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213节

同时,就连苏妲己身后的苏护,也已然因为刘辩的这段似词非词、似赋非赋的东西露出震惊之色,且频频充满赞许的点头。

另外,远处的八位谋士,听到刘辩的这番话很是疑惑,显然不是他们所熟知的辞赋形式,却不可否认,实属上乘佳作!

待吟诵完这一首《红豆曲》,刘辩发现苏妲己竟然吃惊的看着他,却不发一语。

对此,刘辩拱手道:“苏二小姐,若有冒犯之处,还请见谅。”

顷刻间,苏妲己回过神,极为尴尬地说:“不。是、是小女子失礼了,冲撞了大王,还请大王……”

苏妲己说着,便要行礼致歉。

不及眨眼间,刘辩疾步上前,试图扶起体态婀娜的苏妲己。

“弘农王此举,未免不妥吧!?”就在这时,不远处的许攸打断道。

刘辩不等将手碰到苏妲己的衣服,反而扭头看向开口的许攸,冷声道:“妥与不妥,与你何干?”

许攸面对强势的刘辩,本想反驳,却听身后有人轻咳,只见那人是沮授,立时不再回击。

沮授向来富有谋略,只是袁绍大多不听其良策。

许攸虽然知道搀扶一下无伤大雅,何况闺中女子本不应该抛头露面,既然苏护都不在意苏妲己的行为,那么他刘辩的举动自然没毛病。

殊不知,袁绍带领大军至此,就是因为有十足的把握,将苏妲己纳为妾室,面对刘辩的举动,反倒会认为是不敬。

可是,没到最后,苏妲己会嫁给谁,仍旧是未知之数,袁绍一边的人显然过于自作多情。

不见许攸答话,刘辩看向已然起身的苏妲己,拱手道:“苏二小姐,实不相瞒,在下早前有幸见过小姐的画像,今日有幸得见真人,也就情不自禁的吟诵诗词。”

别说苏妲己,就是苏护与八位谋士,即使听不懂刘辩吟诵的是何流派,却已知其中想要表达的意思。

刚刚好,说谎都不待眨眼睛的刘辩,道出曾经见过苏妲己的画像,那时便已生情,从而导致昼夜相思之苦。

“红豆”又名相思豆,整首词开篇的“红豆“二字,便代表儿女的相思之情,而整首词又多写相思之情。

一句“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唱出了痴情儿女,不胜相思之苦,撒泪如血,空对着画楼外开完又落,落了又开的春柳春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两句,依旧是在描述儿女相思之苦,在雨后的黄昏,在急雨击打的纱窗下,无心睡眠,新愁与旧愁如那风雨无情的袭来。

“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道出了饱受相思煎熬的多情儿女,茶饭不思,无心梳洗一天天消瘦、憔悴的容颜。

刘辩吟诵的这首词,字字句句是在唱苏妲己,即便挥军沙场、饮酒作乐,他也忘不掉心上人。

苏妲己听闻刘辩之言,面上尽显娇羞,不知所措的看着刘辩。

刘辩面对苏妲己的姿态,情不自禁的凑了上去。

几在同时,袁绍已然面色铁青。

第266章 文斗,袁绍作诗

0266、文斗,袁绍作诗

刘辩逐渐靠近苏妲己。

袁绍不仅面色铁青,已然暗暗攥紧了拳头。

“刘辩,我袁绍与你一同入选,可不要得寸进尺!”袁绍怒道。

随着袁绍的话音落下,刘辩瞬间回过神,看向近在咫尺,也已回过神的苏妲己。

刘辩沉声道:“我刘辩不知‘预言’为何意,也不知代表着什么意思,今日到此,只想与苏二小姐缔结百年之好!”

话音至此,刘辩扭头看向袁绍以及八位谋士,冷声道:“谁若敢阻拦,我必让他好看!”

“哼……阻拦又如何?我袁绍可不怕你!”袁绍冷声道。

“大可一试。”刘辩说时,瞬间散发出凛冽的气势。

“大王、袁公,天色将晚,我看二位还是……”苏护看到两人怒火再起,便急忙试图打个圆场。

“苏二小姐,今日无论是谁阻拦,我家袁公对你势在必得!”荀谌向苏妲己拱手执礼。

既然软的不行,只能来硬的。

刹那间,刘辩以极其凌厉的目光望向荀谌,冷声道:“如果你不是荀彧的兄长,就凭这句话,已经命丧我的枪下了!”

苏妲己深知袁绍来着不善,又不希望刘辩有事,却随着刘辩话音落下,急忙说道:“眼下天色不早,既然二位皆已入选,还是进入下一轮,如何?”

苏妲己不得已再次说一遍。

“谨遵苏二小姐吩咐。”刘辩向苏妲己拱手执礼。

然而,刘辩转念对林冲说道:“告诉城外的黄忠将军,如果发现对方丝毫异动,不必来报,就地格杀!”

