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纨绔 第446节

然而,当在准备经筵辩场的时候他才真正的发现。

他即便是给这个王朝留下些什么,也很快会被儒家所淹没。

根植在华夏民族上影响力长达千年的儒家,哪怕是后世来人的自己都无法避免被影响。

何况是在这个时代,这个他们影响力最大的时代!

即便是他权倾一时又如何,即便是他获得了皇帝的支持、有着巨大的权柄又如何?!

他现在还年轻,但他终究会老去。

他终究是会精力不济,而最重要的是:大明朝最终的执行者,依旧是儒家的那批人。

他们或许会暂时蛰伏,然而他们终究是会不断的寻找机会发起反击。

王临川公在北宋的改革是怎么破产的?!

大明的开国太祖朱元璋,他对贪腐的高压又是如何被切断的?!

还有后来的张叔大,他的改革又是怎么被变相执行以至于留下骂名的?!

这些儒家文人掌握着笔杆子、掌握着权力,他们会恶毒的攻击一切不利于他们的事物。

他们会抹杀掉一切不利于他们的事物,暂时不行就蛰伏起来再找机会下手。

张小公爷之前从来没有试图去改变大明什么,就是知道这个况。

他如果安安稳稳的做他的小公爷,满朝文武甚至皇帝都不会招惹他。

他可以逍遥的过完这辈子,再随手丢几篇诗文混个名士的声誉那史书都记他一笔。

然而这是他想要的吗?!

经筵辩场那一辩,是跟刘大夏的一辩……

但那何尝不是玉螭虎对自己的拷问:我,到底要做什么。

知道历史的走向,等着这一切的发生。

还是想方设法的少走弯路,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能够骄傲的传承融入骨髓里的文明?!

炮火声在经筵辩场响起的时候,张小公爷脑海闪过的是前世的画面。

烧成了废墟的圆明园,那些白皮狰狞癫狂嘲讽的放肆大笑。

将五千年文华踩在脚底,那种蔑视和轻jiàn)。

一件件被他们摆在了博物馆里沾着华夏民族血泪的文物,他们居然还有脸与我们谈文明?!

那是一群靠着贩奴、靠着欺骗、靠着抢掠,吃着旁人血、用别人血泪累积财富起来的强盗后裔们。

他们没有一丁点儿的羞愧,他们居然还有脸谈文明?!

没人知道的是,那一刻他终于下定了决心要让这个国家、要让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摆脱那个厄运。

也是这一刻,他才真正的明白了什么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他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他甚至有机会为此而做些什么。

张小公爷肯定是看不到后会发生的那些事,但他知道这些事会发生。

他无法选择视而不见!他能瞒过所有人,但他骗不了自己。

“哗啦~!”

浪花拍在了战舰上,刀锋一样的船艏将湛蓝色的海水切开。

猛烈的罡风将小公爷的雪白的衣袍吹起,咸腥的海风之下玉螭虎昂立于船首上。

妙安与足利鹤二女远远的望着他,自从起航后小公爷便一直站立在船首。

没有人敢于来打搅他,所有人都是默默的等待着。

这样的形上一次出现,乃是在江南桃林。

当时张小公爷连续数都在沉思的状态,但恢复后的小公爷显然学问更加的精进了一层。

譬如诗作的问世都多了好几首,这就是明证啊!

小公爷其实是在不断的回忆这段时间自己的动作,看看是否有疏漏。

他很清楚一点,仅仅是凭借他一个人、几个人甚至一些弟子是很难成事的。

即便是侥幸成事了,也会在他权势削弱后被风吹雨打去。

所以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他在培养的是一大群的既得利益者。

任何一项改革都需要顾及到多方的利益,只有获益方越多变革才能进行的越顺利。

而同时张小公爷才能够顺势树立起原始的规则,当大多数人都从这规则中获益……

哪怕是很多读书人也从这规则中获益的时候,即便是后来有人想要对这规则动手都很难。

玉螭虎要做到的就是这点,让大部分人都从变革中获益。

同时他再制定规则,这规则将会兼顾到多方的利益、为多方创造利益。

唯有如此,变革才会被他们自发的去维护这规则。

如今这规则中囊括进来的,包括了皇帝的内库、勋贵们的簪缨货殖会、国朝户部……

甚至到内阁、诸部的尚书,元老院就是为他们所设置的。

朝堂诸部、各布政使司的官员也有了极大的晋升渠道,考核上佳调回国朝政务学院任教、就学。

然后分配至诸部任职,这是下一步要推进的。

小公爷还兼顾了科举的进士、举子,因为各部都自行开科取士补足官员。

这极大的促进了举子们进入仕途的道路,没有几个举子会拒绝这点。

随着庠序教谕部的铺开,很多社学建立起来底层的秀才们也会从中获益。

甚至连内官小公爷都考虑到了,显忠祠、元老院的一席之地。

再帮着内库经营各项有皇家股子的资产,还能拿到分红。

论名、论利、论地位,他们可全都能拿到的……

“接下来的,便是要等海因里希回来了……”

