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596节

可怜的熊孩子被吓坏了,凭着他的脑子很快的得出了结论。

如果是冲锋的话,这玩意儿直接丢到敌军人群中炸开……

瞬间熊孩子便一阵恶寒,即便对方是骑兵也得完犊子啊!

尤其是密集的情况下,一炸就是一大片。

然而小公爷却在叹气,这玩意儿杀伤力还是不够啊。

他玩过的手雷攻击型杀伤半径是十米,防御型杀伤半径是五米。

破片从一百余个到三百个不等,基本轰一下四周围活下来的活物没死也废了。

然而大明这里可没苦味酸,搞不出来这么高等级的手雷。

破片也没有那么多,爆炸出来的顶多二十来片。

这都已经算是不错了,杀伤半径也降低到了只有两米多点儿。

但这对于没有见识过后世手雷的熊孩子来说,已经算是神器了啊!

“好东西!好东西啊!虎哥儿!”

熊孩子哆嗦着两眼放光,有了这玩意儿还怕尼玛的对阵、冲阵攻城啊!

只要这玩意儿足够,那对面来多少死多少!

这手雷虽然他也参与了铸造,但开始的时候熊孩子可没上心。

主要是这个壳子看着古怪,没瞧出来杀伤力这么大啊。

“还是差了些啊!”

熊孩子听得这话,眼珠子都要瞪掉了。

这……这还差?!可怜的朱厚照脸都要垮了,便听得张小公爷幽幽的叹气。

“便先造五百个备着罢!记得撚子一定要造好,否则……会要命的!”

熊孩子收起心思,赶紧拍着胸脯保证好好弄。

因为撚子关系到枪炮的击发问题,所以张小公爷一度极为重视。

必须要做到标准流程化,枪炮上的一息之内必须燃尽击发。

但这震天雷就不能这样了,需要在三息内炸开。

这是留给了持有者丢开它的机会,不然一息很容易就给炸手里。

这个雷的铸造采用的是上下旋钮扣合,分作两块铸造。

上面的装入撚子连接到内部的火药中,上下两层用火药填满拧合。

最后在顶部用单面油纸封住,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水防潮。

顶部撕开来,便可以看到撚子。

点燃后丢出去炸人就可以了。

“嘟~嘟~~!”

沉闷的号角声无比肃穆,随即如雷一般的战鼓声“咚咚咚~”的炸响。

潮白河码头上,无数的人群熙熙攘攘的挤在一起。

然而中间的直道却被封锁了起来,黑甲军卒们在内围。

外围则是各巡街郎在维持秩序,并还有五城兵马司随同。

今日是大军凯旋归来的日子,还有俘虏的安南王、东吁王献俘日。

尽管他们俩其实早就被送到京师来了,但今儿还是得露面让国朝的子民看看。

张小公爷顺利平叛,还把安南、东吁这俩经常找大明麻烦的小国给灭了。

顿时让京师的百姓们颇感提气儿,这可是咱们京师出来的玉螭虎啊!

南文北武双解元,天下风云麒麟儿!

陛下都赐字、阁老们都称赞,还给咱老百姓出头的玉螭虎!

他打了胜仗,不仅是国朝沾光了。

下面的百姓们也沾光了啊!

大胜之后因为缴获了非常多的粮食,导致京师的粮价都下调了三钱银子。

同时又因为作战的损耗、修路、铸造……等,于是大量的需要人手干活儿。

现在一个好的大工,月银能给到八两去了。

哪怕是小工学徒,月银给三四两的也不在少数。

顿时京师百姓们钱袋子里鼓囊囊的,《帝国时报》又说了一番此次大胜的好处。

国朝耕地凭白多了近两千万亩,大家以后都不比担心米粮不够吃了。

货殖会的勋贵、商贾们这次也挣的是盆满钵满啊,一个二个全抖起来了。

抄家扑买出来的玩意儿,运到粤北卖掉一层。

再到京师卖掉一层,多的了这一趟直接挣了近一百万两。

这些个瘪犊子们瞬间眼珠子都红了,无怪乎老话说“杀人放火金腰带”。

从来还以为这是要造反掉脑袋,现在看来……

这尼玛抢劫果然来钱快啊!

