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263节

程普也提议道:“主公,我军应该加强长江防线,扩充水路两军,以冲军备。”

孙权也同意了程普的请求。

一场对孙家至关重要的会议就在众人的讨论中结束。由于鲁肃的配合,陆逊也走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

3-229中卷 第229章 大诗人——曹操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初春的一个早晨,在许昌城空旷的行宫的一个花园里,曹操背手信游;凛判的寒风吹刮着他腮边那浓黑的须髯。

这一年,他年满五十三岁。大半生的戎马生涯过去了,他先后镇压了黄巾军百余万人,迎奉了穷途末路的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雄霸北方。然而,就在前一年,他发兵南征,意图统一大汉,此次宏略却受到了极大的挫折:宛郡之战、虎牢关之战的失败使他预感到,要在短时间灭掉刘备几乎已成为不可能的事。

这时,在花园里信步漫游的他似乎已经看见了一幅刘备军欣欣向荣的图景,而这可是他最不愿见到的。他不敢深想下去,只是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令曹操难过的还不止于此。半个月之前,他最心爱的幼子曹冲,在一场突发性的疾病中夭亡了,曹冲去世时,年仅十三岁。

曹冲生性聪慧,五、六岁的时候,智力就和成人相仿。是一个早慧的天才儿童,是以深得乃父曹操欢心。

然而,这样一个聪敏过人的孩子,却为苍天所薄,稚龄而夭,曹操为失去了这个一向看好的幼子,半月来不理公务,唯有意志消沉而已。

这时,下人通报荀彧求见。

曹操吩咐士兵请他进来。

荀彧见了曹操。

荀彧见曹操神色消瘦,宛郡之战、虎牢关之战的败北和幼子之伤逝而使他意气不存,便询问道:“明公是否还在思念小公子乎?”

曹操微微点了点头,轻叹道:“冲儿,智比天高,从师当代大儒邴原,每每见解独到之处.就连邴原也自愧不如……”

这邴原是汉末大儒郑玄的同乡,并与郑玄齐名,同为汉末两大学者。他在家乡时曾拒绝北海相孔融的推举;避难于辽东之后,他并不接受当地霸主公孙度的征召。然而,当曹操平定河北后,他却主动接纳了曹操的任命。

邴原名响天下。

有一次,曹操平定的北方,河北地区的士林大夫特别为他举办了一次庆功大宴。一向关心士林大夫动向的荀彧知道后,以为邴原要参加,还特地专程从许都赶到了昌平。

酒酣耳热之后,曹操环顾前来庆贺的一干众人,说:“我此番返回许昌城,早己料到大家会为我在此接风:但我窃议者,则唯有邴原不会前来。今观之,果然不出我料。”

谁知话音刚落,门下便高声通报,原东阁祭酒邴原进谒。曹操闻报,惊喜万分.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提在手中,脚上只有一层裹布.便往外迎接,一看到邴原,就说:“从来的贤人,都是无法捉摸的啊,我还以为您不来了,想不到能大驾光临,我对您的仰慕之心,于个方足……”

却不料邴原不出一言,几个动作拜谒完毕,就掉头走了。在场的士林大夫中,竟有上百人弃了曹操。跟随邴原而去。

当时,曹操位高权重,乃大汉第一人,古时宴会人数本就不是很多,众多士林大夫竟为一个邴原而舍大汉第一人曹操而去,而且一走就是上百人,可见那邴原的声望何其之高。

当时曹操一楞,心中倍感不快。毕竟他东征西讨,威名响掣大汉,什么时候受过这等待遇,给他摆的酒宴,还没有开始多久,人就走了。

不过他也很好奇,感到非常奇怪:一个毫无权势的学者,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令在场的这许多士林大夫连他曹操也不顾了,尾随而去,以表敬仰?

于是他就问坐在身边的荀彧。

荀彧笑了笑,回答说:“其实有资格受到如此尊敬的,天下也唯有邴原一人而已。”曹操见荀彧避而不答,又道:“真想不到一介文人的影响力会有如此之大!”

荀彧乘机说:“像邴原这样的一代奇人,是士大夫中的瑰宝,可称为天下第一大儒,主公何不极力礼遇他呢?”

曹操急忙说:“那当然,这也正是我一向的心愿啊!”