“诺,属下领命。”林冲提着缴获来的枪,转身离去。

林冲原本是想留下守护主公刘辩的,可又想到此时在苏府,周围还有近千、不对,百姓们听闻当今弘农王亲至,男女老少无不走出家门前来瞻仰,人数已达到近万之多,在众多百姓的目光,袁绍绝对不敢乱来!

随着林冲的离去,苏妲己看着刘辩,眉头微暼。

同时,对面的袁绍也冷声道:“去,传我将领,如果对方有丝毫异动,就从他们的尸体上踏过去!”

“末将得令。”张郃拱手作揖,离去前不忘冷眼看向刘辩。

……

几在同时,围观的百姓们人群中,邓婵玉对边上身高矮小的人说:“袁绍大营交给你的了。”

话音落在,邓婵玉还不忘又交代一句,“切记,如果发生一丁点儿乱子,你明白后果!”

“小玉,你这样说,我心里很难过,他、他除了比我长得高,样样没我好,你忍心?”站在邓婵玉身边,身高足有一米的男人说道。

“你若是再敢啰嗦,信不信……”

不等邓婵玉充满威胁的话音说完,身高将近一米的矮小男人,眨眼间便不见了踪影。

顷刻间,邓婵玉小有怒气的自言自语,“真是个呆-子!”

……

对于刘辩、袁绍发下命令,苏妲己不敢再耽搁时间,毕竟双方大军驻守在城外,若引发事端,受苦受难的必然是城中百姓。

当即,苏妲己向两人施了一礼,“既然两位是当世雄主,接下来不比武力,同样不比谋略。

苏家在牧野算的上是清流望族,小女子自幼学习琴棋书画,熟读诗辞歌赋,懂得三纲五常,礼教人伦。

家父虽不在朝,却不限制小女子之婿在朝为官,那么小女子接下来要考的,便是辞赋。

评判结果,由小女子、家父,以及在场所有文士,甚至袁公的谋士们决定。”

话音至此,苏妲己看向两人,问道:“谁先来?”

苏妲己的话里很明显,唯恐让外人说欺负他袁绍,才会将八位谋士一同当做评委。

殊不知,苏妲己多虑了——

袁氏一门,从袁绍的高祖父袁安起,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

父亲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将,早逝。

袁绍庶出,过继于袁成一房。

袁绍生得英俊威武,甚得袁逢、袁隗喜爱。凭借世资,年少为郎,袁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长。

如此家资,纵使不需要代考,袁绍也能轻轻松松入选最终的角逐。

不过,苏妲己的规则自然有利于袁绍,可他袁绍却不领情,反倒认为那是他苏家识时务,理应如此。

至于刘辩,苏妲己一点也不担心。

刚刚刘辩吟诵的那首《红豆曲》,已然在不知不觉间,撞击着苏妲己的心灵。

随着苏妲己的话音落下,袁绍便极为不屑的看向刘辩,关于刘辩在位时的表现,旁人或许不甚清楚,可他袁绍清楚的很。

随着汉灵帝刘宏的驾崩,统领左右羽林军的大将军何进,对宦官专政十分不满。

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而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两人便时常搅在一起。

对于当时还是皇帝的刘辩,袁绍对他简直不能再熟悉。

因此,袁绍也就十分自信的看向苏妲己,沉声道——

“虽然刘辩贵为弘农王,但是,眼下面对的却是你苏二小姐,我袁本初是不会相让的。

刚巧,前几日做了一首诗,甚是喜欢。”袁绍说着,便走向几案,提笔一边书写,一边诵读而出。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不消片刻,袁绍将书写在纸上的诗拿起,走向苏妲己、苏护父女二人。

此刻,八位谋士、参加竞选的文士,无不轻捋胡须,伴着若有所思的神态,不时的连连点头,且嘴上喃喃:“妙,妙啊!”

袁绍没有理会众人的反应,只是将书写好的诗词交给苏妲己。

只是,却在刹那间被苏护一把夺了过去。

第267章 诗作被质疑

0267、诗作被质疑

袁绍没有意识到,苏护会施礼突袭。

当即,袁绍一脸惊诧的看向苏护。

袁绍只见,苏护一脸吃惊的看向纸张上的字。

苏妲己听到袁绍所作之诗,同样很是惊讶,即使知道袁家四世三公,却没有料到袁绍竟有这般文采!

当然,即使对袁绍的文采感到震惊,苏妲己的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

这时,袁绍看向苏妲己,说道:“此诗取名为《饮马长城窟行》。

背后指的是秦王朝驱使千万名役卒修筑万里长城,残酷而无节制,使无数民众被折磨至死。

首节上一节213/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