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456节

曹操占据北方多年,向来都是民心所向,百姓们只知道天下有个曹操而不知道皇帝,为了早日取得人心,在争得刘备同意后,就扩建了曹氏祠堂,将曹操等人的灵位安置于内,并让人供奉。

刘晔感恩于旧主的恩情,当仁不让的接了这个任务。

此举不但让已经归降于刘备的一些降臣安心,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高度赞扬,纷纷认为刘备宽宏大量,是一个真正的仁义君子。

罗灵风示意让刘晔坐下,道:“曹操的妻妾怎么样了?”对于曹操临死前的托付,他还是非常在意的。

“愿意回娘家的已经给了一笔财产,派士兵送回去了,情愿留下来的,就让她们住下。她们当中有一些手艺不错的人,自给自足应该没有问题。”刘晔回答说道。

“恩,就这样吧!我已经向主公提议任命你为翼洲牧。曹操的这些妻妾日后就由你多担待了。”罗灵风微笑的说道,他这么说的主要意义就是让刘晔无法拒绝,根据历史上记载,刘晔是一个一心为曹操办事的忠臣。可惜生在皇亲国戚的家里,他的身份使得多疑的曹操生疑,以至后来一直都没有重用他。

他没有跟随曹操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这皇亲国戚的身份,刘备的胜利也就意味着曹操就是乱臣贼子,倘若他随乱臣贼子而去,那他的家族势必会受到牵连,很可能因此而被革除身份,赶出家族。一个人若是被赶出家族,有娘不能叫,有爹不能认,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他不但是个忠臣,也是一个孝子,因此,他并没有随曹操而去。在家人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加入了刘备军。

而罗灵风此刻就是要让刘晔的不情愿,变为情愿。

刘晔听了罗灵风的话,先是一楞,后认命的点头道:“好吧!这样也算是为魏公尽力,我同意了!”

罗灵风开怀的笑了笑,他知道像刘晔这种信人,只要他答应了的事情,就不用怕他不认真。

巨鹿村,原本是一个小村,但是自从这里出了张角,张梁,张宝后,从而名镇天下,不过事隔多年,小村又陷入了平静之中。

这天,这个小小的村庄迎来了一位翩翩公子,大约二十到三十岁左右,不过 ,却有着一双看透世俗的眼神。

刘三酒馆在巨鹿村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小酒馆,酒馆真的很小,只有掌柜刘三和妻子再加上一个跑堂的伙计三人而已。

平时,也没有几个顾客。要不就是过路的行脚商,要不就是晚上一伙熟人聚在一起,要点酒,炒点菜,谈天说地,大钱挣不了,养家糊口却也绰绰有余。

这日,正午,刘三在柜台上记着帐,店小二依在一旁打瞌睡,依照以往的惯例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人来的。

可是,今天却和以往不一样,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对着刘三道:“掌柜的,这家酒馆我家公子包了,待会公子要到你这里来歇脚,你快准备三张干净的桌子和一些这里的家乡菜,速度快些,这是订金。”

来人放下了一把大钱,就向外头走去了。

刘三数了数共有十六个,顿时明白了对方是一个阔绰的主儿,立刻叫醒了小二和妻子,命他们烧饭抹桌,不敢有半点马虎。

不一会儿,就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

刘三立刻出来迎接,只见为首一人骑着有匹纯白发亮的神俊异常的高头大马,即便是他这种不懂相马的人也知道这马是匹龙马,万金难求。

马好,马上的人更好,一个有如金童般的人物,优雅的翻身下马,来到他的面前,说道:“掌柜,位置准备好了吗?”

刘三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人物,竟呆呆的望着来人,对他的话竟若未闻。

来人也不生气,只是抬高了声贝,再次问了一句。

刘三这才反应过来,道:“哦,哦,公子,你里面请。里面请。”他在惊慌之下,竟结巴了起来。

来人笑了笑,走进了酒馆。

一个面貌较为英俊,手持长枪的青年男子道:“公子,这么个鬼地方真的有比公子还厉害的人物吗?”

