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三国之召唤猛将 第148节

另外两人,时不时的留意四周,谨防有无睡醒之人,发现三人可疑的踪迹。

“爹!爹!!”

为首之人轻声呼唤,并且取出一物,轻轻的打开门锁,轻手轻脚的走了进去。

显然,这黑衣劲装之人,是牢房地上躺着犯人的儿子。

“爹,爹!!”

黑衣人来到须发皆白之人的身边,跪在地上,轻轻将其推醒。

少顷,须发皆白之人睁开朦胧睡眼,看见眼前之人正准备呼喊,反被黑衣人捂住嘴巴,并且解下面罩。

刹那间,即使牢房内过于昏暗,可这须发皆白之人,仍旧能够辨别对方。

“爹,孩儿来救您出去。”黑衣人说着,便要将其扶起。

怎奈,不等身子离地,黑衣人反被须发皆白之人按住手,低声道:“吾儿州平,你能来,为父十分高兴,只是如今董贼势大,这么做会有危险,听父一言,速回西河!”

“若不是因为孩儿与袁绍等人起兵讨董,爹也不会被董卓捉拿下狱,孩儿不走,一定要救出爹。”被称州平的黑衣人,话音很是坚定。

“你……你不走,你父这就撞死在这墙上!”面对儿子的坚定,须发皆白之人唯有威胁。

“扑通。”唤为州平的黑衣男子,跪在了地上,“爹不走,孩儿也不走。”

就在这时,外面其中一个黑衣人低声道:“将军,再不走天就亮了。”

父子二人听到这句话,互看一眼,老父低呼:“快走!”

不等唤为州平的人开口,外面另一个人走了进来,将肩上的布袋放在地上,“将军,再不走可就来不及了!”

这黑人说着,将面罩摘下,面对须发皆白之人。

瞬间,须发皆白之人认出对方,反而充满无奈的结巴道:“你们、你们……哎、也罢。”

两个黑衣人闻言,相视一笑。

当即将布袋里面的人取出,放在草地上。

唤为州平的黑衣人,背起老爹,前后由两位同伴看守,随后迅速离开地牢。

由于天色即将放亮,三人越发小心的向东面的霸城门靠近。

可当抵达时,发现守门之人无故增多,无奈之下,只好绕过道去清明门。

不消两刻钟,天色彻底大亮,另一个黑衣人将肩上的布袋交给守门卫士,三人便打开城门,走了出去。

对,他们走的正是清明门。

第169章 见财起意(燃魂1)

0170、见财起意(燃魂1)

就在张辽急的想挠头之际,

突然,城门竟然开了!

对此,张辽不自觉的瞳孔放大,“主公,主公您看……”

张辽说着,指向城门。

殊不知,即使没有张辽提示,刘辩也有看到城门内走出来的三个黑衣人。

顷刻间,刘辩大军瞬间抖擞精神,望向城门。

虽然刘辩给钱都不会让进,但是里面的人给钱,却可以出来。

走出城门的三人,正准备相视一笑,突然发觉气氛不对劲儿,旋即望向对面。

刹那间,视野之内,竟有数万大军!

这时,身边一位黑衣人满是吃惊地说:“来的好快!”

“不会,董卓绝对不会因为我救出爹,动用这么多人。”唤为州平的人说道。

“那这些人会是谁?”另一个黑衣人问道。

几在同时,须发皆白之人,发现对面军旗上的字,瞳孔不自觉的放大,且嘴上喃喃,“不是董贼的人,那么这刘?汉?”

最初,须发皆白之人发现不是董卓的兵马,以为是卷土重来的朱儁,可发现对方军旗,似乎是别人。

然而这时,唤为州平的人,看到那军旗,眼前立时一亮,失声道:“大王,是大王讨伐董贼,已经兵临城下了!!”

“大王?哪个大王?”须发皆白之人,再次疑惑道。

“爹,咱们有救了,是大王,大王就是弘农王!!!”州平立时喜上眉梢。

“吾儿说的可是被贬的少帝,弘农王刘辩?”须发皆白之人,试探性地问。

“是大王!没想到大王已经攻破函谷关、潼关,早知道大王讨伐董贼,咱们就该一块来,还能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左侧黑衣人吃惊道。

“遥想大王在虎牢关时,是何等的英姿雄发,气势非凡!”右侧一人接着说道。

“麾下大将杨再兴,不过两个回合,便将华雄那厮斩于马下,实乃我辈之楷模!”州平也不忘提一下偶像杨再兴。

“哎,你们三人可否回答老夫,那人真的是陛下?”

即使三人没有回答,须发皆白之人也已猜到。

只是不敢相信,毕竟当年十分懦弱,那马上英气逼人的小将,不、是陛下,变化怎会如此之大?

