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420节

“难道罗灵风真的是不可战胜的吗?真的这么厉害。”

这时,南门外熊熊大火冲天而起,城中的南街也燃起了大火,传令兵打断了他的思路。

郭淮惊呼道:“不好!”

“声东击西”这是郭淮脑中地想法。

“该死,居然被骗了,北边是大海,对方怎么可能从北边过来。这么肤浅的道理居然没有想到。”

想着,郭淮留下了一队人马,自己向南城门赶去。

罗灵风在城下问甘宁道:“兴霸,什么样的人最让人放心?”

甘宁想了一会儿道:“忠义之士!”

罗灵风微笑道:“错,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死人。”

甘宁的脑袋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罗灵风淡淡的说道:“等下,你就知道了!”

一声令下。甘宁、蒋钦各领一万人马杀向临淄。

当临淄城上的士兵各个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城下的时候,突然一声尖叫声从城上传来,城上的那些原本已经死了的士兵突然活了过来,再次打了城上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甘宁一震,明白了,原来一切都在军师的掌握之中。

死了的士兵当然活不过来,但是一些死士在地上装死,在短时间内也不会被发现,他们的攻击,给了城下士兵冲人城来的时间。甘宁,蒋钦打前,领着士兵一个一个的跃上了城墙。

甘宁、蒋钦分攻合作,蒋钦抵挡士兵,甘宁前去开门。

在他们的合理攻击下,城门在第一时间内失守。甘宁死挡在城门口,任凭阻挡了源源不断的士兵。

城门终于开了!

典韦、周泰亮出了自己的兵器,杀了进来。

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进入了攻城战的最后一个环节——巷战!

这时,郭淮已经心力憔悴,连续数日的不眠不休,让他的精神非常的糟糕,脑中的思绪远没有原来的灵光,当他知道罗灵风攻入城来的时候,竟然不知道应该如何是好?精神受挫的郭淮.只能强行指挥着士兵进行巷战。

罗灵风的指挥能力已经是如火纯青了,本就不是对手的郭谁,在精神不济的状况之下,更不是罗灵风的对手。

典韦的双铁戟不停的突破着,罗灵风的令旗指哪,无敌的典韦就会让那个地方尸横片野,人仰马翻。

甘宁、周泰、蒋钦也在罗灵风的灵话运用下,给予郭淮一次又一的打击。

将领的优势,兵力的优势,士气的优势,心态的优势这四个优势已经牢牢的锁定了战局。

郭淮在对方强大的优势下,也只有撤退一途。

这一战罗灵风歼敌五千,俘虏八千,己方的伤亡才不过四千,可谓是辉蝗的胜利了。

3-337下卷 第337章 大闹冀州

七月一十七日。夕阳西下,绚丽多彩,郝昭腰桂配剑.神色严肃的领着一队亲卫在泰山郡北城上巡视。

自从与郭淮分别后,郝昭就带着一万士兵来到了泰山郡。还来不及休息.郝昭就立刻布置了城防.加强了守卫,并储蓄食用水,持泰山郡好好的布置了一番。

完成了一切,郝昭并没有安心休息,他从泰山郡守那里将泰山郡的名册取来,将城中的百姓一一核查,有记录的无事,要是没有记录的,就会被怀疑为内奸。除非你能得到三个资深人士的证明。不然,郝昭就会将他们趋赶到城外。若是反扰,则杀无赦。

郝昭干得极为认真,没有一丝马虎,所有的事情几乎都是亲力而为。不是他不知道累,五天没有好好休息的他,上眼皮已经不知道和下眼皮交战了多少了回合了。只不过凭着毅力撑在这里而已。

本来,他打算什么也不干,一来到泰山郡就好好的休息睡上一觉。谁知,躺在床上的他很意外的睡不着,心里总是担心这个、疑心那个,害怕泰山郡中已经有了罗麟的人马,生怕罗麟会突然兵临城下,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想来想去,还是认命的起来干话,将自己应该干的事情干好。

干完了一切已是第二日的黄昏,虽然有些累,但心里塌实多了。就算罗鳞此刻出现,郝昭都有自信凭着自己的疲惫之躯,抵挡了对方一个月。

正巡视完北城,打算吃饭休息,突然,耳边传来响亮的马蹄声。郝昭精神一振,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这马蹄声只有在大军奔跑的时候,才会如此潦亮,乱杂。

郝昭打起精神,吩咐手下去打盆凉水.好让自己清醒一些。郝昭心疑的站在城墙上,向远处眺望。只见北面晚霞似锦,远方尘土飞扬,确实是大军奔驰的模样。

“一定是罗麟地大军,伯济正在镇守临淄,没有道理会出现在这里。”郝昭肯定的想道。却不知罗麟为何会毫无痕迹的出现在这里,到底是怎么出现的。

这时。手下士兵已经将凉水打来。

郝胳将头伸入木盆,左右摇晃了几下,凉丝丝的感觉由薄薄的眼皮传入眼中,顿时觉得清醒了不少。

再次,来到城墙。

远处的骑兵已经渐渐露出了影子。令郝昭吃惊的是那些影子,参差不齐,队行混乱不堪,一副败军战败的模样。

“将军,好象是自己人?”一个眼尖的士兵好象到了些什么,非常疑惑的提醒道。

郝昭冷冷地望着远处。露出不以为然地表情。他觉得不可能是自己的军队,曹操在出征地时候,已经调光了青州的士兵.青州除了自己的这一万人马以及临淄郭淮的一万五千人外,是没有一支象样的队伍地。就连临淄郭淮的那一万五千士兵都是从邺城调来,原本是守卫皇城的士兵。他当然不会认为,智谋本领在自己之上的郭淮会在一日间,就被打败了。

所以,只有一个答案可以解释的清楚这些士兵的由来,那就是“瞒天过海”,瞒天过海是一种示假隐真的疑兵之计,在战争中,它是一个利用人们存在常见不疑的心理状态,进行战役伪装,隐蔽军队集结和发起进攻企图,以期达到出其不意的计谋。

这种计谋最适合诈取城池,曹操也曾经数次以“瞒天过海”之计,巧妙的攻破了数座难以攻克的坚城。

这时,郝昭已经让士兵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事事多变,往往出人意料。骑兵靠近,郝昭已经让士兵弯起弓箭,准备查问起来,假如,有一点被他看出一丝破绽,弓箭手就会毫不留情的射出利箭。

“伯道,是我!”一句疲惫,落魄的声音由城下传来。

郝昭楞了,“这不是老友郭淮的声音吗?”寻声望去.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熟悉地身影。郭淮满面风霜,混在骑兵丛中,若是不仔细看.还真的看不出来。

对于郭淮,他还是非常的了解的,知道郭淮不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人,没有犹豫,立刻开了城门,迎郭淮入城。

一路上,郝昭、郭淮都没有说话。

一直到了议事厅,郝昭才按捺不住的问道:“伯济,究竟是怎么回事?”

郭淮将失城的经过一说。

郝昭呆了半响,才叹声道:“先以‘虚张声势’夺势,在以‘攻心策’感敌,然后是‘瞒天过海’假死,最后是强攻取城。太可怕了,难怪我军常常在罗麟的手上栽跟头。计计环环相扣.出人意料。无论怎么做,都会中计。幸亏,伯济中计,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首节上一节420/4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