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 第260节

当罗灵风步入内宫时,就见孙尚香坐在吴国太身旁,一旁的位上还坐着孙权。

罗灵风知道吴国太已经做好了准备,大步上前拜道:“罗麟见过岳母,舅兄。”

吴国太微笑颔首道:“都是一家人,何必如此客气,坐。”

孙权虽然讨厌罗灵风.但在此刻他还是识趣的对着罗灵风点头示意。

吴国太见罗麟坐好后,道:“今日招你们来主要是为了香儿的事情。”

孙权道:“这个由母亲大人做主就好了.不必问过孩儿。”

吴国太摇了摇头道:“香儿一直是我的心头肉,此去长安不知几时才能再见一面。我打算前往长安一趟,一呢,可以见见亲家,二呢,也可以陪陪香儿……”

“母亲大人,不可啊!此去长安路途遥远,万一有个闪失,儿子如何是好?”孙权听了吴国太的话立刻就急了.连忙出声反对。

吴国太道:“这一路上都有士兵守护,吾儿大可放心。”

孙权还想劝说,不过转念一想:“母亲走了,就无人可以防碍我除去江东的心腹之患,此不正合我意?”

想到这里,孙权也就象征性的推托了一下,便同意了吴国太的意见。

这时,吴国太突然问道:“灵风,听说你义父便是华佗,华老神仙?”

罗灵风道:“是啊!”

吴国太道:“那他的医术怎么样?”

罗灵风答道:“具体怎么样,麟也不清楚,不过到现在为止,好象还没有他治不好的病。”罗灵风狠狠的吹了一下他义父的医术。

吴国太喜声道:“太好了,我媳妇自幼体弱,一直让我焦虑不已,此次出行也把她叫上,让华老神仙好好瞧瞧。”

孙权先是一楞,大急道:“不可!”

“为何?”国太很是好奇。

“这个……”孙权一时找不到说词,犹豫了一下,回答道:“嫂子走了.几个小孩怎么办?”

“一起带着不就行了。”罗灵风随口回答道。

孙权此刻真想打自己一个耳瓜子,说了不该说的话,早知道就不应该同意吴国太出行了。

吴国太手一样,威严十足的说道:“就这么决定了,仲谋,你好好准备一下。”

就这样,在吴国太的威信下,孙权垂头丧气的去准备吴国太的出行,可是事情真的会像罗灵风想象的那么顺利吗?

3-228中卷 第228章 陆逊的谋划

事情确实像他们想的那么顺利,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吴国太,吴国太能教出孙策、孙权这样的人才,的确有她的不凡之处。

在江东的这几日里,吴国太天天将罗灵风、孙尚香等人带在身旁,谈天论地,决不给孙权半点机会,让他破坏此次的行动。

诚所谓“知子莫若母”,吴国太知道孙权就算再毒辣,对她却有着超一般的母子之情,孙权绝对不会在她面前干任何坏事。

孙权也正如吴国太所想,本来孙权打算用李儒的计策,将孙尚香绑架,让此此婚礼无法进行。李儒知道一个智者会顾全大局,罗灵风不可能在江东久呆,只要一段时间内没有找到孙尚香,罗灵风绝对会为了大局而回长安。

可是,他们没有料到吴国太会如此的不配合,让他们无从下手。

秦淮河畔。

孙权等人正在此地送罗灵风一行人去长安。

此刻,吴国太正拉着孙权的手,不舍的叮咛着,要他注意身体.春夏秋冬该吃什么、穿什么,定时休息等等,孙权红着眼点着头,母子情深,可见一班。

罗灵风看着一旁的陆逊,对他挥了挥手,从怀中掏出两本书.递给了跑过来的陆逊道:“这两本书你好好看看对你以后会有帮助的。”

陆逊接过一看,是《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这两书并不是很贵重.只要是大户人家都有,此乃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的其中两篇。

陆逊疑感地看着罗灵风不明白他的意思,不过他还是恭敬的说了声:“谢谢师傅。”

罗灵风明白陆逊的想法,笑道:“《项羽本纪》、《高祖本纪》此二书是乱世必读之作,其中项羽失败的原因,刘邦胜利的原因,还有刘邦的忍、张良的高瞻远瞩、韩信领兵的诡异、陈平的谋、范增的奇无不刻画的淋漓尽致,只要能深入的理解了当时项羽、刘邦、张良、韩信、陈平、范增这几人在当时的想法对你以后的路大有好处,其中还有许多地方为师做了注释。”