(以上乃正野史,正确不论)

从那时.曹操对邴原更是敬礼至极,甚至还将自己最喜爱的儿子曹冲拜其为师。可是天妒奇才,就连邴原都忍不住称赞的曹冲居然在其十三岁的幼儿之龄,就不幸早亡,令人惋惜不已。

荀彧知道曹操有霸气的一面.也有温情的一面.对于曹冲的乖巧,伶俐、善良,仁慈曹操是疼爱有加。

不过,荀彧是个严肃的人,他并不希望曹操因私而费公,当下非常严肃的说道:“明公万勿以一时之胜败和一事之存亡而伤及大雅,乱了方寸。岂不见孙、刘虎踞,眈眈相视。明公昔日雄心何在?明公昔日的雄风何在?莫非明公服老了,若是如此,彧以年近五旬特请告老还乡。”

这时,突然曹操身后人影一闪。

杀神一跪地拜道:“丞相,奉孝先生将手中杀神谴回,打算告老还乡。”

曹操顿时大惊,荀彧和郭嘉乃曹操的左右双手,荀彧被曹操喻为汉之张良,郭嘉喻为汉之陈平。

张良乃刘邦的第一谋士,西汉杰出的军事谋略家.刘邦称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起着比将帅更有力的统帅军队的作用。

陈平乃刘邦的第二谋士,足智多谋,一身献计无数,以“六出奇计”辅佐刘邦夺得天下。此二人是刘邦地左右双臂,曹操将荀彧、郭嘉比喻为张良、陈平,可见他们对曹操的重要。

曹操一听此人二人要走,岂能不急,好在曹操并没有真的意气不存,只是爱儿夭折外加战败,心情烦闷而已,其品味了一下荀彧的话,顿时大悟,知荀彧和郭嘉是讽劝自己因私而忘公,过分计较此次大败的失得,于是幡然醒转。

曹操口中自念道:“服老了……服老了……哈哈……我曹操什么时候服老过,来人,笔墨侍候!”

曹操顿时豪气大发,背手园间,想起自己纵横四海的一生,虽年近甲子,仍有满腔大气欲裂胸而出。

片刻间,一首辞气壮阔的诗留在了纸上:神龟虽寿,猷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古代乐府诗词,都编入词牌做歌,凡是曹操地诗,都填补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为尾。)

写完,曹操掷笔于地,大笑不绝。

府中家小,闻声赶来,一看之下。

最有才华的曹植,豪气诵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父亲大人此诗不亚于罗麟的‘将进酒’,堪称世之佳作也。”

曹操大笑道:“文若立刻邀集众谋臣议事,不得有误。”

荀彧刚刚拜读了曹操的大作,心情澎湃下,高声道:“紧遵明公号令!”

丞相府议事厅。

曹操巡视了一眼,笑道:“这几日,操心情不佳让诸位担心了。”

众位谋士已经从荀彧的口中知晓曹操地大作,各个都为曹操的豪气所感染,哪里还会计较这些,忙说不敢。

曹操笑道:“诸位对现在的形势有何看法?”

程昱先把当前形势说了一遍:“如今刘备因前次大战胜利而声威锐长,田丰镇司州,徐庶坐荆州,沮授领益州,魏延守虎牢关,关羽屯宛郡,张任、严颜依旧是白帝城、巴郡,刘备还分别表田丰、沮授为司州牧、益州牧。孙权暂时还没有动向,不过丞相或许不知,刚才接到密报,罗麟孤身入建业为孙策吊丧,走的时候,好象还带走了国太,据说罗麟已经成了国太的女婿了。”

曹操吃了一惊,随即又摄住心神,缓言道:“刘孙若是真心结盟,我军危矣。不过孙、刘虽互相勾结,但双方却均怀异心。刘备拉拢孙权,孙权顺而相应,也是常情,他们想得倒好,欲置我于绝地,但我敢断言,时不在久,他们就会翻脸,哼,荆州,孙权还抵御不了这个诱惑。”

刘晔听完曹操的话,凝眉半晌。片刻,他抬眼注视曹操,一字一句的问道:“丞相,若孙刘两军真心结盟,孙权出兵淮南,刘备分兵三路:一路由宛郡出兵许昌.一路于虎牢出兵占领黄河渡口,一路出兵并州,那应该如何是好?”

曹操一听,顿时心中大怖,顿足道:“休也!此情势可将我军置于死地也,届时操一扫六合、统一天下的大业何存?”

首节上一节263/4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