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738节

从国到家,那不祭祀先祖会被认为是不孝。

这从法律到民间道德批判,都是极为严重的事情。

而偏偏教廷的戒律,就跟祭祀先祖是直接对立的。

这尼玛还传个毛线啊!

即便是弘治皇帝同意了,可谁敢去信一个不给祭祀先祖的教派?!

那会被宗族的族老们,活活打死好伐。

“这一次的进攻是法兰西和英吉利自行进行的,所以你们应该承担赔偿的大部分份额。”

红衣主教这个时候又发话了,却见他望着这两人沉声道。

“具体数字我们会尽量要求大明降低,但你们必须承担50%的份额。”

两国的特使脸色阴沉,却都没有说话。

他们知晓,现在说啥都白瞎。

葡萄牙连黄金海岸和美洲的航线,都被迫拿出来了。

他们这些发动了对大明舰队进攻的国家,难道就能落好了?!

“我并不反对此事,阁下。”

却见法兰西的那位特使缓缓的起身,躬身抚胸沉声道。

“那么谈判的贸易份额,是否我们应该多分一份呢?!”

“虽然是我们进攻了大明,可也正是因为我们的进攻才有了此次联合行动。”

却见这位特使顿了顿,道:“从这方面来说,我们还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的。”

其余王国的特使们,见状亦不言语。

只是看着那位红衣主教,而这个时候那位乔治站了出来。

“那么……你们便获得谈判贸易额的40%吧,如何?!”

虽然赔偿要承担50%,贸易额却只能拿到40%。

但这也是个不错的数字了,看其他几位特使欲言又止就知道了。

根据海因里希的消息,大明可产出不少好东西啊!

比如精致的瓷器,还有精炼的铁镬。

据说他们有着巨大的冶炼工厂,还有巨大的锻造车间。

他们还能产出精美的丝绸,同时能织造大量的布匹。

这些无论哪项,运回欧罗巴去出售都能挣着巨大的利润。

“好了,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大明可能提出的要求……”

大明的皇帝弘治陛下,现在可不知道有人在往夷州来。

而且一边来还一边商量着,该如何跟他进行谈判。

他如今在海上吹着海风,远远的看着红旗招展、锣鼓喧天的夷州码头。

一时间生出壮怀激烈之感!

八千料的巨大战座船,上面装配着五门辅国级戟式八寸重型战防炮。

这是如今能够装备上海船,最大的重型战防炮。

在改良火药及锥形弹头、膛线的加持下,这种重炮有效射程被推进到了约二十里。

精确的射程则是在十里范围之内,再远就得看射手的经验与运气了。

除了五门主炮之外,还有二十门弘治十四年武卫级五寸两千料战座船主炮。

这如今算是大多数大明战舰的主炮,在经过调整之后射程也达到了十五里。

“臣等,恭迎陛下!!”

战舰缓缓的靠近了码头,码头上顿时轰然跪倒了一大片人。

其中为首的老钱能,那是最为激动的。

弘治皇帝都亲自来了啊,说明他对这事儿的重视程度。

“嘟~~嘟~~~”

长长的号角被吹响,弘治皇帝穿着龙袍缓缓的从战船上走下来。

不过率先下船的,却是御林卫。

这是军部调整之后,弘治皇帝亲自挑选、面试。

从被谍报司、调查局及督捕缉事部联合调查,身家绝对清白并立过战功的军卒中挑选出来的。

他们每一个人都是由弘治皇帝亲自看过其个人调查卷宗,再由陈州同负责复审。

最后由弘治皇帝寻机面试,所有的都通过了才会进入整训。

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才能成为御林卫。

成为了御林卫便意味着荣耀,但他们不能将自己的身份暴露出去。

当班的值班表,基本都是由弘治皇帝亲自勾选的。

“咔咔咔……”这些御林卫的铠甲,都是特制的。

不仅金光闪闪看着威武,且能一定程度上抵挡火枪射击。

“都起来罢……”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摆了摆手。

萧敬闻言躬身唱礼:“陛下有旨,免礼!”

下面夷州的这些个官员们,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弘治皇帝此时根本就无心管这些虚礼,却见他一摆手将钱能召到自己面前。

极为直接的道:“走!到田上去看看!”

老钱能闻言当场就傻眼了:“陛下,这接驾的酒宴……”

“朕现在没心思去甚酒宴!这些田上所产的,才是我大明的根基!”

弘治皇帝说着,一摆手道。

“你且上朕的车,随朕一并往田里查探!”

老钱能原本还想劝上几句,但弘治皇帝这一句话直接让老钱激动了。

开玩笑啊!这是陛下邀请同乘辇驾啊!

大礼遇!大大的礼遇啊!

“陛下……愧煞老奴!愧煞老奴啊……”

此时弘治皇帝的那座龙辇已经缓缓的从船上被运下来,却见他一把拉起钱能便朝着车驾走去。

“就是为这粮秣,朕许你乘辇亦是应当!!”

第八百五十一章 远道而来欧罗巴,老骥伏枥钱公公(下)

老钱满心都在哆嗦啊,这光宗耀祖啊!

将来这青史所录,他老钱能得是啥地位?!

能让陛下许乘辇同行,怕是那些个文官们都得嫉妒的眼珠子红透了去。

“老奴,愧受了!!”

弘治皇帝一下船就要去查验,其实也是为了打老钱能一个措手不及。

主要是这粮食的产量,实在是超越常识的离谱。

亩产五石以上啊,这啥概念?!

大明上田的亩产,也才只有二石半。

这都还是上田啊!

中田、下田的亩产,很多仅有一石半甚至一石。

这尼玛……一下子,就是翻数倍的干活。

弘治皇帝过了最初的激动,接着就是怀疑:这玩意儿真的假的?!

其实不止是弘治皇帝怀疑,来访的元老院、内阁诸部司也在疑虑。

毕竟这些个新粮食,那都是闻所未闻的。

他们见到的只是收获回来的,产量只是听闻到的。

但到底这个粮食如何,没有亲眼所见谁都心里抱着一丝的疑虑。

下船就马上要去检查,这不仅是弘治皇帝的想法。

其实也是其他朝臣们嘴上不说,心里何尝不是这个想法?!

老钱能作为宫里出来的老人儿了,自然也猜到了这片心思。

既然自己手上的东西是真的,那也不怕人家来查验。

当下便让人在前头开路,激动恭敬上了辇驾伺候着弘治皇帝向城外的田庄驶去。

城外一大片的田庄,尽数收归了国朝。

这里有一半是国朝归属的,另一半则是内库归属的。

两边的租子都一样,都是什纳一的租子。

再算上国朝本身所纳的租子,也就是二八租。

且根据内阁新的规条,若是州府三司申报当年收成低于一石便可免纳。

国朝手里有了粮,自然心不慌。

灾荒之年放百姓休养生息,这哪怕是傻子都知道。

可从前实力他不允许啊!

少收一分粮秣,国朝支应能力就降低几分。

其时大部分的田亩都在各地藩王,及当地乡绅手里。

这导致的便是帐目上的田亩非常多,可实际上国朝掌握的田亩却没多少。

于是只能是大量收租,才能够支应国朝的开支。

而租子和税赋高了,百姓们没奈何又只能是去投效各地乡绅、藩王。

各地乡绅、藩王们势力渐大,借由此又强占国朝所属的田亩。

首节上一节738/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