陆逊点头称谢。

罗灵风望了陆逊一眼,轻声一叹,陆逊这么早就当上了都督,不知是好,还是坏啊!希望他能真正的理解“忍”这个字,不过回头一想,陆逊也是三国时少有的英才,自己弱冠尚能得到如此地位,陆逊为什么就不能呢?不由得叮嘱自己,在三国的乱世,觉不能小瞧了天下英雄,尤其是敌方。

不过罗灵风仍忍不住轻声道:“伯言,为师没有什么好教你的,你现在还不到三十,已经当上了都督,军中不会有人服你的,当年公谨兄也曾经受到程普等老将的百般刁难,不过公谨兄雅量高风对此不屑一顾,最主要的还是当时是乱世,公谨在平定江东时,立过汗马功劳,这才让孙家三老将心服,可你几乎未立大功,孙权将都督之位交给你,有一部分是看中你的才华,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你是他的妻弟,他看中了你的忠心,才将这兵权交给你,因此,你将会承受比公谨还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压力。你切记一点.虽然你的官位比他们大。但是论资格、辈分你远不如他们,遇事情以忍为上,万不可与孙家三老发生正面冲突,以德报怨方是上策啊。

这《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有一事,项羽和高祖曾有一盟约:‘先入咸阳者王之。’高祖羊先攻破咸阳,当日可占秦地为王。可张良却说:‘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便劝高祖转入汉中。此处伯言可看出什么?”

陆逊也是饱读诗书,《史记》上也曾经看过这两本书,思索片刻,回答道:“当时秦地是号富于天下十倍,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高祖兵十万,号二十万。项羽神勇,善战,天下闻名,手下良将,谋士无数,更有项氏精兵,高祖不敌。张良目光长远,认为只有避开项羽的锋芒,才能取得胜利。”

“不错,张良是大汉第一智者,他在高祖夺天下中功劳最大,但你想过没有,当时秦地是号富于天下十倍,宫中的财宝玉器数不胜数,当时更有‘占长安同占天下’一说,高祖甚至得到了秦王子婴所献的‘传国玉玺’和‘调兵符节’,可是为什么高祖要放弃这如山的珍宝,皇帝的象征,高祖大志,高祖放弃这些心中是怎么想的?”罗灵风语重心长的问道。

陆逊脑中灵光一闪,大悟道:“师傅,徒儿明白了。如果没有高祖的让秦地,就不会有日后的大汉江山,终究起来就是一个‘忍’字。”

罗灵风笑道:“不错.以退为进,方是上策。当时高祖就是忍住了心中的欲望,果断的下令封存一切财宝,才有现在的大汉江山。若当时,高祖一旦犹豫不决,那项羽先锋鲸布就会和镇守函谷关的高祖军交战,那时两家的关系就由同盟转为敌对,以项羽那霸道的性格,绝对会强行攻打高祖,当时高祖手下并无很多出色人才,陈平、韩信等当时还在项羽军中效力,项羽军中人才济济,反观高祖却兵微将少,高祖无后援,而项羽背后却有大楚王朝,强弱一望可知,两军若战,高祖必败,高祖若败.就不会有现在的大汉江山了。

同样的道理,你绝对不能和孙家的宿老交恶。像你这个年龄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年轻气盛,记住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你在日后拿出你的本领,展示出你的才华,时间不久,孙家宿老就会慢慢接受你,但是一旦你与孙家宿老交恶,他们将视你为政敌,你永远也无法让他们心服,一个掌握军权的帅者,若不能让手下将军心服,那后果会是怎样。你心中应该清楚。”

陆逊对罗灵风恭敬一拜,道:“徒儿紧记师傅教诲。”

罗灵风回身见吴国太已经和孙权说好了,其他人也准备就绪,便鼓励的拍了拍陆逊的肩膀,笑道:“我要走了,希望到时相见不会在战场上,不过这可能行不大,还有你有任何疑虑都可以去问鲁肃.他会帮助你的。”

说完,头也不回的向后走去。

陆逊呆呆的望着罗灵风的背影,眼睛微微起了红丝,看着战船越行驶越远.直到消失不见。

“伯言,别看了,他们已经走远了,准备一下,快些去议事厅,午边还有一个全局会议要开。”孙权和善的拍了一下陆逊的肩膀。

“是,主公。”陆逊回神答道。

孙权笑着道:“在没人的时候叫我姐夫就可以了,叫主公就显得生疏了。”

“君臣大义,逊岂敢称主公姐夫?”陆逊低头答道。

孙权满意的点了点头。

首节上一节260/46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