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209节

就在这时,苏护面向刘辩等五人拱手作揖,“刚刚五位俊才的答案,虽然良莠不齐,但是也有较为优秀的解答,苏某深感欣慰。”

话毕,苏护看向写满字迹的纸张,沉声道:“此次问答时间,仍以一盏茶为限,下面开始作答。

《诗经·小雅·谷风》,‘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无草不死,无木不萎。忘我大德,思我小怨。’前两句,请诸位书写。”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

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05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孔子曾概括《诗经》宗旨为“无邪”,并教育弟子读《诗经》以作为立言、立行的标准。

先秦诸子中,引用《诗经》者颇多,如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人在说理论证时,多引述《诗经》中的句子以增强说服力。

第259章 以试进阶(下)

0259、以试进阶(下)

汉武帝时,《诗经》被儒家奉为经典,成为《六经》及《五经》之一。

《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

《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

关于《诗经》中诗的分类,有“四始六义”之说。

“四始”指《风》、《大雅》、《小雅》、《颂》的四篇列首位的诗。

“六义”则指“风、雅、颂,赋、比、兴。”

苏护所问之《谷风》,取自“小雅”十篇之一。

当刘辩听到那句熟悉的“习习谷风,维山崔嵬。”,感到非常吃惊,真的与身高矮小之人的问答一样。

当时,刘辩看到纸张上面的问题以及答案,已然十分惊讶。

对于旁人来说会感觉到陌生,对于刘辩却有异样情感,那句话指的正是岳飞麾下“背嵬军”的含义。

谷口呼呼风不停,刮过巍巍高山岭。刮得百草全枯死,刮得树木都凋零。

旋即,刘辩收起欣喜之色,开始奋笔疾书。

不消片刻,刘辩率先将答案书写完,看向等待书写答案的苏护。

几在同时,苏护看到刘辩率先写完,便开始进入下一道题。

“第二问,《礼经》第四十九,‘丧服四制’第三节,请诸位书写。”苏护沉声道。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

主要记载了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礼记》章法谨严,映带生姿,文辞婉转,前后呼应,语言整饬而多变,是“三礼“之一、“五经“之一,“十三经“之一。

自西汉郑玄作“注“后,《礼记》地位日升,至唐代时尊为“经“,宋代以后,位居“三礼“之首。

《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苏护话音落下,下意识的看向五人,却只见刘辩已然开始奋笔疾书,其余四人却是一筹莫展。

然而就在这时,站在不远处观看的三十岁上下,面部白净的袁绍“代考”之人,眉头微皱,旋即很是不解的向苏护拱手作揖。

几在同时,苏护眼角的余光,刚好看见拱手作揖的“袁绍”,于是也跟着拱手作揖。

“先生,在下有些不解。”袁绍代考沉声道。

苏护闻言,唯恐打扰五人书写,便走到对方身前,疑惑道:“有何不解?”

“丧服四制,第三节讲的是‘天无二曰,土无二王;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之也。’

解释应为一个人来作最高领导,所以父亲健在时母亲去世,那就只能降服齐衰,丧期一年,以体现家无二主的道理。

此,为第三节的根本意义所在。”代考之人仍旧拱手。

苏护对于此人能够快速说出根本所在,很是钦佩,几乎是信手拈来。

可对方紧接着又说:“为何先生所问是第三节?

而不是第四节的‘杖者何也?爵也。三曰授子仗,五曰授大夫杖,七曰授士杖。或曰担主,或曰辅病……’。

亦或第五节‘始死,三曰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

再或是第六节‘父母之丧,衰,冠绳缨,营屡,三曰而食粥,三月而沐,期十三月而练冠,三年而祥……’”

顷刻间,袁绍的代考轻而易举的道出“丧服四制”的内容。

随着对方说完,苏护拱手作揖,“苏某知道阁下不是袁公,还想请教高姓大名。”

“哈哈哈……”袁绍代考没有想到,竟被识破,当即说道:“哪里哪里,无名之辈。

既然被先生识破,在下也不好继续隐瞒。我家主公已至城外,盏茶间便可抵达此处。”

什么,袁绍已然来到城外,不时将入城?