须发皆白之人,早在下狱之前,便听说了“刘辩”的威名——

带兵追赶董卓于函谷关前,打的陷阵营全军覆没,飞熊军也险些集体阵亡。

这还不算,董卓、李傕、郭汜、高顺皆有受伤,就连当世猛将吕布,也伤在刘辩麾下大将之手。

须发皆白之人,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震惊,同时又非常欣喜。

不只是他,就连其他汉室肱骨之臣,也一样高兴。

就连当朝陛下,得知皇兄刘辩如今的威名,也是一再落泪,反倒希望除去董贼!

只可惜,当刘辩撤军回荆州,董卓抵达长安,便将他下狱,理由是他的儿子联合袁绍等“关东联军”,讨伐他董卓。

对于儿子的举动,这须发皆白之人反倒没有任何怨言,甘愿下狱。

得知对方的身份是刘辩,这须发皆白之人,反倒挣脱儿子州平,双脚落下走向对面。

同时,他知道刘辩为何不进城,于是特命儿子州平三人在此等候。

即使父亲不吩咐,三人也明白该怎么做。

刘辩,在他们心底不仅是“前任”陛下,更是他们的偶像。

何况,大将杨再兴,更是被他们奉为军神!

……

不等须发皆白之人走到近前,刘辩已然通过系统,得知对方的身份。

刘辩心想:“可惜太尉张温死的早,否则关系会更铁!”

不多时,那须发皆白之人来到近前,毫不犹豫的屈膝下跪,拱手作揖道:“原、太尉崔烈,拜见大王!”

崔烈,幽州名士,中平二年(185年),耗费五百万钱担任司徒,后任太尉。

初平元年(190年),袁绍、袁术领军讨伐董卓,其子崔钧时任并州西河郡太守,也积极参与其中。

董卓得知,将崔烈逮捕入狱,关押在右扶风郿县的监狱之中。

后来,董卓又将其关进长安地牢。

三个黑衣人中,为首的正是其子崔钧(字:州平),花钱打通关系,只为救出老父崔烈(字:威考)。

至于刚刚刘辩为太尉张温的死感到可惜,是以崔烈,是张温的徒弟,而张温正是蔡瑁的姑父,也算是刘辩的姑父。

刘辩听到崔烈的话,当即上前将其扶起,“崔太尉无需这般,快快请起。”

崔烈听到刘辩的话,以及真切的感受外露的英武之气,嘴上不由得喃喃道:“变了,真的变了,真乃大汉之幸,万民之幸啊!!”

话音未落,崔烈竟然落下泪水。

如果不是通过系统,刘辩绝对不会知道崔烈是何许人。

可是,通过系统得知,崔烈本是幽州名士,刚好赶上刘辩那个“铜臭”老爹,提出什么卖官粥爵的荒唐事。

时任廷尉的崔烈,通过汉灵帝刘宏的傅母程夫人,只花费五百万钱就买来司徒一职。

虽然买官之事不光彩,但是好在崔烈本是名士,崔家在幽州更是名门望族,也就不怀疑落泪的真假。

崔烈不算大汉的肱骨老臣,可他看见刘辩的变化,以及带兵攻打董卓,眼下已经兵临城下,自然奉他为主。

实际,崔烈在中平四年(187年)十一月被免职,由大司农曹嵩继任太尉(因此,曹操才会走上仕途,出任西园八校尉之一的典军校尉),就再也没有受到重用,与刘辩、刘协两兄弟自然算不上多熟。

刘辩面对崔烈不想说太多的话,只想入城。

然而即使刘辩不说,崔烈也明白。

于是,崔烈再次拱手作揖,“今日有幸见到大王,就让老臣为大王做一件事吧!”

崔烈话音稍落,不等刘辩答话,已然转身望向城门下的儿子崔钧。

刹那间,崔钧看向身边两兄弟。

两人会意之后,崔钧便向城门内大喊:“为了安全起见,我要将家传宝玉赠与你,只求不要说出家父的下落。”

虽然城楼之上能够看到刘辩大军,却不知道崔烈来自哪里。

城楼下的门内卫士,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于是,听到还有好处拿,当即见财起意,打开城门。

第170章 寸步难行(燃魂2)

0171、寸步难行(燃魂2)

顷刻间,崔钧三人齐动手。

将城门内十余个卫士打死,并向刘辩挥手,示意可以入城。

张辽率先骑马奔向城门。

城门上的士卒发现异常,却已经晚了。

刘辩拍了拍崔烈的肩膀,“崔太尉高义,孤记下了。”

旋即,刘辩命陈庆之占领宣平、霸城两处城门,并派人联系南面的徐达等部。

命秦琼率领白袍军占领北面的洛城门、厨城门、横门,在最短时间内封锁整座长安城。

随之,刘辩与李绩,带领四千玄甲军入城。

同时,勇猛无敌的张辽,仅凭一人杀尽卫士,占领清明门。

随着刘辩率军入城,消息不仅而走,不消一刻钟,竟传遍整座长安城。

……

此时的未央宫。

首节上一节148/65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