杨弘、阎象、韩胤的一致认同,袁术本来就没有头脑,现在手下的三个谋士都同意了这个方法,就乔装成一个副将,跟在张辽的身旁。

谁知刚向北走了没有多长时间,东面就杀出了一员大将,此人张辽认识,就是曹操手下的将领李典。张辽怕被李典认出,灵机一动就用手中的‘方天化戟’在胳臂上割了一条伤口,将血涂于脸上,掩盖了面貌,并将手中画戟交与身旁亲卫,随手取了一把大刀,上前和李典大战的起来。

李典虽猛,但哪里可以与张辽相比,不到三十回合,就被张辽一刀劈中了后背,重伤李典。

打退李典后,行至千步,后边又杀出一员老将。两人通报性命,张辽才知道此人是孙家老将,黄盖,黄公覆。

黄盖年纪虽老,但手中的九尺刚鞭可不含糊,二人足足大战五十回合,张辽才一刀劈中黄盖的胸口。

张辽连战两将,破两军。袁术立即就封他为龙骧将军。

张辽等人一出城南城门,来到一偏僻之地,就下令对这袁术军发起了攻击,结果就不用说了,袁术兵的质量本来就差,又在没有任何防备下,除袁术一人,其余全部被杀,袁术吓得当场就拿出了‘传国玉玺’,乞求张辽能饶他一命。

罗灵风听完了张辽夺‘传国玉玺’的经过,大赞道:“文远应变能力,如此之强,真乃将才也。”

关羽这时上前了一步,说出了自己的不解。他道:“军师,以我军军力,其实要想在曹、孙两家前面抢到‘传国玉玺’并非难事,为何军师又要如此拐弯抹角,既然先前已经定下计策,后面为何又要去攻打寿春,图增伤亡。”

关羽的话说出了众将的心声,在座的每一位都是才智过人之人,当然典韦除外。对于罗灵风的做法的确有一些疑惑,但是长期以来建立的信任,使得他们不好意思开口询问而已。

罗灵风看着众将期待的目光,微笑的解释道:“此次‘传国玉玺’共分为两中取法,一为,明取,二为,暗夺。明取者,即可将其,送入宫中,换得官位与名声;暗夺者,可藏于自身,用其与当权者交易。”

罗灵风见众将还是满头雾水,继续解释道:“其实道理很简单,比方说:现在的孙策虽为一方霸主,但是其官位才是区区小小的柴桑太守,名不正,言不顺,以至孙策取‘传国玉玺’主要就是为了升官,好名正言顺的一统江东。只要他‘传国玉玺’一到手,就会立刻派人前往许昌,将‘传国玉玺’上缴与献帝,曹操那时也就一定会封孙策的官。明取也好,暗夺也罢,对孙策来说都不重要,所以明取对于孙策来说是最好的方法,即可扬名,又可升官,两全其美。”

罗灵风说到这里,他看着众将一眼,继续说道:“我军却于孙策恰恰相反,主公官拜‘征西大将军’,位高权重,曹操绝对不可能在提升主公的官位,最多就是赏些黄白之物,这些东西我军多的是。根本就不稀罕曹操赏的这些东西。明取就对我军无效,但是只要我们偷偷的拿到‘传国玉玺’就不一样了,曹操根本就不能确定‘传国玉玺’在我们手上,即使他们可以猜到,但是没有有利的证据,他们根本就无法拿我军怎么样,以曹操的野心,他一定会和我军暗中的协商,到时候我军就可以和曹操谈谈条件,至于攻打寿春也就是做作样子而已,如果我军不打寿春就会若人非议,现在就不会了,曹,孙两家攻下了城门,我军也攻下了城门,曹,孙两家没有抓住袁术,我军也没有抓住袁术,顶多就是平手而已。”

众人大悟,赵云感慨道:“没想到一件看似非常简单的问题,后面有如此大的学问。”

关羽又问道:“我军得来的‘传国玉玺’为何要与曹操交易。”

罗灵风明白关羽的意思,他微笑的说道:“‘传国玉玺’算什么东西,只有实力才是最重要的,不要相信什么‘玉玺者可得天下’这鬼话,要是真是如此,秦朝岂会灭亡,王莽其能篡位,袁术得它为何不能得天下,这一切都是无稽之谈,不可轻信。”

众将也觉得有理,纷纷点头赞同。

3-81上卷 第081章 医圣妙手救二将 乔烟罗麟情愫生

深夜,乌江港中。

郭嘉看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李典心中焦急万分,李典是最早追随曹操的大将之一,此人慷慨豪迈,更兼深通兵法,深得曹操信任,如果李典一死,曹操军的实力就会受到一次一次不小的打击。

他对着一旁的满头白发的随军大夫问道:“大夫,请问李将军是否有救。”

随军大夫摇了摇头答道:“老夫不敢确保李将军是否有救,但是从他背后的伤口来看,李将军伤的非常严重,如果不是伤将军的人刀砍偏了,李将军一定无救,现在老夫也只能说是尽力而为。”