一时间占了便宜的勋贵、商贾们,自然要给小公爷摇旗呐喊唱赞歌了。

小公爷牛批!玉螭虎棒棒哒!

内啥……小祖宗、财神爷啊!啥时候您再寻摸个地儿,带我等前去发财一番可好?!

您放心,鞍前马后咱在所不惜!

也正是因为这些利好消息,今日前来观看的百姓们哗啦啦的站满了街道。

国朝念在东吁、安南两王也都是国朝敕封的,没让他们在囚车里面丢人。

只是给他们安置在了马车上,马车特制拆掉了顶棚和周边。

其实看起来也就比囚车好些而已。

“啧……那便是安南王?!怎的肥成一口豕似的……”

安南王满头黑线,敲里吗!你才是豕!你全家都是豕!!

“喏~蛮人就是蛮人!你且瞧瞧他穿那衣衫,不伦不类……”

安南王满脸悲愤,朕的龙袍被扒了!这是没奈何换上的!

相较起安南王的悲愤,东吁王明吉逾就安静多了。

哪怕边上的大明百姓们对他啧啧称奇,觉着他更像是大马猴。

他也不为所动。

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风刚烈吹南浪,春秋千古一朝断(续伍)

想要活着,东吁想要存续他就必须要走这么一遭。

明吉逾很清楚,自己手中没有什么筹码可谈。

“隆隆隆……”的车马缓缓的驶过直道,大明的百姓还是很给面子的。

至少丢臭鸡蛋、烂菜叶子的事儿没发生,大家只是啧啧称奇的看着这俩曾经的西南霸主。

和安南王忐忑的心情不同,明吉逾其实是带着审视的心好奇的看着大明的一切。

其实,从进入粤北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

东吁和大明的差距,实在不是一星半点儿。

在这种巨大的差距之下,明吉逾彻底的死心了。

搞不过啊!这尼玛等级差距太大了。

尤其是走到津门的时候,看着那巨大的火炮明吉逾腿都软了。

这尼玛怎么打?!

马车缓缓的顺着潮白河直道前行着,很快的已经可以看到京师的城墙了。

明吉逾这下更明白了,为何大明的军卒很多看不上东吁的城池。

这真不是一个档次等级的啊!

再看城墙上的火炮,明吉逾不由得心生悲哀。

那种彻骨的无力感瞬间充满了他的心头,这是东吁无法触及的力量。

也是这一刻,他突然明白了为何当年安南开国皇帝在最初只有混一个宣慰使的想法。

无他,实在是打不过人家。

如果不是当年大明频出昏招,后黎朝根本就不可能成立。

“嘟嘟~~”巨大的号角声响起,车队缓缓的驶入了皇城。

弘治皇帝今日身着明黄色龙袍,肃穆的端坐在午门外。

这是献俘礼,大明每每讨伐得胜则必祭以献俘礼!

午门外直至安门沿途皆排设帝王的法驾卤簿,南面两座角楼前设皇家仪仗黑甲精骑。

虎豹大象轰然齐鸣,鞭声“啪~啪~”抽响。

“当~当~!”

午门楼上的内官掐着时辰鸣钟,随着“咚咚咚~”的鼓声弘治皇帝一脸肃穆着衮冕乘舆出宫。

“嘀嘀~!……”在礼乐声中从午门后的西马道缓缓登临午门城楼,坐在城楼正中檐下已设好的御座上。

别看他现在脸上一脸肃穆,心里却直骂小公爷。

这痴虎儿实在懒惰,让他来上朝好好露个脸儿。

结果这孩子来了句“恩威均出于陛下,臣不敢冒领”,然后就装死不来了。

而且大有您再喊我,我就病了的气势。

弘治皇帝没奈何,只能是让他爷爷过来负责受降事宜。

一切的流程是内阁早就排演好的,那俩安南土鳖为了狗命自然是会好好配合。

弘治皇帝就是走个过场。

倒是百官们齐集阙下倒很是激动啊!

毕竟这可是大荣耀,多少年来大明再没这样的献俘了。

首节上一节596/772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