小公爷望着湛蓝的海面,一转眼那欧洲的狗犊子回去也已经好几年了。

但这个时代的航海可跟后世不一样啊,毕竟此时的航海没有后世的机械澎湃动力做支撑。

几乎全都是靠着风力、船桨在行进,出航一趟一两年才抵达都是常态。

哥伦布此时已经发现了新大陆,并已经开始登陆美洲大陆了。

“希望那小子能够平安回来,能够给我带一些惊喜回来!”

缓缓的吐出一口气,玉螭虎这才放下了一切回首望着妙安、足利鹤轻声道。

“姐姐,我饿了。”

船在海上几乎乏善可陈,毕竟大海初看时候还有意思。

每都要看就厌烦了,呆在船上又哪里都去不了只能猫着。

小公爷于是每都只能是在甲板上演武,不时的和妙安足利鹤叮叮当当的打做一团。

终于在航行了好些时后,战舰缓缓的靠近了粤北外海。

信鸽放出去,很快的便有簪缨货殖会的商船过来将他们接过去。

顺着江水的入海口,小公爷很快的看到了阔别许久的陆地和羊城坊市码头。

此时的羊城坊市码头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商贸集散地,这里已经成为了中转枢纽。

黔州来的各项货物,顺江而下在此集散分发至闽浙京师。

而京师来的货物亦在此集散,被分送往黔州、桂北、京师……等地。

于是,这里的货栈、坊市比之京师潮白河坊市更大!

然而小公爷并没有打算上岸,他只是默默的通过纱窗望向了这片巨大的坊市。

华夏民族的创造力,从古迄今没有差过半分。

自己仅仅是需要给他们点上一盏灯,他们就能够通过这盏灯点亮一片灯海。

从小周管家、从勋贵们,再到下面的这些商贾们都无声的证明了这一点。

大明正在一点点的改变,自己和他们都需要适应的时间……

船队缓缓的从江上驶过,顺着江河航行了一段时才抵达了黔州的码头。

此时的黔州码头早已不复往的简陋,这里被勋贵们经营的几乎要赶上潮白河坊市了。

延绵成片的大量商铺,往来的客商们络绎不绝。

这里不仅有京师来采购的商贾,亦有从蜀中赶来的商户。

已经大量的铺设了水泥的驿道上,车马人群川流往来不息。

小公爷甚至看到了好些略显熟悉的面孔,应该是曾经在土司家见过。

他们熟练的用着官话,跟商贾们讨价还价吵的面红耳赤。

不时的还会跟往来坊市的附近山民们,用黔州的方言大声谈笑着什么。

明晃晃的“黔州货殖会”牌匾挂在了一处看起来像是官衙的门楣上,不时有人进进出出。

而从码头上下来的小公爷,很快的就被一批人迎上围住了。

几个面色肃然的汉子,沉默而恭敬的将小公爷迎上了马车随后缓缓出发。

“这驿道……竟然修通了?!”

张小公爷几乎要目瞪口呆,卧槽!当年奢香夫人修筑这龙场九驿,足足是花了十年时间啊!

“龙场九驿十八站,水西十桥千岁衢”,上下足足六百里地儿!

主要是黔州山多、路陡,别说是大明这会儿了。

便是后世给黔州修路,那花费的资金和人力物力也是巨大的。

“呃……您所有不知了,此番筑路各家出力不少……”

在马车前方给小公爷赶车的,是调查局在这黔州的提司。

却见他轻声回答道:“不瞒您说,这条道儿啊……”

“修筑的快,乃是各家土司和刑部都不惜命填呢!”

第六百二十一章 瑶女多情系螭虎,滇南情势变数多

“六万四千囚工,死了近四千人……”

六百里的路,却足足填进去了近乎四千条人命!

张小公爷沉默了会儿,心里则是轻叹了口气。

首节上一节446/772下一节尾节目录