苏护听到这话,瞳孔不自觉的微张,心想:“就是因为不想将妲己许给那袁绍,才会仓促招婿,眼下……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苏护暗自着急之时,刘辩起身向苏护拱手作揖,“先生,还请继续下一问。”

倘然,刘辩已然将第二问的答案写出。

同时,尚未写完或者仍旧愁眉不展的另外四人,吃惊的看向刘辩。

几在同时,苏护回过神,看向刘辩,顿时心底燃起希望,于是继续下一问。

然而,原本刘辩并未多看“代考”,就在看向苏护期间,那人的形象立时出现在脑海中,并报出人物信息。

当刘辩落座的瞬间,看到脑海里的人物信息,致使下意识的再度抬头看向对方,心想:“原来袁绍早有准备。不过,待会要不要手下留情?毕竟他是……”

一念及此,苏护已然说出第三问。

收回思绪的刘辩不再多看,瞬间进入下一道问答。

至于刚刚苏护为何会问出《礼记》“丧服四制”的第三节,着实是另有深意。

苏护虽不在朝,却知天下大势,更加看得清刘辩的未来。

同时,既然女儿苏妲己与那个预言有关,他刘辩到此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与袁绍相比,反倒更加愿意帮助刘辩。

当然,刘辩为何出现在牧野,着实是为了给袁绍使绊子,却与苏妲己,甚至什么劳什子“预言”没有一丁点关系,更加不知道。

如果偏要找出关系,只能是因为邓婵玉的缘故,刘辩才会出现在此。

不消片刻,随着香火燃尽,五位竞选者将答案交于苏家下人。

待苏护看过之后,对刘辩的答案很是满意。

“经过对十人的考量,最终胜出的是……”

“我。”不等苏护把话说完,非常突兀一道陌生声音,自远处传来。

第260章 你袁绍特么算老几?

0260、你袁绍特么算老几?

我?

随着传来突兀的声音,致使围观的近千人扭头看去。

苏护作为招婿的主家,自然也看向远处。

然而,刘辩却没有看向远处。

至于那位“代考”,他则本能的后退两步,面带笑意的向远处走来之人拱手作揖。

顷刻间,于刘辩而言,一张非常熟悉的面孔,闯入他的视线之内。

同时,跟在那人身后的还有七位一身儒衫的文士,两位身负盔甲,手执寒枪、英姿不凡、气势惊人的武将,以及近五十位士卒。

“苏先生,我袁本初向您见礼了。”来人小有恭敬的向苏护拱手执礼。

没错,来人正是冀州新霸主,袁绍袁本初。

此时袁绍的形象,与当初在关东联军齐聚虎牢关之时,几乎没有丝毫变化。

不过,在气质与说话的气势上,却有飞跃似的上升。

毕竟,如今是冀州扛把子,手握数十万雄兵,而不是曾经小小的渤海太守,腰杆子自然硬!很硬!!

然而,纵使围观的百姓们知道袁绍会来,可当亲眼看见,还是会感到吃惊。

苏护真心没想到,刚刚那人还说盏茶功夫便到,竟会来的这么快!

“乡野之人苏护,见过袁公!”苏护拱手执礼。

苏护起身的同时,先是看向“代考”,转眼看向袁绍问道:“敢问袁公,这位先生是何人?刚刚在下的问答,几乎信手拈来。”

“哈哈哈……”袁绍看了一眼那人,并在顷刻间发出大笑。

几在同时,代考之人向苏护拱手作揖,“冀州谋士,颍川荀谌,向苏先生见礼。”

颍川荀谌!

苏护听到这个名字,瞬间露出吃惊的神色,“原来是荀友若!难怪,颍川荀氏名满天下,苏某诚服!”

先前刘辩通过系统得知荀谌的身份,正是考虑到是荀彧的兄长、荀攸的叔父,才会犹豫是否手下留情。

眼下倒好,袁绍来了,反倒不用客气。

“敢问苏先生,最终胜出者是何人?”刘辩朗声道。

苏护闻声,这才意识到刚刚的结果没有尽数道出。

可就在苏护即将开口时,袁绍突然停止了笑声,缓缓的扭头看向说话之人,瞬间便认出是刘辩。

顷刻间,袁绍双眼微眯,很是意想不到地说:“我当是谁,原来是弘农王!”

弘农王!

围观的百姓们听到这个称呼,无不将锁定在袁绍身上的目光,瞬间转移到刘辩的身上。

顷刻间,百姓们开始沸腾起来,并对不知近况的百姓述说弘农王的功绩。

“大王可是刚刚铲除董卓,为大汉朝、为当今陛下立下大功!”

“真的吗?那太好了!董卓一死,天下的百姓可就过上太平日子了!!”

“大王真是普度众生的活菩萨啊……不对,是活佛!!!”

“感谢大王杀死董卓!”

“感谢大王为我们百姓做主!!”

顷刻间,随着刘辩铲除董卓一事被传开,百姓们纷纷向刘辩呼喊,表示满心的感激之情。

表示感激的同时,也有产生质疑的声音,譬如——

“可是,弘农王转瞬出现在牧野,这是为何?”

“莫非……是那个预言?”

“如果预言是真的,我反倒支持大王迎娶苏二小姐!”

首节上一节209/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