“那自然,”那位领头道:“浩纹有所不知,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此村虽小,并不代表它的价值,你口中的那位大贤,生于乱世就是王佐之才,生于太平年代,就有丞相之能。如今天下已定,若他出山,可保大汉蒸蒸日上,使大汉繁荣昌盛。”

“这么厉害,是谁啊?”樊成有些吃惊。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说话之人,正是罗灵风。却不知道他道山野小店来干什么,找的又是什么人?

休息了片刻,罗灵风对店小二问道:“小二,问一下,你们村的私塾在哪呢?”

店小二道:“就在两里外的山脚下,不远,向右直走就到。”

休息了片刻。

罗灵风依照店小二的指示,只带了樊成一人,徒步来到了一处山坳,山坳里被一片篱笆围住,里头有几间草屋,朗朗的读书声从里面传来。

樊成道:“公子,我去叫门!”

“等等,”罗灵风制止了樊成的行为,道:“我们不赶时间就在这里等等,别吵孩子们念书。”

樊成此刻对草屋的主人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不知道里面住的是什么人,竟然让身份崇高的罗灵风甘愿在外头干等。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十个小孩欢天喜地的冲出了山坳里最大的一间房屋,向外头跑来。

“我想求见先生,请通报一声。”罗灵风对在着一个小童道。

一个机灵古怪的小孩跳着道:“我去叫,我去叫!”他好象怕别人抢先了一般,快速的向前跑着。不多久就跑了出来,道:“先生请你们进去。”

在小童的带领下,罗灵风走进了会客室。

一个相当有气质的中年文士在堂上等候,这个人赫然就是原曹操的首席谋士,被世人称为“王佐之才”,被曹操喻为“张良”的荀彧,荀文若。

“文若先生,好久不见了。”罗灵风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

荀彧淡笑道:“多年不见,大人风采依旧。在下还要谢过大人当年的救命之恩!”

当年,荀彧劝说曹操不让他封公,引起曹操的震怒,使得曹操对荀彧产生了杀念。而罗灵风知道这点后,立刻修书给了郭嘉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郭嘉虽然很了解曹操,但是他怎么也不会相信曹操会杀自己手下的第一功臣,也就没有将他当成一回事情。可是后来,郭嘉发现曹操对荀彧越来越冷淡,甚至还有一些反感,后来,更是将他这位第一功臣兼首席谋士派去监军。

这下可真的吓坏郭嘉了,他再次想起罗灵风的信,心理焦急得不得了。对于荀彧这位将他引见给曹操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不能眼巴巴的看着荀彧死去。

于是,就孤身一人,以死相柬,才使得曹操收回对荀彧的杀心,但经过此事后,曹操多疑的缺陷,也就让他再也不信任荀彧。

荀彧在万念举灰之下,离开仕途,在巨鹿隐居起来。

所以,荀彧能活到现在,和罗灵风的那封信有着密切的关系。

罗灵风听了,脸微微一红,其实他救荀彧是次要,想暗中除去郭嘉,冷郭嘉的心才是正题,只是不知道郭嘉用了什么方法说服了曹操,让他功亏一篑。不过,他也不在意,这是一个三全之策,要是计策成功就可以除去郭嘉和荀彧,要是不成也可以冷郭嘉的心,即便郭嘉真的说服了曹操,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也是不可能再重用荀彧了。

因此,荀彧在离开的时候,就已经被罗灵风的人给盯上了,只不过曹操未死,罗灵风没有信心说服荀彧归降而已。为了不打草惊蛇也就一直没有来骚扰他。

罗灵风干咳了几声,道:“文若先生,真的打算就甘愿在这里度过下半生了吗?”

荀彧微笑道:“有何不可,教孩子也是一种乐趣啊!他们可是我们大汉下一代的希望。”

首节上一节456/4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