郭嘉忧虑的点了点头,道:“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吩咐,若是能将李将军救活,大将军定有重赏。”

随军大夫点了点头,继续勘察了李典的伤势。

郭嘉走出营帐抬头看着天上的明月,脑中的思绪如潮水一般涌现出来。

这时,一队士兵飞马而来,为首一个正是与李典一起镇守徐州的乐进,乐文谦。只见他快马赶至郭嘉面前,下马说道:“军师,末将已经找遍了这方圆十里之地,没有任何可以之处,除了几里外的那些袁术军被杀的地方以外,没有一处可疑之地。”

郭嘉低头沉思,脑中不由的出现了罗灵风的面孔,他把全局都分析了一遍,心中若有所悟,他找来和李典一起设伏的士兵,让他们在说一遍当时的情况,听完后他更加确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他对着身旁的乐进问道:“一个可以在三十招之内就将曼成打成重伤的高手,有没有可能在和别人交手的时候失手砍偏。”

乐进回答道:“不可能,进也是一个武者,高手绝对不会放这种错误,如果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方手下留情,另一种就是因为不习惯手中的兵器,而产生的判断失误。”

郭嘉听后点了点头,更加肯定了他的想法,他叹了口气,暗自想道:罗灵风这次算你计高一筹,下次,我不会在输给你了。

******

与此同时,在寿春城北的孙策的军营里。

孙策心事重重的看着夜空,在得知黄盖被人打成重伤性命忧关的时候,他就没有一刻安心过。

“大哥,你就别在难过了,程将军已经快马去卢江请与华神医齐名的张仲景大夫。不日就可赶到此地。”在军营中可以叫孙策大哥的人自然就只有周瑜一人。

孙策双眼通红的说道:“公覆,自跟随父亲大人以来,身经百战,为孙家立下汗马功劳。惜年,在策寄人篱下时,公覆依旧对策忠心耿耿,不离不弃,若是公覆有何闪失,策有何颜面去见在九泉之下的父亲大人。”

周瑜淡淡的劝说道:“大哥,作为一个君主来说,大哥今日的一举一动,是大错特错,战争必有伤亡,既然大哥选择了这条路,就应该无怨无悔的走下去。向今日大哥在和郭嘉商议事物时,一听见黄老将军受伤,就急的连招呼也没有和郭嘉打,就跑去看黄老将军,确实是不应该,切记不可因小而失大。”

孙策有些恼怒的说道:“公覆的安危岂能说是小事。”

周瑜毫不犹豫的确定道:“在大哥的志向中,黄老将军的安危确实是小事,大哥只需适当的关心以一下即可,千万不可向现在一样,因为黄老将军的事情而放弃了正事。”

孙策听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义弟,所言既是,今后如果策有什么地方作错,还望义弟多多指正。”周瑜点头答应。

随后周瑜把自己的想法以及现在的情况说了一遍,两人一致认同放弃淮南,一统江东和交州为日后孙策军的主要战略目标。

数日后,张仲景至,在他的妙手下黄盖已经苏醒,孙策为结好曹操又将其,引荐给郭嘉,才短短十日,两将均可下地蹒跚而行。两军大喜。

******

却说,此时罗灵风等一行人已经进入汝南境内,太守田豫出城十里迎接,并在府内设宴,众人因为大胜而回,高兴之下,频频相互敬酒,直至深夜。

入夜,罗灵风前往乔烟、乔瑛的住所,叫出乔烟,带她来到一处有重兵防守的平房内,撤走了士兵,和她一起走进屋里。

房内摆设非常的简单,简单得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人而已,此人正是袁术,不过此时的他,头发凌乱,脸色发白,哪里还有半点人样,他的双手双脚皆被麻绳紧紧的捆住,一对三角眼怨恨的盯着罗灵风,果然眼神可以杀人的话,罗灵风一定会被袁术的目光,切割成九、九、八十一块。

罗灵风对着袁术的眼神可是毫不在乎,他指着袁术说道:“他就是袁术,你自己看着办吧?”说完后,就留下了一把匕首,转身而去。

罗灵风走至门口看着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暗自问道:我这么做到底是对,还是错。

过了大约一个时辰,乔烟失魂落魄的走了出来。

罗灵风听到动静,转过身来,看着眼前这个双眼红肿,满脸哀愁的乔烟,顿时心中仿佛被一把利剑穿心而过,痛到了极点,他快步上前柔声道:“怎么了,烟儿。”

乔烟看着眼前这个一直关心她,爱护她的麟哥哥,猛然间,不由自主的扑到罗灵风的怀里大哭起来。

罗灵风此时看到一直在假装坚强的乔烟,心理的防线被彻底的击溃后。心中不知道是喜还是悲,凭他的感觉早就猜到乔烟一直是在装,装着自己很坚强,只有这样做,她才能照顾好天真无邪的乔瑛;只有这样做,她才能忘记自己的软弱;也只有这样做,她才可以逃避现实,生活在仇恨里。

首节上一节64/4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